查文庫>觀察> 我的觀察日記作文

我的觀察日記作文

我的觀察日記作文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力是人們從事觀察活動的能力,小編收集了觀察,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的觀察日記

  今天我偶然間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牆角下面.

  我抓住了一隻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

  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釐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

  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

  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經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隻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覆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隻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隻螞蟻回洞裡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隻螞蟻排著隊從洞裡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

  我一個小時後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

  我把小心的把水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溼、衝散了。然後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裡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 透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第二篇:我的觀察日記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地瓜,我就把它洗乾淨,並且放在一個盆子裡,倒入一點兒水進去。然後,我就等待地瓜快快長大。

  第二天,我發現它長出了一些幼芽,它嫩紫嫩紫的,猶如一艘“嫩紫的小船”停在水面上。

  第三天,它的底部已經長出了一些小小褐色的根。地瓜的表皮上的幼芽變成了紫幼株。我給地瓜換了一些水,希望它能再長大一點兒。

  第四天,我看見了地瓜的表皮又生長出許多小小的幼枝,嫩紫嫩紫的,猶如一個個美麗的紫珊瑚,又像在海底裡那剛生長出來的海草,真美麗啊!我還看見有小部分的幼葉變成了嫩綠色。

  到了第五天,不好的事情發生了,我辛辛苦苦種的地瓜的表面被老鼠咬了一口,我的地瓜受傷了,當時我非常心疼,心想:我一定要放一些老鼠膠去報復老鼠們的。同時,我也想:地瓜,你要早日康復。但到了晚上,我把它放在金魚缸上面,讓地瓜別在受外敵的害。

  第六天,地瓜有一些葉子逐漸變成了嫩綠色。我聽舅舅說這個地瓜生長得不夠快速,後來他把地瓜地底部切掉一點點,好讓地瓜更好地吸收水分,現在地瓜地生長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

  第七天,我泡的地瓜上的葉子全部已經從嫩紫色慢慢地變成了嫩綠色,好像又換上了新衣裳。地瓜的幼枝和葉柄是茄子紫,非常美麗!它的底部又長出了許多像鬍鬚似的白根,現在根已經拉長、變粗,地瓜的生長好與不好,都與它的根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營養都是從那兒來的。我從遠處望去,好像一個“小島”上生長著許多“小紅樹”。

  第八天,我泡的地瓜上的莖已經長高了很多,葉子也長大了,嫩綠的,好像一把把“撐開的綠傘”。真美啊!

  我泡的地瓜逐漸變大了。它由原來的“醜小鴨”逐漸變成了美麗的“小天鵝”。我看見它,非常高興。

  從這次觀察活動中,我到觀察對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第三篇:我的觀察日記

  今天,一大早剛到學校就聽到一聲穿過耳際。劃過黎明、透過鴻雲的尖叫,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啊!怎麼啦?只見我一轉頭,我看到了一隻雪白的絨球,等等!它有眼!鼻子!嘴!那是一隻小兔子!兔子咋會來到教室?噢,是老師買來的呀!

  班會課上,那隻兔子成了我們討論的話題,老師“仁慈”地讓我們都摸了摸,它的皮毛像白色的絲綢,眼睛像一顆紅寶石,耳朵粉嘟嘟的,像一對蝴蝶結,嘴巴總是一鼓鼓,好像誰惹它生氣了似的.!它總愛趴在“視窗”上靜靜地盯著我們,看到我們認真聽講,便露出會心的微笑;有時,它會臥在箱角,安靜地享受著和煦的陽光,像個安靜可愛的小女孩,我們時不時地為它些蔬菜,它胃口很好,喂什麼也不挑剔,是個不挑食的好兔子,我們還經常給它換水,它漸漸地不害怕我們的手伸進去了;它很愛乾淨,每把新水放進去,它先不著急喝,而是把爪子放進去,然後把爪子往臉上蹭蹭,再蹭蹭,直到洗到自己滿意為止,乾淨是它給我的第一印象。

  不能老叫它兔子啊!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叫什麼好呢?大家發起了“兔子徵名”活動,有的說叫“小小姐”,也有的說叫“白雪”最後,經過我們的討論,決定取名叫“小小雪”,小小雪似乎很喜歡這個名字,高興地活蹦亂跳,滿箱亂竄……

  小小雪,晚上就住在老班的家中,晚安,小小雪。

  第四篇:我的觀察日記

  今天下午,班隊活動結束以後,我被外婆接了回去。當我們走到走廊的門口時,發現有人在喊:“哇!一隻回飛的蟲子,是什麼啊?”外婆說,是什麼“吃發郎”,這名字可真夠好玩的!我還在想的時候,外婆將它一把抓起,和我一起回了家。

  外婆用一個透明塑膠杯將它裝了起來,上面還蓋一張保鮮膜,可是,我想:這怎麼好像在保鮮昆蟲啊!外婆去煮飯後,我一個人看著這位“不速之客”,並對它進行了觀察:它有一對翅膀,一雙黃綠相間的小眼睛。除了這些以外,和其他螳螂最大的區別是除了眼睛以外全身都是灰褐色的,我還發現它不動的時候,它的腹部一縮一伸,可能這是它的呼吸器官吧!

  忽然,我覺得瓶子裡好像少了點什麼,啊!原來是樹葉。我便將剛摘來的桂花和葉子放了進去。過了一會,我突然想:螳螂會游泳嗎,我想馬上作實驗,可是,如果螳螂淹死了呢?這可是好不容易抓到的啊!最終,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我最終還是將它放進了水斗裡。

  我開始加水,它先是東遊西蕩,自由自在,不一會兒,就感覺到要大難臨頭了,便匆匆忙忙向上爬。可是,快爬上了,又一個“倒栽蔥”咚地落了下來。水越來越多了,它便站不穩了,不一會兒,浮了起來。咦!螳螂怎麼不動了,難道是死了?當它漂到旁邊時,它又動了並且爬了起來,可又一次失敗了。

  我想救救它,便將折來的桂花枝放在水裡,它機敏地爬上去,躲過了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