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中作文>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通用14篇)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通用14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1

  隨著首富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以“裸捐”發起富豪慈善活動,慈善之風便如無數個超級颶風,迅速席捲全球。這似乎是一種皆大歡喜的事情,捐者開心,得者開心。然而,並不是所有貧困者都會滿懷感激地接過免費的贈予。在他們心中,這或許是一種施捨,一種尊嚴的丟失,骨氣的丟失。

  那麼,當慈善也遭遇“滑鐵盧”,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作為一個施善者,有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國富豪陳游標高調行善,在獲得無數榮譽的同時,也一直飽受詬病。原因在於他的急躁與高調。在他的每一張宣傳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過他援助的貧苦百姓。但是那些解決了生活困難的農民,即使是笑著的,也難掩一臉的卑微與怯弱。陳游標這種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無疑是傷害了他們的尊嚴,活活地擠走了他們的骨氣。相反,大連市的微塵就做得比陳游標好多了。微塵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組織,由無數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給需要的人送去錢財,卻不留名,不求回報。這種慈善方式不僅給受助者留下足夠的尊嚴,還很有可能感動他們,從此也加入微塵行列。由此可見,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實大不相同。窮人也有尊嚴,當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幫助他人,不僅是物質上的,也有心靈上的。因此,用一種更溫和,更合適的方式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幫助他人。

  其次,作為一個受善者,要視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做事,千萬不能意氣用事。古有“不食嗟來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終活活餓死在街上。且不論施飯者態度如何,如果在生命危險時仍爭一時意氣,往往得不償失。接受他人資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點骨氣,但這並不代表盲目拒絕他人好意。臺大校長黃中天功成名就後回到耶魯去感謝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國大媽卻一臉嚴肅地拒絕了,並要求他去幫助更多的人來感謝她。黃中天謹記在心,一生中資助了無數學子。黃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該有的“傲骨”,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過的善意經自己的手向四周擴散,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遠。

  當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執己見。只有雙方平心靜氣,改變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態,才能使這場慈善皆大歡喜,施者開心,受者也開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澆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樹更加拙壯成長。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2

  那樣,當慈善也遭遇滑鐵盧,大家應該如何解決呢?

  第一,作為一個施善者,有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應該注意方法。中國有錢人陳游標高調行善,在獲得無數榮譽的同時,也一直飽受詬病。緣由在於他的急躁與高調。在他的每一張宣傳照中,背景都是曾同意過他援助的貧苦百姓。但是那些解決了生活困難的農民,即便是笑著的,也難掩一臉的卑微與怯弱。陳游標這種高高在上的施善方法,無疑是傷害了他們的尊嚴,活活地擠走了他們的骨氣。相反,大連的微塵就做得比陳游標好多了。微塵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組織,由無數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給需要的人送去錢財,卻不留名,不求回報。這種慈善方法不只給受助者留下足夠的尊嚴,還大概感動他們,從此也加入微塵行列。由此可見,不一樣的慈善方法,成效其實大不相同。沒錢人也有尊嚴,當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幫他人,不只是物質上的,也有心靈上的。因此,用一種更溫和,更適合的方法去做慈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幫他人。

  第二,作為一個受善者,要視我們的實質狀況去做事,千萬不可以意氣用事。古有不食嗟來之食的傲骨之人,最後活活餓死在街上。且不論施飯者態度怎麼樣,假如在生命危險時仍爭一時意氣,往往得不償失。同意他人資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點骨氣,但這並不是盲目拒絕他人好意。臺大校長黃中天功成名就後回到耶魯去感謝曾助他良多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國大媽卻一臉嚴肅地拒絕了,並需要他去幫更多的人來感謝她。黃中天謹記在心,一生中資助了無數學子。黃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該有些傲骨,不白白地同意捐助,而是把曾同意過的善意經我們的手向四周擴散,這才能使慈善走得更遠。

  當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可以一走了之,受善者也不可以固執己見。只有雙方平心靜氣,改變一下方法,端正一下心態,才能使這場慈善皆大歡喜,施者高興,受者也高興。大夥互相理解,你澆水,我施肥,才能使慈善之樹愈加拙壯成長。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3

  福耀集團的曹德旺被網友稱為“中國首善”,去年他股捐35億元,成立河仁慈善基金會。

  有人問曹德旺,一個人該如何才能走向“慈善”?曹德旺說了一個故事:1983年,他處在創業階段,口袋裡沒有多少錢。但一天,他十分敬重的一位老師找到他,希望他能為學校捐點錢,購置一些課桌椅。曹德旺一口應承下來,向朋友借了2000元捐給了學校。

  曹德旺說,這是他第一次做慈善,是情義上的“不得不做”,也是老師對孩子的關愛讓他“感同身受”,讓他“沒法不做”。他說,慈善這件事,最初是人的一種本性,但真正投身慈善,靠本性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習”,從受益人身上學習,從別人身上學習,從做慈善這件事本身上學習,“學習”可以讓自己擁有堅定的慈善之心。

  香港影星成龍曾說過他最初的“慈善之路”。成龍在香港剛紅的時候,有人請他參加公益慈善活動,成龍當時拍片多,應酬多,根本無暇顧及做慈善。成龍總是說,他沒有時間去。 於是助手便遊說他:“你不需要做什麼,一切都安排好了,你出席一下,這樣對你和你的電影都有好處。”

  成龍於是答應了,抽出時間去看望殘障兒童,助理們把禮物分發給孩子,然後說:“成龍非常忙,但他今天還是抽出時間看望你們,還帶來了禮物。”事實上,成龍並不是自願來看望殘障兒童的,也不知道這些禮物是什麼。於是,成龍就感到很不安,覺得自己騙了這些可憐的孩子。

  後來成龍就不允許自己再這樣做,成龍對於“慈善”的理解,就是從這樣的小事中,一步步地被教育著,一步步從“被動的慈善”中學習,最終成為自覺的“慈善”,成為一位公益慈善大使。

  慈善需要學習,學習可以開啟慈善。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4

  應該怎麼做慈善?

  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有人認為慈善事業應該大力宣傳,有人認為應該保密。最近南京理工大學對每個月在食堂消費一定金額的學生實行補貼,引起了很多討論。

  作為一個貧困生,出於自尊,他不想以公開高調的方式成為資助物件。南京大學的做法妥善維護了貧困生的人格尊嚴,在這方面確實很厲害。

  然而,這種做法也有其弊端。這樣無形的慈善會讓自私的小人有所收穫。如果你聚集一群人使用同一個飯卡,也可以刷到一定的額度,就可以成為一個受資助的貧困生,獲得資助。太公開透明,直接賺錢。

  在我看來,我們不僅要保護貧困學生的人格尊嚴,還要使資助公開透明。

  以南京理工大學為例,學校的初衷是幫助貧困生。學校除了以食堂消費作為補貼標準外,還可以公開向學生表明可以提交補貼申請,結合學生家庭資訊和食堂消費構成標準,可以減少作弊補貼和暗箱操作的行為。為維護個人尊嚴,學校不得洩露學生資料檔案,並設立郵箱提交申請撰寫方案,最大限度保證慈善事業的公平正義。

  另外,這種慈善氛圍要在氛圍中發揚光大,號召社會一起做慈善。正能量是大家傳播的。如果僅限於默默做慈善,很難形成健康的社會風氣。

  這些做法都必須以保護貧困生的人格尊嚴和隱私為前提,發揚慈善行為,才會導致社會的共同發展和進步。

  做慈善是一件積極的事情,全社會應該共同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全社會的力量幫助困難群眾,幫助形成積極、和諧、友好的社會氛圍。但是關注度不要太高調,這已經成為一些人作秀的一種方式。

  全社會的人一起行動,拿出自己的力量互相監督,讓慈善事業發揮自己的巨大作用!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5

  慈善是什麼呢?以前我一直不明白這個詞的含義。但自從那件事之後,我終於明白了“慈善”是什麼。

  我們家附近,住在一位老奶奶,她是一位孤寡老人。老奶奶年逾古稀,做事也不太方便,爸爸就經常給老奶奶做點事:她家的電器壞了,爸爸就搶著去修;電線斷了,爸爸也帶著工具去接……每次幫完忙,老奶奶都要送點吃的給爸爸。可他卻每次都拒絕了:“不行,不行!我怎麼能收下您的東西呢?您還是留著自己吃吧!”我當時還小,就覺得爸爸很傻,白送上門的東西都不要!

  後來,我長大了,也會幫爸爸一點小忙了。有一回,我和爸爸一起路過老奶奶家,發現她家的燈泡壞了。我剛想告訴老爸,可他反倒先開口了:“佳晟,老奶奶家的燈泡壞了。我們去五金店買幾個燈泡給她換上吧!”“嗯。”我點點頭,於是我們倆直奔五金店。

  到了五金店,爸爸買了好幾個燈泡。我十分疑惑,爸爸卻像是知道我心裡的想法一樣,笑眯眯的告訴我:“我們多買幾個燈泡,這樣的話,以後我們就不用跑這麼遠來買燈泡了,而且也可以更及時地地給老奶奶換上新燈泡了。”我恍然大悟。

  我們回到了老奶奶家中,我給爸爸搬來了梯子。爸爸踩上梯子,熟練地將壞燈泡換下,遞到我手中,我小心翼翼地接過,然後他又換上了新燈泡。

  老奶奶像之前一樣,要送給爸爸食物,爸爸也一如既往地拒絕了,但我的心裡卻感到無比的滿足。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爸爸每次都要給老奶奶幫忙了,因為他其實一直都在享受這種感覺啊!“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說的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同學們,慈善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有一顆助人為樂的心,你就是一位慈善家。好了,我也不多說了,我要和老爸去幫助老奶奶了,再見!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6

  “鄭州慈善日”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年。今年的鄭州慈善日,倡議我們小學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錢。那麼,我們小學生應該如何理解慈善呢?首先,我們要明白,慈善的不是錢,而是心!

  有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舉辦了一次慈善晚宴。小女孩露西抱著她的儲蓄罐想進入慈善會會場,因為沒有請柬被保安攔住。她問保安:“叔叔,慈善不是錢,是心,對麼?”巴菲特被小女孩的話感動了,把她帶進會場。於是,當天晚宴的主角,不是募捐的`倡議者安南,不是捐出300萬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500萬美元的比爾蓋茨,而是僅僅捐出30美元25美分的露西。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慈善不分貧與富,只要懷有慈善之心,我們的心靈就是高貴的。

  其次,讓慈善成為一種習慣,互相攀比要不得。鄭州的慈善日,提倡小學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錢,就是引導我們要從小做慈善,量力而行做慈善。同學們的家庭背景不同,每個人的零花錢多少不一樣,在捐款的過程中,只要我們真誠的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錢,在每一次捐款的過程中,讓我們善良的心靈不斷得到昇華,如果每個人都把慈善當成一種習慣,涓涓細流也會匯成大河。

  第三,慈善就是對他人關懷而有同情心,慈善就在身邊。慈善不僅僅是一次次的捐款,幫助我們身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就是身體力行的做慈善。送給家庭困難的同學一支鋼筆,公交車上給老年人讓座,幫助盲人過馬路……

  以善良的心,關心我們身邊的需要幫助的人。讓我們自願加入慈善的隊伍,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7

  四年級的最後一個學期,留戀,快樂,展望……就如一枝百感交集的筆在學期的末端圈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每個學期乾的最後一件事總是令人難忘。特別是這次,我相信這個學期的結束,一定代表著一個充滿愛心的暑假開始了。可能這是我直到小學畢業時最有意義的一次暑假了,那是因為我參加了“一元慈善家,愛心連雲南”大型公益活動。

  這次活動給了我很多鍛鍊的機會,第一次演講競選“一元慈善家”,第一次自己組織進行愛心義賣,向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宣傳愛心、勸捐……這些都鍛鍊了我的能力,使我走上了快樂又忙碌的愛心旅程。從暑期開始,短短半個月時間我已經參與了12次愛心活動:趁休學式時在班級義賣和勸捐,到爸爸單位、媽媽學校進行勸捐,在社群以及各類培訓班開展愛心宣傳活動,還積極參加寧波晚報社舉辦的各類一元慈善家活動……透過這些活動,不僅讓更多的人瞭解了“一元慈善家”這個活動,還為雲南貧困山區的小夥伴籌得近2000元善款。雖然這些日子裡,我既要舉辦活動,又要上各類暑期培訓班,還要抽空完成暑假作業,但我覺得很充實,很快樂,因為

  我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透過這些活動,我認識了許許多多和我一樣有愛心的小夥伴,我們一起交流、互相學習,因為我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渺小的,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幫助更多的人。非常感謝晚報社給我做“一元慈善家”這個機會,同時也建議以後能多搞這樣有意義的公益活動,讓更多的小夥伴瞭解慈善,並積極地宣傳慈善,踴躍加入“一元慈善家”的行列。我想:這個暑假是我愛心旅程的開始,但一定不是終點,我將在這條路上越行越遠,儘自己的力

  量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使他們也過上幸福的生活。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8

  送出一份愛心,收穫明媚陽光。

  ——題記

  一抹殘冬的斜陽,暖暖地照在我的臉龐,解凍了臉上已久的積雪,順著臉頰緩緩的流下。當它接觸地面的時候,輕輕地畫出領導到水痕,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

  當淸而不卓的水滴輕輕滑過時,我震驚了。陽光下的它竟折射出耀眼的七彩的光輝,透過光影交織的瞬間,我彷彿經歷了人生的洗禮。慈善之愛不正如這光中的水滴,晶瑩剔透,無處彰顯著生命的良知嗎?

  姚明,一個NBA的運動員。他是這次慈善活動的發起者,他並無將辛苦所掙的錢揮霍掉,而是將逾千萬的收入全部用於慈善。在經歷汶川地震時,他奮勇當前,向災區捐贈鉅額,並且幫助他們重建校園。這位“東方巨星”的心時時為廣大人民而跳動。他是成功的善事者,所呈現的是回饋社會的慈善大愛。他的無私是每個中國年輕人的榜樣,也是中國的希望。這慈善之愛就如清新的茉莉,無處傳送愛的希望。

  當財富的種子播撒在歡樂的土地時,它是令人厭惡唾棄的,因為它毫無價值。但現在,它找到了自身的位置,長成了庇人乘涼的慈愛大樹,便成了一道風景線。現在也有一些‘壹’基金會相繼而來。

  有些人認為一塊錢微不足道,但我們應該知道一塊錢也可以做慈善。我們可以將之兌現成10個一毛錢的硬幣,分給更多的乞丐。雖不能很快地改變他們的生活,但可以稍減輕他們的負擔;也可以買一張卡片送給隔壁過生日的孤老,讓他們同樣也感受到被關愛的感覺。這些雖只如大地上的一粒粒灰塵,像大海里的一滴滴水珠,但終有一天“聚沙成塔,聚水成河”他們的靈魂深處都溢位芬芳,散發著光輝。

  讓我們帶著慈善之心,捧一縷陽光來,讓慈善之愛潤澤我們的心田。在愛的無限思緒中,彼此呵護,點亮人生之愛吧!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9

  今天早上,天高雲淡,秋風送爽。我在爸爸的陪同下一起啟程到潮州市文化廣場參觀"首屆粵東公益慈善展"。

  進入文化廣場,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裡到處錦旗飄揚,人山人海。

  我們穿過人群,直接來到了"文化長廊"。進入"文化長廊"時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它們都有著相同的主題——尊老愛幼。人們有的駐足凝視,有的品足論賞。我牽著爸爸的手邊走邊欣賞……

  緊跟著,我們來到了捐贈視窗。捐贈者早已排成了一條長龍,我們也加入了隊伍中。我緊緊的攥著積攢下來的26元的零花錢,隨著隊伍向前挪動著腳步……。輪到我時,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投進了"紅十字箱"。

  後來,我還參加尋寶活、知識競答活動和剪紙活動。

  值得一說的是"剪紙活動"。

  首先我向一位阿姨拿了一張剪紙模板和一把剪刀,坐在椅子上認真地剪起來,我剪得很專注、投入,就連記者叔叔來到我身邊給我拍照,我都渾然不知。我足足花了半個多小時才把一個嵌在中國結裡的"和"字剪好。

  回家後,媽媽拿過我的剪紙作品讚賞一番,並說:"這個'和'字蘊意很好。'和'代表和平,希望世界不要再發生戰爭,要永遠和平;希望人們生活不要有苦難、病痛,永遠過得和和美美!讓慈善只存在人們的心中!"

  經媽媽這樣一說,我覺得今天"慈善之旅"真有價值。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10

  有一個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為人慷慨,熱心於慈善事業。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個貧困家庭,生活難以為繼。他同情這幾個家庭的處境,決定向他們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興地接受了他的幫助。

  一家猶豫著接受了,但宣告一定會償還。

  一家謝謝他的好意,但認為這是一種施捨,拒絕了。

  上面的富翁作慈善本是善行,但如果不得法卻也是作惡事。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家徒四壁,捉襟見肘的貧困家庭,每日艱苦度日,無時不想過上好日子,現在忽然天上掉餡餅,有人捐助,從此不用三更眠,五更起,日子也過得比以前好。在貧窮時所立下的大志,在突然降臨的幸福面前,一醉不醒。每天靠救濟過活,不思進取,這樣的幫助不是作惡又是什麼呢!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則要說,既授魚,亦授漁。白手起家,成了富翁,想回饋社會,但對於慈善,既是一種事業,便要講究經營之道,因此也要講究方法。

  瞭解到貧困家庭,也應瞭解貧困的緣由。若是貧困戶中全無勞動能力,上有八十老母親,下有嗷嗷待哺的幼兒,中間頂樑柱臥病在床,此時人見人憐,那便應慷慨解囊,盡最大能力去幫助他。

  若是貧困戶中有勞動能力,只是為生活所迫,此時的方法便應變一變,而有人在此時,便認為應該授之以漁了。我當然說不,生活難以為繼者,便如同莊子所說的,取萬里之遙的海水來救車溝裡的魚,那魚早就死了。對這種迫在眉睫的情況,我們不僅要立時助其解困,還應為謀求一份職業,使其有所為,亦可使之掌握生活技能,自食其力,豈不更妙。

  慈善乃是救人於危難之際,要避免救人過度反害人。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11

  愛心?愛心是什麼?相信很多人都問過這個問題。愛心,經常會在你不經意間露出來。它可能看不見,摸不著。有時,愛心是一杯寒冬裡濃濃的熱茶;有時,愛心也只是彼此間的一句問候。簡單的來說,愛心,其實就是互相的幫助。

  幫助,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就看你是否用心去感受。

  曉宇是我的好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句話,真是形容的一點兒也不錯。在平常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會悠閒地坐在一起,暢談琴棋書畫,古今中外。而在我們之間需要幫助的時候,都毫不猶豫地站出來。

  記得有一次演出,我在演出前一小時被指為主持人。把我緊張的汗水直冒。看著那一個個平常很熟悉的詞語,到了嗓子眼裡就像堵住了一樣,怎麼也發不出來。正當我愁眉苦臉不知所措的時候,是曉宇在一旁為我加油打氣,還給我倒水潤嗓子。看她倒水時的神態,彷彿比我還緊張。經過曉宇的安慰,我緊張的心情得到了一絲緩解。時間過得真快,上臺的時刻到了!曉宇在上臺前對我說:“別忘了,我和你一起呢!”這句話,給了我莫大的信心。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登上了臺,閃光燈的注目使我睜不開眼。但是,臺下所有的觀眾都在期待著我,曉宇也是。她正在做著加油的動作給我鼓勵。我的心裡湧過了一陣暖流,流暢的完成了主持,臺下響起了激烈的掌聲。曉宇和我的臉上都露出了歡欣的笑容。

  從那以後,我們的關係更加密不可分了,簡直形影不離。每當她有學習中或是日常中的困惑,我總是主動站出來,和她一起去解決。因為,這就是愛心,我們都在相互傳遞愛心。

  愛心的體現就是相互幫助。學會做一個互相幫助的人吧。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12

  慈善,說白了就是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可大可小,也許就是一個側隱之心,也許是一句關心的默語,也是一個助人一臂之力的豪舉。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看見一些人,他們可能工作平凡,也可能其貌不揚,但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我的媽媽也不例外。

  那是在我六歲的夏天,我和媽媽一起到好又多超市去購物。到了超市門口,突然我愛我的媽媽!她真是一位善良有愛心的好媽媽。

  看見在超市旁邊的空地上,坐著一位老奶奶和一位生病的老爺爺,老奶奶在一旁不停地流淚,面前放著一張大白紙,上面大概寫著:好心的兄弟姐妹們,你們好!我的老頭子得了心臟病,因為家境貧寒,無錢醫治,請你們行行好,救救他老人家吧!我們全家一定會感謝你們的,祝你們全家幸福!我不懂這是什麼意思,就問媽媽,媽媽說:“這位老爺爺得了心臟病,家裡沒錢醫治,我們應該幫助他”。說著,她從包裡拿出十元錢放在老爺爺面前,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拿出身上唯一的一元錢放在老爺爺的面前就開心地去好又多買東西去了。雖然我們原打算買的東西沒有買完,但我卻很高興。因為我們幫助了一位老爺爺。

  在我家小區的樓下,有一個愛心捐贈箱,是小區組織大家獻一份愛心---拿出好一點的可以保暖的衣物獻給災區的小朋友。媽媽把我不能穿的衣服整理了一袋,太短不能穿的鞋子也整理了一小袋,就帶著我向樓下的捐贈箱走去。一邊走一邊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只要我們有能力,應該為災區人民儘自己的義務。“我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聽完後,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覺得我的媽媽是一位很有愛心的媽媽呢?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13

  慈善是無形的,但在我們的生活中,慈善無處不在。記得那一次我援助乞丐的經歷,讓我記憶猶新。

  有一天,我和姐姐去公園玩,正準備坐車回家時,我們看見了一位白髮蒼蒼、衣衫襤褸的老乞丐,他的頭髮亂糟糟的,單薄破舊的衣服上打了好幾個補丁,褲子上還破了幾個洞,他的手裡緊緊地搓著一隻破碗,裡面只有幾塊小小的硬幣,凍得發了紫的嘴巴不停的說著:“好心人,行行好吧,我已經一天沒吃飯了。”而走過去的路人呢?都是一副很討厭他的樣子,還說了一句:“走開走開,髒死了。”我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我小聲的對姐姐說:他好可憐呀!我們幫幫他吧!”姐姐似乎也動了同情心,說:好,只不過我現在已經沒有錢了,你不是還有車費嗎?我們大不了不坐車了,我們走路回家,正好運動運動活動一下筋骨。”我毫不猶豫的說:“好,就按你說的辦。”我說著,從口袋裡掏出帶有體溫的十元錢,向那個老乞丐走去,說:“老爺爺,給,您快去買點兒吃的去吧!”說完,我便把我手中的十元錢輕輕的放進了老乞丐那個生鏽了的破碗裡,老乞丐看見了,抬起頭,對我投來了感激的眼神,說:“謝謝你小姑娘,謝謝你。”我向那個老乞丐告了別,就跟姐姐走在回家的路上了,這一路,我的心情無比的舒暢,因為,我用我的一份愛心幫助了因為需要幫助的人,我並不為我做出這樣的決定感 到有一絲絲的後悔,我會為需要幫助的人做出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正所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嘛,儘管我幫助的錢不怎麼多,但這也是我捐助的一份“慈善”。

  慈善在我們的心中,這樣我們每一個人都奉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美好,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去幫助那一些需要幫助的人吧!

  當慈善遭遇傲骨作文 篇14

  慈善就是對人關懷,富有同情心。每天報紙上都會報道一些新聞——不是誰家孩子沒錢上大學,就是什麼地方又地震了,或是別的。看到報道的人都會紛紛趕來幫忙捐款,使受幫助的人感激不已。各個地方受災害,領導也捐款並前往慰問,使人民群眾的心與受災人民的心繫在一起。每個孤兒院與敬老院每年都會收到禮物,並有好心人來看望他們,讓他們殘缺的心靈得到安慰。

  在我的老家楊樹房有這樣一個例子。那個姐姐的父母在外地打工。每個月只有一點工資。這些錢一方面供自己在外地的生活費用,另一方面還要寄一些給那個姐姐與家中80歲老太太的學費和生活費。周圍的好心人把她的事蹟跟報社的人說了,報社立即派記者前往瞭解。瞭解後寫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放在報紙上報道。一週後,便有人來捐款並看望大姐姐和老太太。大姐姐有錢上高中了,之後她又以班級前幾名的成績考入一個大學。但它離姐姐家太遠了,好心人便想辦法把大姐姐調到附近的地區上大學,——這樣她既可以學習,又可以照顧80多歲的老太太……這只是一個較好的例子,還有無數個這樣感人的事例。

  偶爾會在街道上看那些停著的車上貼著一些標語,其中有一個說:“錢不是問題,關鍵是沒錢!”沒錢你買名貴車?lv包?

  請把吃冰棒的錢省下,幫窮孩子擁有一支屬於他自己的鉛筆;請把吃零食的錢省下,幫餓了好多天的人買一片面包,一根香腸;請把去網咖的時間省下,幫無家可歸的孩子找回友誼。

  慈善是在幫助別人,是在奉獻自己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