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中作文> 一城往事半城水_1000字

一城往事半城水

一城往事半城水_1000字

  千年以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在這片土地上滾滾流向東方。黃河之水潤澤著這裡的人文風物,這裡厚重的歷史,還有這座城市的靈魂——開封的靈魂。

  沒有一個城市,命運會與水聯絡得如此緊密,沒有一個城市,能讓人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蓬勃的生命力量。只有這裡,被我喚作“家鄉”的這裡,水,成為了她的血脈,成為了她的符號。

  人們叫開封“北方水城”,所以在當年雄偉的殿廡之上,在如今的尋常巷陌裡,在一層層細密鋪排的市井之中,甚至在人們的舉手投足間都可以找到水的蹤跡。於是,帶著這樣的心情,喚醒那些過往。它們蟄伏於這座城市多年,如今想起,依舊是連綴起的片段,倒映往日的繾綣。

  我一直相信,水見證了光陰的藤蔓如何蔓延過記憶的屋簷,遮掩住千年的日光。我很小的時候,大人經常會抱我去看《清明上河圖》。滿眼的熱鬧熙熙攘攘地擠在汴河兩岸。那時總是直直地逼視,直到自己也融入畫圖之中。喧鬧的.街市,熙攘的人流,視線晃過鱗次櫛比的畫角飛甍,定格在這條商賈繁盛的河流上。

  多年之後回想,正是因為水,開封經歷了無數次風露流轉朝代更迭,無數個熟悉陌生的面孔壅塞往復,無數句迥異口音的讚歎與悲吟,無數雙眼睛和手,無數的步跡,無數的年華。

  水不僅給開封帶來了繁華富庶,同樣也帶來了永無休止的災難。開封城東北角有座宋代鐵塔。今人認識它,多是因為地理課本上那幅介紹“地上懸河”的插圖——黃河河床高塔基7米。可很少有人知道,始建之初,鐵塔築在皇家園林的夷山上,白雲在腰身穿行成為汴梁一景。如今早已歸於塵土。

  九百多年來,咆哮的黃河毀滅了一代又一代的繁華,淤積下泥沙一層層掩埋過往的痕跡,到如今,春風夏雨冬雪,滄海變桑田。曾經的東京夢華早已不再,留下一個汴梁城,一個褪色的遺址。

  我黯然,感慨故鄉命途多舛,世事無常。

  然而,在開封人的臉上,我看不到一絲扼腕嘆息。我把疑惑告訴老人,他笑笑,眼角漾開細密的紋路,水一般純淨的笑容。他對我說,這是開封城的幸運,水奠定了開封深厚的基石,一代代的城郭才會重新屹立。

  我明白了,基石深厚,才會穩固綿延數千年,承載三生的淚與笑。

  開封城,城摞城,水便滲進了開封城絲絲縷縷的文化土壤,描繪出城下的城,路下的路,還有過往下的過往。於是水便成了故鄉的符號。

  開封被水滋養了千年,這裡的人同樣繼承了水的性格。蔡邕的深沉,崔顥的高遠,范仲淹的博大,包拯的清明……靜水流深,吞吐日月,容納百川,黑白分明。開封人坦坦蕩蕩,心無掛礙,在時光憧憧面前從不嘆息。我慶幸,慶幸生在這樣的城市,慶幸水成為家鄉的符號。

  想到這裡,我不禁莞爾。我是不是亦繼承了水的氣質?水是否也深深浸潤了我的靈魂?

  我想是的。因為我已不恐懼過去已經不在,或者說一切繁華往事在廣袤無垠的光陰之湖面前都是無言,但是我分明看到了她的符號,穿過歷史重重的塵埃,滴滴閃耀著絕世的光芒,皆可承載我畢生的記憶。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我卻看見了,看見家鄉的過往月色妖嬈,倒影在水裡遊。只需再轉過一個巷陌,就會與往事不期而遇,靜靜如流水一般,隱在影影綽綽的現世之後。

  家鄉,輕輕地念著這個美好的詞,我心中的一面湖水,蕩起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