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初醒日初升高中作文
這,是一場夢,也是一段沉浮。
從天地玄黃到中原逐鹿,從三足鼎立到漢唐風骨,從三吳都會到王朝末代……
這上下五千年,華美得不可思議,淒涼得不堪回首。
五千年,她,每每在繁華中沉沉睡去,常常在夜雨中緩緩驚醒。隨著夢的破碎,無眠。
然而,夢,終究醒了!日初升!
面對冉冉升起的初一陽一,寒夜已經過去。歷史的碎片被打磨、被遺忘。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拂去塵土,史實是鏡子,映出過往興衰,歷史浮沉;它也是警鐘,將我們引上反省的道路。
“辱,莫大於不恥”。春秋時期,吳越一交一兵,越國大敗。勾踐被俘吳國,住在一間石屋裡,替夫差養馬,屈身為一奴一。歷經艱險後,勾踐雖得以回國,但仍居安思危,不忘當年之辱。他臥於柴草,飲食嘗膽,日日苦身焦思。在吳國日益衰微時,他領軍乘虛而入,使吳國一蹶不振。一雪會稽之恥,使自己成為春秋最後一代霸主。
命運無常,幾家歡喜幾家愁。試場上也頻頻上演“有心栽花花不開”的戲碼。清蒲松齡年輕時熱衷於科舉,前後近六次赴試,卻屢次落第。歷經數次風雨後的他受盡嘲笑,卻仍然矢志不渝,勵一精一圖志。隨著家中日漸蕭條,他只能在私塾上課以補貼家用,並堅持創作,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數年後,他終於完成了“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的《聊齋志異》。
歷史的夜幕中,有人以知恥發掘出自身的光芒,創作出不朽,但也有人以知恥點醒了整片黑暗中的混沌。“五四運動”時期,社會上下處於一片黑暗,清醒的人有的遭受非人的待遇,有的被迫保持緘默。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看到中國人笑看另一個同胞被凌一辱,感到有一把刀,慢慢地扎進心頭。在日本同學間,他倍感恥痛,下決心棄醫從文。他認為儘管藥醫治了病痛,但只有文字能醫治心靈。回國後,他的筆桿成了槍杆,文字成了武器,給黑暗的社會當頭一棒。那段恥辱,何嘗不是一面洞察黑暗的鏡子?
《孟子》有云:“無羞惡之心,非人也。”黑夜隨風而逝,黎明的來臨使無數國人走出國門。但我們希望,我們展示給七大洲的,是一個更好的中國。然而,當一句句“到此一遊”被刻在古樹、古建築上時,噹一聲聲喧譁在公共場所出現時,每一個字都紮在中華兒女的心上,每一個字都是華夏文明汩一汩流下的血。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是我們中國人立足於世的根本。不立足於世,何以不敗於世?只有國民都做到自覺自律,祖國才離實現中國夢不遠!
夢醒了,親一愛一的.祖國。過去的傷痕已是昨天的過往,它終將成為我們最強大的地方。請把你的未來,一交一給我們繪製;請把你的夢,一交一給我們編織。
中華的五千年,是傳統禮節的五千年。“夫源遠者流長,根深者枝茂”。我們應該接過這一棒,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照亮九州,成為每個人心中不落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