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中作文> 暮色的高中作文3篇

暮色的高中作文

暮色的高中作文3篇

  篇一:暮色染西湖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所以有這樣的美名,與西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為之折腰。

  我慕名而來,第一眼見到的是暮色下的西湖。

  當遠處的雷峰塔被夕陽的餘暉鍍上了一層金邊,我才察覺到夜幕快要降臨了。

  湖面很寬,湖水也並不洶湧,只有風吹過時,才輕起波瀾。西湖四周群山環抱,層巒疊嶂,山上的綠色,有的深沉,有的鮮明,與湖中的綠水相映成趣。暮色漸濃,綠色流轉,給西湖更增加了難以言說的嫵媚。這綠意也因西湖的得天獨厚,平添了幾分別樣的韻致。

  趁著暮色,步行至小島上,三三兩兩的大樹佇立在島上,守望著小島。小島是當年清挖湖泥,堆圍而成,意外地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湖中湖。島上三條窄窄的堤壩,將湖水分成了各自獨立的三片,就像一片唯美的玉璧上,嵌著三條淺淺的天然紋路,別有韻味。

  這就是著名的三潭印月。可惜我們來的不是時候,據說只有在八月十五的夜晚,才可以看見真正的三潭印月之景。

  遠處霓虹閃耀,星星點點,倒映在水中,彷彿水中也有一座城市,影影綽綽,分不清哪兒是岸上的城,哪兒是水中的“城”。月上柳梢頭,月輝光潔,月華如水。它靜靜地吐著清輝,把湖水染成了銀色。坐在小船上,夜風輕起,水面泛起了圈圈漣漪,好似無數的白練輕輕地舞動,又像誰不小心潑灑了一盆銀子。

  西湖的夜很靜,靜得可以聽見湖水輕輕拍打堤岸的聲音。遠遠望去,只見一座座有著柔美線條的小山上,樹影婆娑,風過時,隱約聽得見樹的竊竊私語。在燈光的映照下,遠處山色空濛,宛如仙境,似一幅水墨畫的佈景。

  站在島上,遠遠的望得見白堤,白堤上有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當年白娘子就是在“斷橋”上與許仙相會的吧?到西湖的遊人是一定要看斷橋的。然而,大概只有冬天才可以一覽殘雪之美。

  西湖十景,大概只有在不同的季節,才可以飽覽。但夜景不同,夜色將西湖淡妝濃抹,把它打扮得那麼相宜、得體。

  水無心而宛轉,山有色而環圍。西湖的夜景,成為一道不可複製的風景。

  篇二:暮色·秋水_1000字

  秋,似遠似近了,水,變得有些許冰冷了。秋水何處尋?換得幾度知音難覓?

  ———題記

  不曾記得,那年夏天是如何飛逝的,好像一眨眼時光便從指縫中悄然逝去,杳無聲息,秋天,就這樣來到了吧,秋水,也是這樣出現在我身邊的。

  她,叫秋水,也許這並不是她真實的姓名,只因大家都這樣叫她,聽習慣了,便也這樣叫她了。她長得並不是很好看,深陷的雙眼,不很大,眼神中所透露的是一股質樸之氣,因她土生土長在農村,這農民本身的質樸,想必這應是她所具有的,烏黑的頭髮,披在肩上,齊齊的劉海遮住了她的額頭,是本身不大的眼睛,變得愈加小了,彷彿是要從亂草叢中,用雙眼洞悉這世界。皮膚黝黑,根本沒有一絲女孩肌膚的細膩與柔嫩,彷彿生來就是這樣。瘦小的身軀,不很高,也許她生在鄉下,吃得不如我,才如此之瘦,瘦的讓人覺得不自然可是她自己卻是不以為然的,她常說:城裡人有什麼了不起的,多半是啃老族,趕明兒,自己讀書好了,發績了,那才叫本事,這才叫先苦後甜,是的,她不聰明,但她卻有一顆求知與奮鬥的心。

  秋水,不知如何得名,但這名有那麼有詩意,多年不曾踏過鄉土的我,隨著奶奶來到了鄉下,鄉下的空氣清新,但住起來,吃起來都比不上城裡,本來我不喜歡吃蔬菜,可是在這裡,又要吃那麼那麼多,又沒人玩,無聊難耐的時候,方才想起了秋水。聽大人們說,秋水這個人性格孤僻,她藐視所有城裡人,她堅信自己勞動掙錢,才是真理,因此很少有人同她交往,所以“秋水”一名便是由此而來的吧,秋天的河水,冰涼寒冷,正如她的性格。不論別人怎麼看她,名字只是個代號而已,喊喊就罷。

  也許在秋水的世界裡對她真心的,也許只有我了吧。她曾這樣對我憶及:她說我是她見過的最好的城裡人,有些怪癖,不過性子直,這倒也像村裡人。本來嘛,老家本就是這裡的。

  夏日的驕陽似火,但擋不住我和秋水的心,喜歡與她在田野上漫步,寧願大汗淋漓,都願聽著她講她的夢想,她的夢想啟迪著我,她的不懈又讓我學習了幾分,在我眼裡,秋水是個有志氣的人,她成熟穩重,像個大人,而我,是幼稚的。躺在樹蔭下,舔著糖兒,與她聊著天,彷彿她就是我那個尋覓已久的知音。我說:“秋水,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停了一會兒,她回答:“是啊”“那麼我們是不是要分別了,又是一年後,才可以見面啊。”我有些不捨地說。“小孩子,是要用功讀書啊,記好要帶好看的書給我,明年,我看看咱家的小沫(小名)要長多高了啊!”她用大人一般的口吻回答著我。“嗯”

  就這樣,簡短的語句,結束了夏天的回憶,落葉飛舞,送來秋季。

  暮色將近,斜陽的餘輝中,映著那一彎秋天的碧水……。

  篇三:暮色

  時光流轉,城市又籠罩在了暮色中……

  那輪火紅的夕陽如一位老人,倚著巍峨的大山緩緩地行走著,走向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他是多麼無私啊,臨走時,也要將存餘的最後一點兒光輝與溫暖毫無保留地奉獻給大地。那一抹抹豔紅的雲霞如一位位姑娘,熱情奔放又有幾分矜持。火燒雲在湛藍的天空中不斷蔓延、蔓延,染紅了蒼穹……

  這樣美好的暮色,我不知看過多少遍,每每看到此景,心底的'感動便油然而生。每當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抬頭,便看見金黃的夕陽正跟隨著我,穿梭於梧桐樹繁密的枝葉間,將溫暖送到了我心中。每次放學,我站在道路旁等車時,總會看到夕陽正躲在雲層中,探出頭來好奇地看著周圍的一切。此時的我沐浴著陽光,佇立於川流不息的車輛與來來往往的行人中。我感覺自己雖然身處一個充滿喧囂、繁華與浮躁的世界中,但心靈卻平靜無比。

  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我總愛愜意地坐在軟綿綿的草地上,看著那輪落日一點一點地下滑,心中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古代眾多的文人墨客,把“愁苦、淒涼”作為黃昏時分的定義,而我認為暮色帶給我們更多的是積極的一面。日暮時分正是一天的結束,在我們總結這一天的生活時,便有了許多感觸與慨嘆;同時我們還要懷著一顆進取之心去規劃明天、展望未來。夕陽最能打動人的心靈,在暮色中,我們的心便釋然了,多了幾分安寧與嫻靜。

  生活需要“正能量”,需要能產生積極影響的事物,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以一個良好端正的心態去面對一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對暮色的執著與熱愛依舊不減。我想,正是這些樸素而美好的事物充實了我們的生命與生活,讓我們有勇氣在漫漫人生路上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