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800字(通用10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徵文吧,徵文具有標題醒目,讓人一目瞭然的特點。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徵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8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1
一曲優美動聽的《新疆好》,唱出了兩千萬天山兒女的心聲。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處奏響民族團結的凱歌。
“團結月”凝鑄兄弟情。
新疆生活著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在歷代抵禦外敵入侵、反對分裂祖國的鬥爭中,各族人民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誼。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係。在加強民族團結、搞好民族工作的實踐中,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出一套成功經驗,那就是加強對各族幹部群眾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開展群眾性的民族團結建立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隆重召開新疆首次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發出了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的倡議,將每年5月定為全區的民族團結教育月。從此,民族團結進步建立活動在天山南北廣泛開展起來。
每年5月春暖花開時,新疆各地的農村牧區、工廠礦山就盪漾起民族團結教育的思想之風和政策之風,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報刊、廣播、電視宣傳,將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和黨的民族政策帶到各族幹部群眾的身邊,團結互助蔚成風氣。
20年來,民族團結教育活動以月促年,在新疆各族幹部群眾中牢固樹立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使他們懂得了“民族團結則百業興旺,民族紛爭則百姓遭殃”的道理。針對少數民族分裂分子和暴力分子的活動,自治區黨委在意識形態領域開展反分裂鬥爭再教育活動,使破壞民族團結的極少數人無處藏身。民族團結教育同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密切結合,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得到普遍尊重。同時,一大批德才兼備、立場堅定的少數民族幹部被提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目前,全區少數民族幹部已達34.8萬人,佔幹部總數的51.8%。隨著少數民族科技文化素質的提高,少數民族各級各類專業人才隊伍不斷壯大,在各行各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今年是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的第20個年頭,各地不僅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和報告會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而且舉辦了一系列的電影周、文藝演出、圖片展覽、歌詠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吸引各族群眾廣泛參與。自治區各家新聞媒體透過對20年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回顧和評論進行宣傳,營造出濃厚的輿論氛圍。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2
當我聽到“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時,我的眼淚簌簌而下,那是因為……
陽光明媚的一天,我走在放學的路上,聽著鳥兒們在枝頭唱歌, 聞著沁人心脾的花香,看著夥伴們露出甜美的笑容……“哎呦”不知哪裡有塊石頭“真是煞風景,還害我摔了個狗啃泥”我抬頭一看,一個身穿古怪衣服的人向我伸出手來,嘀嘀咕咕說了一大堆,我一句也沒聽懂,只知道他是要扶我,所以我毫不猶豫,抓住他的手就爬了起來,說“謝謝。”他好像也沒聽懂,皺了皺眉頭,對我比劃了一個拜拜的姿勢,之後走了,我一直看著他的背影,直到走遠了。回到家我和媽媽說了這件事,她回答我∶“你可以上網查一查,那個人是哪個民族的”我在網上聽了各族的語言的聲音,我憑著模糊的記憶找到了那個人的民族。“是蒙古族!是蒙古族!是蒙古族!”我高聲大喊。特別興奮,可是知道了這個人的民族,也不知道那個人在哪裡,只好等著,在這段時間裡,我不停的學習蒙古語,只為找到那位好心人。我相信他一定幫助更多摔倒的人。
我家對面的房子一直是空的,可是現在這個房子有了主人。我很好奇,我的鄰居長什麼樣子,說話的聲音是什麼樣的……我都想知道。直到有一天,媽媽對我說∶“我們的鄰居是個怪人家,說的話我一個字也沒聽懂”“那他是什麼民族的。”“不知道。”我垂頭喪氣。美好的一天還是那樣,沒有任何變化,走在樓道中,我又摔了一跤,“啊,好疼啊!”一雙熟悉的手又向我伸來,我看了看那個人的臉,啊!就是那個人,那個扶我起來的人。我看著那個人的眼睛,我的淚水在眼眶裡打轉著。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用了之前學的蒙語和他說了一句謝謝,驚愕的眼神,呆呆地看著我,之後微笑著將我扶起。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這歌聲飄蕩著,飄蕩在我耳畔,飄蕩在我眼前,飄蕩在我心中……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3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愛我中華》曾經一度風靡全國。正如這首歌唱的一樣,中華五十六個民族應當團結互助,是一家人。可瞻前顧後,恐怖暴力事件比比皆是,何來團結?
中華上下五千年,不但擁有豐富的自然文化遺產,博大精深的文化,還有各具特色的五十六個民族。這五十六個民族,是別的國家所沒有的。但如今,本應如家人一般的五十六個民族卻絲毫不團結,乃至傷害自己的同胞們,這是多麼讓人心寒的訊息啊!
記得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我們班上就有一位一位維吾爾族男孩。他叫阿拉法特,性格開朗,是個可愛的“開心果”,十分助人為樂。他第一次轉班來時,頭上戴著一頂具有維吾爾族特色的小花帽,用著不標準的漢語介紹著自己,全班都笑了起來。阿拉法特也摸著頭,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不好意思的笑了。
記得有一次,班上舉行六一聯歡活動,大家都各自帶了好吃的來。而誰想到,阿拉法特居然帶了兩張而騰騰的饢來!金黃色的饢在袋子裡發出誘人的香味,大家都饞得直流口水。只見阿拉法特開啟袋子,拍了拍胸脯說:“來來來,大家吃啊!”邊說邊分著饢。我也拿起一塊饢,呀!還是熱乎的呢。節目開始了,阿拉法特露出那一口白牙,嘿嘿一笑,走上臺跳了一支民族舞。大家嘴裡塞著噴香的饢,笑呵呵的為他鼓掌伴奏,笑聲一直飄出很遠很遠……
阿拉法特還是班上有名的開心果。在一次語文課上,老師拿著書笑著問我們:“為什麼耐心的那個人成功了,而急於完成的人卻失敗了呢?”阿拉法特一聽這個問題,立刻舉起手來說:“這叫心急吃不了‘臭豆腐’!”頓時,班上的同學一聽,愣了半晌,忽然大笑起來。有的同學捂著嘴笑,有的同學都笑得肚子疼,還有的同學邊笑邊捶著桌子,連平時不苟言笑的老師都笑了。而他自己明白過來後,也摸著頭不好意思的笑著坐下了。
當鳥兒與蝴蝶相遇,當溪水和大海相融,當小草旁開著小花……這一切的一切,這世間萬物的團結協助,才使大自然如此美好。如果這五十六個民族也像這樣相依相隨,團結友愛。那麼我相信,明天的太陽一定會更加美好!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4
蔚藍的天空,因為有了白雲的點綴,才不會寂寞;寬廣的大地,因為有了萬物的裝點,才顯得生機盎然。在由56個民族構成的祖國大家庭裡,在多民族聚居、美麗富饒的新疆,我們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團結一心,共同發展,才能構建永久的和諧。
民族團結一家親,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事實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的國家本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個民族,56種習俗, 56種文化,把祖國的大地裝扮的五彩斑斕,把祖國的天空描畫的壯麗燦爛。
誰能說流行樂壇上沒有維吾爾族音樂歡快的旋律?誰能說時尚元素中沒有各個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們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眾,更能深深體會到各民族一家人的親情。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我們身邊有很多少數民族同學和老師,大家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共同學習。我們的漢族同學,誰沒有幾個少數民族朋友?我們的少數民族同學,誰沒有幾個漢族夥伴?彼此的信賴與默契,構建了我們的和諧校園,真正體現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慼與共,風雨同舟的新型民族關係。給我們上資訊課的哈薩克族老師,溫文儒雅,關心每一位同學的聽課狀態,盡職盡責做好本職工作,用精熟的專業知識為同學們解疑答惑,用流暢的普通話開啟了同學們的智慧之門,充分展示的教師風采感染著我們每一位同學。
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在鄉村,還是在縣城,和少數民族作鄰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讓我們的同學講講鄰里關係,熱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話題。民族團結的故事平常而又溫馨,多的講也講不完。民族團結是一首歌動聽的民歌,唱出了大家的心聲;民族團結是一幅民族合影,影出了大家的團結。我們多麼幸運出生在這樣一個繁榮富足和平美好的時代;我們多麼幸運,因為和許許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著不同的文化,創造著共同的未來!
民族團結,是維繫中華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民族團結,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團結,是推動中華民族共同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不朽的靈魂!民族團結一家親,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家園!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5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這雄壯有力的旋律讓我激情澎湃,中華孕育著56個孩子,他們團結互助,一同茁壯成長。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上,有一位中華母親養育著56個孩子,她的孩子們都有自己不同之處,習慣各異,可他們總會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有著共同的母親——中華。
在新中國,來自56個民族正共同澆灌和平這棵大樹,讓它茁壯成長。漢族可是這其中人數最多的民族,其他55個民族也同時發展著。還記得前幾天,媽媽帶我去臨滄大姨媽玩。這裡的人們可熱情了,不管認不認識,來者便是親人。我們剛下車,主人就來迎接我們,姨媽們給我們準備了入口香醇的茶,很快又給我們準備了當地特色的火腿木瓜雞,可香了。這是來自他們私養的土雞和自制土豬火腿。在飯桌上大家交流著,素不相識的也如故人,有說有笑。到了晚上,大家圍在一堆火邊,不知早上的陌生已丟在哪裡啦。大家如一家人一起玩耍嬉鬧,其樂融融。月色皎潔,映在大家臉上,露出幸福的笑,此時沒有因民族不同而有隔閡,只有一同歡樂的時光。
在生活中,也會有不少民族不同的夥伴,學校裡的同學,同在街道的鄰里都有。誰家要是有什麼事,這街坊鄰里的都可上心了,時間久了就跟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傍晚大家坐在一起,說說今天的趣事,聊聊從前的舊事。很平淡的日子裡,有愉悅的小日子,這不會因為民族不同而打破同樣的快樂。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習慣和風俗,小到用餐禮儀,大到民族節日各有特色呢。從古至今,不少戰爭就是因為沒有民族團結而導致的後果。可見,只有民族團結,只有在國家大旗的呵護下,才能維護我們祖國的和平與穩定,讓我們過上幸福的日子。祖國的飛速發展,離不開民族的團結。大家一起進步,共同努力,朝著一個方向走,有了各民族間的往來,友好相處,我們認識彼此,尊敬彼此,瞭解彼此,互幫互助,手拉著手帶著我們的母親一同前行。眾志成城的中華民族早已沒有種族間的遙遠距離,只感到大家在一起互相關心的那種溫暖,攜手進步的那種喜悅。
56個民族,56種習俗,56種文化,匯聚成一隻挺拔站立的雄雞。中華民族會擰成一股繩將會讓這隻雄雞容光煥發,久久矗立在這神聖不可侵犯的神州大地上,不需要問為什麼,因為,他是中華民族!民族團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更加發揚光大這種精神。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6
偉大祖國的56個兄弟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勞動,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 我國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不僅有美麗如畫的自然風光,而且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還擁有珍貴的動植物資源、水力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 我國南方氣候溫和,少數民族的`服飾多種多樣。男子一般穿對襟上衣和褲子。婦女穿的飄逸輕盈,各有特色。如傣族的綢料筒裙,景頗族的毛織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壯族婦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層百褶裙,黎族姐妹的繡花衣裙等。 由於我國各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的地理、氣候條件不同,經濟、生活方式也不同,他們的住房結構各具特點。在溼潤多雨的南方少數民族地區,人們一般居住在幹欄式樓房裡。
這種樓房分上下兩層,所用材料以竹木為主。樓房上層用於圈養家禽、牲畜,放置農具或雜物。有些少數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別緻的小竹樓。一棟棟造型獨特的小竹樓,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樹織成綠色帷幕中,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美麗極了! 不同少數民族,對大米的吃法也各有不同。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數民族,喜歡把米裝入竹筒放在火上燒烤,使米飯帶著竹子的清香味。壯族、布依族群眾喜歡吃五色糯米飯和糯米餈粑。朝鮮族群眾習慣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蘿蔔、洋蔥,有的還加入葡萄乾、木瓜等,炒燜成噴香可口的什錦飯,由於燜好的飯用洗淨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飯”。
在春暖花開或秋收季節,壯族群眾喜歡開展拋繡球的活動。拋繡球是壯族男女相互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青年們在草坪或空地上豎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頂端釘一塊木板,木板中心有些圓孔。男女各為一隊,以丟擲的繡球穿過木板上的圓孔為勝。也有在場中間搭歌棚,繡球拋不過棚或丟擲界,或接不住對方拋過來的繡球,就要被罰唱歌,非常有趣。 少數民族也有許多風格各異的傳統節日,如:火把節、潑水節、那達慕大會、開齋節、洛薩節等。其中潑水節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四月中旬舉行,時間為三到五天。節日期間,人們身著盛裝,互相潑水祝福,還舉行划龍舟等活動。晚上燈火通明,人們點花燈,放煙花,縱情歡呼歌舞,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人啊。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7
民族是創立世界的重要因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搞好民族團結
有一件事情曾發生在我身上,讓我改變了對民族人的看法,從討厭民族人,變得對民族人格外關心,讓我瞭解到民族人的熱心。
在我二年級的時候,塔城市第七小學和我們市一校合併,當時我們的教學樓在七校,我特別討厭和這樣的民族人打交道,甚至不想和他們共處一個學校,因為有個別的民族同學喜歡欺負我們這些低年級的小孩,還用我們聽不懂的哈語嘲笑我們。所以一有高年級的民族同學欺負我,我就把一年級的同學當撒氣包,常常把一年級的民族同學打的痛哭流涕,但有一次,我變了,我真的變了。
有一天,我們放學,天上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忘記了帶雨傘,懊悔的說:“我怎麼這麼笨呀!連傘都沒有帶。”於是我坐在樓梯口,想讓大雨停下以後,我再出去,沒想到,雨越下越大,我想:“這下完了,萬一這雨不停了,難道我還在這住一晚上?”我一想這可不行,於是,我就站起來,徑直的向門口走去,抬頭向上看,天上電閃雷鳴,再看看著雨,就好像把銀河的水往下到一樣,水落到地上,發出淅瀝瀝的聲音,跑著跑著不知腳下一滑,重重的摔在地上,雨依然淅瀝瀝的下著,雨變大了,重重的砸在我的頭上,讓我叫苦不迭。突然,我感覺不下雨了,我抬頭向上看,一位哈薩克族的大姐姐正向我伸手,說:“小朋友,摔痛沒有,快起來吧,小心著涼。”我拉著這位美麗的大姐姐的手起來,這位哈薩克大姐姐長得可真漂亮呀!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櫻桃般的小嘴,細長的辮子,使我一時看得著迷了,她說:“這麼大的雨,你又沒帶傘,我來送你回家吧。”我說:“謝謝你,大姐姐。”“不用客氣,民族之間要互相幫助嘛。”這位大姐姐微笑的對我說,此時,我感覺到雨變小了。不知不覺,我到了家門口,我說:“姐姐再見,謝謝你。”“別客氣,拜拜。”我的心裡此時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民族之間要互相幫助”從此,我變得愛幫助民族同學了,因為,我以這位大姐姐為榜樣。
王傑曾今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堆沙子是鬆散的,可是他和水泥,水,沙子混合以後,比花崗岩還堅韌。句中的沙子指漢族,水泥,石子,水,是指別的民族,如果我們分裂了,別的國家就有機可乘,必將會將我們走向滅亡,如果我們心連心,心心相印,那麼,在強大的敵人,我們也不怕,讓我們民漢一家人,永遠這樣相親相愛吧!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8
夢,對於人而言不可謂不重要,有夢就有希望。
小時候,我的夢很簡單,就是長大後找一份好工作,掙很多錢,然後告訴他們:你們在家歇著吧。因為我知道“面朝黃土,背朝天 ” 的辛苦。
後來漸漸長大了,接觸的事物也多了,夢也多了。走出家門的時候,整個個鄉村就是我的家。現在,我跨入了大學,即將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整個社會,整個中國就是我的家。
也許是因為這個“家”太大了,大的讓我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直到那天,我突然聽到中國的東西被搶了,我才醒過來:那是我家的東西。
一開始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被搶注了。我氣憤,氣韓國竟然能把“搶注” 做得如此光明正大‘理所當然。但更多的是怨,怨我們不成鋼,怨我們失去了才想要挽回。早先我們在幹什麼?早先,我們大多數人在忙著引進、推崇西方節日—情人節,愚人節,聖誕節。
而後,我國的中醫藥韓國也想搶。更荒唐的是,連中國的歷史名人也要搶,如空子和李白等。
對此,我不知道是該悲還是喜。
“悲”的是,由於我們的不夠重視,給了他國可乘之機以至於原本屬於自己的東西被人搶走了。
“喜” 的是,我們一直不夠重視的東西竟然是寶貝,寶貝到有人不惜把“搶注”別人的東西當成目標,作為光彩。顯然不是有人貧窮了那麼一點,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確實價值連城。於此,我想應該是後者,而我們是該自豪的,自豪如此的文化是由我們的先輩一代代傳揚下來的,自豪我們是中國人。
然而,這又何嘗不是從側面論證了:曾經的我們被灰塵遮蔽了雙眼,看不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華。
現在,灰塵已除,我希望藉助“我的夢,中國夢”告訴我的家人:讓我們一起把中華傳統文化的光華汲取,讓其揮灑於華夏大地,讓其熔鑄於人心,任你看得到,學得到,搶不走。因為這是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之魂。我們引以為傲,我們終身守護。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而十三億人的力量卻是不可估量的。“我的夢,中國夢”等待著你的覺醒,等待著你的加入。
民族魂,中國魂,我的夢,中國夢。夢圓明天,夢圓中國。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9
孝,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仍未改變。孝,評價一個成功的人的重要因素。一個有孝心的人他未必能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會具有一顆孝心。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能關心、理解、包容、愛護……又怎能談得上對他人呢?如果不能心存父母,感激父母,又怎能感激他人。在當今社會中孝字已漸漸變淡,變淺。有些青年隨意頂撞父母,不聽教誨,知錯不改……他可曾想過父母為他付出過多少心血與汗水,他可曾想過他晚回家時父母為他懸著的心,他可曾想過他頂撞父母后父母默默地流淚。當你快樂的時候有人比你更快樂,當你哭泣的時候,他永遠在你身邊,這就是我們的至親——父母。讓我們一起感恩父母。
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代表,當我們每個人發出第一聲啼哭時,你已註定成為一名炎黃子孫,一個龍的傳人。勇敢、無畏、堅強、勤奮,孝心你與生俱來,它們將伴你一生一世。而是誰賜予我們這些的呢?有人首先會想到父母,但更會想到的國家,是中華民族。是它賜予我們生命,是它哺育了我們成長,在它的臂膀下我們茁壯成長。所以每個中華民族的人都應心存愛國之心。從小立志,報效祖國。作為青年我會發憤圖強,勇攀高峰。不要止步於昨日的輝煌與成績。要放眼於未來,為祖國的美好明天去努力,去奮鬥……當觀看奧運時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每位中國運動員的愛國之心。為了國家的榮耀,他們拼盡了全力。當汗流浹背,渾身無力癱倒在地的那一刻,成績已不重要了,因為祖國母親和全國人民已感受到他那顆真摯的、愛國的心。當你出國留學或工作在國外時,你時刻都在思念祖國母親,你同樣會因你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一位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學業進步,工作順利時必然因為你是龍的傳人。無論你在何地,你都應感恩祖國,努力拼搏報效祖國……
這就是孝“龍”!他是孝心與愛國之心的化身。在現實生活中,孝“龍”之心隨處可見。它並不屬於哪個人,哪個集體。他是屬於整個中華民族,屬於每個炎黃子孫。當孝“龍”之心發揮作用時,它將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它可以改變世界,改變未來。而它也可濃縮為簡單的一句話。那就是——感恩父母,報效祖國!
民族團結一家親征文 篇10
我輕輕地撫摸著書脊,緩緩地將它開啟。思緒隨著文字回到了千年之前。
“蘇武,你為何如此執著?”我站在羊群旁問。前面的人一身素衣,滄桑的臉卻閃爍著堅定的笑容:“我是漢人的兒子,做了漢朝的臣子,就不能忘恩負義,背叛朝廷,背叛國家。”噢,蘇武,你是對的,做人就應堅貞不屈。
“岳飛,你後悔嗎?”我站在風波亭上問,“你後悔當了趙構的臣子嗎?”眼前的男子渾身散發著威嚴的氣息,雖然傷痕累累,卻不減當年威風:“我不後悔,但我心疼,我惋惜,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噢,岳飛,你的忠心,你的不屈,我看到了;你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壯志,我也聽到了。做人就應像你般精忠報國,寧死不屈。
“史督師,你為什麼在孤立無援的時候,亦誓死抵抗呢?”我站在揚州城上問。微風拂起史可法的頭髮,削瘦的身軀似乎禁不起風的吹拂,搖搖欲墜:“我史可法,身為明朝的將領,就應奮力抵禦外敵,寧死不降。”噢,史督師,你的精神是可貴的,它亦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支柱,成就中華民族的輝煌。
“鄧管帶,你為什麼拒絕士兵的救助,選擇與全艦戰士共赴國難呢?”我站在海邊,眺望著茫茫大海,眼前似乎出現了當年鄧世昌沉入海底的情景,耳邊似乎能夠聽見鄧世昌當年未說出的話:“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能為祖國犧牲,我鄧世昌無怨無悔!”說罷,仰天長笑,一代將領消失在陰暗的海水中。噢,鄧管帶,你的精神我領悟了,在那往後的日子裡,也有很多像你般無怨無悔為國捐軀的將士,所以,革命才能成功,新中國才能成立。
愛國情懷是中華兒女幾千年凝結,積澱起來對祖國最純潔、最神聖、最高尚的感情。正如巴金所言:“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它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今天,中國以其獨有的霸氣雄踞於世界的東方之巔,但是,如果說將中國歷史分段,則古代史是由錦繡織成,現代史由鋼鐵築成,而那段令人今生難忘的近代史,卻是在血與淚中發展起來。那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壓迫在中華兒女的身上,但是,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我們不甘祖國受辱,於是,才有了今日的東方雄獅。
歷史的長河,翻滾著昔日英勇的浪濤;時光的琴絃,彈唱著今日輝煌的旋律。愛國情懷深深埋藏在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心中,這是保證中國在世界之巔屹立不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