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真題> 2015年新課標1高考作文範文及名師點評

新課標1高考作文及名師點評

2015年新課標1高考作文範文及名師點評

  全國新課標I卷高考題目: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親總是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女大學生小陳迫於無奈,更出於生命安全的考慮,透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查實後,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並將這起舉報發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贏得眾多網友點贊,也引發一些質疑,經媒體報道後,激起了更大範圍、更多角度的討論。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洩露個人資訊

  【文題解析】

  2015年全國新課標I卷作文題目是社會現象類材料作文。這種型別的作文是近幾年高考作文的一個熱點題型。這是一種直擊社會熱門話題的新的高考作文命題形式,充分體現公民意識、彰顯大語文教學理念、洋溢著強烈時代責任感。社會現象類作文強調“時效性、針對性、準確性、說理性、思想性”,對於考生來說,寫這種型別的材料作文,尤其要注意針對性和說理性。題目沒有做要求可以自擬,可根據你的立意擬一個貼切的題目,也可以直接寫“給XXX的一封信”。注意材料中特別提醒,寫信人姓名為“明華”。

  可以寫給老陳,也就是材料中的父親。從感情上來說女兒報警了,表面上看是大義滅親的行為,但是實際上是對父親換一種方式的關心。提醒父親,注意行車安全,這既是對父親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其他行人負責,是為了父親和更多人的安全。所以寫給父親老陳的信,可以從責任這個角度來寫。可以提醒父親,是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不可以違反交通規則,不可以在開車的時候打電話。

  可以寫給小陳,也就是材料中的女兒。女兒舉報父親,對她這一行為,你有什麼看法呢。寫給小陳的信中,你可以對她的行為理解並贊同甚至拍手叫好,規則面前人人平等。“堅信女兒的做法正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爸爸改掉自己的不良習慣”。不是因為是父親就無盡縱容,而是找到一種可以有效的方式給父親提醒。“小陳的做法還是有些欠妥,雖然爸爸開車打電話有些違章,但違章的是自己的爸爸,萬一被交警扣留幾天怎麼辦?”你也可以對她的行為不理解甚至嗤之以鼻,怎麼可以這樣對待父親,可以更加寬容或者找其他方法幫助父親開車不接電話,而不是以這種“極端”的方法。

  也可以寫給其他相關方。比如寫給交通管理者。要求他們嚴格執法,對這種違反規則的行為,進行懲罰。多做“棄交通陋習、倡導文明出行”的.宣傳。

  【範文】

  致陳先生的一封信

  陳先生:

  您好!您的遭遇,我在網上略有了解。我想說,如果是我,也會如您女兒一般對您進行舉報。我這樣做,不僅是因為您的所作所為違反了交規,更是因為當您開車載著家人時,那個接通的電話已經將您自己、您的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懸崖之上。下面請允許我和您談一談:生命關天,我們必須敬畏。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無悔。《古詩十九首》雲: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每個人都只是這天地逆旅中的暫住之客,我們的生命脆弱而又短暫,無法重新來過。也正因如此,我們才更應該對自我的生命心懷敬畏,不因任何外因而失去對它的尊重。不由想起了那個“職業是生病,業餘是寫作”的殘疾作家史鐵生,當他說出“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時,當他窮四年之功利用透析後的殘存時間寫下《病隙碎筆》時,當他在《命若琴絃》中塑造了千弦彈斷希望不滅的盲人琴師時,陳先生,希望您能夠懂得,正像當代詩人郭小川所說,“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讓我們無悔此生。

  敬畏與自己相關的生命,此生有責。我們每個個體都與其他無數生命緊密相連,而這些與我們相關的生命,都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需要對它們心懷敬畏。看,那為了讓獨居的母親頤養天年而辭官奉母的潘岳掛起的官印,它提醒我們,敬畏親人的生命;觸,那落在為了給發燒的妻子降溫而只穿單衣站在雪地中的荀肩上的雪花,它告訴我們,敬畏愛人的生命;聽,那重病在床的元在聽到摯友白居易被貶江州時吟出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的詩句,它教導我們,敬畏友人的生命。陳先生,您一定明白,只有當我們因敬畏而為與自己相關的生命負起責任時,我們才可以俯仰無愧,坦然前行。

  敬畏與自己無關的生命,此生崇高。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我想,如果我們還可以對與自己無關的生命心存敬畏,則我們的生命一定可以更加崇高,正像尼采說的那樣:“我的靈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如韓愈一般,為了天下蒼生不受蠱惑,上《論佛骨表》,被貶潮州仍“肯將衰朽惜殘年”;如東林學派一般,為了黎元百姓樂於樵蘇,發出正直呼喊,慘遭屠戮卻成為“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軍”;如新東方學校一般,為了汶川同胞重振希望,捐款支教,耗費巨大終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陳先生,相信您十分清楚,這些人之所以值得我們敬佩,正是因為他們都能對那些與自己無關的生命心懷敬畏,方能普施大愛,讓自己的生命清澈而崇高。

  這紅塵,太汙太苦太錦簇;這人情,總浮總疏總麻木。陳先生,您可以看到,當今時代,食品安全隱患多多、醫患矛盾逐漸升級、老人跌倒無人攙扶,人們對生命的敬畏似乎越來越淡漠。然而,越是在這時,我們越應該不斷自省:對自我的、與自己相關或無關的生命,我們都要心懷敬畏。大儒張載說:“為生民立命。”我真誠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後的生活中將對生命的敬畏放在心頭,畢竟,生命對每個人都只有一次;畢竟,我們等過了無盡黑暗才睜開了雙眼;畢竟,這是一個不能停留太久、又不知何時會告別的世界。

  陳先生,您說呢?

  明華

  2015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