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真題> 臺灣高考作文題目:遠方

臺灣高考作文題目:遠方

臺灣高考作文題目:遠方

  誰在遠方,有什麼是值得我牽掛?有什麼是值得我思念?有什麼會使我愁得入不了眠?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遠方的,歡迎閱讀。
 

  遠方

  遠方是什麼?遊子說:“遠方就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故鄉。”詩人說:“我的思想在遠方,那裡有光明的火種。”人們往往對遠方懷有美好的憧憬,遠方象徵著希望,孕育著成功。

  遠方是什麼?這是我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很小的時候,我就整天瞪著眼睛向外看,想象著外面世界的繁華美麗,多姿多彩。那時大人們不讓孩子自己出去玩耍,夢中便成了我的天堂。我乘上夢一般的氣球夢一般的飄出家門。一次次地讓我進行著奇幻的旅行,外面的事物滿足了我的好奇心,但終究是夢,我又擁有著對現實世界強烈的渴望,它夢一般地困擾著我。

  稍微長大以後,我成了一名小小的學生。從那時起,我開始較為廣泛的認識社會,在老師的幫助下了解我未知的一切。因為我是出生在農村,成長於農村,還沒有見過城市的孩子,我又開始在同學和夥伴的描敘中嚮往城市,嚮往著繁華的都市。“城市裡的人很有錢,生活不知比農村好多少倍”——那是的我就是這樣認為的。

  再後來,我在學校度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那時的我擁有著孩時的好奇和大人的勇氣,還有成長的自信,這些與我所在的學校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身在學校,卻又強烈的渴望著外面的自由,以至於有時候深感學校的苦悶和帶給我的壓力。乍出校門即豁然開朗,心情也放鬆許多。然而在如此複雜的人際環境中難免會因不適應而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每當這時,我卻感到一絲絲對遠方的茫然,對前方的無助,在我的心裡這是揮之不去的問號。

  長大了——這一切我經常引以為豪的事情。歲月在不斷地填充我腦海的空白,豐富著我的記憶,我有了自己的事業——這在以前是我夢寐以求的。我在自己的世界裡經歷著失敗與成功,歡笑與淚水。也有許多人陪伴我走過一段又一段的路程。有些人去了,遠了,但永遠是我記憶中幸福的淚滴。有時候跌倒了,失敗了,我會滿懷希望的編織未來,把失敗拋在腦後;有時候成功了,我有信心百倍的堅信明天會更好。

  遠方的`道路上有許多美麗的鮮花,也會有許多坎坷不平。但不管是什麼,都將是移到亮麗的風景線,好好把握吧!

  遠方

  上次在網上看到一篇關於遠方的文章,頗有感觸。雖然那篇散文寫得實在不怎樣,主題和內容牽強得一塌糊塗,但讀完後卻讓我有一種提筆地衝動。

  遠方,從字面上看很直白,指距離很遠的地方。但現在偏偏有許多人,喜歡從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還字字有理地稱之為“奔向遠方”,哪怕這之間的路程只要花上一元的公交車費。所以聽起來有些可笑。

  我一直認為,遠方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為它的距離。就像著名詩人汪國真說的那樣:凡是遙遠的地方,對我們都有一種誘惑。每個人都向往著那儲存著自己人生理想和希翼的遠方。只不過對於遠方,有人向而往,有人卻向而不往。

  我向來欣賞那些揹著包,義無反顧地奔向遠方的人。稱自己為“世上的流浪者”的三毛,曾經不辭辛勞,奔赴遙遠的沙漠。這個與世俗的一切顯得格格不入的女子,在無際的荒涼,在漫天的黃沙中,獲得對生命新的感悟。她的一段話,我至今記憶猶新,“只有在深入大漠裡,看日出日落時一群群飛奔的羚羊的美景時,我的心才能忘記現實的枯燥與艱苦。”她到達了屬於她的遠方,找到了她落寞的心中美好的寄託。

  前些日子我讀了林徽因的成名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是我打小以來唯一一篇讀了超過五遍的現代詩。小澤喜歡林徽因,國慶假回來後被我說得心癢難耐,於是他想去林徽因的出生地——杭州看看。小澤想坐火車去,便上網查查票價。但是一看這價格,小澤摸了摸自己略顯單薄的口袋,就知道自己有去無回,便隨即打著哈哈說等有錢再去。我一聽他的藉口,立馬制止了他,說錢可以向我借,去一定要去。但小澤聽完後硬生生拉著我,讓我陪他去,否則自己就不去了。我知道他已經在為自己的事情開脫,便索性錯開話題,不知道還有沒有下文。所以小澤的心理倒是符合了大多數人的實際,不管遠方有多遠,就是去不了。

  我不禁思索,遠方究竟有多遠?有人說遠方之遠即是永遠,雙足無法丈量,目力無法企及。但其實不然。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相信通向遠方的路一直在我們腳下。所以請相信自己,拿起信念的柺杖,一路高歌而行。

  最終你會發現,其實遠方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