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零分作文> 2017年高考零分作文:人生之書

高考零分作文:人生之書

2017年高考零分作文:人生之書

  讀書的人,不一定就有教養,但是不讀書的人,也很難有教養。小編收集了2017年高考零分:人生之書,希望大家喜歡。

  人生之書

  - 01 -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

  我把這句話告訴了幾個朋友,可是回覆裡卻得到了這樣一些回答:

  @拾荒者:所以是哪個作家說的?

  @小蘿:人生三大本書,語文、數學、英語?

  @可:不好意思,我選擇買一部kindle。

  @歲月清夢:我選擇交白卷,真正的無字之書。

  哎,你們是多麼不會聊天呀!在你們的人際關係裡,對話很容易被畫上一個尷尬的休止符,「人生的三本書」最後都得被你們讀到情商為零的地步。一言不合就想薦書給你,看一看《跟任何人都聊得來》,懂得如何從對方的思維角度出發,從而獲得更多的資訊和信任,即使你是個內向的人也不要緊;讀一讀《溝通的藝術》,學學人際關係的本質,理解看人之間的關係演變,真正能看入人裡、看出人外。還有這本《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它說的不是什麼情緒了,而是劍聖喵大師很擅長的情商和溝通。

  - 02 -

  「人醜就該多讀書」,可是現在「人美也得多讀書」了,因為競爭優勢在喪失呀,到處都有整形醫院了,看著滿螢幕、滿大街美的不要不要的蛇精臉,不少媽媽們感嘆白瞎了祖傳的好基因了,還不如多祖傳點銀子好多跑幾趟醫院。

  五官標緻是可以用銀子堆出來了,不過教養卻不能。《奇葩說》第四季半決賽中姜思達的結辯精彩吸人,他說人活著沒多少東西可以帶走,唯一值得堅守、不能拋棄的就是自己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教養,實在不忍心、不敢打破自己的教養。

  讀書的人,不一定就有教養,但是不讀書的人,也很難有教養。

  教養是一個人隨身攜帶的無字之書,它可以讓別人喜歡我們、結交我們、幫助我們。沒教養也體現在行為和語言上,有些人嘴巴上說得很好而做法卻讓你比看見翔還噁心,另外一些就是行為上不讓你那麼厭惡,而嘴巴上卻讓人不敢恭維。有教養的人擅於立足於他人的立場,《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裡說「不斷接納關係是一個人存在的根本,所有的聊天其實都是在聊尊重」,我很認同,人之所以能前進,主要特點之一就是人能允許將自己放入各種關係中,並不斷學習調整和接納關係。所以關心一個人說話的內容,遠遠沒有關心他說話時的狀態重要,高情商的人,不只是會說話,而且懂得看情境,這個情境也包含了說者和聽者的關係。

  - 03 -

  要能處好關係,你得會理解別人,這個理解不僅僅是從思維角度、現實層面的理解,這種理解更指的是情緒情感上的共通。

  你能更好的共情對方,對方就更容易、也更願意與你接近,你們倆的關係的建立也變得更順利。關係的持久和穩定,需要許多時間去沉澱和磨合,從上長時間的角度來看,這個需要成長的部分來不得馬虎和投機取巧。不過從短期迅速從陌生人到建立關係,其實心理學仍然是有一些方法的,冷讀術就是其中的一個技巧。

  而以往我看到冷讀術的時候,往往會想到這一個心理學的關係技巧被「情聖們」耍的甚囂塵上,而《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將它還原到普通關係當中去使用,它是一種兩個人還很陌生的時候,用自己的行為和言語向對方表示理解,並讓對方能夠主動向自己靠近的方法。

  這是有字之書,它屬於人際互動套路的部分,而使用它的根本仍然在心靈之書,你得懂得人性,懂得自我。

  - 04 -

  說到最後,人生的三本書其實就是一本書——做人之書。有字的做人之書其實是學知識、用套路,無字的做人之書其實是講用心、會用情,不過最高階的做人之書是參悟內心和成長自己,用科學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情商、愛商、幸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