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 2021年新高考二卷作文(精選5篇)

新高考二卷作文

2021年新高考二卷作文(精選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021年新高考二卷作文(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高考二卷作文1

  書好一撇一捺,做有為新青年

  託卷長讀,翻開文學歷史的長軸,那個距離我們一千七百多年的東晉書法大家王羲之緩緩向我們走來。他自幼深得父親傳授書法筆論,後又師從鍾瑤,張芝,他的書法造詣之高無人不曉無人不知。後人以“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喻其書法平和自然,遒美健秀!

  羲之筆法之高妙,透露著他對書法與人生之間的思考。在他的《二謝帖》中,那個筆挺的“面”字,雖瘦高卻也不失圓滑。而著名的《蘭亭集序》背後,我們看到和讀到的不僅僅是精彩絕妙的書法藝術,更是羲之參透人與自己,與他人,與自然宇宙間的關係。

  古之羲之思考如此,跨越歷史的長河,如今想來,書法中包含的人生意義顯然易見:今天的我們,作為大時代的新青年,應該做好自己,寫好一撇一捺那個大寫的“人”字。

  《覺醒年代》裡,我讀到一個有力量的句子:“無論我們當什麼,我們要當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堂堂正正是優美的方塊字特點,更是做人的準則。在海拔五六千米的雪域高原,那一張張被高原紫外線曬傷脫皮的駐守戰士們的臉上,筆直的身軀上,我讀懂了“人”字書寫的意義:不偏不倚,為人正直,走正確的人生之路!他們就像青藏高原上盛開的雪蓮花,綻放在厚重的山與純白的雪之間,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閃光,那是中國的希望之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樣子!憶往昔崢嶸歲月,十六歲背起行囊外出求學的毛澤東,後來有了“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決勝巔峰時刻的魄力。中央領袖曾說當代中國的新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一代人。面對正在奮發向上的中國發展新形勢和形式複雜的國際環境,我們不能不沉潛修煉,正如書法所講究的“逆峰起筆,藏而不露”,人生如逆旅,有了內在沉潛,才能迎難而上,看到曙光和希望。

  漫漫求索的征途裡,除了沉潛,還需要積澱,未來的路可期,但也充滿了荊棘和挑戰。記得袁隆平爺爺在螢幕的那端緩緩訴說著的實現人生價值的溫溫細語:汗水,知識,靈感和機遇。願意揮灑汗水,不斷積累知識,才能出現靈感,抓住機遇。因此,如果人生是航船,一定要記得揚起積澱的風帆!

  中國自古以來從不缺少奮勇與挺身前行的人,沉潛專研的人,厚積薄發的人。為了理想,他們無所畏懼,“雖千萬人吾往矣”!他們是中國的脊樑,是中國的精神。他們的骨血裡含有中國書法的神韻與筆法的精髓。他們把“人”字書寫在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

  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我們,要做一個有理想,有擔當,願意沉潛不斷積澱的人,天地萬物皆有做人的哲理,唐光雨的書法漫畫那個描紅的“人”字亦如此。它啟迪我們:書好一撇一捺,才能成為新時代有為青年!

  新高考二卷作文2

  書寫精彩人生,描紅美好未來

  寫出“人”字,只需簡單的撇捺兩筆;寫好“人”字,卻並不容易,僅僅一撇一捺便暗藏乾坤,需以逆鋒起筆,再中鋒運筆,接著停滯迂迴、緩緩出頭。做人也是如此,我們落地便已為人,而做好大寫的“人”何談容易?

  欲書寫精彩人生,描紅美好未來,當在逆境謀出路,在順境隱鋒芒。

  《少年班》裡有這麼一句話:“不要在命運需要你逆風飛翔時,選擇隨風而去。”作為青年人,我們要有“初生牛犢不畏虎”的精神,要無懼苦難,不畏艱險,要拿出一往無前的姿態、風雨兼程的狀態、風雨無阻的心態,在逆境中謀出路,將那佈滿荊棘的泥濘小路變成鋪滿鮮花的原野。而當鮮花遍佈原野時,也萬萬不可急著向世人炫耀花的美豔與芳香,只是默默積攢力量,靜待結果。老英雄張富清不正是如此?逆境中他勇於衝鋒,一往無前,順境中他急流勇退,深藏功與名,終其一生,始終默默奉獻、不改本色。

  欲書寫精彩人生,描紅美好未來,當堅持正確原則,不偏不倚地向前奔進。

  恰如斯邁爾斯所言,一個沒有原則和沒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沒有舵和羅盤的船一般,他會隨著風的變化而隨時改變自己的方向,我們只有行得端、走得正,才能行得穩、走得遠。面對人生路上接連不斷的誘惑,我們必須堅守本心,萬不可讓屠龍少年成為龍,在種種誘惑下,忘卻初心,長出獠牙。我們應當學習孟子不為“萬鍾”而折腰,坦言“萬鍾於我何加焉”的高潔;應該像莊子一樣不為名利所惑,寧“曳尾於塗”,也要堅守自己嚮往的那一份簡單的快樂,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過上理想的生活、去往美好的未來。

  欲書寫精彩人生,描紅美好未來,當時刻保持一種謙遜冷靜、鬥志不減的心態。

  當你認為自己即將獲得巨大成功而沾沾自喜時,請戒驕戒躁,繼續埋頭耕耘,畢竟你自以為的巨大碩果實際上或許只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罷了,能否完美盛開還需看造化。王澤山院士一甲子與火炸藥為伴,坐著冷板凳,研究著熱學問,而當大家尊稱他為“火藥王”時,他卻自謙地說:“那是因為我姓王。”如此傑出的院士卻這般謙虛,我們怎可驕傲自滿?行百里者半九十,越靠近成功,我們越要拿出謙遜冷靜的態度、不驕不躁的風度、踏實勤勉的氣度,如此才能跨過“滿溢”之危,遠離“驕狂”二字,靠近出彩人生,接近美好未來。

  願吾輩青春兒女都能寫好端正的“人”字,做好史懷哲筆下“有雄心壯志的青年‘人’”,於風浪中成長,在正道上成才,堅守本心、砥礪前行,用雙手去描紅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新高考二卷作文3

  書法裡的人生智慧

  看青銅器上的金文,你是否會感受到遠古的樸素?看碑林裡的楷書,你是否會感受到法度的謹嚴,看懸掛著的草字,你是否會感受到心潮的澎湃?有藝術修養者,有人生閱歷者,都會引起情緒的激盪,這正是書法的魅力。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書法之形體帶給我們視覺的衝擊,書作之神韻帶給我們心靈的感應,而書寫之過程帶給我們人生的啟迪。

  書寫,有提有按,有起有收,有順有逆,有中有側。你可能會說,哪來那麼多規矩?其實,這不是規矩,這是規律。悟透書法,也就悟透了人生。

  就拿“人”字來說罷,由一撇一捺組成。如何起筆,如何行筆,如何收筆,都有一定的美學規則。

  起步之初,在於“逆”。順鋒起筆,動作快捷,筆鋒易散,浮淺無力。逆鋒起筆,藏而不露,把勢蓄足,飽滿有力。事業的開端很難一帆風順,都有奔波和勞苦,都有說不盡的酸楚。逆境的過程是一個沉潛的過程,是一個積蓄能量的過程。“沒有暴風雨中的拼搏,就沒有豪邁的翅膀”,泰戈爾告訴我們,飛鳥的翅膀是怎樣煉成的。

  發展之時,在於“中”。中鋒用筆,不偏不倚。縱覽下臨,兼顧左右,書者能很好地掌控走向。事業上,要心有大局,行走正道;生活中,要踏實誠懇,本分做人。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袁隆平多年以來把“禾下乘涼”和“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作為夢想,他為人民著想,走進人民希望的田野。只因有這樣的格局,走共享的大道,他才一路腳印,一路稻香,一路掌聲,一路勳章。

  成功之際,在於“迂”。寫“人”字的最後,是“捺”的出鋒。怎樣把握,智慧在於一個“迂”字。“捺”的寫法叫一波三折,波折過後,一定需要沉穩,能夠迂迴,慢慢收束。這是又一次積蓄能量的過程。正如書家所說,停滯迂迴,緩緩出頭,朱元璋打下大半個天下的時候,聽從了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坐穩了江山。成功之際需要“迂”,失敗之際也需要“迂”。禁不住喜,就會成為驕傲的傀儡;沉不住氣,就會成為情緒的奴隸。

  描紅之後,在於“和”。整個書寫和描紅的過程都需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留下敗筆。描紅,就是用毛筆在紅模子上描著寫字。這個時候的“人”,是楷模,是英雄,是成功人士,是別人仰慕的明星。這個時候,“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詆譭者有之,嫉妒者有之,挑刺者有之,大可一笑而過,紅臉相迎。描紅的物件是“人”,由一撇一捺組成的.,需要相互支撐。當年的趙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要演出指鹿為馬的鬧劇,不附和自己者趕盡殺絕,最終他也成了刀下之鬼。以別人為敵者,別人也以他為敵。成就別人者,別人也在成就他。和諧帶來和樂,共處帶來共贏。

  這樣寫出來的“人”,是正楷的人,是大寫的人。我們不一定會書法,但一定要會書寫人生之法。事物都有共通性,洞明世事,我們便有了智慧,有了飽滿而豐盈的人生。

  新高考二卷作文4

  選擇目標,書寫人生

  紛繁複雜的生活,白駒過隙的歲月。我們都是社會生活中的一分子,又能誰能孤立予世俗而遊離子世俗之外呢?

  人生是一條小溪,不可能一直平流而下,時常會有山石與彎曲的阻擋;人生是一部樂曲,只有當每個樂符都合諧祖生時才會和成一曲美妙的樂曲;人生是一張紙,至於最終會變成怎樣的一張紙,需要我們自己去設計;人生是遠航的帆,時地遇到洶湧的波濤;人生是……

  “而世之奇偉。鬼怪,常在於險遠。”我們中間有許多人,是易於滿足的,記得有這麼一句話“豬是不是會滿足的像人一樣,我們不知道,但人容易滿足的像豬一樣,這是我們常看到的。”的確,有許多人易滿足於現狀,自己取得一了一丁點兒的成績就以為了不起,固步自封,如同清政府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一般,津津樂道。我只能說這是一種悲哀。一個不思進取,沒有遠大目標的人我是瞧不起的。為了自己,我們應樹立遠大的目標,努力提高自己。要相信雖然路途遙遠,但經過我們的劈棘斷浪,世之奇偉、險遠之鬼怪我們一定會觀賞到的。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這袁隆平大家都很熟悉吧!他從農學院畢業以後,從事育種工作。偶然的一次機會他看到了一棵“鶴立雞群”的水稻,他想如果能培育出這樣的種子,有多少人可以免於飢餓。但是,在美國的大學教科書中,有“水稻等自花授粉的作物不具備雜交優勢”的權威論證。但是,如此巨大的誘惑力,怎能不嘗試一下呢?於是,他打破常規,開始探索。正是這一當時被認為是破天荒的嘗試,終於培育出了優良的一系水稻,在第一年推廣就使我國水稻產量增加幾百萬千克。正當人們興奮之時,袁隆平又提出培育二系或更高的三系水稻。當有人問起他萬一試驗失敗,豈不名敗落嗎?“科學無止境,即使我失敗了,也為下一代積累了經驗,我個人的失敗沒關係。”袁隆平曾這樣說道。懷著遠大的目標,本著探索的精神,邁著自信的步伐,經過了無數次的試驗,他終於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們雖然做不到“心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那樣的誇張,但我們能欨創造可能,成就輝煌。“會當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只有我們樹立了宏偉的目標,向目標看齊,我們的人生也不平凡。

  新高考二卷作文5

  我用努力書寫人生

  人生是美好的,人生是多彩的,人生是充滿艱辛的。我們的人生,就像一本書,而這本書的內容,是精彩還是枯燥,結局是好是壞,都是要靠自己的。如果自己努力,那麼人生將是一部精彩完滿的小說,如果不努力甚至於放縱自己,那人生將會枯燥難過,令人感到痛苦。

  “我的人生我做主”想要讓我的人生美滿幸福就要努力,用努力書寫我人生的篇章。

  諸葛亮餵雞的故事,想必有許多同學都讀過吧,幼年時的諸葛亮,聰明好學,私塾裡的先生在院子裡養了一隻雞,用來計算上課下課的時間,每當快到中午的時候,雞餓了,便會叫,雞一叫,就是提醒先生下課了。為了多學一些知識,諸葛亮從家中帶來一些小米,計算著快到下課的時間了,就偷偷從視窗撒下一小把小米,雞吃了米會晚些餓的時候再叫,一天兩天,雞叫的晚些,倒沒什麼,可時間長了,教書的先生便注意到了雞晚叫的現象了,他很是不解,終於有一天,他發現了諸葛亮的小動作,批評了他,卻對他如此好學的精神感到欣慰,十分喜愛他。

  歐陽修——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晚年的時候,還沒有放棄學習,仍然努力著,他的文章貼了滿牆,卻仍然常看常改,他的努力,使他成為一代名人,為後人所敬仰。

  《傷仲永》這篇課文中,仲永天資聰穎,最後卻因父親“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先天的聰慧是遠遠不夠的,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仲永的天資令人驚奇,令人羨慕,可是,父親沒有讓他好好學習反而到處帶他“環謁於邑人”,得到一些錢財,這不是仲永的錯,但是,不論如何,仲永這一個天才,在父親不正確的引導下,最終成為一個平庸普通的人,我想:如果父親把眼光放長遠了,讓兒子努力讀書,仲永最後也會有所成就吧,不努力,天資再好,也沒有什麼用。

  努力學習,為了自己的未來,我要努力,雖沒仲永那樣驚人的天賦,可我也算得上一個聰明孩子,只要努力,我相信,我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美好的人生是要我們去努力,去爭取的,如果人生是一部書,那麼努力就是我的筆,我將用這支筆書寫我的人生,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