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作文> 2014廣東高考作文:照片的記憶

廣東高考作文:照片的記憶

2014廣東高考作文:照片的記憶

  【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

  黑白膠片的時代,照片很少,只記錄下人生的幾個瞬間,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喚起許多永不退色的記憶。但照片漸漸泛黃,日益模糊。

  數碼技術的時代,照片很多,記錄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可以隨時上傳到網路與人分享。它從不泛黃,用不模糊,但在快速瀏覽與頻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點滴”也可能被稀釋。

  要求:

  1,自選角度,確定文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

  2,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

  3,不少於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專家點評】

  專家表示,縱觀今年廣東高考命題,與往年相比,其難度相對持平,讓人倍感踏實。2014年廣東高考卷試題共六大題,24小題,其中選擇題32分,非選擇題118分,滿分150分。試題的版塊結構、題型設計、考點考查和能力要求等方面與2013年廣東卷基本保持一致。部分題目的命題手法甚至與2014年廣東地區模擬題有異曲同工之妙,例如2014年廣東高考卷23題與同年廣州市二模23題相近 ,皆是對漫畫寓意進行闡述,語言表達要求簡明、連貫、得體、準確。對於解決過這些題的同學來說應該是輕車熟路。

  但穩定中亦有新穎的推進,個別題型設計、考點考查上顛覆了傳統的題型,例如第6題文言虛詞一改判斷所選字詞在文中的用法與含義,選擇了近似英語完形填空的形式,形式新穎,難度有所降低;第15題一改傳統的分析文外事例,而採用分析觀點的方式;文學類文字選擇篇幅較長,是為13年《過嶺》的1.5倍,增加了考生的'閱讀量。雖然給考生帶來刺激與挑戰,增加了試題難度,但仍在2014年高考大綱說明考查範圍之內。

  這是廣東連續第三年出材料作文題,從該題中我們可以看出不少未來命題的導向與思路。畢竟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制度(考綱)倒逼教學”是指導教育工作的法寶。剖析作文題,不但有助於我們理清作文訓練的方向,更有助於指導學生的學習。

  其一,本次材料貼近生活,平白易懂且寓意深刻。皆因高考是全省範圍的考核,必須考慮因不同生活環境與家庭背景帶來的差異,貿然出一些“城市孩子”或“農村孩子”才能看懂的題目並不得當。以廣東的發展水平,照片與數碼照片的概念對所有人都應不陌生,故該題基本沒有設定理解壁壘。

  同時,該材料可選角度多樣,體現了廣東把握時代脈搏的地域特徵。材料中的關鍵詞有“黑白照片”、“數碼照片”、“網路分享”、“喚起記憶”、“可能稀釋”等,且延續了前兩年同一主題(線索)而多段材料對比的風格。因而,在立意時必須照顧多段材料,並緊扣核心,任何獨沽一味的做法皆不可取。顯然,本段材料的核心在於時代(技術)變遷對生活(個人體驗)帶來的影響,反過來也可以說生活如何應對時代的變遷。題目要求中的“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即指立意在此,此上的角度才是可以多樣選擇的。因而,沒有“鐐銬”就無法有統一評判標準,沒有“跳舞”就無法測出水平差異。如何“戴著鐐銬跳好舞”,正是所有高考作文的題中之義。

  其二,今年依然沒有明確文體導向與價值導向,這是廣東命題的優良傳統。記敘、議論、散文,褒義、貶義、冷觀皆可,發揮空間大,足以見真章。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在部分標準(基本立意)統一的情況下,是應當讓考生有各式發揮的。正如大家所說,高考不應追求超常發揮,而應追求平穩發揮。同樣,作文不應追求偏難偏怪,尤其是較好的考生有心魔,認為一定要出彩才行。出不出彩不要在考場上考慮,而是要穩打穩紮,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展現出來即可。因此,平時訓練當然要多樣,各式文體與風格都應嘗試。但高考只要審題立意、謀篇佈局的功夫到了,一旦下筆就勇往直前,絕不能前顧後、半途而廢。否則沒有氣韻貫衝,就絕非一等文章。

  其三,材料作文比起命題作文、而言,因是構建式(在基本立意上發揮)而非圍繞式(針對某點立意)的,故在最大限度上杜絕了套作、模板等寫作惡習。皆因高考作文要好,歸根結底是兩者都要到位:一曰感情真摯,一曰見解深刻。套作模板,是絕無這樣的優勢。何況在材料作文規定基本立意的情況下,如果為了背好的模板而刻意選角度,更有立意偏題的風險。本文開篇強調了,制度倒逼教學,這是給全體教育工作者敲了警鐘。再搞那些背誦應試的辦法,道路就會越走越窄、越走越黑的。

  此外,今年高考還要結合一個大背景看,即在去年十八大三中全會召開後,全國開展得如火如荼的教改。本輪教改力度之大,速度之快,為近幾十年所罕見。雖然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與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表態高考改革“2016年試點,2017年鋪開”,但在制度暫不變化的情況下,在考綱範圍內探尋新思路、做好改革後的核心準備是題中之義。因此,從今年開始往後各年,考綱都會有探索性的調整。同時,以北京2016年高考方案為風向標,不難看出作文的比重將大幅增高。加之有一半本科院校轉為職業學院,本科文憑含金量逐步提升,高考將重新迴歸為一個選拔人才的考試。因而不僅當下的高中生要關注教改與高考,初中生也要密切留意了。日後能讀本科者,必然是有學問、愛學問、做學問的人。本次命題,顯然是為了響應國家教改試水,探討對考生水平深察洞見的可能。這是接下來好幾年的大趨勢,不得不細察。

  不過萬變不離其宗,高考歸根結底就是對人的能力的全方位考核。於考生而言,基礎紮實、技能牢靠是基本,學會解讀題目、掌握應試技巧是應當,但眼界與底蘊才是決勝之義。否則,唯唯諾諾、“跟著卷子跑”的人只能是“奉命做鳥啼”,終為英才棄。陸游言:汝果要學詩,功夫在詩外。要學好、考好,課內必然要過關,但課外(尤其是閱讀)更應做好。否則面對越來越高明的出題,不得道者只能抓耳撓腮、肝腸寸斷。安能閒庭信步,笑傲群雄乎?

  是以今年高考作文題目之好,好在有水平、見趨勢。今天號角已經吹響,願有志者能日有精進。他朝風雲際會,一舉獨佔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