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精選小班安全教案彙總六篇

小班安全教案

精選小班安全教案彙總六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安全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瞭解滅火的工具。

  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幻燈片(汽車輪胎著火的情景、電視機著火的情景、圖書著火的情景)卡片(水、沙子、棉被、乾粉滅火器、切斷電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放映第一幅幻燈片,提問:發生了什麼事情。

  2、討論汽車輪胎著火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3、請小朋友舉起能個汽車輪胎滅火的工具圖片。

  4、第二個、第三個情景過程一樣?

  5、競賽遊戲:老師出示一個情景,看誰又快又準確的舉起相應的滅火工具圖片)

  6、對獲勝幼兒進行獎勵。

  教學反思:

  幼兒已經掌握了一些滅火的基本常識,本次活動是延續了上節活動,讓幼兒更全面的瞭解滅火工具。

小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汽車、行人在馬路上要遵守交通規則,聽從紅綠燈的指揮。

  2、能較靈敏地根據訊號做動作。

  3、體驗模仿遊戲的快樂活動準備:玩具小汽車、擬人化的紅燈、綠燈、黃燈各一個,電視機、DVD各一。

  活動過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張好看的圖片,想不想看?

  1、播放圖片

  幼兒觀察提問:

  (1)看到了什麼?

  (2)在哪裡見過紅綠燈?

  2、播放(等紅燈)圖片 幼兒繼續觀察圖片師:紅燈亮了停一停

  3、播放(綠燈行人走)圖片 幼兒觀察

  小結:紅、綠燈是指揮交通的,告訴我們紅燈亮了停,綠燈亮了行,是讓我們遵守交通規則,如果沒有紅綠燈,汽車透過十字路口時就很亂,容易發生危險,我們按交通規則行走才會安全的。

  4、出示(自制教具)找個別幼兒說出紅、綠燈的作用師:我的還有一盞黃燈呢,誰知道黃燈是告訴我們什麼呀?師引導說出黃燈的作用。

  5、 小遊戲:“開汽車”

  找個別幼兒模仿“開車”,師分別出示紅、綠、黃燈。(分組進行)引出玩具小汽車,師唱出:小汽車呀,真漂亮,真呀真漂亮,嘟嘟……師:是誰在唱歌?假裝找一找。

  6、出示玩具小汽車、十字路 口背景圖師:滴滴,滴滴,什麼聲音啊?我來找一找

  (1)師邊演示邊表演:有輛小汽車剛從汽車製造廠裡出來,對一切都覺得奇怪。它看到馬路上、大街上這麼熱鬧,開心得“嘀嘀”直叫。它一會開到東,一會開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街上有樣東西總是不停地眨眼睛,覺得非常奇怪。你們能告訴小汽車這是什麼嗎?

  (2、)提問個別幼兒:

  (1、) 紅燈眨眼睛是告訴我們什麼?綠燈眨眼睛又是告訴我們什麼呢?

  (2、) 如果沒有紅綠燈會怎麼樣?

  (3、) 小汽車不認識紅綠燈這樣在馬路上開行不行啊?

  7、遊戲:紅綠燈聽口令請幼兒做開車狀,教師交替出示“紅燈”、“綠燈”“行人”的訊號牌,幼兒據此做出相應的動作。

  小結:小汽車開了一天它累了要回家了。小朋友們我們開車也累了,我們也休息一會吧?

小班安全教案 篇3

  班級:xxx

  時間:20xx年6月1日

  主持人:劉清霞

  教學目標:

  1、透過生活中發生的被拐騙案例、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誘拐的重視。

  2、透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瞭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誘拐知識和被拐騙後的自我解救方法。

  時間安排:一節課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學生自由發言,陳述所蒐集到的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2.呈現主題。

  (二)被拐騙被誘拐的事例

  (三)小組討論: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訓,我們應如何防拐騙防誘拐?

  (四)防拐騙防誘拐知識

  一、兒童防拐騙

  1.掌握動向。告訴孩子,外出一定要跟家長“請假”。

  2.教點本領。告訴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並要求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騙、被綁架,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3.防陌生人。告訴孩子,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請陌生人帶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車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給的飲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告訴孩子,只有醫生、護士、父母才能接觸他(她)的身體,如果不認識的人這樣做,孩子應儘快躲開。要鼓勵孩子說他遇到的任何事情,要耐心地聽孩子向你訴說他(她)的遭遇。

  4.約法三章。父母與幼兒園、學校要講定通常來接孩子回家的人,並一起去跟教師熟悉情況,把接送人的電話號碼告訴教師,無人接送時,就留在幼兒園、學校,或請教師打電話給父母等接送人。 5.迎客有別。對於單位或自家的客商,一般不帶回家中洽談生意或就餐,以防來日因生意場上“翻臉”而影響子女。因為在兒童心目中,來家做客的叔叔、阿姨都是好人。

  6.巧施“偽裝”。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識在門口放幾雙

  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難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並告訴孩子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7.及時報案。一旦失蹤,父母應立即到公安局(失蹤地或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報案。當發現孩子被拐騙或被綁架後,更應主動向公安機關提供已知的情況,不可抱有僥倖心理與犯罪分子“私了”,或懼怕“撕票”而不敢報案。

  二、成人防拐騙

  1.不要輕易相信朋友在交際場合介紹給你認識的人。你的朋友可能很可靠,但他對這個人的瞭解或許並不比你多。

  2.在外出乘車途中,不要隨便吃喝陌生人給的水果、飲料等食品。尤其是在娛樂場所,更不能輕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語,貪圖小便宜,以免上當受騙。

  3.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邀請,在公眾場合,如果暫時離開座位,要把杯中的飲料先喝完,或者回來後換一杯。

  4.不要輕信以介紹工作、幫忙找住宿或代替你的親友接車等理由,跟隨你不熟悉的人到陌生環境。

  5.個人單獨外出要與親友保持聯絡,讓他們知道你的去向 6.求職找工要找正規職介所,如遇到馬路上、車站旁及其他場所的拉客行為,應堅決拒絕;找到工作時,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但不要抵押身份證,不要交抵押金、培訓費等。

  (五)學生討論:上當被拐騙後如何自救?

  (六)上當被拐騙後自我解救方法:

  1.沉著冷靜,注意觀察犯罪分子的人數、交談內容,從中摸清犯罪分子作案的意圖。在摸清對方的意圖後,要想方設法,在適當的時候,尋找藉口逃跑如上廁所、裝病。不要與犯罪分子當面頂撞,以免受皮肉之苦。

  2.一旦被軟禁,要裝作很順從的樣子來麻痺對方,使犯罪分子放鬆警惕。一有機會就接近窗戶、天窗、通氣孔等通向外界的地方,想辦法向鄰居、路人呼救,或者寫紙條、扔東西。紙條內容大概是“我被壞人關在××地方,請報警”,這不僅使自己免遭不幸,而且使犯罪分子很快落網。

  3.如果已被人販子賣掉,要冷靜,想辦法拖延時間,可以說身體不適,或用溫柔的語言哄騙對方。抓住機會向你能夠接觸到的人求救,如向清潔工人求助。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大聲呼救。見到警察、

  機關單位等要想辦法靠近並求助。

  4.打110電話求助。不論是哪個電話,都可打110,電話打通後,要講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以便警察及時查詢。逃出來後,要迅速找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婦聯等機關組織報警、尋求幫助。

  (七)小結:

  1、學生總結:透過這次活動,你學到了什麼?

  2、班主任總結: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這次的班會活動能引起同學們對防拐騙防誘拐的重視,也希望同學們能從中學到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誘拐知識和被拐騙後的自我解救方法.願同學們開心地學習,平安地生活.

小班安全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城市交通的不斷髮展促使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幼兒瞭解一些危險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瞭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於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內容不能過於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採用多媒體課件、情景模擬遊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並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活動,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目標:

  瞭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準備:

  1.幼兒有與成人一起外出的經驗。

  2.有關模擬遊戲的情景創設。

  3.課件《看望兔奶奶》。

  過程:

  1.邊觀看課件(一)邊討論。

  (1)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媽媽到水果店給奶奶買水果,兔寶寶就跑到了馬路上。她看到花叢中有一隻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飛到了馬路中央,兔寶寶就一路追過去,差點被車撞上。

  (2)為什麼兔寶寶差點被車撞到?

  (3)教師歸納:兔寶寶離開媽媽在馬路上玩耍,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不管什麼情況我們都不能在馬路上玩。

  2.邊觀看課件(二)邊討論。

  (1)兔媽媽和兔寶寶繼續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馬路對面,兔寶寶興奮地想衝過馬路見奶奶,可是被兔媽媽一把拉住了。

  (2)兔媽媽為什麼要拉住兔寶寶?過馬路應該走哪裡?

  (3)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4)十字路口有斑馬線,行人是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走呢?什麼時候可以走?

  (5)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6)兔媽媽和兔寶寶走到斑馬線前,等綠燈亮時再穿過馬路去奶奶家。

  3.小結:兔寶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幼兒回答後,教師用自編兒歌進行歸納:小朋友,要牢記,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確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擬遊戲“去春遊”中或到馬路上去實地體驗。

  (1)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麼?(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麼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場景三:天橋

  師:這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走?(走天橋就像走幼兒園的樓梯,要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順利到達目的地之後,引導幼兒對剛才的情況進行小結,啟發幼兒把過天橋的要點編到兒歌裡去,如“過天橋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

  延伸活動: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麼?請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然後把它們也編到兒歌裡去好嗎?

小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到火災的危害,不玩火遠離火。

  2、學習火災的基本自救方法。

  重點:讓幼兒認識到火災的危害

  難點:讓幼兒知道一些火災的自救方法。

  活動準備:

  1、滅火器圖片、煙花圖片

  2、火災自救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就快要放寒假了,你們開心嗎?

  教師:放寒假了,我們都回家過年,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年嗎?

  教師:那老師問小朋友過年的時候你們都會怎麼來慶祝新年?

  讓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

  對啦!我們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穿上新衣服,爸爸媽媽做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還會一起放鞭炮、放煙花;還有的會去外婆外公、親人家玩呢等。

  二、認識火災的危害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在放鞭炮、放煙花、點蠟燭等的時候我們要如果不注意、不正確的使用的話會發生什麼危險呢?

  引導幼兒回答(著火)

  教師:那小朋友說說如果不小心著火了會有什麼危害呢?

  教師小結:著火了會發生很多危險的事情,會把我們的房子燒著、把家裡的很多東西也燒著、嚴重的話也會燒傷我們人、冒出來的濃煙也會使人窒息死亡等。

  三、火災的自救方法。

  教師:那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如果著火了怎麼辦呀?

  教師:要是在屋裡著火了要怎麼做呢?

  教師:我們在屋裡著火了的話,我們就要趕緊跑出屋外。我們應該怎樣樣跑出去呢?

  教師:我們先要拿到溼毛巾捂住嘴巴,然後彎著腰沿著牆壁快速的跑出去。

  教師出示滅火器圖片:還可以請大人拿到滅火器對著著火的地方噴灑滅火,看這就是滅火器。

  教師:火如果很大的話,我們應該怎麼做?

  教師:我們應該馬上的跑,跑到沒有火的地方去,然後撥打119火災電話,撥打119這樣就會有很多消防員叔叔過來救火。 教師出示圖片:你們看這些都是什麼人呀!(他們就是消防員叔叔);他們正在火災的地方救火呢。

  教師小結:

  那麼小朋友們我們要知道如果遇到火災我們不要驚慌,不能站在原地哭,我們因該自己想辦法逃出去,向我們剛才說的方法一樣,捂住嘴巴不要吸入太多的濃煙然後跑開。

  四、結束部分。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情況下都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小朋友們更該注意安全;遠離火、不玩火、要在大人指導下才能玩煙花。不可在室內玩火,不可在室內玩煙火,小朋友也不能在廚房裡玩耍。

小班安全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認識火警電話119

  飯後散步活動時,波波透過院牆看見焚燒樹葉的煙,他大叫起來:“老師,著火了!”我沒有直接理會,而是彎下腰來問他:“你怎麼知道著火了?”我們的交談吸引了其他幼兒,有的幼兒呈現緊張表情,有的幼兒緊張大叫(這說明幼兒已有初步的自護的意識)。為保護幼兒這意識,並在隨機中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我立刻蹲下來和幼兒聊了起來:“著火了我們該怎麼辦呢?”幼兒的回答是找消防叔叔,打110,甚至有的幼兒還真的表演起來。“消防電話到底是多少呢?”幼兒的回答各種各樣:有120,有110,就是沒有119。

  這說明:

  (1)平常的安全的教育還是有效的。

  (2)實際聯絡不夠,需要在隨機教育中加以強化,做到不但有意識,還能助幫幼兒形成自護能力,盡最大能力離開火源,找大人尋求幫忙。我立刻在地上用石頭寫了大大的119,並告訴幼兒:這是火警電話119。你們還小,當有火災時,你們要趕快離開,告訴大人請他們幫忙。

  二、初步感知火的危害和益處

  我便帶幼兒去觀察火源,讓幼兒略知火有好處,也有壞處。看到枯葉還在燃燒併發出很多煙,幼兒的反應還是以為真的著火了,需要請消防叔叔,打119電話。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燒的是什麼?為什麼燒它?燒了有什麼用處?這種火有沒有危害嗎?”幼兒七嘴八舌,我相信他們已經明白這種火的意義。

  三、 進一步感知玩火所帶來的危害

  正好前面有一片枯草被調皮男孩燒掉,我趁勢帶他們來到此處觀察,“這一大塊黑黑的地方怎麼了?周圍的草漂不漂亮?柔軟不柔軟?”引導幼兒明白隨意玩火的危害。

  回來的路上,還講了一發生在大哥哥身上的事,由於玩火,點著了稻草堆,引燃了房屋,最後是在消防叔叔和大人的幫助下這場火才被撲滅,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我相信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已經種下了安全意識的種子,使他們明辨是非,知道什麼能玩,什麼不能玩,知道如何自護。

  教學反思:

  家長對幼兒安全用火知識傳授得較少。活動從給幼兒介紹火的用處入手,引導幼兒對火進行了解。然後帶動幼兒一起動手、動腦,逐步讓幼兒知道遇到火災時該怎樣滅火、怎樣保護自己。透過活動幼兒對火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知道危險使用火帶來的災難。簡單知道了滅火的一些方法,同時初步掌握了遇到火災時的自我保護。孩子對一些事物的認知能力不強,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可以儘快的提高孩子們對新事物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