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悟> 【推薦】感悟作文彙總五篇

感悟作文

【推薦】感悟作文彙總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悟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悟作文 篇1

  金錢在我們生活中早已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我們之所以奮鬥,無非因為著權利,名聲和金錢。這是人性早已被點染的標誌。它屬於一種慾望,便是一汪沼澤地,陷得愈深,墮落和沉淪的過程。

  金錢,我們應當認識它的雙面性。

  金錢是絕對有其存在必要的。雙方交易,談起價錢,比起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初期以物易物要方便得多;透過它,我們可以輕鬆地看到一個人的貧富,縱使那個人如何樸實無慾;我們學習為了金錢而奮鬥,雖然有時候矇蔽了雙眸,看不清未來真正美麗的意義,就彷彿晨霧裡看不清花瓣上棲息的晶瑩的露水,卻也只得在那片朦朧中摸索前進一般。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產生一種朦朧的追求,確也是一種前進的動力。

  但是,金錢往往玷汙人性。它可以使一個原本純白的人便得汙黑無比,君子沾染了銅臭味就成了汙濁之人。金錢能夠買來權利和名聲,富麗堂皇的宮殿,只要擁有了足夠的金錢,你就能夠擁有你想要擁有的一切物質,卻也僅僅是物質,對於遺失了的親情、愛情或者友情,金錢在其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它無法觸及人所擁有的真正美麗的東西。但是擁有了足夠多的金錢的人,很多人在黃金的色澤下迷失了自己,忘卻了去愛那些身邊陪伴的人——親人、愛人、和朋友,待到他們一一離開,才從那惡臭中清醒,但那金燦燦的東西無法驅趕寂寞,只會讓寂寞加劇,而且再無法贖回那遺失了的、在金錢中拋卻了的、人性裡的美。金錢也代表了一種慾望。

  它使原本有著乾淨純白的心的人成了貪財的小人,只有少數人即使在清貧如洗的情況下還能維持一顆純淨的心。因為金錢擁有的力量觸動了人心的慾望,原本沉睡在心靈深處的黑暗一面生根發芽,便由清白君子墮落成愛財之徒。我們往往在金錢的誘惑中迷失了自我,忘卻了人一生真正要去追求的東西,它誘使人墮落,如同天使潔白的羽翼染上墨烏之色。

  我們應當深刻地認識金錢,它常常左右我們的意識,朋友親人愛人因金錢而反目,使我們遺失了那些自己在獲得金錢之前要去保護的物件,真正沉迷於其中;對於金錢,我們要認清我們真正的人生意義是什麼,有了金錢,我們想要保護誰,想要享受晚年的幸福,最初的目的是單純的,在誘惑面前,靜靜回憶一下這些美麗的想法。

  其實金錢的存在,是為了使我們生活得更加幸福。

感悟作文 篇2

  【作文題目】

  人類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大自然在提供給人以必要的生存空間的同時,也提供給人類必需的物質資源。奔騰不息的大海,連綿起伏的高山,一望無際的草原,廣袤無邊的田野,都會引起人們的思考和遐想;四季更替,晝夜變化,潮起潮落,鳥語蟲鳴,都會讓人們浮想聯翩。古人云:“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面對多姿多彩、變化萬端的大自然,你一定會有所感想,一定會引起你對生活、對人生的思考。請以“感悟大自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提示】

  “感悟大自然”這個概念是相當寬泛的,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大的思考和寫作空間。看到這樣的話題,有的同學可能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從哪裡寫起。我們要善於把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的意象,從大自然的眾多事物中選擇你最能感悟到人生哲理的事情來寫,從小處著眼。例如,花有花開花落,含苞欲放時你能感悟到勃勃生機,感悟到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準備著將來為國家為民族作出應有的貢獻;絢麗燦爛時你會感悟到人生的美麗,要珍惜青春年華,勤奮學習,讓生命發出燦爛的光輝;隨風飄落時你會感悟到“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崇高精神境界。同樣是雨,毛毛細雨使你想到“潤物細無聲”的美好,傾盆大雨使你想到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會有暴風驟雨,從而鼓起你在困境中抗爭的信心和勇氣。當然,對於同樣一種景色,一個事物,由於各人的人生經歷,認識水平,美學修養不同也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寫出立意新,思想深刻的文章就是本話題的難點。我們不妨借鑑王之渙登鸛雀樓抒發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感悟,也不妨借鑑蘇軾面對滾滾長江水發出的“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慨嘆,還不妨仔細品味陸游遊西山村得到的“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同學們構思立意可以採用“異想天開”、“反彈琵琶”等方法。

  【寫法指導】

  一、巧取自然之景,讓內容新穎奪目。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便是典範,詞人先列舉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九個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後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語道破天機,使前面的九個“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詞人濃濃的悲愁色彩,很是新穎。

  二、細描自然之美,讓語言靚麗多姿。想寫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點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這時,修辭便是讓作文語言形象、生動起來的最佳辦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擬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將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這種方法是“自然類”文章取勝的一大法寶。

  三、巧抒喜愛之情,讓情感與眾不同。一個具體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結果肯定不同。《岳陽樓記》中,面對“洞庭湖”的“自然”景色,“遷客騷人”們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充分體現了其寬闊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驟然一新,產生了極其神奇的效果。

  語言是文章的華衣,文章要出彩,必須先有生動的語言,那麼,如何使語言更有表現力呢?

  請參照以下規則:

  一、運用修辭添魅力。修辭是一項富於實效性的語言表述方式,用得好,可以達到化抽象為具體、化貧瘠為豐滿、化粗略為細膩的效果。運用比喻,語言更加形象生動;運用擬人,文字親切活潑;運用排比,語句韻律和諧;運用誇張,內容則幽默而又風趣。這樣,文章就平添了幾分與眾不同的筆觸。如下面的一段文字,修辭的運用使描寫栩栩如生:“窗外有一棵梧桐,春天的日子裡,它長滿了葉子。枝根的,綠的深,枝梢的,綠的淺:雖然對列相間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態也各有分別。沒有風的時候,顯得很豐滿,嬌嫩而端莊的樣子。一早一晚的斜風裡,葉子就活動起來,天幕的襯托下,看的見那葉背面了了的綠的脈絡,像無數的彩蝴蝶落在那裡,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婦,風姿綽約,作一個嫵媚的笑。”(《落葉》)

  二、善用名言增文采。名言警句,經過了歷代時空的檢驗,具有鮮明的表達效果。我們在寫作時恰當運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畫龍點睛”之效。如:“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在這裡,朱自清先生古為今用,生動地繪出了春風拂面時的柔和、飄逸和清新之感。

  三、多種角度創意境。要具體形象寫好景物,要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形狀、顏色、聲音、動態的特點去多角度描繪寫,就能調動讀者的多種感官,達到身臨其境之感。看下面的描寫:“晨曦微明,霧瀰漫著整個村頭。秋的晨霧,是那樣的淡,淡得像新娘的面紗;秋的晨霧,又是那樣的甜,甜得像流進心底的甘露;秋的晨霧,是那樣的輕,輕得像一聲耳語。繞村的白楊,流溢位淡淡的綠色的光;那靜靜的田畦,被輕輕地裝進煙霧的搖籃,牧童的短笛在淡淡的迷茫裡深情地奏響,悠揚,婉轉。”

  四、詞語妙用出效果。使用疊詞能很好地抒發情感,展開畫面,或減緩語氣,且具有音樂美感。同義詞複用和反義詞的配用可使文句生動活潑,富於變化,有時結合語境還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看下面的例子:“校園裡的樹葉都隨風搖曳,掙脫了樹枝的束縛,飄然而下,隨風起舞。漸漸地,漸漸地,翻轉,垂落,垂落……一片,一片,一片……彷彿一股巨大的引力,使它們凝聚於樹下,深情的依偎在樹下。葉落歸根,我恍然大悟:正是有了落葉的滋養,才會有來年的枝葉繁茂。”(《落葉》)

  【例文1】

  凋零的美麗

  秋天多被人們認為是衰敗的季節,因此秋瑾吟出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詩句。是啊,秋天的確是凋零的季節,葉黃了花敗了,遷客騷人們的心中湧起了淡淡的哀愁。

  一葉知秋,也許葉子是秋天的象徵,告訴人們一年中無法逃避的衰敗已隨風而來了,但我認為葉子自有凋零的美麗。也許是秋風的呼喚使它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家,也許是大地的邀請使它風塵僕僕墜落人間,也許是它想乘著秋風去探究世間的美麗,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用生命中微存的一點力量成就了一段新的成長。

  葉子將原來本屬於它的位置留給了下一代。葉子的離去儲存了整棵樹的能量,使它在來年更有力的生長,這就是凋零的美麗。殘酷,無可奈何。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一個永不停歇的世界,誰也無法停留在一個層次上不前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棵大樹上的葉子。我們必須不斷吸取養料以做到生命的延續。就象葉子那樣吸收陽光、雨露來充實隨時可能枯萎的自己。葉子離開樹無法生存,人離開社會無法發展,我們都不得依存著一棵大樹。

  就像葉子總有離開樹的一天,人總有一天會離開社會,不是社會遺棄我們,而是我們跟不上社會的速度了。於是我們無可奈何地退出,無可奈何地凋零——我們老了。

  我們應該試著去尋找美麗。離開並不代表什麼都不留下,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還在人群中晃動,激勵人們永不言棄,我們明媚的笑顏還時隱時現,在曾經走過的地方種下歡樂。人雖然走了,但鮮活地存在於社會的印記卻烙在了歷史中。

  我們的離開也提供了更多的位置給蓄勢待發的人,同樣的工作平臺會是他們絢爛的舞臺。

  凋零是無可替代的必然,樹葉離開樹的悲哀,在巨大的失落中上演著美麗的'情節。

  【點評】

  “感悟大自然”的話題很寬泛,本文能夠化大為小,從落葉中得到人生的感悟,主題精練而集中。文章的層次十分鮮明,先寫落葉飄零,再寫落葉飄零的美麗,最後上升到人生意義的高度,感悟到人生應該美麗地生活,像飄零的樹葉那樣,奉獻自己的生命,留給大地肥沃與豐厚。文章立意鮮明,感情真切,語言流暢,過渡自然,是一篇優秀的習作。

  【[例文2]

  花開的聲音

  可曾聽過花開的聲音?一人獨處時,諦聽蛙蟲唧唧,若有若無的清香縈繞耳旁,側耳細聽,用你真心,可聽到了嗎?聽!如月夜下自遙遠的地方飄來的悠揚笛聲,如晨曦初現中從葉尖滑落閃亮的露滴,如黃昏夕照透過紅蜻蜓薄薄的翼紗:縹緲、清新、美妙。

  這是我想像中花開的聲音,也許,這般美妙的聲音,只可存在於想像中,今生無法真正領略。但是,正因為這份遺憾和距離,花開的聲音才永遠美麗。

  晨曦、黃昏、月夜,最令人遐想,在這些時分聆聽花開的聲音,會有無盡的感受。當暮色滲入每個角落,一切都變得如幻似真,如黑色的剪影戲。若配上一兩點流繭,也許會更妙,更能令人想起花開的聲音。夜中的朦朧只把美麗的一面展示,更增一份神秘。

  花開的聲音輕輕告訴我,所有美好的一切,也許都是可想而不可即的,以前認為美好的,當你得到了,便不再美麗。有位哲人說過:你認為美好的東西,千萬不要回頭看,這是保持她美好的惟一方法。

  是的,永遠也得不到的東西,會產生一種距離美,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很久以前,我總以為朋友之間沒有距離,但那若有若無的花開的聲音使我明白,朋友之間的空白要由一小段一小段的距離來填補。距離太近了,你心中的朋友便幾近赤裸,他所有的優點和缺點都已展示在你面前,那份神秘也就蕩然無存了。朋友只在於理解,而不在於瞭解,讓彼此心中都在那小段距離中仔細儲存心底的一份神秘。

  但是,朋友,我只需一點點的距離,而不願讓距離成為遺憾。只願多年以後,你不要把所有經歷的滄桑寫在臉上,而把似曾相識的感覺洋溢,使我在茫茫人海中一眼把你認出,可以輕易地找回那筆一直藏於心底的財富,讓極短的距離找到美好,燦爛,一起去聽少年夢中花開的聲音。

  就讓我們並肩而坐,仔細傾聽,聽!花開了……

  【點評】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由花開花開的聲音的美妙聯想到美的特點――距離美,從而感悟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應該保持那點距離,這樣,友誼才會持久,人生也就會更美好。“朋友只在於理解,而不在於瞭解”,作者大感悟可謂深刻了!文章語言細膩而生動,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顯示了紮實的語言功底。

  【例文3】

  隨風

  風從很遙遠,不知道有多遙遠的地方吹來。依然帶著泥士的氣息,季節的芬芳,或許還有遠方人的期待。

  風一直向前,向前,沒有停下。彷彿在追逐一個企盼已久的夢,希望在一瞬間看到夢想絢爛的色彩;彷彿在尋找一句見證永恆的諾言,看它在某個紅霞滿天的黃昏實現;又彷彿它是在逃避,拒絕一種拘束的生活,它所追求的是暢遊在天地間的自由自在。

  的確,風是大自然自由之神。它不會因為誰而姍姍來遲,不會因為誰而改變方向,更不會因為誰而停止它前進的腳步。風如此任性,如此堅持,如此勇敢地前進……

  聽!風來了,它不緊不慢地徐徐緩緩地吹過來了,夾雜著並不能準確說出的味道,也就給人一種難以形容和修飾的感覺。我不知道這風拂過了多少人的臉,然而此刻,或許只是一霎那,當它輕柔地拂過我的臉的時候,我又是如此地幸運。

  人應該像風,似乎從不留戀什麼,拿得起放得下。尤其是當一個人遇到挫折和傷害的時候,應該學會一笑而過,而不是一直藏在心裡,耿耿於懷,使這成為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風可以跨越高山大河,戰勝一切阻礙它前進的力量。人也如此。我們決不應該在困難面前倒下,我們所堅信的就是風的精神——衝過去,又是一片自由的天地。

  人應該像風,不為其他事物所左右,一直堅持自己的方向,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遭遇一些無奈的選擇,誘惑甚至陷阱,當你猶豫徘徊的時候,想想風吧!它的堅持和執著難道不是你學習的榜樣嗎?我們應該像風一樣,堅持自我,成就一個不平凡的未來。

  人應該像風,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這種精神,無論在哪方面我想都應該是受用的。風從不輕言放棄,它一直沒有停止尋找它最後的歸宿,人也應該如此。一旦選擇放棄,也就意味著墮落,意味著你離成功又遠了一步,然而如能堅持,能做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你終會像風一樣,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方向。

  現在我所願的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風一樣的灑脫,堅持,執著,堅定。

  隨風奔跑,追逐輝煌。

  【點評】

  風來無影,去無蹤,但細心的作者卻能從無形的風中感悟到“坦然、執著、堅忍”等許多人生哲理,可見作者的思路十分開闊。文章立足於風,卻沒有侷限在風中,從風中看人生,在風中悟人生,境界高遠。在文章結構上,文章由物到理,既放得開,又收得攏,顯示了很高的結構技巧。同時,語言簡潔明快,爽利如風,也是該文的一大特點。

感悟作文 篇3

  冬天的早晨,我在馬路上散步。呼呼的北風颳著,天氣非常的冷。我在馬路上看見一位清潔工阿姨,她在認真地打掃馬路上的落葉、塵土雜物。寒冷的北風把清潔工阿姨的帽子吹歪了,她依然不怕髒、不怕累的工作著呀!我被這種奉獻精神深深的感動了。

  我過去對清潔工阿姨說:“阿姨我來幫您掃落葉和塵土雜物吧?”清潔工阿姨親切地對我說:“小朋友謝謝你,外面的風這麼大你幫我打掃的話,你的身上會髒的。”我說:“沒事的,我不怕髒也不怕累的。”說完,我拿起掃把認認真真的打掃著一片片落葉。清潔工阿姨見了高興地笑了。

感悟作文 篇4

  金色的經典,鑄成我金色的童年。——題記

  星期天,剛吃過早飯,我就迫不及待地竄到了電腦旁,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盡情的遨遊。因為是放假,媽媽也沒說什麼,便到一旁打掃衛生去了。

  玩著玩著,感覺頭有點昏,腰痠背痛,我便停下來,伏在桌子上,歇了一會。忽然,聽見媽媽喊道:“兒子,這有你的一些舊書,你還要不要了?”媽媽正在陽臺上收拾舊物。我急忙跑到陽臺上,一眼就看見了那幾本難忘的書……

  拿起第一本書——《安徒生童話》,上面已沾上了灰塵,這是我小時候最熟悉的書。那時,才上小學二年級的我透過看拼音,一字一字地識,然後再理解它的含義。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就是著名的童話《醜小鴨》,為了躲避其他人的排擠和嘲笑,它離開了安逸的生活,最終找到了幸福。它告訴我:只要對生活有美好的嚮往,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能實現美好的願望。生活中不可能沒有挫折,關鍵是有沒有戰勝挫折的勇氣和信心。

  這篇文章告訴我:堅持,是永遠的勝利!

  拿起第二本書——《魯濱遜漂流記》,我輕撫去封面上的蛛絲,翻開扉頁,魯濱遜的故事又閃現在我的腦海裡。魯賓遜一個人在孤島生存了28年之久,終於回到了家鄉。每次讀起它,我就不由得對魯濱遜產生了敬佩之情。他那聰明的才智和麵對危險的鎮定,讓我在四年級時對它尤為喜愛。

  這本書告訴我:樂觀,是最強的動力!

  拿起最後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看到它,我就立刻被保爾的堅強所感動,他面對困難,勇於獻身;酷愛學習,如飢似渴;嫉惡如仇,愛憎分明;不畏艱難,挑戰病魔;永不言敗,頑強生活……保爾告訴我:每個人都有缺點,只要能虛心改正,缺點就不會存在。

  這本書告訴我:困難,是最好的磨礪!

  我抱著這幾本書回到房間,放到了書櫃最醒目的位置。看著那曾經誘惑著我的遊戲,我點選了“關閉”……

感悟作文 篇5

  以前寫過一篇日誌《該叫青春麼》,今晚我已經知道了答案,叫青春。

  我終於明白,等待不一定能拉近兩個人感情,也許時間改變了兩個人,且拉開了距離,從此形同陌路。我現在懂得,不要去依賴時間,時間會改變一切。

  曾經單純的人,他也不再單純,曾經執著的人,他也不再執著,曾經,有太多的過往。既是曾經,有的人不願去回憶,回憶起來痛徹心扉,傷痕累累......

  當一個人,下定了決心去忘記,他要強忍著多少的不甘,可要不忘記,他只能死在記憶裡,徒然。自古多情的人總被無情傷,要怪只怪有情人。拿得起放得下,說的容易做的難,放在自己身上,難上加難......

  不必去埋怨,任何事情都要講究你情我願。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以前總認為,痴心的人讓人感動,現在我明白,不做痴心人,痴心是痴人......

  歲月不等人,只會留下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