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精選8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精選8篇),歡迎大家分享。
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1
我們這一代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很少做家務,我也不例外。上學時。天天顧著上學,放假時,心裡只有玩了,沒有時間做家務,但是這個五一假期有這項作文,我不得不做了。
今天,我親自下廚為父母做一頓午餐。我要做的是煎雞蛋餅,這也是我唯一能著的菜。我平常只是看過母親做,沒有自己實踐過,看起來做法很簡單,都是到了我手裡,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第一步是打雞蛋,我先在冰箱拿了一個雞蛋,在碗邊輕輕一磕,連引都沒有磕出來,在用力一磕,這下好了,連清帶黃一起流下來了,沒辦法,只好在磕了一個。這回只用了五成力,力度正好,我把清和黃都到在了盤裡,攪勻在往裡加水,加面,這量控制不好,不是水多了,就是面多了,好不容易正好了,接下來是加佐料,要加鹽,十三香,蔥花,把這些都倒進去之後,攪勻,漫漫一盤,攪的我胳膊發麻,肩膀發酸,終於把一盆漿糊攪好了,把油倒進鍋裡,等油熱的這段時間我扒了幾根香腸。不一會油熱了,我用飯勺把漿糊倒鍋裡,看見漿糊慢慢變型,變色,我以為沒有什麼困難了。但困難還是出現了,把餅剷出來的事侯,成了 的,經過幾次失敗我終於剷出了一張有點完整的餅。我當時非常高興。
經過這次的家務勞動,我感受了許多道理,同時我對父母更加致敬了。
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2
現在的家庭獨生子女在家裡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這樣孩子會養成不愛勞動的壞習慣,而我利用了“五一”勞動節這個機會,為爸爸澆了一回花。
“五一”這天春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只聽見一陣“嘩嘩”的聲音,我順著水聲來到了陽臺,只見爸爸在澆花,我心想:今天不是勞動節嗎?我就幫爸爸澆一次花吧!我跑上前去對爸爸說:“爸,我來幫你澆花吧?”爸爸說:“你會嗎?”我不假思索地說:“這麼簡單,有什麼不會的。”說完我搶過爸爸地噴壺,朝一棵花上澆了起來,爸爸一看不妙,立刻搶了過來,說:“你這樣澆,花不死才怪呢!”我不服氣地說:“那你說怎麼澆?”
只見爸爸走上前去,胳膊熟練地一彎,然後手臂不停地迴旋,水灑得十分均勻。我頓時看得目瞪口呆。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說:“我來教你,你也可以的。”
爸爸說:“剛才澆過水了,現在開始清洗葉子了。”只見他把噴壺嘴擰了幾下,然後手把手地教我起來。爸爸說噴霧水,不能噴葉子,一定要向葉子的上面噴,讓水霧落到葉子上,這樣花發育會變慢的!
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太陽出來了,照耀在我家的陽臺上,顯得格外美麗,在陽光的照耀下,存留在葉子上的水滴晶瑩透亮,像一顆顆美麗的'水晶。小鳥也飛了出來了,花兒們散發出香甜的氣息,真是應了“鳥語花香”這個詞呀!
勞動乃是心靈的鏡子,如果你愛勞動,把自己生活的環境打掃得乾乾淨淨,這說明你是一個心靈十分純淨的人,這樣你何樂而不為呢?
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3
五一節到了,老師讓我們學做家務,體會勞動快樂!
午飯過後,我開始學做家務。我首先從收拾餐桌上碗筷的狼籍“戰場”,開始洗碗啦!說出來你可能也不相信,其實,我發現洗碗這活還挺有意思的!
我先穿上圍裙,帶上套補袖,準備工作做好開始“戰鬥”啦!不過,我這新手畢竟是新手,開啟水龍頭,因為開得太猛,蓄水池的水溢了出來,水就“譁”地一聲像瀑布一樣的傾瀉下來,搞了個“水漫金山”,弄得廚房滿地是水。我只得把地板拖乾淨,然後向“久經沙場”的“老將”媽媽請教。我把媽媽的本領學到手後,又一次投入了“戰鬥”。我先用溼布沾點洗潔精,仔細地擦拭一碗一碟,慢慢地,那些碗、盤渾身都冒出了透明的泡泡,大大小小的泡泡整齊地排列成一串,好像珍珠項鍊!窗外的陽光造成泡泡上,閃耀著五顏六色的光輝,真美!接著,我輕輕擰開水龍頭,清澈的水嘩啦啦地流著,衝著,沖走了殘渣,洗淨了油膩。眨眼之間,好像變魔術一樣,碗碟乾乾淨淨地出浴了,一隻只容光煥發,又像新的一樣了。
你知道嗎?洗碗過程中,會有許多動聽的聲音:瓷碗的聲音是清脆的,像銀鈴般;鐵鍋的聲音是渾厚的,像在敲鐘;而不鏽鋼餐具的聲音是響亮的,像在擊打銅鈸!就這樣,水嘩嘩的流淌聲和著鍋碗瓢盆的不同音響,宛如一曲動聽的交響樂!我把洗好的碗碟一隻只細心地摞起來,一疊又一疊,彷彿雨後春筍,正慢慢長高。
勞動結束了,碗碟映出了我一張張的笑臉,那笑聲中帶著一種喜悅,一種得意,一種欣賞勞動成果的激動!現在洗碗對我來說不是一種勞動,而是一種樂趣,激起我無限暢想!
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4
放假的一天,我在家裡十分無聊,不能看電視也不能上網玩遊戲,因為媽媽說怕把眼睛弄近視了。我不明白該幹什麼好。於就是,我低頭看了看客廳的地板,地板上有很多黑黑的腳印和一層厚厚的灰塵,我想:肯定就是媽媽很長時光沒有拖地掃地了。此時平時媽媽上班那麼累,而且我還在地上扔一些果皮紙屑,不如,我就幫媽媽做一次家務吧!
說做就做。我先拿著掃帚和撮子,用掃帚把地上的果皮紙屑掃進撮子裡,然後把垃圾倒掉,就開始拖地了。我先拿了一個桶,然後擰開水龍頭,把裡面接一半水,再用拖把沾一點水,把水瀝乾。我拿著拖把來到客廳,剛想開始拖地,就想起媽媽拖地時對我說的話:拖地時要右手向下左手向上的拿著拖把,要不然,地就拖不乾淨。我先把拖鞋底弄乾淨,然後按媽媽的方法拿拖把,從門旁邊開始拖。我拖了一遍覺得很累,而且地也沒有拖乾淨,就產生了想放下的念頭,我心想:要就是我放下了,不就就是半途而廢嗎?所以我不能放下。我拖了10分鐘,最後把地拖好了,看見客廳的地板乾乾淨淨的,我十分高興,這時候才明白了成功的喜悅。
這天我十分高興,因為我不僅僅僅學會了拖地,還從這件事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必須要堅持到底。而且我以後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家裡做媽媽的好幫手!
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5
五一放假的前一天,我就盤算著,假期期間能幫父母做些什麼。其他的忙也幫不上,還是做些家務吧。
說幹就幹,放假的第一天早上,家人吃完飯,我就搶先一步把碗筷收拾好,端到水池邊,倒上幾滴洗潔精,認真地搓洗,洗完盤子、碗筷後,我又把它們小心翼翼的放入保潔箱裡。
正準備休息,我忽然看見媽媽的一件衣服該洗了,我先把媽媽的衣服浸溼,然後又灑了點洗衣粉,用手開始搓了起來。洗完後,我把媽媽的衣服掛在了陽臺上。
洗完衣服,我又把地掃了掃,垃圾掃成一堆,又用垃圾簍給搓起來。我又把拖把浸溼,把剛才掃過的地方都仔仔細細的拖了一遍。
幹完家務活,我已經累的腰痠背痛了。心想,我只做了這幾件小事就累成這樣,那父母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幹。他們每天都在為我們忙碌著,我們卻總是覺得父母做這些都是應該的。其實,父母是我們最大的恩人,我們要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做到百善孝當先!
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6
晚飯後,我鄭重地向爸爸媽媽說:“今晚的碗,我來洗。”
爸爸聽了,大笑起來:“你連地都掃不好還洗碗?”媽媽笑著,前俯後仰地說:“你……去吧,給你一次機會。”
我就轉身去飯桌收碗筷擦桌子,然後把碗筷放到水池裡。收碗擦桌來說簡直是小萊一碟。但接下來的就是困難的,也是最後的工作,就是洗碗這步了。
開始把水放入水池裡,然後再把碗放到水裡,再加一點洗潔精,開始把抹布放在碗裡抹,抹了幾圈就洗好一個碗。我洗著,洗潔精的泡沫越來越多。我看著有點好玩,我放下碗,放下抹布,從水裡撈起泡沫,滿手的泡沫特好玩。我玩起泡泡,兩手比劃泡泡著……
“你洗碗就洗碗還在玩什麼泡泡,你是三歲小孩子嗎?”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媽媽悄悄地來到我身後。我低著頭紅著臉說:“我知道了,下次不會了。”等媽媽走後,我為了不在讓媽媽嘮叨嘮叨了,認真地把碗洗完了,然後用清水衝一下就可以了。等我洗完碗才發現衣服溼透了,還搞得滿地是水。
這次洗碗的經歷和經驗,也證明了做每一件事,都不能馬虎了事。我相信:下一次一定會又快又好。
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7
暑假裡,媽媽單位的事較多,有時加班都得到八九點才能回家。我看媽媽很辛苦,很想為她做些事。
有一天,媽媽上班後,我看到地上很髒,我準備拖地,心想:一定給媽媽一個驚喜。
開始拖地了,我決心先拖書房。我先用溼布在地上來回擦,然後用乾淨的抹布將地板上擦得乾乾淨淨,幹了二十分鐘總算幹完了。我氣喘吁吁,心想:我拖一個房間就這麼累,平時媽媽拖那麼多房間,多辛苦啊!大約一個小時以後,客廳、陽臺、書房、臥室等各個地方都被我打掃得乾乾淨淨,我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很開心。可是,在我最後擦桌子的時候,不小心把桌上的水灑了下來,我的勞動成果立刻被毀了,我心裡很懊惱。正在我準備放棄時,想起嚴老師告訴我們的話: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下去。我重拾信心,一鼓作氣,把客廳又拖了一遍。
雖然我沒有打掃得很完美,但是媽媽看到我的勞動成果,開心地笑了。
透過這件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講究方法,學習也是這個道理。
五一做家務的感悟作文8
放暑假了,媽媽不用每天為我的學習操心了,我也想為媽媽分擔點家務活,給媽媽一個驚喜。
我想到了拖地,一定要在媽媽下班之前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說幹就幹。我學著媽媽打掃的步驟,第一步先掃地,由裡而外掃,從房間一直掃到客廳,平時見媽媽打掃挺利索的,為什麼輪到我,掃帚也就不聽使喚了,原本很輕的掃帚,彷彿忽然間變重了。沒掃一會兒,我就感覺腰痠背痛,哎,原來掃地也是這麼費體力。第二步拖地,我要把拖把洗乾淨,擰乾,先把房間拖乾淨了。別小瞧洗拖把,水龍頭好像故意跟我開玩笑似的,水花四濺,我的衣服上、手臂上,甚至臉上,都沒能逃過它們的進攻。好不容易擰乾拖把,把沙發和桌子下面認真地拖一遍,我的手腕,我的腰又酸又痛的,一想到媽媽回來肯定會表揚我,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渾身充滿了力量,終於把地拖完了,我已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回頭看了看自己的勞動成果,地面真是一塵不染,心裡別提多開心了!
透過這次勞動,我體會到媽媽做家務的辛苦,我已經長大了,我以後要多幫爸媽分擔些,讓他們不再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