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動> 感動作文錦集7篇

感動作文

感動作文錦集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動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作文 篇1

  自我記事起,我便擁有了一個儀式——父親的目送。

  每當父親將我送到校門口,他總是不捨得離開的。他幫我整理起書包帶,彎下腰將我的小黃帽戴正,拍拍我彎下的腰,說:“來,把腰挺直了,今天要加油啊!”於是我便進了校門,當我回頭看時,必能看見父親那魁梧的身影,挺直的脊樑,面帶微笑注視著我。這個簡單的行為,漸成了一種儀式,讓我在一天的開始心中常懷著感動。

  逐漸大了,我愈加想要逃避這個儀式。一個大男孩的父親在校門口對他叮囑萬千,這若讓同學們知道了,必然會淪為笑料的。父親也許觀察到了我閃避著的目光,把儀式的地點從校門口改在了車旁。每當父親說完:“把腰挺直,加油!”我便頭也不回地向學校走去,每次分別,我都似從父親的眼神中看到一絲落寞。但當我走進校門時,我知道背後,總有那個不算高的中年男人,我的父親,站得筆直,目送著我。

  祖母去世,父親整日忙得不可開交,我能感覺到他好像隨時都要崩潰,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只得試著幫他分擔些家中的雜事之類。

  那日,父親又送我上學,我們沉默了一路,氣氛壓得我快喘不上氣。下車了,父親幫我提了提書包帶,父親的手是那樣綿軟無力。我望著父親,父親也望著我。我第一次發現,我心中那個如山般的父親竟是那麼弱小,他的眼中佈滿了紅血絲,皺紋悄然爬上了他的臉龐,頭髮已然花白了。我的個頭比他高了,他拍拍我的脊背,說:“把腰直起來。”可我分明發現,父親的腰彎了。父親看著我,我一時失語,不知說些什麼。半響,我忍著那幾乎奪眶而出的淚水,說:“爸……你上車吧。”他嘴唇動了動,似要說出些什麼,可最終只是緩緩地點了點頭,我望著父親的車遠去,遠去,直到消失在車流之中……父親這些年大抵都是這樣,望著我一點點消失在遠方吧。

  原來目送的儀式竟是一種傳承。

感動作文 篇2

  感動人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一個微笑,一句關心的話語,一個鼓勵的手勢,一陣熱烈的掌聲,一個深情的眼神,一個動魄人心的故事等。方式有很多種,可不是每個人都會被感動到,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不同,每個人的哭點、笑點都不同。同樣一個苦情的影片,不同的人看了不同的感覺,有的感動的淚流滿面,有的和平常一樣。感動我,說簡單也不簡單,說難也不難。我剛才說過的每一種方式,都對我有用。可不同的時間,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一樣的結果。

  我看過一個這樣的小影片,故事的主人公叫夏檸親,是個盲人。她看不見世界的光明,看不見夜晚的星星,看不見別人長什麼樣,只能去想,去聽,去感覺。不過她已經習慣了,習慣了這樣子的生活,習慣了這樣子的寧靜。習慣是一種好東西,也是一種壞東西。她和王子一樣,拄著盲杖,走在街上,用盲杖偵查著前方的路。忽然,一個少年走過來,拿走了她的盲杖。少年用手扶著她,走過了大街,把她送回了家。從那以後,少年每天都會路過那條街,每天都會把她送回家。可是,有一天夏檸親她的眼睛能看見了。她看見了這個世界的光明,看到了這個世界的色彩,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美好。可是她沒有看到那個少年,每天把她送回家的少年。她跑到家門口,少年不在那。她又跑到了那條街,在那裡等,等啊等,那個少年終究還是沒有出現。少年,好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怎麼也找不到,看不到。夏檸親失望地回了家,鄰居阿婆見到她說:“你看得到了,你可千萬不能辜負那個小夥子的好意,要好好的活著。”夏檸親心想小夥子是誰?難不成是那個少年?他把眼角膜給我了?夏檸親激動地問鄰居阿婆:“阿婆, 是不是每天送我回家的少年,把眼角膜給我了?”夏檸親心裡有答案,可她不敢肯定那個答案。鄰居阿婆說:“孩子,好好珍惜吧!”說完就走了。夏檸親哭了,她回到家,哭的撕心裂肺。這個故事完了,看到最後,我也和夏檸親一樣哭了。

  感動有很多種,但不是事事都會讓你感動的。請不要忘記讓你感動的事,因為你想起時,你會感到很溫暖,很動人!

感動作文 篇3

  人自生下來,情感、情緒就受到客觀壞境的影響,受到偶發事件的牽動,“感動”就是人的感情受到衝擊時的一種反應。

  考生要想寫好這篇文章,就需要從材料出發,充分調動生活積累,回憶曾讓我們為之感動的人或事,景或情,力求從中選取內蘊豐富,值得我們咀嚼、玩味的材料,把它們組織到文章中來。此外在充分領會“感動”的內涵基礎上,還要從全新的角度,選擇一個新視角,去抒寫真情。生活中處處湧動著令人感動的事情,只有善於用心捕捉,就能找到寫作的切入點。

  內容上,我們即可以寫偉人的壯舉,也可以寫凡人小事;還可以寫造化奇觀,鬼斧神工。但切記,所寫的這些都必須是令你感動的,能與讀者用心交流的。要讓讀者感動,讓生活感動,讓世界感動。

  寫法上,既可以抒情,也可以議論。但組織起來的材料作為文章主體框架必須都是抒情、議論的基礎,否則,所抒之情,所議之理,皆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就起不到感染讀者的作用,反而會讓讀者望而生厭。無論採取何種表達方式,都必須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調,以真情感人,以深邃的思想感人。

  總之,只要文章內容能恰當地圍繞話題,闡發“感動”的深層內涵,表現積極的價值取向,就都符合要求。

感動作文 篇4

  觀看感動中國後,我認為有一個特質是相通的,那就是“責任”二字。扛起一份責任,獻出一份愛心去詮釋和諧、詮釋人類的理性。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和我們大多人一樣。也許有人認為這是很普通的工作,是他們份內的事情,甚至自己也能做到。但是在我們中不少人往往有始無終,中途因自身或外在的一些原因而不得不中斷,堅持不下去,因此,很多人往往難以達到類似感動人物的事蹟或境界。

  讓我最為感動的是“女排精神”。她們展示了我們國家一路走過來的頑強和寬闊度。而我們在看到她們繼承和發揚老女排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集體主義精神的同時,還看到郎平“國家需要我,我就回來了”的愛國主義情懷,看到女排隊員在臥薪嚐膽中走出低谷的堅守精神,看到科學化、職業化、國際化的先進訓練理念。

  今天,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徵程上,我們更加需要繼承和弘揚女排精神,團結起來、頑強拼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去譜寫一曲曲壯懷激情、不懈奮鬥的新的華彩樂章。

感動作文 篇5

  暑假的一天,太陽把大地曬得金燦燦的,在炎炎烈日下己們皆在買西瓜、冰棒來解渴。我臥在窗前造作業,天切實太熱了,電風扇扇出來的風都是暖的。我向媽媽要了二塊錢預備到小賣部裡往買炭淇淋。

  該我走到街上,睹一位老大爺正在給一位小敵人稱西瓜。忽然,一位中年我騎著摩托車從馬路飛馳過去,不警惕碰到了大爺的西瓜,兩個西瓜滾到了路邊,未經裂口了,含出了鮮紅的瓜瓤,其它的都掉在地上了。

  在這時候,來了一位大概十九歲的大哥哥。他撿訖了掉在地上的東瓜。我走從前也情不自禁地撿了起來。他又揀起了一個被摔得很爛的西瓜,他對老大爺說:“老爺爺這西瓜摔成這樣,你也不能售了,能讓我結解渴嗎?”老大爺說:“吃吧。”說著說著,那個大哥哥拿起小刀切成多少塊,就飢不擇食地吃了伏去,還有幾塊就迎到我眼前說:“給,解解渴吧。”我口想:老大爺底著烈日,賣瓜多辛勞,多不輕易,你還忍心大口大心地吃,想到這面,爾望了他一眼,賭氣地說:“我不渴。”這個大哥哥絕不客氣,又把剩下的幾塊也吃了,說:“甜惡甜呀!”我氣得火冒三丈,正想跟他評理,使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從口袋裡拿沒了10元錢說:“老大爺,這錢您發下就算我購了您的西瓜。”說著就把錢遞給了老大爺的手裡。正籌備走,我說:“對不起,我誤解你了。”他說:“不要緊。”老大爺攔住他說:“你是哪個處所的!”他說:“我野很遙。”

  老大爺拿著10元錢,說:“這是一個多佳的孩子呀!”

  這是一個難記的寒假,有一位大哥哥激動了我在一個酷熱的夏地,我深深地理解了一集體生的哲理:輔助他人享蒙快活!

感動作文 篇6

  忘了有多久,再次回想起來,來自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的'那種久違的感動再一次溢位了我的心口。

  當今社會上,有人以“金錢”為上,甚至視錢如命,人心浮躁了,彼此也不信任了,這種思想幾乎貫穿瞭如今的生活……

  但是,在這天早晨,在這一刻,我還是深深地的感動,因為他們以他們的實際行動告訴了我,人生,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那天早晨,我經過一家早餐店,看見排了不長不短的隊伍,再向前看,只見一個賣烙餅的阿姨正在忙碌著,她熟練地揉雪白的麵糰、擀金黃的大餅、放碧綠的蔥花……旁邊還有一名中年男子,一邊夾餅一邊幫著阿姨加面和水,著原來是家夫妻早餐店。

  “這麼多人排隊,這餅有那麼好吃麼?”因為比較喜歡吃餅,我便加入了隊伍,過了一會兒,我看了看手錶,還早呢,還得有一段時間。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終於輪到我了,從中年男子手中接住大餅後,再看了看時間,不早了,我便迅速摸了摸衣兜。糟了,我忘了帶零錢,身上只有一張百元大鈔。我又摸了摸,還是沒有。無奈,我掏出一張一百元的票子,遞給了那位阿姨。

  阿姨似乎看出我的焦急,微微一笑,便用外地口音告訴我:“學生仔,忘帶零錢了吧?這次不用給了,下次來的時候,一起給。不過,阿姨提醒你,錢可以忘了帶,上課可不能忘帶書包啊。”

  當時一股暖流湧上心頭。我咬了一口餅,甜甜的,但是沒有多想,就揮了揮手說:“再見,下次我一定會再光顧的。”

  再後來,每一次經過那家早餐店,只要時間來得及,只要人不是很多,都會排隊買上一個大餅。

  不為別的,只為那刻的一份信任、感動……

感動作文 篇7

  每個人的生活中,總有些點點滴滴的情節,看似遺忘,其實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這些事我們可能不會太在意,但有時候,剎那間的一點光一滴暖,都可成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動。

  那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我跟往常一樣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路過菜市場時,我感覺肚子有些餓了,便想買一個糯米糰子墊墊肚子。我走到一個經常見到的小攤位前,對店主說要一個糯米糰子,“好嘞!馬上就好!”攤位前的阿姨立刻應下,那雙靈巧的手立刻勞作起來。只見她把潔白晶瑩的糯米攤在透明的保鮮膜上,捏了一撮豆沙飛快地揉進了糯米里,最後撒上芝麻,揉成一團,一個誘人的糯米糰子就做成了,我看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阿姨把糯米糰子包好,遞到我手中。我伸進褲兜裡掏錢,咦?褲兜裡空空的,什麼也沒有啊,明明有的呀,做完值日我還摸到的呢?我翻遍所有的口袋,都沒有,我的臉一下紅到脖根,尷尬得要命。完了,一定是剛才一陣猛跑掉出來了,我不知所措地站著,等待著一頓責罵。攤主阿姨似乎看出了情況,微笑著說:“沒事的,這個糰子就送給你吧,就當我們交了個朋友,如果覺得好吃,歡迎你下次再來買啊!”“這怎麼行……”我連忙拒絕,但阿姨堅持要送給我,我只好道了謝,收下了糰子。

  回家的路上,我吃著噴香軟糯的糰子,心裡暖暖的。以後的日子,每當我放學路過那個攤位時,總會習慣地跟阿姨打聲招呼,或是買個糯米糰子,她也成了我唯一的大朋友。

  在人生漫長的歲月中,哪怕有過一個能融入我們生命的剎那,所有的日子就有了意義,那份感動,那份愛,成為念念間最美的心靈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