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動> 感動中國_500字

感動中國_

感動中國_500字

感動中國_500字1

  有一種回憶叫做感動,有一種真情叫做溫暖,有一種尊嚴叫做承諾。這,這就是洗禮人類心靈的盛典,這就是真情的溫暖。

  《感動中國》中,湧現出了很多偉人,但是最令我感動的還是信義兄弟孫水林、孫東林。

  孫水林在臘月26,拿著20幾萬元錢,去給一些農民工發工資,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去的路上,突然發生了車禍,孫水林的妻兒當場死亡,自己也在搶救過程中去世了。弟弟孫東林聽到這個不行的訊息後,並不是悲傷,而是記急著完成哥哥的遺願,把這些錢送到每個農名工手裡。因賬單在車禍途中已喪失,所以孫東林告訴農民工們,希望他們能憑良心拿錢。當孫東林手上的20幾萬元錢發完後,還有些農名工沒法到錢,這是孫東林就拿出自己幾萬元的積蓄,老母親也拿出自己的一萬元養老金。最後每個農民工都分到了錢。

  我想,這對信義兄弟不僅感動了我的心,也感動了全中國人的心。推選委員說:“這是一面鏡子,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照,值得我們整個社會去照,值得我們把心掏出來照。”

  雖然它們不是什麼偉大的人,但它們有一顆偉大的心。他們用炙熱的心照亮我前行的路,是他們,教會了我怎樣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

  每一次付出都是一次旅行,每一個故事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每一位感動中國人物都是國人心中的一杆路標。相信每個看了《感動中國》的人都會有一種真實的清潔感,就好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時,走路的腳要結實一分,就好像使一次年度的充電,一個缺電的電池再度內心充實,於是,又可以支撐自己,也希望可以可以幫助別人。這,正是感動的一種力量。

感動中國_500字2

  愛如一股清泉,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愛像一縷陽光,照亮了我們的前方;愛就在這裡,感動著你我。

  這次班隊課,老師給我們看了兩期“感動中國,感動你我”的節目,分別採訪了兩個人物(或家屬):何?h、陳斌強。

  何?h是一個患有癌症的女孩,面臨著死亡的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她死後,要捐出自己的器官來幫助別人。其實,她也只有12歲,這麼小就被病魔帶去了生命,但是她活在了我們的心中,就如《有的人》中的那一段: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她用她的善良、愛心感動了我們。我們和曾想過,要像她一樣,就算不是現在,死後也可以。人們常說“人死了要入土為安”,可何?h小朋友寧願自己的身軀不完整,也要幫助別人,我不禁感嘆:“愛心,多偉大!”

  還有陳斌強,他是一位教師,雖然工作比較忙,但他還是堅持要自己照顧母親。每天早晨,他用母親曾經背過他的綁帶,將他和母親緊緊的綁在一起,騎著電動車一起去學校。為了讓他更好的照顧母親,校長特批了一間宿舍給他們,有時他為了照顧母親,不小心上課遲到。記者看了一下他的日程安排表,時間安排的滿滿當當,除了上課就是照顧母親。我看了後,一股熱血湧上心頭,他竟有如此孝心!再回想我們這一代,對父母可以說是指手畫腳,要他們做這個,做那個。其實陳斌強完全可以將母親送到敬老院的,他就是怕照顧的不妥當,堅持將母親帶在身邊,想到這兒,我是如此的慚愧。從今往後,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至少要對得起我的良心。

感動中國_500字3

  丁曉兵,一名普通的戰士,1984年,為救戰友,失去右臂,但是他卻用獨臂擎起了自己光明的藍天!

  丁曉兵,以身作則,嚴格要求士兵,他超越自我使殘缺不再,剎那間,他彷彿多了一條手臂,也就是他那堅韌不拔的信心。

  丁曉兵練射擊時,為了增強單手持槍的穩定性,他掛了兩塊磚,比其他戰士多一塊,別人定型30分鐘,他定型45分鐘,多15分鐘。他堅持著,以驚人的毅力堅持著,他以自己頑強的意志堅持著,他用自己的斷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而我們健康,但有時我們卻比不過斷臂人,為什麼?因為往往那些人都擁有超常的意志力,他們對自己說:“我一定行!”

  獨臂人生,依然完美無缺,那我們的人生也該同樣完美,,美好的人生不是靠命運,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才能創造輝煌!

  美好的人生總會有坎坷,但只要堅持下去,什麼難關過不了?讓我們舉起手吧,衝向世界的頂峰!

  只有左臂,必然導致丁曉兵在帶兵、生活和學習中面臨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但對他來說卻不值一提。他的故事裡充斥的不僅是戰爭時期的無所畏懼,更有和平年代裡的迎難而上。與其說丁曉兵是個戰鬥英雄,不如說他是個愛的播種者。

  讓我們一同創造更完美的人生吧!

感動中國_500字4

  看了感動中國後,那些被評選出來的人物都讓我肅然起敬。在這個充滿正義感的舞臺上,閃閃發光的不是那些萬眾矚目的明星,而是我們生活中最平凡不過的普通人。在感動中國節目中,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嘉賓層出不窮。例如:慈祥的磨刀老人吳錦泉,一絲不苟尋找被拐兒童的張寶豔夫婦,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郎平阿姨,和藹可親的閆肅爺爺,對工作高度負責的徐立平叔叔,機智勇敢的官東叔叔……這些人中給我影響最深刻的就是吳錦泉爺爺。

  吳錦泉爺爺今年88歲高齡,是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閘西鄉五星村村民,他平時僅靠一天磨兩三把刀賺幾塊錢維持生計。他的生活並不富裕,甚至可以用“拮据”來形容,但他關心社會,為村裡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熱心幫助有困難的村民。20xx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訊息後,更是二話不說將自己的血汗錢毫無保留的捐給了災區。吳錦泉曾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甘肅泥石流災區各捐款1000元,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三萬多元哪,那是爺爺每天騎腳踏車走街串巷,替人磨菜、磨剪刀所攢下的錢啊,那是爺爺自己都不敢拿去買一件新衣裳的錢啊,那是充滿爺爺無私奉獻的精神的錢啊。爺爺平時省吃儉用,衣服和鞋都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他卻愛惜得跟寶貝似的,認真洗好了再晾乾穿上。有人說他傻,笑他痴,可我卻這樣認為,他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榜樣,他是我們的驕傲!

  吳錦泉爺爺捨己為人,勤儉節約,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當向他學習,將時代的接力棒傳遞下去!

感動中國_500字5

  感動是內心無比的震撼,愛在這個世界不會少,他無處不在,卻細微得讓人感受到全身的每一個細胞。

  這樣的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揹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揹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這三句話真的打動我了。我在想,陳斌強為什麼不拿條新的綁帶?回顧那一個鏡頭,他為痴呆母親做的詳詳細細的計劃表,他為母親的照顧和安全,隨時陪伴在母親身邊。他用那根綁帶,帶著母親工作、生活。在看到他每次為母親系綁帶的畫面我就懂得,他系的不是綁帶,不是那簡簡單單的一根繩,是綁在一起的身體,是綁在一起的愛,更是拴住母子的心。

  這樣的畫面總浮在腦海裡,久久退隱不去。這讓我聯想到自己,更懂得陳斌強的那種愛。生活中,我總會害怕自己的父母會出事,想到如果有一天他們將要離我而去,那該怎麼辦?雖然自己有獨立性,但父母的愛對於我永遠沒有獨立性,因為父母代不會有相同重複的愛,是不一樣的。所以害怕,害怕失去他們。每個人都會害怕失去所重要的。所以我理解陳斌強對母親無微不至的愛,那是對母親的回報,也有對母親濃濃的愛。

  陳斌強所做的一切,讓我更加確信,在這世界上愛能填平一切。他為母親所做的,都讓我感受到“孝更絕倫足可矜”。愛能讓人放下一切去付出的。生活也許不是艱難困苦,或許那時愛的滋味,需要嚐遍每一個味道,便能成就我們的成長。

  心懷感恩,把愛放心中。因為愛無處不在,所以需要展現出愛的價值,讓愛一直無處不在。

感動中國_500字6

  昨天晚上,我在換頻道時無意中發現了“感動中國”節目,這裡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有對國家做出貢獻和對家庭做出貢獻的,每個人都很讓人感動,其中有無臂鋼琴家“劉偉”,他那堅持到底的精神很值得學習,從小失去手臂的劉偉學游泳的辛苦比別人要多出百倍,不幸的事又在他的身上發生了,他不能做劇烈運動了,但是他也拿到了自己的夢想游泳冠軍,經過辛苦的練習,他用自己的腳來彈鋼琴到了無法想像的“維也納”金色大廳,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活著就值得慶祝”。這句話因他美妙動聽的琴聲而起。他被稱作“隱形翅膀”。

  第二個人是“楊善洲”爺爺,他走過的路是我們的百倍,他是一個節約的老人,他在路上撿果殼放到袋子裡,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他退休後可以享受天倫之樂,他卻去植樹造林,而且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經過千辛萬苦把荒山變成一片巨大的綠林,這片綠林共有價值三億元的人民幣,他竟然捐獻給了國家。他經常教育孩子說:“不要以為你的父母是一個大官,就可以在外面依靠父母的關係為你工作,更不能亂花錢”。

  還有八歲的小孩子照顧自己的養母,阿里木賣羊肉串的錢給小學生上學,一對小夫妻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到高原資教......

  看了感動中國,使我也知道了什麼是感恩,奉獻。

感動中國_500字7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田世國為母親捐腎的行為不但挽救了母親的生命,也溫暖了天下慈母的心。

  田世國是個從小懂事、處處為父母著想的人。當他得知母親身患尿毒症時,堅定地做出決定,將自己的腎給了母親。田世國手術甦醒後說:“我有母親了!”此時的他是多麼地高興,而讀著他的故事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多好的兒子啊,多幸福的母親啊!

  田世國的故事感動著我,也讓我想起了身邊的一位孝敬母親的好女兒。

  李素蘭奶奶已經年過半百,生活很節儉,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但逢年過節總要給母親添幾件新衣裳,買一些好吃的糕點、水果。李奶奶家跟母親家住得近,平時燒了好吃的總不忘叫母親一起來品嚐。母親年紀大了,可還種了兩畝地,李奶奶每次都是先幫母親把活幹完了,再回到自己家的田裡忙活。李奶奶的母親有老爛腳,每年都要發病,一發病就不能下床走路。每次都是李奶奶煮了飯菜送過去,風雨無阻。

  有一次,李奶奶的母親感冒遲遲不好,還引發了頭暈。李奶奶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家,可母親又不肯住到她家去,於是她白天在自己家幹活,晚上就搬到母親家裡,每晚跟母親睡在一起,為母親端茶送水,洗衣做飯,端屎端尿。在她的精心照顧下,母親的病很快就好了。李奶奶的母親見人就說,她能活到這麼大年紀,多虧了這個女兒啊!

  是啊,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將我們撫養長大。等到父母年老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像小時候父母照顧我們那樣,去照顧他們,孝順他們,讓他們安享晚年。

感動中國_500字8

  我們生活在愛的世界裡,我們因愛而感動,世界因愛而更美麗!

  經過我看了《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我瞭解到在祖國的各個角落發生著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蹟。比如說,在短片中年紀最小的何玥,在自己生命結束的時候捐出自己的生命器官,用平凡生命的最後閃光,為別人照亮生活!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斌強用一根布帶!連線著身患殘疾的母親!不,連線著他們的不只是這根布帶,而是他們母子間那感人的深情!

  XX年4月20日八點零二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里氏7。0級大地震,大地母親在顫抖。100多條脆弱的生命就這樣逝去了!而在這些讓人悲痛的瞬間,卻有一群用自己的雙手幫助災區人民!他們是我們敬愛的人民子弟兵們!他們不懼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去挽救那些埋在廢墟下的生靈!在當天下午,一輛滿載救援人員的卡車,在前往災區的途中,為了避讓其他車輛不慎翻入河中。河水奪去了兩位戰士的生命,但他們被救起來的第一反應,就是想繼續趕往災區救援!我為他們的行動而動容,為他們的大愛而落淚!而最美記者陳瑩,在災情發生當天,應該是她最幸福的一天,她步入婚姻殿堂,地震來襲,她不上完成自己的婚姻,第一時間對當地居民進行了採訪!讓我們第一時間瞭解到災情!她的行動讓我感動!

  世界上許許多多讓人感動的事蹟,而這是這些讓人感動的瞬間,才讓世界變得更美麗與和諧!我,作為華夏兒女,雖然我的力量微薄,但是我願意用自己的雙手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每一位人!讓感動聚集,讓愛無處不在!

感動中國_500字9

  今晚坐在電腦前看《20xx年感動中國》。看完這個欄目節目我最大的感觸是我更加理解那句名言“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當看完這個節目,頓時心中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這種感覺我幾乎無法用確切的詞彙表達。我忍不住地的思索與追問:“是什麼樣的情懷使他們造就瞭如此浩瀚寬闊的精神世界?是什麼樣的毅志讓他們挺身而出?是什麼心願讓她們戰勝困難?記得這個欄目裡的“雷鋒傳人”郭明義,他總看別人,還需要什麼;他總問自己,還能夠為別人做些什麼。他是一個普通工人,但他捨出的每一枚硬幣,每一滴血都滾燙火熱,他越平凡,我們就覺得他越發不凡,他越簡單,我們就記得他越彰顯簡單的偉大!還記得這個欄目裡的“英雄翁婿”王茂華和譚良才。

  這是一場烈火生死攸關的測驗,生命是一場良知大愛的考驗,一個初中老師王茂華與他的岳父譚良才用果然應戰,用犧牲做大,義而反顧衝進火場,一對俠義翁婿三進三出火場中,救活了六個可愛天真的孩子,而他們生命捨生忘死,是人間摯愛!還有愛國錢偉長,他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屈,榮辱數變,老而彌堅,他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熱愛自己祖國,這種高尚的情感是常人難以做到的。他們的靈魂在我們心中永存。

感動中國_500字10

  世間充滿愛,才會變成愛的天堂:世間充滿愛,才會有陽光:世間充滿愛,才會有溫暖:世間充滿愛,才會春暖花開。

  ——題記

  “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揹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揹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匆忙走遠,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這是《感動中國》中的一段頒獎詞,鏡頭轉向了觀眾,哪一位觀眾不是淚水漣漣,哪一位觀眾不是正在為陳斌強的孝心而感動?

  陳斌強,一位普普通通的語文教師,普普通通的撫養著老年痴呆的母親。就是這普通的孝順,卻將這份愛與感動為我們徹底詮釋了出來。他好像是一抹陽光,照亮了人性之善,溫暖了鳥語花香。

  我還記得影片中提到的時間表: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深夜1時,準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鐘響起,起,幫母親打掃房間,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餵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這些都不是重要的,可我在影片中看到的,還有三回相同的話在那白紙上呈現:“記得照顧媽媽!”

  母親,一個多麼神聖的名稱,她為我們遮風擋雨,撫育我們成人,成才!可母親老了,而我們長大了。她走不動了,只能看著我們遠去。這時,我們更應用那心靈的帶子寄託在我與母親的手上,在母親孤獨時,背起她,讓她笑,讓她幸福。

  那一刻,我們的世界便充滿幸福,春暖花開。

感動中國_500字11

  在看《感動中國》前,我們班裡的同學神采各異。有的和周圍的同學小聲談論著,似乎在討論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會是誰;有的搬起椅子,跑到另外的地方去看;還有的拿出筆和本子,準備抄寫一些有價值的頒獎辭、評語。

  《感動中國》開始了!首先出現在大螢幕上的錢學森老爺爺,他不但發明了“兩彈一星”,而且神州號載人航天飛船和嫦娥工程的總設計師都是他培養出來的。“中國脊樑”這個稱號送給他當之無愧。然後出場的是天地英雄—李劍英,他在一次演習中遇到了一群鴿子,發生了空難。但是,他並沒有選擇跳傘逃生,而是選擇迫降,因為下面有九個自然村。最後,壯烈犧牲。他這種大智大勇的精神又一次感動了我們。隨後還有鍾期榮、胡鴻烈、方永剛、孟祥斌、李麗……他們都是偉大的人,都做了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事。但是,我最敬佩的還是謝延信。

  他為了遵守一個小小的誓言,而幾乎用盡一輩子的精力!他可以在妻子死去的時候走,他沒有。他可以在岳父癱瘓的時候走,但他也沒有。服侍長輩,一天兩天沒問題,但是謝延信卻服侍了整整30年,這令我感到敬佩。正如他所說的,那麼多年無怨無悔,靠的是良心。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有這裡那裡的不足。但是良心,是人人天生就有的,也是人人必須有的!

感動中國_500字12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xx頒獎典禮》終於在20xx年2月10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溼潤。我為之震撼,為之動容。他們不愧為我們國人的道德模範,是我們工作的楷模,是我們踏上奮進道路上的航標。

  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製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麼大的正能量。觀後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正是有了他們捨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 他們的事蹟都是普通的,積微小成偉大的事業。我們都在細小處體會到偉大的人格,現在的我們越來越希望在平民之中發現感動,發現人物,發現人才,而“草根”情結應該是我們共同所珍藏的,小人物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是給全社會帶來的一種示範卻是影響深遠的!

  看了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蹟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要向他們看齊,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

感動中國_500字13

  人有博愛,感動中國。什麼是博愛?怎樣感動中國?這些都在這十大人物的事蹟上有所詮釋。

  全場觀眾那佩服而熱烈的掌聲,每個人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一個個人間傳奇,在人們心間的那片土地上盡情綻放。一個核潛艇專家曾幾十個春秋不入家門;一位孤寡老人以自己微薄的力量救助了100多位的貧困學生;一位軍人因為一句諾言,為戰友卻守墓到老死;百萬元的一位中年婦女村裡人貼錢建學校默默奉獻,自己卻成了無房戶;搞油菜雜交欠下了鉅債,卻堅守夢想;一位教師辛苦教學,勸失學兒童上學;98歲仍按時上班;為了孩子,不顧一切,忍痛繡圖;方俊明因救人,身體高位截癱,母親84歲仍細心照顧,他獻出了自己的青春;放棄高官厚祿當農民,妻子極力支援,夫妻二人的工資獻給了村民,龔金珍與幹祖昌為人不為己,為愛不為利。你做到了哪些,你又立志想成為哪些人?我不禁這樣質問自己。

  人做一時好人不難,做一生好人其實也不難,愛在心間長存,只要自己能做,就一定要做。這一株株心靈之花在中國這片廣闊的土地生長。他們的愛洗滌了我的心靈,改變了對生命的思考。

  在最後一個環節,全場人向航天員們致敬。飛船在宇宙中離地球越來越遠,而我們的飛天夢距實現越來越近。

  是他們改變了中國,改變了一位位炎黃子孫。我相信我們也能樹立這一樣的壯志蒼穹。

感動中國_500字14

  每年在世界上總會有很多人讓我們感動,但總有那麼的十位是最讓我們感動的。他們做的那些事都使人們歷歷在目,其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個叫何玥的12歲的小女孩。

  何玥,一個僅僅只有12歲的小姑娘,一個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正處在一個像花一樣綻放的年紀,卻不幸被查出得了腦瘤這一可怕的病,但當她聽到自己得病時,並沒有沮喪,而是欣然的面對著這個現實,她這種勇於面對困難的精神是我們同齡人應該學習的榜樣。面對死亡,她從不低頭,而是做出了一個堅強的決定,那就是遺體捐獻。當何玥的父母聽到自己的孩子的遺願是都驚呆了,很不同意,而何玥還是一直堅持著這個遺願,在何玥的百般說服下,她的父母只好答應了幫她完成。要知道,在農村,死後進行火化就是一種對死者的不尊重,更不要說是什麼遺體捐獻了,但何玥想。一個學習成績一向不錯的她,做出如此偉大的決定一定使不少人為她留下感動的眼淚。因為何玥的病使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承受了不收的債務,這是令人感動。

  當小何玥的生命到達了盡頭時何玥的父母忍著悲傷的眼淚幫助自己的女兒完成她的遺願,這一偉大的家庭又使多少人流淚,也讓我感動。

  其實,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感動的小故事,背後也總會付出許多辛苦的汗水,但最後獲得美好的回報。

感動中國_500字15

  陳斌強,38歲,浙江磐安縣冷水鎮中心學校初中語文教師。

  陳斌強9歲時父親車禍去世,媽媽獨自撫養三個孩子長大。20xx年,媽媽得了老年痴呆症,喪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陳斌強的姐姐在無意中提到,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兒子住在一起。陳斌強回憶起多年來媽媽對自己的付出,他決定再困難也不會丟下媽媽。

  那時,陳斌強的兒子不到兩歲,妻子建議他把媽媽送到養老院去,他說:“一個連兒子都不認識的老人,送到養老院,被欺負了怎麼辦?”為了照顧媽媽,他硬是把兒子提前一年送進幼兒園。

  為了能每天親自照顧母親,他每天用一根布條把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著電動車行駛30公里去學校上班。開始同事們都不太理解,說:“這樣帶在身邊照顧,一兩天倒可以,一年兩年怎麼吃的消?”可陳斌強做到了,一連五年,風雨無阻帶著媽媽上班。

  照顧母親的生活異常辛苦。陳斌強一天到晚連軸轉:晚上9時,服侍母親睡下;凌晨1時,準時起床抱母親上廁所;清晨5時,鬧鐘響起,他要趕在師生之前起床,將母親房間打掃乾淨,處理好母親的大小便;早上7時餵過母親吃飯後,開始學校一天的工作。

  儘管生活上的事兒很多,可是陳斌強的教學任務卻一點也沒落下,他教著兩個班語文,負責教初一學生廣播體操,總管學校體藝2+1活動。他總說:“我是跑著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