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感動> 關於人感動的作文4篇

人感動的作文

關於人感動的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感動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感動的作文 篇1

  生活中有許多令我感動的人,如在烈日炎炎下辛苦工作的清潔工人,無私地保護人民安全的警察叔叔……可我最感動的人是我敬愛的爸爸。

  那個時候,哥哥六年級畢業了,要升入初中,由媽媽在義烏照顧他。我和姐姐在廣東由爸爸照顧。每天晚上爸爸都會開著車親自把貨送到客運站,直到凌晨一點多才會回來。這一天,爸爸六點多就去上班了。因為沒有睡好,眼睛邊上畫了一圈黑色的花邊,臉上的神色非常疲倦,頭上有幾十根白髮,別人看了還以為他是我的爺爺。因為客人訂了好多貨,工廠忙不過來,所以下班時間往後推了兩小時。當下午兩點多下班時,爸爸匆匆地到五樓做飯給我們吃。他用那雙粗糙的手切菜,剁肉,洗菜,炒菜,爸爸一個人在廚房裡忙得手忙腳亂,卻從不叫我和姐姐幫忙。飯做好以後,我和姐姐爸爸在一起吃飯,我和姐姐一邊吃飯一邊吃菜,而爸爸只喝了兩碗稀飯就下樓工作了。晚上七點鐘了,爸爸回來把飯菜熱了一下,喝了兩碗稀飯又匆匆下樓了,爸爸樓上樓下地跑已經大汗淋頭了,但還是做了一個負責任的父親,老闆。當爸爸凌晨一點多回家時已是疲憊不堪,但他還是會幫我和姐姐蓋好被子。

  那一年暑假,我第一次發現爸爸老了許多,第一次跟自己說我該長大了,該懂事了。

人感動的作文 篇2

  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在學習中,人間處處有真愛。一個訖討的人向汶川捐贈五百元錢,一個讓人非常討厭的人,在你考試沒有墨水時,他會借給你一支筆。一個讓人不喜歡的人,在你摔倒時,他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扶你起來。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時,看見在南新街那裡,圍著一大群人,我走過去瞧瞧,原來一個司機把老奶奶撞了一下,司機怕掏錢,就開著車一溜煙的衝出了人群。突然,一個穿藍上衣的叔叔,小心翼翼地扶起老奶奶,擋了一個計程車,把老奶奶拉到醫院去做檢查。醫生說:“要做CT。”叔叔到收費處把費用交了,檢查結果出來了,沒什麼大礙。這下,他才把焦急的心放下來,叔叔把老奶奶送回了家。

  這讓我想起了一首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如果人們都向有困難的人,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這世界就會更加美好。

人感動的作文 篇3

  生活中,能讓我們感動的事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多的數也數不清。今天,就讓我給大家挑選一顆最閃亮的,分享給大家!

  學習中,使我最感動的人還是我的數學老師——楊彥紅老師,她挺拔的`鼻子,金黃的長頭髮,炯炯有神的眼睛上戴著一副漂亮的眼鏡,顯得斯斯文文。楊老師對待我們就猶如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無微不至的關心、愛護著我們。每次放學後,楊老師不是急著忙於回家做飯,而是在給我們講課、輔導我們。她總是願意落下許多汗水,來讓我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有一次,周清考試時,我寫完試卷交給楊老師,楊老師沒有把試卷收起來,而是當場就批改了起來,改完後,楊老師把我叫到她跟前,把我寫錯的題又一個一個的給我講解。令我記憶猶新的是一個求圓的周長的練習題,已知時針長5釐米,求時針轉動一晝夜共走多少釐米?當時我一直不知道時針走一晝夜是幾圈?楊老師就專門給我畫了鐘錶圖,反覆的給我演示,直到我不住的點頭。隨後,楊老師又給我出了幾道類似我錯的題,直至我把這些題都寫對了,楊老師才滿意的讓我回到座位上。

  還有一次,是楊老師在給我們講第三單元——比和比例時,我們班同學一直弄不懂什麼是單位“1”的量,楊老師就想個辦法 。把單位“1”說成是“白天鵝”和“貴賓1號”,不是單位“1”的就說成是“醜小鴨”,同學們一聽“白天鵝”? “貴賓1號”?“醜小鴨”?感覺很有趣,甚至還有幾位同學當場就學鵝和鴨叫呢!剛好我們班有一個叫“桂斌”的同學,楊老師就把他當做是“貴賓1號”,把另一位又瘦又矮的同學當成是“醜小鴨”。開始講課了,同學們像拍電視劇似的坐得端端正正的 ,聽的也十分認真並不停的點頭。楊老師看著我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楊老師令我們感動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我只想說:“老師,您辛苦了!我愛您!”

人感動的作文 篇4

  今天我看了一部短片,講述的是一個可憐的老奶奶孤單在大山裡生活,自給自足,頑強自立地生活。場景很感人,老奶奶的意志很堅強。

  影片中的老奶奶滿臉皺紋,嘴裡只剩一顆牙,眼睛小小的,但眼神透露著對生活熱情的追求。她穿著一件破舊的上衣,繫著一件骯髒的圍裙,褲腿捲起來,腳上穿著一雙粘滿泥土的鞋子,講話時操著一口濃濃的鄉音。樸素的形象給我印象很深刻。

  老太太掄起沉重的鋤頭,費力地向地下挖去。記者問她多少歲了,奶奶驕傲地豎起大拇指,自豪地說:“89歲了,差1歲就90歲了。”記者又問她的親人在哪裡,老奶奶流著淚說,丈夫去世時,她30歲。大兒子也去世了,小兒子去浙江打工,身份證丟了,回不來了。我感受到了老奶奶堅強的背後,隱藏的是孤獨與難過。

  老奶奶談起她的勞動成果,很自豪地說:“去年賣包穀得了一千多元,賣薏仁米收入了一百多元。”老奶奶沒有依靠別人,自實其力,靠著微博的收入,艱難地生活著。想象著,我們平時一個月的零花錢就幾百元,老奶奶生活太不容易了。

  老奶奶的家裡更是破爛,佈置簡單,家裡的鍋咕嘟地冒著氣,揭開鍋蓋,裡面是過期了的雜糧。屋頂上吊著一口鍋,裝著一個破爛不堪的碗和一些糧食。奶奶的床上是兩個粗布枕頭和破被子。老奶奶雖然住這樣的房子,吃這樣的飯菜,但她還是頑強又自立的活了下來。

  看完影片,我知道這個老奶奶很熱愛生活,她不像別人,叫苦叫累,頑強自立。我祝福老奶奶,幸福安康,可以早日見到自己的小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