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通用19篇)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通用1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所見改寫作文3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

  蕭蕭的秋風襲襲吹來,一片片金黃色的梧桐樹葉搖搖擺擺地落了下來,地面也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梧桐樹掛滿了黃色的果實,在風中輕輕搖曳,像是一群正在跳舞的精靈。

  暖暖的月光籠罩著大地。詩人在江邊散步,枯黃的樹葉發出了“沙沙”的聲音,瑟瑟的秋風送來了陣陣寒意。江面上泛起了層層漣漪,讓遠在外鄉的詩人,不禁想起了年邁的父母、深情厚誼的兄弟還有美麗的家鄉。詩人的眼中閃著點點淚光。

  夜漸漸深了,詩人藉著月光慢慢地往回走。忽然,他轉過頭,看見遠處一戶人家的籬笆下閃爍著微弱的光亮,詩人想起自己小時候和同伴們挑燈在夜裡遊玩,捉弄蟋蟀的情景。詩人猜想孩子們肯定也是在捉弄蟋蟀。

  詩人微笑著,搖搖頭,孤單的身影越來越遠……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2

  在一個夏天的傍晚,天空中映著一大片火紅的晚霞。在山坡上,有一隻老黃牛正在悠閒地吃著草。一個七八歲的小牧童騎在老黃牛的背上。只見他面帶微笑,黑紅色的臉上鑲嵌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赤著腳,頭頂上的小辮子在晚霞的照映下格外顯眼。牧童右手拿著牧鞭,左手扶著牛背,悠然地唱起了牧歌。那清脆悅耳的歌聲在山間盪漾。老黃牛馱著他,緩緩地走進了樹木茂盛的樹林。樹林裡,小鳥在歡唱,知了在鳴叫。彷彿來到了到處充滿音樂的世界。

  牧童抬頭仰望,發現在一棵樹的樹幹上趴著一隻知了。這隻知了黑黝黝的背上貼著一對透明的翅膀。他心想:啊!多可愛的知了呀!如果捉住這隻知了,讓它去和夥伴們的知了比試比試,那冠軍就非我莫屬了!想到這兒,牧童突然停止了歌唱,悄悄地趕著牛,來到了樹下。那知了卻還在

  “知——了——知——了——”地叫得正歡呢!

  牧童小心翼翼地站在黃牛的背上,踮著腳,一邊扒著樹幹,一邊飛快地抓住知了。聽著手中變調了的叫聲,牧童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他一手攥著知了,一手拿著牧鞭,騎在黃牛的背上,又唱起了牧歌,那歌聲在山間縈繞……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3

  一天清晨,詩人袁牧走在鄉間小路上,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 ,一邊觀賞著美麗的景色:四周的花兒爭奇鬥豔,發瘋似地吐著香氣......

  忽然,有一個小牧童坐在他的牛背上,嘴裡還哼著小曲:“我家牛兒肥,我家牛兒壯,我家牛兒最能幹;我家牛兒肥,我家牛兒壯,我家牛兒最能幹......”歌聲穿過樹林,迴環呼應。

  他唱著唱著便不唱了,他大概是想捉住柳樹上正在鳴叫的蟬兒吧,只見他躡手躡腳地走向蟬兒,猛撲一下,手還沒碰到蟬兒,蟬兒便飛走了,牧童吸取上次教訓,又來到另一隻蟬兒後面,他先把手輕輕地,悄悄地放在與蟬兒僅有 豪米的地方,猛撲一下,耶,抓住了!小牧童坐在他的牛背上,嘴裡還哼著小曲:“我家牛兒肥,我家牛兒壯,我家牛兒最能幹;我家牛兒肥,我家牛兒壯,我家牛兒最能幹...... ”

  袁牧看後,詩興大發 ,立刻寫下了這首詩:

  《所見》

  牧童騎黃牛,

  歌聲震林樾。

  意欲撲鳴蟬,

  忽然閉口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4

  晚上,一陣陣寒風吹動著梧桐樹的葉子,發出“沙沙沙”的聲響,梧葉像美麗的音符往下落,鋪了路一地的金黃。

  江上的秋風吹起一朵朵浪花,讓詩人葉紹翁想起了自己的家鄉。

  夜已深,周圍一片寂靜,大家都已經進入了夢鄉,只有葉紹翁翻來覆去睡不著。他穿好鞋子走到窗前,向外望去。突然,他看見籬笆旁亮著一盞燈,原來是一個小男孩提著一盞燈籠和一個小女孩蹲在草地上,葉紹翁猜想他們一定是在抓蟋蟀。

  “我看到蟋蟀了!”小女孩叫著。

  “輕點聲,把蟋蟀嚇跑了。”小男孩輕聲說,“讓我來。”

  男孩子慢慢地走到蟋蟀旁,迅速把蟋蟀抓住,小女孩開啟瓶子,他們輕輕地把蟋蟀裝進瓶子裡。小男孩和小女孩高興得跳起來:“我們抓到蟋蟀啦,我們抓到蟋蟀啦!”

  看到這一幕,葉紹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時候自己也喜歡和小夥伴偷偷溜出家門,一起去抓蟋蟀,鬥蟋蟀。可現在自己獨自一人遠在他鄉,他感到孤獨和寂寞,更加想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了。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5

  一天,陽光明媚,照得湖水波光粼粼。山上霧氣繚繞,岩石掩映;山下樹林鬱鬱蔥蔥,青翠欲滴。在哪樹林中,穿插著一條曲徑通幽的小路,一切都那麼安靜……

  突然,小路上傳來了熟悉的歌聲。起先小的幾乎聽不到,但慢慢地,那歌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嘹亮……。漸漸地,天邊出現了一個牧童,一手拿竹竿,一手拿著一本書。到了湖邊,牧童把水牛放到湖裡,便回到柳樹邊,拿出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他讀得那麼入迷,那麼專心致志。不過,那“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始終困擾著他。

  牧童終於忍受不了了,他“騰”地跳起來,抄起竹竿就往蟬哪兒追。蟬撲了一下翅膀,像是要飛走的樣子。牧童只好退回樹下,準備伺機而動。蟬放鬆警惕,只見牧童突然舉起竹竿,撲了過去,蟬則猝不及防,被打落在地。

  一天的工作結束了,牧童帶著蟬美滋滋地回家了。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6

  一個夏日的清晨,幾朵白雲悠閒地飄浮在瓦藍瓦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照耀著大地,樹林裡傳來清脆悅耳的歌聲,不絕於耳。

  這時,一個頭戴草帽,穿著草鞋的小牧童出現了。他騎著一頭小黃牛,哼著歌謠,不時還搖晃著小腳丫,可愛極了。牧童那優美好聽的歌聲傳遍了整個林子:小草聽了,揚起了頭;小花聽了,隨著旋律點頭;柳樹聽了,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忽然,動聽的歌聲停止了。原來是牧童看到一隻知了正趴在樹枝上鳴叫呢。他想抓住知了,又怕歌聲把知了嚇跑了,所以他不再唱歌,輕輕地從牛背上滑下來,站在樹下靜靜地觀察,等待時機。就在蟬依然放聲叫著知了知了的時候,牧童快速地伸出了手,抓住了蟬。他興奮極了,哼著歌爬上了牛背,回家去了。

  詩人袁枚看見了這麼聰明可愛的小娃娃,不由得被他逗樂了。於是詩興大發,提筆寫下了《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7

  夏日炎炎似火燒,陽光辣辣地烘烤著我的小木屋,儘管有木屋遮擋著強烈的陽光,我仍然感覺被熱浪包圍著。窗外,偶爾撲來一陣風,也是熱的。“夏日歌唱家”知了在不知疲倦地唱著“知了,知了”,“唱”得我心煩意亂。我終於在屋裡呆不住了,走出木屋想透透氣。

  屋外,鬆軟的草地碧綠如同絲毯,青青的楊柳隨著風兒舞動著秀髮。伴隨著小溪“嘩啦啦”的響聲扭動著纖細的腰肢。遠處,不知誰家的孩子騎著牛兒在炎炎烈日下唱著優揚的牧歌。牛兒走近了,歌聲卻忽然中斷。只見那牧童專注地盯著柳樹枝頭,哦,原來樹上停著一位“夏日歌唱家”呀!那小傢伙穿著一身棕黑色的外套,一對長長透明的翅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像塗了油彩一樣,好漂亮呀!它不知道就要“大難臨頭”了,還在高歌呢!牧童已經向它悄悄地靠近。

  這是一幅多麼美妙的夏日田園圖啊!我不禁念道:“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8

  今天晚上的月亮真圓啊!這不僅讓我想起了小時候過的中秋節。

  我走在江邊的小路上,蕭瑟的秋風瑟瑟吹來,江面不時地湧起陣陣漣漪。江邊的梧桐樹葉都黃了,我彎腰撿起一片梧桐葉,看著這片葉子,讓我想起了我們家鄉的梧桐樹。

  一陣晚風吹過來。梧桐樹上的葉子晃來晃去像一群正在跳舞的小姑娘。忽然,又來了一陣大風。梧桐樹上的葉子被颳了下來,就像在下葉子雨。

  天越來越暗了,我藉著月光往回走。忽然聽見幾聲“嘻嘻嘻”的笑聲,遠處的一所民房的籬笆外,閃爍著忽隱忽現的亮光,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幾個小朋友在捉蟋蟀、鬥蟋蟀。他們玩得不亦樂乎。這不僅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和夥伴們一起鬥蟋蟀的情景。

  正當我沉醉於小時候的時光裡,不知是哪一個小朋友的母親叫他快回家了,我想我也該走了。

  我走在江邊,邊走邊回味小時候的美好時光。漸漸地,我的身影消失在薄霧中。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9

  秋夜裡,我獨自一人在江邊散步,忽然,迎面吹來了一陣寒風,凍得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全身上下都起了雞皮疙瘩。啊,真冷呀!果然已經是深秋時節,瑟瑟的寒風吹得梧桐葉“簫簫”的響,一片梧桐葉飄落下來正好落在了我的頭上。我拿下來一看,這片梧桐葉已經泛黃,但依然那麼美,我瞧著它思緒萬千,記憶奔回了遙遠的故鄉:家鄉的梧桐樹也是那麼高大,梧桐樹葉也是那樣美呀!每到秋天,滿樹金黃,一片片落葉鋪滿大地,呈現出醉人的秋色,我彷彿置身於故鄉,在這一片美景中無法自拔。

  “唧唧唧”一陣蟋蟀的叫聲把我從回憶中驚醒,我循聲望去,江邊的籬笆邊有一座亮著燈的小木屋,燈光透過窗戶照射出來,有幾個小孩兒在燈下撥弄著什麼,我走近一看,原來是在鬥蟋蟀呢!這是我小時候時常玩的遊戲,想想真是懷念兒時快樂的時光。孩子們不時發出“咯咯咯”的笑聲,我也跟著笑了!

  他鄉似故鄉,這裡的一切也如故鄉一樣倍感親切啊!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0

  在一個沒有星星的夜晚,我看到了那心酸的一幕。

  那天,我一如既往的乘著鄰居家的順風車回家,一如既往的走了某條路,又一如既往地看到了那一幕。那是賣滷料的小攤,攤主扶妻契子在寒風中守望。他的妻子滿臉通紅,懷中裹著一個襁褓嬰兒,這嬰兒熟睡著,眉頭卻是皺著的,或許是這風冷得不能讓他有個好夢,或許是因為不滿自己裹著這麼嚴實。攤主的小女孩在一把廢舊的塑膠椅上,本就眯著的眼的眼皮不爭氣地垂下,又刻意抬起。

  一旁的“業主”在風中立著,用手托住臉,在滷料攤的燈光映照下顯得更加疲憊。一邊期待著顧客,一邊回頭看看自己的家人,無奈地搖搖頭。

  與他們擦肩而過的我,心一下子就被揪起了。為什麼要在夜裡的寒風中擺攤?是迫於生計麼,竟要連最小的也一起“工作”,還是怕誰孤單,把誰落在家裡都不心安?

  一股股酸水浸透我的心,一根根汗毛都不寒而慄,在夜中,我的思緒凝成了一條無盡的線,我的心比這夜更冷,更冷……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1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一名五歲的小牧童騎著他的小黃牛,來到了一片茂密的樹林裡玩耍。樹林鬱鬱蔥蔥的,地上的花兒和小草被火熱的太陽炙烤著,都耷拉下了腦袋。

  小牧童一邊騎著小黃牛,一邊唱著動聽的歌。忽然,一棵高大的樹上響起了一陣悅耳的鳴叫,這讓小牧童感到非常奇怪,心想:咦?我唱的歌不是全村最好聽的嗎?怎麼突然來了個比我唱歌還好聽的小傢伙呢?怎麼會這樣,我到要看看究竟是誰!

  於是,小牧童先從牛背上猛得一躍而下,然後走向那高大又茂盛的樹,抬頭看了看。過了一會兒,一隻正在鳴叫的蟬從隱蔽的樹葉間飛了出來。於是小牧童自言自語道:“我要抓到你,可是我該用什麼辦法抓你呢?”牧童左思右想了許久,終於想出辦法了。他笑嘻嘻地說:“我可以用雙手輕輕地捂住它。”說完,小牧童躡手躡腳地靠近蟬,快速地伸手抓了上去,結果蟬沒抓到,卻抓到了一片碧綠碧綠的樹葉。

  最終,小牧童只好帶著遺憾失落地回家了。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2

  陽光明媚的一天,一位可愛的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慢慢地在林中緩行,那小牧童戴著笠帽,穿著不得體的衣服,赤著小腳丫。林中除了小牧童清脆明亮的歌聲外,沒有別的人的聲音,好像是他一個人的演唱會,小草和小花跟著小牧童歌聲的旋律搖頭晃腦,蝴蝶姐姐們為他伴舞,小溪嘩啦啦的聲音和小蜜蜂嗡嗡嗡的聲音為他伴奏這簡直是個天然的演奏廳!先讓我們聽聽小牧童的第一曲:

  我在林中真快樂。嘩啦啦啦啦!

  小黃牛與我作伴。哞!

  蜜蜂還有小蝴蝶。嗡嗡嗡!

  知了知了知了!正當小牧童唱的正起勁的時候,突然又一位主角登場蟬。小牧童立刻停住了歌聲,哼,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主動跟我提出比賽呢!小牧童想,既然是這樣,我就把你捉回家,再慢慢比!想著,他輕輕地從牛背上下來,一動不動地仔細聽,好找到蟬的位置。

  這有趣的一幕被詩人袁枚看見了,他立刻興沖沖回家,寫下了這首富有童趣的詩《所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3

  在一個烈日當空、赤日炎炎的夏天,天上萬裡無雲,雲彩好像都被太陽燒化了,消失得無影無蹤。太陽把地面烤得滾燙滾燙的。柳樹姑娘熱得低下了頭,知了也在樹上叫著熱。

  一個身穿紅衣藍褲,戴著一頂草帽,大概六七歲的小孩子騎在一頭老黃牛的背上,高聲地唱著歌。黃牛緩緩的走在在林間小道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迴盪著,振動了樹林中的每一處角落。他唱著唱著,突然就不唱了,他讓老黃牛停止了行走。大概是想捉住那隻正在柳樹上叫著的知了吧,只見他躡手躡腳地走向了知了,猛撲一下,知了似乎發現了正在向它靠近的危險,從這棵樹飛到了另一棵樹了,讓牧童撲了個空,他再撲了一次,手還沒碰到知了,知了就又飛到另一棵樹上了。牧童十分不甘心,心想:今天我非要捉住這隻知了不可。他飛快地跑回家中,找了一個網袋,又拿了一根竹竿,做了一個套知了的網。他來到了停知了的那棵樹前,屏住了呼吸、輕手輕腳地靠近了知了,猛地用網一套,就套住了那隻知了,知了在網中垂死掙扎著,也不濟於事。

  太陽臨近了頭頂,牧童騎在老黃牛的背上,嘴裡哼著小曲,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4

  夏天來了,一個晴朗的中午,牧童想騎著黃牛到林中轉一轉,他穿著一件藍色的襯衫,一件黑白相間的褲子,和一雙黑色的小布鞋,手裡拿著一根竹竿。老黃牛是老黃色的。他們出發了。

  牧童騎著黃牛在林中轉,忽然,到了一條河邊,牧童不知怎麼辦,黃牛停了一會,直接下河裡,原來這條河只有黃牛半腿那麼深。牧童看見林中這麼美的景色,不由得哼起了一首小曲,他的歌聲很嘹亮,迴盪在林中。一陣風拂過,樹兒的葉子隨風飄揚,好像在為牧童伴舞!

  忽然,牧童看見一隻正在鳴叫的知了,想去捉它,便馬上停止了唱歌,站在樹下一動不動、屏息凝神地望著它,然後慢慢地爬上樹,一把抓住了知了,知了在牧童手中使勁掙扎,知了知道自己掙扎不過,便不掙扎了,牧童覺得知了好像心服口服,於是就把手露出一點縫隙,知了猛一從牧童手中向上衝,終於逃脫了籠子。牧童很不服氣,就用竹杆打這個知了,一不小心,把知了打個半死半活,又來了一個知了,牧童……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牧童的口袋裡裝著十隻知了,可把牧童給累壞了!牧童騎著老黃牛懷著好心情回家了!在樹林裡留下了牧童美好的回憶。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5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火紅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一陣清脆嘹亮的歌聲在樹林深處迴盪。歌聲越來越近了,只見一個牧童悠然自得地騎在牛背山。你瞧,他頭戴著斗笠,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圓嘟嘟的小臉蛋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斜坐在黃牛背上,一邊高興地唱著歌,一邊將小腳丫歡快地擺動著,好像做了好事被大人們誇獎了。肚子圓圓的老黃牛悠閒的邁著穩重的步伐,往村子裡走去,似乎也沉浸在牧童那嘹亮的歌聲中。

  牧童唱得高興,一陣清脆的蟬鳴聲從附近響起。忽然,牧童從牛背山跳了下來,停住了腳,不再唱歌了。他又慢下步子,貓著身子,仰著頭,牧童小心翼翼向蟬靠近。他原來是想捕捉樹上的鳴叫的蟬呀!近了,又近了,只見牧童離蟬只有一步之遙。但蟬毫無發覺危險就要降臨,仍然知了,知了地叫著。這時,牧童迅速地將雙手向中間一合,蟬立刻變成了牧童的囊中之物。

  牧童笑著,縱身躍上牛背,踏上了回家的路。

  這一情景,剛好被清代大詩人袁牡看見了。隨口吟誦道: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6

  一個驕陽似火的正午,我正在陰涼的樹蔭下散步。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陣清脆嘹亮的歌聲。我舉頭望去,只見一個頭頂荷葉,身披紅衫,穿著藍褲,光著腳丫的牧童側坐在牛背上放聲歌唱。那頭四肢粗壯的黃牛緩緩地走來了。

  突然,牧童的歌聲戛然而止。我正疑惑,他怎麼不唱了呢?只見他側耳傾聽著什麼。騰地,他一個鯉魚打挺躍下牛背,躡手躡腳地朝一棵柳樹走去。我恍然大悟,原來,牧童是想捕捉一隻鳴叫的知了。

  牧童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向蟬撲去,可蟬一泡尿,早跑了。他仍不服氣,又向另外的一隻蟬發起了“攻擊”,經過四五次回合, “奸詐狡猾”的蟬終於被牧童給捉住了。可就在牧童喜滋滋地張開手時,蟬“嗞”的一聲飛走了,惱的牧童連連跺腳。

  還好,有隻蟬正如痴如醉地趴在一棵白楊樹的枝條上。牧童吸收教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鳴蟬,蟬被死死地抓住了。

  牧童欣喜若狂,抓著蟬跨上牛揹走遠了。

  我看後,詩興大發,不禁低聲吟誦起來: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7

  一個夏天的傍晚,天邊映著火紅的晚霞。從山坡上走來了一頭老黃牛,一個七八歲的小牧童騎在黃牛背背上。只見他面帶微笑,一張黑紅色的小圓臉上嵌著一雙聰慧的大眼睛,身穿白色的短衣褲,赤著腳,頭上的牛角小辮在晚霞的輝映下格外顯眼。

  牧童右手拿著牧鞭,左手扶著牛背,搖著腦袋,悠然地唱著牧歌:“我是一個小牧童,每天放牛忙。牛兒肥,牛兒壯,心中喜洋洋。”清脆悅耳的歌聲在山間迴盪。老黃牛馱著他進了一片茂盛的樹林,樹林裡小鳥在歡唱,知了在長鳴,他彷彿來到一個充滿音樂的綠色世界裡。牧童忽然抬頭仰望,發現在一棵楊樹上趴著一隻大知了。這隻知了黑油油的脊背上貼著一對透明的大翅膀。啊!多可愛的知了啊!如果捉它去和夥伴們的知了比試比試,那冠軍非它莫屬。牧童想到這兒,忽然閉口停止了歌聲,輕輕拍牛來到樹下,知了還在“知——知——”地叫得歡呢。

  牧童小心翼翼地站在黃牛背上,踮著腳尖,一手扒著樹幹,一手閃電般的抓住了知了。知了拼命掙扎,可哪裡能逃住牧童的手掌。聽著手中知了變調的叫聲,牧童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他一手攥著知了,一手拿著牧鞭,騎在黃牛背上,又唱起了歌,歌聲在林間迴盪......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8

  呼呼——呼——

  一陣陣寒風從遠處迎面吹,繞過林子,掠過田野,在轉過梧桐樹時,風在梧葉中游蕩,不時還發出“蕭蕭”的聲音。幾片已經枯黃的葉子從樹中緩緩落下,像一隻無力的蝴蝶在空中盤旋。

  咻咻——咻——

  我在船上看著遠處的地平線,時不時看到一些小光點,那是起早貪黑的辛苦漁民。江風夾著家鄉的味道席捲而來,直戳我思念家鄉的內心,我不禁想起了家鄉里的老母親,她現在會不會像那漁民一樣正在田地裡幹著苦活呢?我流下了淚水。

  哈哈——哈——

  一陣兒童們的笑聲傳來,我知道一定是那些小孩從樹上摘下了樹枝,然後找來了幾隻蛐蛐,正在鬥著玩呢!這種兒童的笑聲猶如我面前的月亮一樣潔白,好似船邊的江水一樣純潔。這也讓我想起在兒時,我和小夥伴們一起在河邊高興地抓魚蝦,在叢林中玩捉迷藏,在山上採蘑菇的場景。我忍不住放聲大哭。

  一盞細燈光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遠處的兩座身高百尺的山嶺之間的一座小房子,在用竹籬圍好的院子之間,有一盞隱隱約約的燈在發光,現在格外的孤獨,這也襯托了我內心中孤獨與思念家鄉的情感。

  在我心心念唸的故鄉,不知親愛的家人是否也在與我同看這一輪明月。

  所見改寫作文300字 篇19

  這是一個深秋的夜晚,孤獨的月亮像碧玉盤一樣掛在深藍的天空上,光撒滿了湖面。忽然,一陣風颳來,吹得水面波光粼粼,月光像水銀在遊動,零零散散。岸邊那些高大的梧桐樹,葉子已經枯黃,嘩啦嘩啦落了下來,讓人覺得一陣秋風的寒意,涼涼的,驚動了人熱騰騰的心。

  夜深了,我孤獨的坐在一艘小船上。水從船頭分開,又在船尾匯合,水波的嘩啦嘩啦聲從我耳邊匆匆掠過……船順流而下,幾座草房子映入了我的眼簾。

  我從船上眺望著,看見一個紙燈籠照映在月光下。籬笆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草。突然,一片蟈蟈的叫聲打動了我的心。原來是剛剛點著紙燈籠的兩個孩子在捉蟈蟈,也許他們也是被蟈蟈的叫聲打動了。

  那個男孩點著燈籠,女孩觀察著,忽然,女孩兒大喊一聲:“看呀!快看呀!我發現蟈蟈了!”男孩兒趕緊把燈籠給女孩,小聲說:“小點兒聲,別驚動它!”男孩兒眼疾手快地朝蟈蟈撲了過去。他們的歡樂聲劃破了夜空……

  也許,我家鄉的小孩們也在捉蟈蟈吧!客遊在外的我呀,何時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