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合集15篇)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合集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1

  一年夏天,著名詩人辛棄疾來到了村莊瀏覽。

  初入村莊,鳥鳴,蟲鳴,家畜聲組成了一首奇妙的交響樂。五顏六色的鳥兒忽起忽落,為茫茫無際的天空增添了生趣。天是那麼藍,空氣是那麼清新,使他想高歌一曲,表示滿心的愉快。遠處的山上綠樹成陰,綠得讓人彷彿到了草原。鄉村的空氣那麼清新,讓人彷彿感覺置身於森林中。鄉村的水是那麼清澈,清澈得可以看見溪底的沙石。小溪裡傲然挺立著粉紅的荷花,將清澈的小溪點綴得更加美麗。真是“荷在水中生,水在荷間流。”“鄉村山水甲天下。”辛棄疾完全陶醉在一派田園風光中。

  不知不覺中,太陽已經偏西,但他仍不肯離去,於是便在這住了一夜。

  第二天,辛棄疾被一片嘩嘩的溪水聲所吸引,又是一番新景緻:一所低矮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屋後幾棵老樹,挺拔地站立著。陽光明媚,照耀著大地。園子裡,一棵挺拔的樺樹映入眼簾。它的樹幹向小溪的方向傾斜,鬱鬱蔥蔥,枝繁葉茂,像一張大網一樣。樹皮像刷了白漿一樣,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樹下,兩隻雞在悠閒地散步,咯咯地叫著。交響樂中,聲聲雞鳴,猶如伴著鼓點,和著琴聲,每一拍都極為準確,銜接得天衣無縫。在窗前,一對老夫妻在悠閒自在地聊天。園子不遠處,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樹陰下編雞籠。最可愛的是小兒子,他在屋簷下剝蓮蓬吃,一派泰和的景象。真如馬致遠描寫的那樣:“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辛棄疾詩性大發,揮筆寫道:“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這首詩就是我們今天讀到的清平樂·村居。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2

  夏日。午後。

  天如青石,日如金盤。天地之間一片華麗。遠處的鄉村,在一片綠色中,顯得那麼樸素。

  小路旁,青草散發著香味,不知名的野花,在風中搖晃。沿著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往前走,看到一間又低又小的茅草屋。一陣風吹來,輕輕地拂過臉頰,甚是清涼。也把略帶醉意的聲音傳到了我們的耳邊。原來,茅草屋內一對老夫婦,操著柔媚的吳地方言,正略帶著醉意,互相說笑著……

  老婦對老翁笑著說:“老伴啊,我們的三個孩子慢慢長大了,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我真是太高興了。我們可以放心地安享晚年了。”老翁聽了這話,連連點頭說道:“是啊,是啊!你看,我們的大兒子不僅勤奮而且肯吃苦,將來一定是我們家中的頂樑柱,可以照顧好兩個弟弟。二兒子心靈且手巧,可以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不過呢,我還是最喜歡我們的小兒子,他可愛頑皮,真是我們家的“開心果”。老翁說著說著,不約而同地和老婦一同望向了屋外。

  此時,大兒子正在小溪東邊的田地裡賣力地用鏟子鋤豆,任憑汗水溼了衣服,也沒有停下。二兒子坐在大樹下,編織著雞籠,速度極快,手法熟練。小兒子最頑皮了。你看,他扎著兩個羊角辮,額頭前留著一縷劉海,身體橫臥著,雙腳翹得高高的,正剝著荷花里長出的蓮蓬呢!他邊吃著,嘴裡還邊哼著小曲兒,時不時搖頭晃腦,真是惹人喜愛。

  鄉村生活真美好啊!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3

  一天中午,陽光明媚,作者辛棄疾漫步在鄉間小路上。他走著走著來到一戶人家的門口。一個茅草屋旁有一條小溪,河水很清,可以看到河底的魚蝦。河上長滿了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經有開了兩片花瓣,還有的已經全開了。多美呀!小溪上還有碧綠的青草。小溪邊有一顆棗樹,那棗樹枝幹遒勁、鬱郁蒼蒼、充滿了生機。樹上還結著又大又紅的棗,像小孩子紅撲撲的臉龐啊!屋子後面有一片竹林,那竹林青翠欲滴。竹林後面有一座連綿起伏的青山。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呀!

  忽然,他聽到了一些呢喃細語,還夾雜著吳地的方言。他回頭一看,原來在那低低的屋簷下有一對老年夫妻在談話呢!

  辛棄疾又將目光移在了大兒子身上,他正在太陽底下鋤豆呢!豆大的汗珠從他的臉上流了下來。有他這樣的兒子,可真好呀!中兒子也不賴呀!他正在聚精會神地編織雞籠呢!他做得又快又好!最讓人喜歡的是天真無邪的小兒子。他正在小溪邊剝食著令人垂涎三尺的蓮蓬呢!瞧,他是多麼全神貫注呀!他臥在溪旁,腿一上一下地搖晃著。小兒子多可愛呀!誰見了都會喜歡的。

  那對老夫妻雖然住在簡陋的茅草屋,但仍然幸福美滿!有三個孝順懂事的兒子呀!他多渴望有這樣一個家呀!

  辛棄疾按奈不住自己心裡激動的心情,隨即吟出了膾炙人口的名詞清平樂 村居:

  茅簷低下,

  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

  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4

  辛棄疾被放逐到鄉村當官。

  他一臉憂愁,來到一條小溪邊。溪水叮叮咚咚地流著,活潑可愛的小魚在玩耍。再向前望去,有一座低小的房子,房頂用茅草遮蓋著。房頂爬著幾條南瓜藤,南瓜又大又圓,風一吹南瓜的葉子就飛舞著,時而像個芭蕾舞演員一樣,不停地旋轉,時而像個沉思者一樣靜靜地停在那兒。房屋旁一棵樹上長滿了青蔥的樹葉。樹下幾隻肥壯的雞在覓食。

  茅草屋裡有一位老翁一老婦在用濃重的鄉音說笑。老翁手裡拿著一小杯酒對老婦說:“你喝了酒臉紅裡透白勝過十八歲的少女!”老婦笑笑說:“你這個老頭兒,我都快八十了你還拿我取樂!”“也是呀!我們也都老了兒子們也能幫我的忙了。”老公公說道。老婦又品了一點兒小酒望著舉起鋤頭揮汗如雨邁力地幹活的大兒子說:“你看看,我們的大兒子真懂事!地種得挺棒!他也大了,等過年了,給他取個媳婦兒吧。” “你也瞧瞧我們的二兒子,孝順啊!你看他都把我的手藝全給學到了,織的籠子多結實。”老翁自豪地讚歎道。老婦連連說:“小兒子也招人喜歡呀!你瞧。”只見他們的小兒子正臥在溪邊。頭上織一個牛角辮,穿著一個紅色的小肚兜,手裡還不停地剝著荷塘邊的蓮蓬。真是個快樂無憂的小傢伙啊!

  看到這,辛棄疾想,我為什麼一定要在宦海沉浮呢?這不正是我向往的生活嗎?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5

  一片青青的草地上,有一個小村莊。村莊的東邊有一座小房子,房子旁邊有一條小溪,溪水清澈見底,魚蝦成群。房子裡有一對老夫妻,他們一邊喝著美酒,一邊用吳地的方談著話。老夫說:“咱們的大兒子力氣大,能幹活;二兒子聰明、編織技術好;小兒子才六歲,但特別聽話,從不搗亂。”老婦說:“對呀,老大每天種菜鋤豆,讓咱們有足夠的食物;老二給我們補衣服,不會挨凍。怪不得鄰居們都說咱們老大老二好。老三雖小,可是乖巧、不搗亂。”

  這時,他們的兒子在幹什麼呢?老大在小溪東邊豆田裡除雜草,老二在織雞籠,小兒子則跑到老大面前說:“大哥,陪我玩兒吧!”老大說:“不行,小弟,我在鋤豆田裡的雜草呢,不鋤的話,豆子就長不出來,你也就吃不成你最愛吃的炒豆了。”“多長時間可以幹完?”“至少一個時辰(兩個小時)。”“時間太長了,我找二哥去!”老三立刻去找老二。“二哥,陪我玩兒吧!”“不行,我得織雞籠,否則雞全跑了。”老二說。“多長時間可以幹完?”“少說也得一個時辰。”老三隻好走開。

  突然,老三看到了幾隻野雞:“對,爪幾隻野雞,回家做雞肉,爹孃一定會表揚我的!”老三立刻去抓野雞。但野雞用“車輪戰術”,一隻跑不動了,另一隻接著跑,讓老三消耗體力不少,老三跑不動了,野雞也全跑了;老三突然又看見河裡蹦出幾條鯉魚:“抓幾條鯉魚也行!”他立刻回家拿來漁網,想把漁網撒進河裡。但是,他不會撒網,不但沒抓住魚,反而把自己掉水裡了!幸虧網的.另一頭掛在了岸上,老三才得以爬上岸來。

  老三想,還幹什麼呢?突然,一個蓮蓬從河的另一端漂了過來,於是,他抓起蓮蓬趴著剝了起來。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6

  夏日裡,幽靜的竹林透著勃勃生機,茂密的青草像毯子一樣,鋪蓋大地,遠處山巒隱約可見,一條清澈的小溪在流淌。

  辛棄疾打仗回來,正望著這美麗的小山村出神,忽然他聽到在一座又低又小,用茅草搭的小屋中有人帶著醉意正相互取笑,辛棄疾轉頭一看,原來是一對白髮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呀!

  老爺爺曲著眼說:“老婆子,你和年輕的時候一樣漂亮,你當年貌美如花的,怎麼就看上我了呢?”“哎,當年你也不錯,人老實、勤快,我這輩子真是沒找錯人呀!你我都是這輩子的依靠。”於是,老奶奶靠向老爺爺,老爺爺又說:“現在咱們家也挺幸福的,有三個爭氣的好兒子呀!”

  “大兒子週一到週五就去上學,一有時間就到門口的田間幫咱們耕地。”辛棄疾隨聲望向門口,大男孩汗流浹背地正拿著鋤頭專心致志地除著豆田裡的雜草,他也顧不上喝水。

  老爺爺用手指了指院子裡的二兒子,又說到:“咱二兒子也不錯!”二兒子心靈手巧編的一手好雞籠,辛棄疾看到雞籠的竹子一條條編的錯落有致,雞籠在他的手中來回穿梭著,好利索。

  辛棄疾心裡嘖嘖地稱讚著:“真棒,這兩個兒子真棒,能吃苦又心靈手巧,不知小兒子怎麼樣?

  這時老奶奶說:“咱小兒子也不錯,小兒子也不錯小兒子又可愛,又調皮,還懂事,你看他正為我們剝蓮蓬呢!

  辛棄疾看完這一家五口的生活,提筆寫下了——《清平樂·村居》。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7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溪邊長滿了綠綠的青草,溪中挨挨擠擠的荷葉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一陣風輕輕地吹過,荷葉翩翩起舞。瞧,溪裡倒映著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那是誰呢?原來是溪前的一棵大白楊呀!白楊樹旁邊,一座低小的茅屋。藤條爬上了屋頂,結了許多個大南瓜。屋後一片鬱鬱蔥蔥的松樹林,放眼望去,那兒還種植了一大片大豆呢!

  屋裡,滿頭白髮的老爺爺、老奶奶正藉著酒意說悄悄話呢!老爺爺對老奶奶說:“你喲,可真是越活越年輕,越活越漂亮了呀!”老奶奶一聽,可樂了,說:“就會耍嘴皮了。今天又做錯了什麼事,回來巴結我呀?”老爺爺忙說:“我哪有?你真的越活越年輕。”老奶奶說:“你別給我添麻煩就不錯啦!”他們又說又笑。

  這時,太陽已經高照。

  勤快的大兒子雖然熱得直冒汗,但他依然在豆田裡鋤草;心靈手巧的二兒子雖然年紀尚小,但他也沒閒著,正在樹陰下編織雞籠;最小的三兒子,他橫臥在溪邊,一會逗逗魚兒,一會又剝食著蓮蓬,那調皮的樣子十分惹人喜愛。

  “兒子長大啦!孝順了!”老奶奶對老爺爺說著。老爺爺回答:“是啊!我們可以安享晚年啦!”說著,他們的嘴角浮起一絲微笑。

  這是一個多麼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這是一個多麼和睦、美滿的家庭啊!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8

  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辛棄疾又要去拜訪他的老朋友了。

  他沿著一條小溪,踩著鋪滿青草的小路,走到一處低小的茅屋下,裡面傳出陣陣笑聲,辛棄疾忍不住推門而入:“什麼事那麼高興啊?”

  “呵呵!辛棄疾!你來啦!”老翁端起酒杯,“來,正好陪我喝一杯。”老婦連忙起來倒酒,三個人喝得不亦樂乎。

  辛棄疾突然想起什麼,問道:“你們兒子去哪了?”“走,帶你去看看!”老夫婦一起站起來,帶辛棄疾出了門。

  大兒子正戴著草帽在豆田裡著草,他累得氣喘吁吁,衣服都溼透了,貼在身上,還一直不抬頭地忙著,一點兒都沒有發現站在地邊的父母。辛棄疾讚歎道:“真是一個勤快的兒子啊!”

  他們走到溪邊的大樹下,二兒子正在編雞籠呢。雞鴨圍著他轉來轉去,他一邊細心地編著,一邊笑眯眯地看著它們。老婦對老翁笑著說:“我們這倆兒子真勤快呀!我們有他們真幸福!”

  “哈哈哈……”一陣笑聲傳來,辛棄疾好奇地走過去,原來小兒子正趴在溪頭剝蓮蓬呢!小兒子聽到動靜,轉過身來,一臉的泥巴,調皮地對辛棄疾說:“叔叔,你也想吃蓮蓬籽兒嗎?”那可愛的模樣讓人越看越喜歡。

  辛棄疾感嘆道:“有大兒子和二兒子幫忙,又有小兒子帶來快樂,這夫婦倆真幸運啊!”

  小溪嘩嘩地流著,像在唱著歌,相信他們一家人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9

  我,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充滿了憂愁,我的故鄉啊!怎麼能被京人佔領呢?我是多麼想報國啊!一路上,多麼美好的景色,只有我。憂心忡忡。

  走到了一戶農家前,眼前的景象,讓我大為驚歎:

  白雲高高地飄在天上,環繞在天上,環繞在青山上。一對老夫妻面對面坐著,好像喝了點酒,臉上泛著紅暈,他們用當地的土話,親密地交談著。妻子一邊幫丈夫按摩,一邊用手指指東邊,我順著她指著的方向望去,透過一片小竹林,看見一個壯年正在清澈見底的小溪旁,在豆田裡辛勤地鋤著雜草,雖然戴著草帽,但汗水仍不停往下滴。看來,這是他們的大兒子吧!籬笆外有幾棵芭蕉樹,長得鬱鬱蔥蔥,籬笆裡,也許是那對老夫妻的二兒子,他正仔細編織著雞籠子。矮矮的茅草屋旁,一棵非常的棗樹立在那兒。樹下,一個小孩兒,也許是老夫妻的二兒子吧,正在認真地剝著蓮蓬,他前面的一個小池塘,裡面開著粉紅的荷花,肥大的葉子遮滿了整個池塘,魚兒在水裡歡快的遊著,不時從水裡蹦起,再“撲通”一聲跳進池塘裡。

  這時,那對老夫妻看見了我,微笑著伸手招喚我,我也不容推辭,便走了進去,在屋裡坐下。老人給我摘了幾個新鮮的水果,叫他的小兒子採了幾個大的蓮蓬給我吃,我邊津津有味的吃,邊說:“大爺,您有三個兒子哪。”“是啊,他們各有所長啊,一個勤快,一個心靈手巧,一個頑皮可愛又孝順,呵呵!”“您真是有福氣!”“不敢當啊,不敢當啊!”“大爺,瞧您說的,我……”說到這兒,我看見大爺朝正在門外的妻子招招手,叫她進來,他老伴只是淳樸地笑了笑,搖搖頭,隨後就去忙活了。

  走出這戶人家,覺得他們雖然過得很貧苦,但非常快樂,要是天下百姓都像這戶人家一樣安居樂業,該多好啊!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10

  在一座山腳下,有一個小茅屋,裡面住了一戶人家。在茅屋旁有一條小溪,裡面開滿了荷花,長滿了荷葉。荷葉碧綠密集,鋪滿了整條小溪。荷葉又平又大,蜻蜓飛累了,就停在“停機場”上休息;下雨了,荷葉這把“雨傘”就為魚兒遮風擋雨。小溪裡還有幾朵粉紅的荷花更是惹人喜愛,有的含苞待放,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面帶微笑;有的已經完全盛開,就像一盞寶蓮燈。荷葉襯托著荷花,使其更加嬌豔。茅簷下,有一對滿頭白髮的老夫妻,用吳地方言一起談論家常事,其樂融融。老爺爺拿著酒杯一飲而盡,笑著說:“我們真幸福呀,住在這麼優美的環境裡,又有三個能幹的又可愛的兒子。我已經很滿足了。”老奶奶也面帶笑容地附和道:“是啊,是啊。”

  看,大兒子在溪東的豆地裡鋤草,他幹得多賣勁呀,手握農具一下一下地鋤草。大兒子一邊鋤,一邊喃喃自語:等豆子長出來了,一部分可以作為糧食,我們就能吃的更飽了;還有一部分就拿到集市上賣錢,換取一些需要的生活用品。二兒子雖然沒有好體力,但手卻很靈巧。他正在編雞籠,他一邊編,一邊想:有了牢固的雞籠,我們家的雞就會有一個溫暖的家了。最令人喜愛的是調皮的小兒子,他扎著兩個小辮子,臥在溪頭,晃著腿悠閒地剝著蓮蓬吃呢。

  這恬靜、安寧的農村生活,多麼令人嚮往啊!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11

  夏天到了,驕陽似火,夏給人的印象是酷熱與豔陽高照的。詩人辛棄疾來到一個幸福、和諧、美好的家,這是一個低矮的茅屋。屋旁挺立著一棵高大的樹木,翠綠的葉子上,幾隻蟬在唱著令人陶醉的歌曲,門前的小溪上,清澈的水潺潺地流動著,溪旁長滿了翠綠色的蓮葉和鮮嫩的蓮蓬。荷花,蘸著些許清水,寫出生命的瑰麗。小魚縱身躍起,又跳入水中,濺起一圈輕微的漣漪。

  放眼望去,老夫妻的大兒子光著膀子,戴著一頂草帽,在小溪東邊的豆地裡鋤草,時而用鋤頭鋤草,時而彎下身子拔幾棵草,一滴滴豆大的汗珠從他頭上落下。老夫妻的二兒子正編織著雞籠,幾隻雞發出清脆的鳴叫,好像在述說著:“太好了,我們將要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新家了。”

  這時,一陣歡笑聲打破了寂靜,原來是一對老夫妻正坐在屋裡互相逗趣、取樂呢!老夫手裡拿著一瓶酒,喝了一口,說道:“比起以前,現在的生活美好多了。”老伴答道:“可不是嗎,現在不用做農活了,也不用幹家務了,大兒子、二兒子都長大了。”說著,目光不禁看向了三兒子,老夫也目光深遠地看了看三兒子。

  三兒子,他是多麼地淘氣,又是多麼地討人喜歡,他趴在地上翹著兩隻小腳丫,偷偷的剝著蓮蓬吃,吃著吃著還不時的咂咂嘴,那吃相和憨態真讓人喜愛。

  這是多麼和諧的一家人啊!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12

  雞一叫我就起床了,突然一陣咕嚕咕嚕響,我連忙躲進被子,探出頭,左看看右瞅瞅,終於找到了真正的發聲者——我的肚子!“嗯,得找點東西吃了!”我一邊嘟囔著,一邊揉著肚皮,“我這就去餵飽你,你乖乖的!”

  說著,我習慣性往東邊一瞄,果然,豆田裡有個熟悉的身影。大哥又在鋤地了,不用說,今天一定又天不亮就起床了。他猛一下把鋤頭砸進地中,我看著都替他累。再累,他也不肯休息的,一直彎著腰,頭也不抬一下。

  “起來啦!”冷不防冒出來一個聲音,嚇得我差點扭傷了脖子。“哎呀,是你啊,二哥,又嚇我!”說著我後退一步,看準時機,溜到了一棵樹後面,藏到一叢高高的草裡面,大喊一聲,“捉迷藏啦!”哈哈,我暗自得意,看你們誰能找到我!

  等了半天,沒人過來。我扒開草叢一看,二哥,還正忙著編他的雞籠呢。大哥的鋤頭也一下都沒有閒著。

  不跟我玩?算了,不理你們,我還得弄點蓮蓬解解饞呢。跑到溪邊,我伸長胳膊,摘下來一個最大的蓮蓬,趴在地上,一邊唱著:“蓮子蓮子一大堆,轉眼一大堆……”一邊往嘴裡扔著蓮子。真好吃,越吃越好吃,爹孃在哪兒?得給他們嚐嚐。我趴在地上,認認真真剝了半天,一個都沒捨得吃,往衣服裡一包,轉身就往家裡跑。

  剛跑到窗戶邊,我停住了,爹孃正在裡面喝酒呢,一邊喝一邊笑:“鄰居們都說咱倆最有福氣啦,仨兒子都懂事孝順!”“那當然,我最孝順啦!”我一邊喊著,一邊跑了進去……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13

  春日的午後,風和日麗,幾杯酒下肚的辛棄疾從小酒館裡走出來,想到自己壯志未酬,不禁悲從中來,長聲念道:“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微微有些醉意的辛棄疾走在回家的路上,居然迷了路,來到一條小溪邊。小溪兩岸綠草如茵,水裡一群小魚兒在歡快地游來游去。陽光下,微風一吹,水面像魔鏡,泛起了漣漪。溪旁有一座茅屋,雖然簡陋,但風情依依,屋後是連綿起伏的山丘,左邊是一片小竹林,一座小橋橫跨在小溪上。

  突然,從茅屋裡傳出的吳膿軟語打斷了辛棄疾的沉思。雖然他聽不懂,但是也不願去打擾他們。透過窗戶,可以看到,屋內是一對白髮夫婦,他們兩頰有些紅暈。也許,他們午飯飲了酒,現在正在談論家常之事。看他們打趣逗樂的樣子,辛棄疾多麼羨慕啊!這是誰家的老翁、老太太呢?他們為什麼這麼自在悠閒呢?

  抬眼望去,溪頭的東邊,他們的大兒子正在豆田鋤草。看他那認真的樣子,似乎很怕把野草當成豆苗留下,把豆苗當野草鋤掉。

  二兒子正在樹蔭下織雞籠,那“唰唰”的聲音似乎在演奏樂曲。

  最可愛的是小兒子,他趴在溪邊剝著吃蓮蓬,兩腳不停地晃來晃去,嘴裡還哼著兒歌。

  此情此景,辛棄疾感慨萬千,這不就是我抗金的目的嗎?

  辛棄疾的酒忽然醒了,他飛奔回家,寫下:

  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14

  在一個夏天的早晨,我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在村莊裡有幾戶人家,有一戶的人家住著小茅屋,又矮又低,屋簷上爬滿了瓜藤,結出了一個個又黃又大的南瓜,像一個個胖娃娃的臉。屋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小溪裡,有一條條活蹦亂跳的小魚兒,溪上還有許多荷葉,荷葉上有的荷花已經開了,亭亭玉立,有的含苞欲放,還有的只是花骨朵兒,小溪邊有一片綠油油的草地。在茅屋後面有著峰巒疊翠的山,山裡長滿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樹。

  茅屋裡,有一對老夫妻,他們喝了酒,有點醉了,用著吳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樂。

  “你看,你背都彎了,你牙都掉了,,皺紋都爬上臉囉!”老婦指著 老頭笑著說。

  “那你也一樣,你年輕時很漂亮,現在呢?頭髮擺了,長皺紋也爬上了臉。”老頭也跟著笑著說。

  “你看,我們今年的收成不錯,多虧了 老大老二,我們可以享福啦!”老婦笑著說。

  “是啊!這次大豐收少不了他們的功勞。”老頭說道。

  屋後有塊田,大兒子在田裡賣力地鋤豆,由於天氣太熱,大兒子把上衣都脫了,也還大汗淋漓。院子裡,二兒子,盤腿坐著,為了給雞一個更舒適的家,在為雞編籠子,想到這兒,二兒子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小兒子趴在小溪邊,反翹著腿,哼著小調,開心地剝蓮蓬。額頭上有一簇劉海,兩邊扎著小辮,搖著頭,很討人喜歡。

  看到這裡,我寫下了一首詩:

  清平樂 村居

  宋 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溫?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清平樂村居改寫作文15

  春,一年一度的春季又回到了神州大地。樹上活潑可愛的鳥兒嘰嘰喳喳地說:「春天到啦,春姑娘回來啦,大地復甦啦,真好啊!真美啊!」

  是的,人間的確是很美的。看,通往黃四孃家的小路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彷佛是神話裡的「花花世界」。他們以迷人的芬芳,妖嬈的風諮,招來了許多「小客人」——小蜜蜂呀,蝴蝶呀,飛蛾呀,甲蟲呀……,他們給平坦無奇的小路帶來了生機,使小路不再孤獨寂寞,連過路的人都流連忘返,不願離去了。穿著各種各樣衣服的彩蝶翩翩起舞,彷佛是為了老朋友的到來而高興。蝴蝶一會兒落在花的海洋中,和花兒談談心;一會兒又飛起盤旋,和花兒嬉戲。看得出蝴蝶實在不願離去,就連大師人杜甫也徘徊流連。看到這仙境般的景色,不禁心曠神怡,怎麼還會想到要離開呢?

  花兒的能耐可真是非凡啊!不光吸引了蝴蝶和詩人,還招來了許多「歌唱家」——黃鶯鳥。它們落在花叢中,「喳喳」叫了幾聲,彷佛是在說:「總算找到一個好地方唱歌了!」接著就放開銀鈴似的歌喉盡情歌唱起來。這婉

  轉和諧的啼鳴,使詩人杜甫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

  一陣微風吹過,花的香氣撲鼻而來。一群漂亮的蝴蝶飛了過來,在花上翩翩起舞,捨不得離開。

  小巧玲瓏、漂亮的黃鶯在花叢中跳來跳去,唱起了優美動聽的歌。杜甫完全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中。

  杜甫讚歎道:“黃四孃家的花真是名不虛傳,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