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12篇

牧童改寫作文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12篇

  《牧童》是唐朝詩人呂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展示了一幅鮮活的牧童晚歸休憩圖,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閒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牧童改寫作文範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1

  走在綠茵茵的草地上,晚風如一雙溫暖的手,輕輕撫摸著我的臉頰,太陽灑下的餘暉映照在小草上,更添了幾分生機。抬頭一望,啊,已是黃昏!太陽慢慢落下,在遠處的小丘上只露出了害羞的臉蛋,朦朦朧朧的,好像一個金黃的大橘子,幾隻貪吃的大鳥也拍著自己矯健的翅膀朝那個方向飛去。腳下只有沙沙的青草聲,靜寂的草地上空無一人,這聲音,好像在演奏一場淒涼的合奏。

  忽然,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打破了傍晚的寧靜。誰會吹奏如此美妙的笛子呢?

  伴隨著那忽高忽低的笛聲,我急切地尋找著聲音找吹笛人。果然,在一個草堆裡竟發現了一個天真的小男孩,晚風裡,他穿著蓑衣,躺在舒服的草地上,玩意十足的擺弄著手裡的一根笛子,時而頑皮地吹奏幾聲,時而把笛子隨手放在一邊,抬頭看看月亮,哦,原來是小牧童在吹奏啊!應該是剛吃過晚飯吧,小男孩的嘴邊竟還沾著一粒米飯,太可愛了!

  當皎潔的月光如同一張銀色的大網灑下來時,我才知道,黑夜已經不知不覺的來了。男孩似乎已經睡著了,微微的鼾聲響了起來。看著他那紅撲撲的小臉蛋,我真不忍心去吵醒她。

  草地上,更靜了,只有一些不知名的昆蟲在“唱歌”,黑色的夜晚更增添了幾分情趣。踏步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仰望著頭頂上明亮的大圓盤,一首清新歡快的《牧童》在我腦海誕生了: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2

  清早,太陽悄悄地從地平線上探出了腦袋,牧童牽了一頭肥壯的黃牛,一翻身便穩穩當當地做到牛背上,吹起了銅鈴般悅耳的柳笛,在笛聲的誘惑下鳥兒嘰嘰喳喳地歡唱著,彷彿在為牧童伴奏,和牧童一起演奏一場大型的交響樂。 牧童騎著黃牛欣賞著那迷人的風景,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邊。溪邊有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在微風的吹動下,正舒展著柔軟的腰肢,撥弄著長長的辮子,婀娜的舞姿,是那麼美,那麼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

  當縷縷炊煙從村中升起,夕陽西下,遠遠望去一個熟悉的身影漸漸的逼近——牧童,回來了!他吃飽了飯,已是“繁星時間”,瞧!月亮“姐姐”已經悄悄地爬上了樹梢,傾瀉下一片清輝的光芒,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薄紗。牧童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露天地裡,望著皎潔的明月,慢慢的合上了雙眼……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3

  傍晚時分,活躍了一天的太陽,隨著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漸漸地收斂了光芒,變得溫和起來,像一隻光焰柔和的大紅燈籠,懸在原野與天的邊緣。興許是懸得太久的緣故,只見它慢慢地下沉,剛一捱到地面,又平穩地停住了。它似乎藉助了原野的支撐,再一次任性地在這張碩大無比的綠色床面上頑皮地蹦跳。那一望無際的原野被夕陽染得深綠深綠。眺望著原野上的夕陽,小牧童驚訝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間,那盞紅燈籠會被一隻巨手提走。小牧童瞪大雙眼正在欣賞著,突然那落日顫動了兩下,最後像只頑皮的小兔子,以一個輕快、敏捷的跳動,悄然無聲的鑽到了草叢裡,向小牧童道了“再見”。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田野也寂靜了許多。突然,伴隨著一聲輕快,悠閒的笛聲輕響,靜寂的原野頓時又活躍起來。緊接著,笛聲越來越響,越來越近。循著聲音望去,只見一頭老黃牛慢悠悠的走來,原來是小牧童收工了,只見他頭戴斗笠,披著蓑衣,側坐在牛背上樂此不疲地吹著笛子,逗弄著帶著少許涼意的晚風。原野上的小草彷彿聽懂了這笛聲似的,在隱隱約約的暮色裡一起跳起了舞。笛聲穿過樹林,躍過原野,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村口,牧童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翹首遠望,正等著他相依為命的小孫子放牧歸來。一老一小的出現,給涼風吹拂的原野和小村增添了幾分暖意。

  牧童和爺爺吃飽了飯,天色已完全暗了下來,但隱隱約約中還有幾絲月亮微弱的亮光。放了一天牛的牧童此時累極了,像一隻疲倦的小貓,依偎在柴堆上,連斗笠、蓑衣也沒脫下,抱著他心愛的竹笛,仰望著月亮,回憶著慈祥的母親,帶著美妙的遐想,在月亮的陪伴下進入了甜甜的夢鄉……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4

  一早兒,我就穿著便裝到鄉村去體驗農家生活,順便呼吸一下自然的氣息......

  我騎著駿馬來到一個小村莊裡,這時天還算早,但我隱隱的聽見百靈鳥在悠閒的歌唱,此時,我入迷了,陶醉了。

  聽著聽著,我來到一戶農家小院中,雖然有霧,但我隱約能看見一些。一位年輕漂亮的媽媽穿著布裙摟著自己的孩子來到門前對男孩說:“孩子,你長大了,能幹活了,把咱家的牛兒拉到山上去吃草吧,把牛兒養肥了,也好有個耕地幫手呀!” 小 牧童笑嘻嘻的說:“娘,別擔心,兒子一定會努力的,您交給我的任務保證完成!”

  說話間,天老爺不知從哪兒撿來一副黑墨鏡戴上了,天忽然下起了濛濛細雨。那位媽媽瞧了瞧天,看了看孩子,焦急地說孩子:“把蓑笠戴上,蓑衣穿上,別被雨淋病了——”話間,小牧童早已前著牛兒跑出了小院,我彷彿聽到了母親那親切的聲音。

  想著,我也“全副武裝”緊跟上牧童了......

  牧童來到山上,看見那遼闊的原野上盡是長勢茂盛的青草,嘴上不禁說:“牛兒呀,你終於可以大吃一頓了。”這時,牧童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原野上,迴盪著牧童悠揚悅耳的木笛聲,這也許是牧童耐不住寂寞,吹吹笛子結結悶兒吧!這時,風不吹了;蝴蝶不飛了;鳥兒不叫了,好像都在聽優美的笛曲呢!山上,鳥兒飛來飛去,唱著歌;蝴蝶飛來飛去,跳著舞;蜜蜂飛來飛去,採著蜜;小牧童“飛來飛去”歡笑著,歌唱著......

  時間點點滴滴過去,牧童牽著飽餐一頓的牛兒興高采烈地回家了。回到家中,他媽媽早已準備好晚餐慰勞小牧童了。小牧童大口大口的吃著飯,心裡美滋滋的。吃完晚飯後已是黃昏,小牧童來到草地上,聽見蛐蛐在叫,連忙打著燈籠尋找起來。微風吹過,樹木和小草隨風飄動,讓人清爽極了。此時此刻,我也陶醉了!

  小牧童玩累了,連蓑衣也不脫就躺在草地上欣賞月夜的美景。突然,他不動了,眼睛凝視著月亮,手中的木笛放在胸口上,用手託著腦袋,好像在沉思什麼。也許小牧童在想: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回報媽媽的養育之恩。我也沉思了許久許久......

  我是多麼嚮往和羨慕小牧童的生活呀,他的生活真悠閒啊!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5

  一天傍晚,站在小丘上,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茂密的青草像鋪的地毯一樣,一碧千里,小草在微風的吹動下,輕輕盪漾,遠處傳來悠揚的笛聲。 順著笛聲走過去,自見草叢中有一個身穿蓑衣的牧童,正坐在草叢中吹笛子,那笛聲是那麼優美,那麼動聽,時而快,時而慢,時而揚,時而抑,時而急,時而緩,順著風,飄向四面八方。

  太陽漸漸下山了,牧童也有點餓了、累了,回到了家中美美的吃了一頓飽飯後,已是皓月當空了,他連衣服也不脫,就躺在草地上,欣賞明月,回想起今天發生的有趣的事情:今天當牛正在吃草時,他那美妙而又動聽笛聲,被幾個過路的行人聽到,讚美了他那美妙而又動聽笛聲, 令牧童十分開心,吹累了,他就和小夥伴們一起比賽、捉迷藏、摔跤......想到這些高興事,一天的疲勞都沒有了,心裡的煩惱也都沒有了, 這是牧童已經累了,他閉上眼睛,聽著草叢裡不知名的小蟲,唱著美妙而又動聽的歌,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6

  改寫古詩《牧童》改寫古詩《牧童》 延吉市進學小學 五年七班 李俐杭 很久以前,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傍晚,夜幕降臨了,風兒輕輕地吹著,吹到臉上,使人到特別地舒服。山村的景色真美啊!廣闊的草原上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仔細聽,晚風中傳來了牧童悠揚的笛聲。雖然牧童放牧一天很累,但是,你看他是那樣高興。只見他一邊吹著笛子,一邊哼著小曲,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牧童吃飽了飯,已經很晚了。吃完飯後,他什麼也沒有做,就連身上的蓑衣也沒有脫,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裡休息了。 牧童望著月夜美麗的星空,一個人凝望著,數著天上的星星,回憶著一天中發生的事情,漸漸地進入了夢鄉。你瞧!他好象作了一個甜美的夢,他的嘴角又顯出一絲微笑,是那樣純真,那樣甜美。 本文為原創文章改寫古詩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7

  夏日的一天,一位牧童一如既往地牽著他家那條老黃牛,帶著蓑衣和他最最喜歡的笛子,出門放牛去了。

  他就牽牛到了一片一望無際的草地。這裡的草很好,再加上正值盛夏,草更是長勢喜人,幾里之內,除了草還是草。知了在樹枝間歌唱,鳥兒在天空中啼鳴,這可真是個好地方啊!在這時,牧童也吹起了笛子。鳥鳴、知了聲、笛聲混合在一起,彷彿是一場超級大合奏,可真是天籟之音啊!連老黃牛都似乎在聆聽著這悠揚的音樂聲。 在夏天徐徐的晚風中,慢慢悠悠地往回趕,好不自在。夕陽將天邊的雲彩染成了一片紅色,猶如火燒,隨即便收斂起了最後一縷光線。 不知不覺就到了家。他的父母早已做好了飯菜在等他了。見他回家,他的爸媽可高興極了,連忙把飯菜端上了桌,一家人歡歡喜喜地坐在長椅上吃晚飯。雖說只有一些青菜豆腐,但他們還是談笑風生,十分開心。

  吃完晚飯,牧童又跑到草地上賞月。他把蓑衣作毯子,就地臥在草地上,仰望深藍的天空。在皎潔的月光下,連螢火蟲都跑出來湊熱鬧,在天空中頑皮地飛來飛去,活像一隻只小燈籠。天上不時閃過幾個黑影,為夜空平添了許多魅力。

  此時此地此景,牧童很快墜入夢鄉,結束了他的一天。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8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蔥蘢,在陽光的照耀下,時而像綠浪翻滾,時而又變得金黃,猶如閃著金光。風一吹,那光帶在草面上掠來飄去,柔和又溫暖。

  這,就是一個小牧童的家。一座矮小的茅草屋,建在群草盡頭。清早出門,便望見一片一片的草地,像被修剪過的一般,令人神清氣爽。這時,似乎除了天,就只剩下一個它;除了天上的藍,就只剩下它的綠。可真是一個青澀欲滴,一忽兒,就流入了雲際。

  “放羊嘍!放羊嘍!”是誰在呼喚呢?原來,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小牧童,正騎在牛背上,趕著一群羊兒,在草地中緩緩走過。牛和羊群踏著那無邊的草。一下,倒了一片,走了過去,那草又站起來,真讓人好生喜歡呀。

  突然,群草間,出現了小牧童的身影,他歡快地飛馳著,笑聲似乎比什麼曲調都更快樂,更無拘無束。瞧!有時,他一頭撲倒在群草中,來回翻滾;有時,他又在羊群裡跳躍穿梭,驅趕著羊群向前奔跑;有時,他玩得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美美地享受著陽光的愛撫。

  時間流逝,轉眼間,夕陽西沉。晚風輕輕拂過,不知不覺中,飄來陣陣悠悠的笛聲,時斷時續,悅耳動聽。牧童騎著牛,在靜寂的原野上,吹著,吹著,享受著獨自一人的美好。伴隨著悠揚的笛聲,牧童回到了那座矮矮的茅草屋——那是他的家。

  吃飽了飯,牧童卻連蓑衣也不脫,又來到原野中,躺在一塊平坦的草地上,邊玩弄著笛子,邊欣賞著夜空中那一輪明月,它真像一盞銀燈,給大地灑下一片銀色,皎潔又恬靜。

  就在這月亮的陪伴下,牧童漸漸進入夢鄉,來到另一個美麗的世界……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9

  “草兒青呀野花香,我放牛兒下山崗……”你聽,從那蜿蜒的林間小道上傳來了牧童清亮天真的歌聲。歡快的歌兒在樹林中迴盪,樂得小鳥們鬧得更歡了。尋著歌聲望去,只見一個十來歲的.牧童扎著一條小辮,身穿短衫褲,光著腳丫,騎在牛背上正唱地歡呢。你看,他敞開短衫,牛繩纏在腰間,倒騎在牛背上,一邊唱著歌兒,一邊做著鬼臉,翹著腳丫。

  天可真熱呀。你聽,樹林裡的知了煩躁不安一個勁兒地喊:“熱死了,熱死了!”牧童眯著眼,用樹枝編成的草帽扇著風。突然,小牧童的歌聲聽住了,他輕輕一拍牛背,牛也停住了腳。啊!原來在牧童身邊的樹杈上停著一隻的知了,正扇動翅膀在歌唱呢!牧童想:“捉只知了繫上線,玩玩該多痛快!”於是他慢慢地站在牛背上,輕輕地向知了靠近。

  近了,更近了。只見小牧童右手一罩,“哈哈,抓住了,抓住了!”知了在他手心掙扎。牧童調皮地說:“你‘知道’的太遲了!”

  說完,他兩腳向外一分,“嗖”的一下子又穩穩地騎在牛背上,“噓??哧??”,他頑皮地一聲叫,催著牛兒向前走……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10

  吃過晚飯,我到鄉間的小路里去散步。

  鄉間的夜晚總是那麼寧靜,那麼安詳,只剩月亮發出皎潔的光芒。在月光的照射下,到處生機勃勃。放眼望去,一碧千里,沒有邊際。草地十分平整,像被人修剪過似的,又像這些草說好似的,沒有一點凸起的痕跡。小草隨風搖曳,隱約顯現出一朵朵“白花”。走近才知道,原來是羊群。

  突然,一聲聲悅耳的笛聲傳入我的耳朵:“是誰在吹奏?”

  隨著聲音,我找到了源頭:一個牧童。只見他身穿蓑衣,光著腳丫,舒服的躺在小草堆上,手裡拿著一隻笛子,手有節奏的動著,他正閉上眼睛,忘我的吹奏著。

  突然,他睜開了眼睛,他這是要幹什麼去?只見他把羊群召集在了一起,往一所簡陋的房子走去,把羊趕入羊圈後,進了屋子。他趕羊這麼累,大概還沒有吃飯吧,我也跟了進去,發現他家只有他一個人,我問牧童:“你的父母幹什麼去了?”“他們啊,他們去地主家幹活了。”我說明了來意,邀請他一起去外面散步,牧童答應了,他把笛子仔仔細細的擦拭了一遍,出門了。

  他又坐在草地上,吹起笛子,凝望著圓圓的月亮,牧童大概想起自己的父母了吧,他再次閉上眼睛,放下笛子,嘴角掛起一絲微笑,甜甜的進入了夢鄉……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11

  夏日的一天,一位牧童領著自家的老黃牛,一如既往地出去放牧。

  他放牛已經五六年了,家境很貧困,爺爺奶奶去世了,家裡僅靠幾塊田和他放牛以維持生計。這小日子過得雖不好,他卻樂在其中。

  牧童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衣著簡樸,牽著老黃牛,光著小腳丫遊走在草叢中。墨綠的野草,一大片一大片地長滿山坡。幾處灌木叢隨意地點綴其間,掩映著牧童的身影時隱時現。時間跟隨天邊的雲彩,慢慢悠悠地流淌。

  夕陽還 留著最後幾抹紫紅的光暈,大片的草地像經過渲染似的,被染成了一塊綠中透紅的大錦緞。池塘裡,鴨子們爬上岸,匆匆回家。原本清澈的池塘,在霞光的照映下,像天神打翻了紅墨水,紅得醉人,半個太陽映在水面上,又像天上碎了個雞蛋,蛋黃和蛋清流入人間。

  牧童在竹林間行走,他悠閒自得地吹著歡快的曲子,有條不紊地帶著黃牛往家走。笛聲在竹林裡時斷時續,此時,小鳥和知了也跑了出來和牧童比歌喉,竹林裡響起歡快的交響樂。

  夕陽收起了餘輝,用地平線掩蓋住自己的臉,悄悄離去。牧童也回家了,晚餐桌上,雖然只有白飯和青菜,但一家三口能聚在一起談笑風生,他們也已十分知足而開心。

  飯後,月亮出來了,牧童也出來了。月光好像給樹上、草地上灑了一層薄薄的霜,白得可愛,白得涼爽。牧童以天為帳,以地為床,以蓑衣為墊,躺在籬笆院的土地上休息。許多熒火蟲見此情景,也跑出來享受這和諧的夜晚,滿天飛舞,宛然一盞盞天然的催眠燈。草叢裡紡織娘也快活地叫著“織——織——織呀——”彷彿在唱催眠曲。

  有這麼好的環境,牧童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牧童改寫作文範文篇12

  “我是一個小牧童呀……”哼著自創的調兒,走在回家的路上。你知道我是誰嗎?我現在已經穿越時空,變成呂岩筆下那個無憂無慮的牧童了。

  整天在外辛辛苦苦地放牧,肚子早就餓扁了,急匆匆地跑回家,然後三下五除二就把飯給吃完了。我彷彿離不開外面那優美的景色,那新鮮的空氣,吃完飯就往外跑,連蓑衣都來不及脫。這時已經是黃昏之後了。

  外面一大片草地就像一張張柔軟的地毯鋪在我的面前,又像一片綠色的海洋,一陣風吹過,小草起伏不斷,多麼像海洋上的波浪。

  我懶洋洋地躺在遼闊的草地上,望著皎潔明亮的月光,我不禁想起遠在異鄉跟別人做苦工的爸媽。想起那時候躺在媽媽懷裡:餓了,給我吃的;累了,搖我睡覺;不高興時,給我唱動聽的兒歌。那該多好啊!我拿起了笛子,吹著優美的曲子。一陣陣晚風拂過,笛聲隨著風兒時高時低,時急時緩,時起時落,慢慢地飄向遠方。願這首曲子能讓風兒帶到遠在異鄉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