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奉獻> 【實用】奉獻的作文九篇

奉獻的作文

【實用】奉獻的作文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奉獻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奉獻的作文 篇1

  綠色意味著生命力的旺盛,人人嚮往綠色多些,再多些。因此國家每年都會投入很多資金培育樹苗,之後將其移栽至公園。

  公園裡樹木多,各種烏兒就會在這裡安家落戶,旅遊的客人在樹下的長椅上可以一邊休息,一邊傾聽在樹枝樹葉間保護樹葉翠綠的一對對,一群群有著漂亮羽毛的鳥兒自由的歌唱,以及它們求偶時雄鳥唱給雌鳥的求愛的表白,那美妙的歌聲使遊人忘記了遊覽公園美麗風光後的疲勞,他們用喜愛的目光仰望著在綠色海洋中歡歌的歌唱家們發出的銀鈴般的旋律,在綠葉製成的遮陽的太陽傘下,他們呼吸著葉片製造出的清爽氧氣,傾聽著美麗的鳥兒奉獻的美妙的歌兒,會覺得時間老人是否把時鐘悄悄調快了?這都是綠色帶給你的留戀,直至華燈初上,才不得已離開這個寶坐兒。

  將樹苗移栽至河邊,鳥兒被吸引到這裡安家,它們捉樹上的蟲子,與河水中的魚兒攜手共同抓捕蚊子產在水中的幼蟲,熱戀中的姑娘小夥兒們在河邊的小樹下傾聽著對方講故事,表愛意。他們互愛對方,也愛這裡的小樹的碧綠,及鳥兒吟唱的動聽的樂曲兒,河水緩緩流淌,也送來了一陣陣清涼,他們把談情說愛的美麗時光留在了這裡,不願離開。

  將樹苗移栽到校園裡,同學們在下課後,在樹下讀書,複習老師講過的課程,這裡的空氣清爽宜人,同學們手捧著書本,認真的讀、牢牢的記,這裡成為同學們最喜愛的地方。

  樹還接受天空和地上風霜雨雪的考驗,依賴老天爺提供的乳汁成長,樹用鬱鬱蔥蔥、濃密的樹葉為鳥兒提供歇息和落腳的地方,鳥兒回饋給樹的最誠摯的謝意是為她梳妝、撓癢癢、除去樹身上的害蟲。

  我們說:要想空氣好,就把樹栽好;樹多空氣好,人們身體好!

奉獻的作文 篇2

  也許,你在散發光芒的同時,正面對著死亡;也許,你的頭上,已經長滿了白髮;也許。其實並不奢求任何的回報,只要,每天看到那一張張純真的笑臉。

  老師,您就像那一直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您最希望,看到那一個個滿意的成績。您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操碎了心。您可能並不知道,自然也不在乎——您頭上的每一根白髮,都是為一個學生而凝成的辛勞,每當學生取得了一丁點兒進步,您都會興奮的喜笑顏開;可我們不認真學習,有所退步的時候,您食不下咽,寢不安席,夜裡輾轉反側,只是思考著如何使我們更好……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六年級了,我真正且深刻地懂得這句詩的.含義。現在,您為我們考上重點初中而操勞著;過去,曾經的老師讓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地掌握每個年級的知識,為接下來的學習做積澱;未來;我不知道新的老師是怎麼樣,但從這六年的小學生活中,我也知道,他們定同那千萬支蠟燭一樣,默默,無私地奉獻著。

  老師,我感謝您感謝您們六年來對我的照拂與關心!在我“馬前失蹄”的時候,是您與我們進行了一番語重心長的談話,讓我在學習這片遼闊的草原上重新找到了方向,繼續飛奔前進。老師,我感謝您!感謝您告訴我們人生的哲理與努力的方向。在我“春風得意”的時候您告訴我繼續努力向未來前進的方向。我犯小錯誤,您總是嚴肅正經地向我傳授人生哲理和生活妙招。老師,我感謝您!感謝您們這六年來對我的諄諄教誨,像蠟燭一般,生命雖短暫,但卻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此外,我也沒什麼可表達的了。

  若干年後,我也許記不得你們的模樣,但您們綻放出的那束光,我將永遠銘記。

  感恩那束奉獻的光,正是那束光,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

奉獻的作文 篇3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人並非為獲取而給予;給予本身即是無與倫比的歡樂;對人來說,最大的歡樂,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獻給他人。

  奉獻,是人的一種多麼高尚的精神,是一種多麼高尚的情操……俗話說得好,“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在一個冰冷冰冷的冬天,寒風刺骨,連人也不敢出門,我真怪老天爺,今天這麼冷還讓我上學。我匆匆地吃了早餐,揹著書包出門去了。在路上,陣陣刺骨的寒風迎面而來,我只好硬著頭向前走。在不遠,一根大竹把我攔住了,我陡然停止,悶悶不樂地顧視前方。只見離大竹不遠有一位清潔工正毫無怨言地為人們挖通前幾天被堵塞的‘臭水渠’。他挨著冷,忍受著噁心的臭味,用一雙差不多被凍僵的手緊緊地拿著鐵鏟,然後用力地把鐵鏟插了進被堵塞的‘臭水渠’裡,再把剷起的垃圾倒到旁邊的桶裡……突然,大事不妙,‘臭水渠’裡面被塞實了,用鐵鏟鏟不行,用夾子夾不行,那位清潔工只好戴著手套下去挖。她下倒了‘臭水渠’,冰冷的水像一支支利箭直刺他的腳。她忍受著疼痛,仍吃苦受累地挖……行人看見了也熱心地走過來對清潔工說:“小劉,別再挖了。天這麼冷,你叫幾個負責這工作的人來替你挖就行了,何況這工作又不是你負責的,你就快回去休息吧!”“咦!這是怎麼回事?這工作不是他負責的?那他這麼辛苦來做這幹啥呢?……”想著想著,我不由自主地被他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便情不自禁地走到他身旁,輕聲細語地對她說:“叔叔,別再挖了!你就叫幾個負責這工作的清潔工來挖吧!快回去休息吧!”只見他抬起頭,氣喘吁吁地對我說:“我決不會回去休息的,我一定要把這條‘臭水渠’挖通。”看著他那倔強的樣子,我只好無可奈何地上學去了。

  過了幾天,我們住的一帶地方終於能通水了,大家也高興得不得了。不知何時,那位清潔工在刺骨的寒風中辛勤工作的背影模模糊糊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他的言行深深的教育著我,影響著我——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奉獻的作文 篇4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當念起這首詩,我的思緒都會被拉回那個艱苦卓絕的時期。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的環境惡劣無比。二萬五千裡的征途,渡過了千山萬水。紅軍們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這些在我們如今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卻依靠著赤腳鐵拳戰勝了一個又一個"攔路虎",這是怎樣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呀!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一位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過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唯一的乾糧掉進了河中被水沖走了。為了不讓大夥兒擔心自己,她裝成沒事發生一樣,靠著自己悄悄摘下的野菜度過了一段時間。可時間一長,她的身體經不住這般折騰,垮了下來。在護士長髮現她包中"乾糧"的事後,大夥兒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於是都自願分出糧食來給小蘭。

  無論要經歷怎樣的"鐵索寒",都架不住有"人心暖"呀!小蘭在沒有糧食之際,寧願自己多吃點苦,也不願讓戰友有負擔。而她的戰友們在聽說了這件事後,也慷慨解囊,沒有半點獨享的念頭。在最艱苦的環境下還能堅持住自己的初心,著實是難得可貴的呀。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1936年10月,紅軍的長征結束了。正如後人所評價的那樣,"長征是人類歷史上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一條條波濤洶湧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聳立的雪山,一片片茫無涯際的草地......紅軍踏過去了,他們堅韌不拔地踏過去了!

  我眼中的長征,正是如此。紅軍們在一番番艱苦卓絕中鍛煉出了眾志成城、前赴後繼的大無畏英雄氣慨。長征無疑是極其艱苦的,但奔赴在這條路上的,是百折不撓的紅軍們。是他們,為這條荊棘之路徒增了一股暖流;是他們,為中華的興起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

奉獻的作文 篇5

  泰戈爾說:“果實要獻出它的珍貴,花朵獻出它的芬芳,而我只想做卑微的樹葉,奉獻一片綠蔭。”什麼是奉獻?太陽奉獻溫暖的光芒,照亮了大地;長路奉獻給遠方,帶來希望;星光奉獻給長夜,繽紛了星空。

  在這個世界,雖然我只是滄海一粟,不過平常犧牲一點時間、一點體力,幫助人,做些舉手之勞的事,對這個社會也有些微幫助。身為學生,在學校我獻出自己的精力,同儕之間如果有需要協助,我會挺身而出;在課業方面努力學習,不讓父母為我擔心,認真讀書,也可以為自己的未來打好基礎,一步一步朝自己的夢想前進。

  在家裡,幫忙做一點家務,是奉獻;做好自己份內的事,不讓長輩擔心是奉獻,也是孝順。父母總是希望子女乖巧又可愛,家庭幸福美滿,所以我將我最好的表現獻給家人,愛他們,孝順他們,只要一點用心、一點努力,小小的付出,小小的心意,就是最好的奉獻。媽媽生下我,爸爸賺錢養我,奶奶花時間照顧我,他們都默默奉獻他們的愛給我,給我最好的照顧和呵護,讓我從不孤單寂寞。

  雖然我只是學生,但是我盡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把我的熱心獻給家庭和社會,也期許自己以後能像那些慈善人士一樣,為莘莘學子,奉獻自己努力的汗水,用微薄之力照顧需要幫助的弱勢,力量雖小,改變卻如此之大。我深信奉獻的精神是種子,只要隨時栽植,那麼,社會將更和諧,未來將更美好。

奉獻的作文 篇6

  有人曾說:“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這的確是真理。人生需要奉獻,正是每個人無私的奉獻構成了和諧的社會,使世界越來越美好。

  奉獻讓家庭溫暖。

  一個溫暖的家庭離不開親人的奉獻,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因為我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無私的奉獻者。每天早晨,當我還縮在被窩中睡覺時,她他早已起床為我準備早飯;中午放學後,又是她準備好一桌豐盛的午餐為給我享用;晚自修回家後,又是她等待我,對我噓寒問暖。日常生活中,媽媽總是默默地包攬所有家務,無私地為我和家人準備好一切,她的奉獻讓家庭充滿了溫暖,讓我們的心情總是沉浸在快樂之中。媽媽的奉獻向我們證明了奉獻能讓家庭溫暖。

  奉獻讓社會美好。

  清潔工,這是一份普通到讓人忽略的是工作,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可卻還有一群人在這艱苦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無數個日夜,他們頂著寒風除去街上的髒物,又在烈日之下清理堵塞的水溝,他們摸黑早起打掃街道,直到深夜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清潔工人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做著最髒累的活,卻毫無怨言。他們為城市帶來了潔淨,這亦是一種奉獻,這是他們默默無聞的奉獻石街道清潔,使人們的生活方便,也使社會更加美好。清潔工的奉獻告訴我們,奉獻能讓社會美好。

  奉獻讓國家富強。

  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年輕時赴美留學,在美國取得相當大的成就,美國政府給予他優待,想要讓他留在美國效力。但錢學森在得知新成立的祖國需要自己後,義無反顧地決定回國奉獻自己的力量。他將自己的所有知識和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為中國導彈和航天計劃做出重大貢獻,也讓中國因此更加強大,大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錢學森的故事說明奉獻能讓國家富強,正是許多像錢學森這樣的先輩無私奉獻,中國才能達到如今的富強。

  由此可見,不論是家庭、社會還是國家都離不開人民的奉獻,“生命的價值用奉獻計算”,人生需要奉獻,只有學會奉獻,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奉獻的作文 篇7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還常常掛在我們嘴邊。即使是隻獻出微不足道的力量,那也是奉獻,成千上萬的人每個人都奉獻一點“微不足道”,一滴水就匯聚成一池水。

  今天,我來到常熟新華書店買書。當推開透明寬敞的玻璃門時,我忽然聽到了一聲清脆的錢聲,我朝著錢聲看去——原來是一個殘疾的叔叔。

  那位叔叔沒有腳,不能走路,只能跪在破舊的布上,手中拿著一隻小鐵碗,那位叔叔不時地看著書店裡的人,默默地說:“等我有了錢,一定要給女兒買好書!”路邊的行人不時地從口袋裡拿出一元硬幣,投入小鐵碗中,一聲又一聲地響起來清脆的錢聲。

  看到這裡,我當然要奉獻一點愛,不然呢?我走到叔叔那小鐵碗前,連忙把10元的紙幣對摺了一下,塞到碗中。

  當然這只是微不足道的奉獻,我要學習毛澤東、鄧小平這些偉人,學習錢學森等眾出的人物,學習貝多芬那些的音樂大師……

  長大以後我將來還要想為家人奉獻,為大城市奉獻,為社會奉獻,為科學奉獻,給所有人己所能及的事情獻出,讓世界感覺到友善。

奉獻的作文 篇8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愛的奉獻》也說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今天我就帶大家來到這充滿愛的一人會場裡。

  有一個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艱難地穿過人群,把自己小時候穿的小衣服、鞋子拿給了志願者。在志願者們收下衣服的那一刻,我看到小朋友笑了,在陽光的輝映下,顯得格外地燦爛。

  一個阿姨,來來回回穿梭在廣場和家之間,雖然每次電動車只能運走兩袋,但是她好像樂此不疲,沒叫一聲累,任勞任怨,一直反覆如此。汗水溼透了她的衣服,但她沒有管,任由它盡情揮灑。陽光照在汗珠上,反射出一道道光芒,我覺得,那便是愛心的光輝。

  我看到有不少志願者忙得熱火朝天。不可開交,卻還是笑眯眯地。他們不求什麼,只為了儘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給那些孩子送去更多的溫暖。就像那句話所說的那樣“真善美,真快樂”。不少穿校服的小學生,幫忙把編織袋裝上貨車。他們好像都不覺得辛苦,因為他們是以愛心為動力的。“小善大愛·人皆可為”形容他們真是不錯。

  我聽不少來捐贈衣服的人說,“這個活動真好,謝謝你們開展這個活動“。是的,有許多衣服,是名牌的,料子很好,可因為款式有點過時,就不穿了,把它們堆在櫃子裡、箱子裡。這個活動,使它們能夠二次利用,發揮出它們更大的價值,真好。同時,看著堆積如山的衣服,有大部分是兒童的,我想勸小朋友們一句:我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不能老要求父母給我們買名牌。雖然大部分人現在生活好過了,可還有一些人吃不飽,穿不暖。買了名牌,轉眼就小了,就沒用了,這是浪費。

  雖然太陽暖洋洋地照在我們身上,但我覺得,這個活動,更是冬日裡的一片陽光,給人帶來溫暖,更重要的是,它溫暖了人們的心靈。

奉獻的作文 篇9

  “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幸福之花處處開遍……”這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歌,可是每每想起那些默默奉獻的人,你是否會對這首歌有種不同的感受,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震撼?有位在山區教書的老師曾經說過:“不是我感動了中國,而是太多的好心人感動了我。”他就是徐本禹,一位年僅22歲在貴州山區支教的老師,在這個年齡裡,正是為了以後事業打基礎的時候,況且,他還考上碩士學位,這會讓多少人投來羨慕的眼光啊!可是他偏偏選擇了去貴州支教。在這之前,他猶豫了很久,也困惑了很久,想象著父親會如何的失望,想象著老師和同學會感到如何的惋惜。想著想著,他便在校園的操場上奔跑,一圈又一圈,直到自己筋疲力盡為止。他倒在草地上,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彷彿看到了,貴州山區的孩子清澈純真的眼神……“徐老師,你還會回來嗎?”“我一定還會回來的,我要把你們帶到中學去!” 徐本禹想起了自己對學生們的一個承諾,他不忍心背棄。這一夜成了徐本禹最漫長的一個夜晚。他沒有什麼更多的理由不去狗吊巖教書了,那裡的環境是旁人無法想象的:孩子們用塑膠布作屋頂,磚頭壘起書桌。徐本禹用心教導著孩子們,把自己微薄的50元工資拿出43元捐給孩子們,而自己留7元做生活費,他怎麼不會讓別人感到肅然起敬呢?

  我們偶爾掏出錢做貢獻,就到處去宣揚“我多有愛心,我多偉大。”這是多麼的虛偽呢?為什麼不做些實實在在有助於那些貧困人民的事呢?我們所謂的“愛心”難道僅僅是建立在捐得錢數目大小上?是的,我們捐了錢,貧困人民的生活可能會好一點。但是,倘若不是真心的,說得難聽,那就是把貧困人民當作我們“愛心”的犧牲品。

  徐本禹也有自己的心酸,自己的痛楚。山區裡的夜很靜,只有青蛙會在草叢裡吟叫,這種夜裡,難免會想到很多很多傷心的事情,他說:“我很孤獨,有幾次在夜裡醒來,淚水打溼了枕頭,我曾經快堅持不下去”。有一次他回到母校演講,同學都以為他會講出什麼豪言壯語,可是他一開口就是這句話,每個人聽了,都默默的流著眼淚。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做著普通的事情,不是他感動了中國,而是因為,有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使他堅持到現在,是那些好心人給了他力量,是那些好心人感動了他。

  為了自己的一個承諾,為了孩子渴望知識的雙眸,為了讓陽光佔據孩子更多的心靈,為了讓愛像氫氣般填滿孩子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