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發現>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精選14篇)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精選1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1

  其實在我們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充滿了無數雙強有力的手,它們悄悄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那是一個輕鬆愉快的週日,我和媽媽卸去一週的疲憊,盡興地逛了一回超市。我們買回來了各種零食、食材,其中就有我最愛吃的黃桃罐頭,和媽媽心心念唸的香菇醬。

  我們回到家便展開了“分贓大會”。我迫不急待地翻出黃桃罐頭,又飢又渴,口水已經直流三千尺了,媽媽也急不可耐地拿出香菇醬想要嚐嚐。可是卻遇到了一個讓我們抓狂的難題——打不開。因為兩隻玻璃罐的蓋子都是金屬扣上去的那種,十分難擰。

  我捋起袖子,雙腿夾住罐頭,雙手使出吃奶的力氣,罐頭蓋依然紋絲不動,以至於手心都出汗了。媽媽找來乾毛巾說:“用這個墊著擰,不然手滑。”我接過來說:“我知道,增加摩擦力嘛!”於是,我又鼓足勁兒擰,可是罐頭蓋兒仍然穩如泰山。我十分洩氣,生氣地喊道:“這種蓋子根本打不開嘛!買到了也吃不到!”

  爸爸聞聲從我手裡拿過來了罐頭,看了看蓋子,從廚房找來了一把鐵勺。他把鐵勺柄插入蓋子的縫隙裡別了別,放下勺子,再一擰,罐頭蓋竟然像變魔術般輕鬆打開了。我瞪大了眼睛,罐頭也忘了吃,趕忙問爸爸如何做到的。爸爸說:“是氣壓的威力,你也試試。”我拿起香菇醬的瓶子,用爸爸的方法去做,果然,之前倔如驢的蓋子輕易就打開了。這一下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於是,我打破砂鍋問到底。

  爸爸說:“這是因為瓶子內的氣壓比較低,外面的氣壓比較高,氣壓高的一面會給氣壓低的一面施加很大的力,所以我們打不開。用勺子別一個小縫,讓外面的空氣進入瓶子裡,達到氣壓平衡,就能輕易打開了。”“噢!原來如此,那我喝完礦泉水,用嘴巴吸裡面的空氣,瓶子就會變癟,是不是也是氣壓的威力?”我興奮地追問道。爸爸說:“對!就是這個道理!”“耶!”我開心得手舞足蹈,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只要我們勤于思考,樂於探究,就能發現很多讓人驚喜的小知識。這些科學知識也能幫我們解決很多難題。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2

  星期六晚上,我去紅蜻蜓作文班學習。黃老師要給我們做一個實驗。她拿出了一個大袋子,故意賣了個關子,問:“你們猜一猜裡面有什麼?”我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是小金魚,有的說是玻璃杯……老師終於揭曉了答案:一個玻璃杯、一個盆、一個水壺和一些紙。我很奇怪:老師葫蘆裡裝什麼藥?老師說:“你們看看吧。”說完,就開始做實驗了。

  老師往玻璃杯裡倒了滿滿一杯水。拿出一張紙,小心翼翼地蓋上去,用力一按,再把杯子慢慢地倒轉過來,為了防止灑水,老師還在杯子下面放了盆子,再將按著的手慢慢地移開。這時,奇蹟發生了!紙居然沒有掉下來,克服了地心引力!我們睜大眼睛,不敢相信。這是為什麼呀?老師笑了笑,說:“這是因為空氣對物體存在壓力,即大氣壓力。紙之所以不會掉下來,是因為大氣壓力把紙壓在杯口上,紙不會掉下來,水也就不會從杯子裡流出來。”“喔!是這樣!”我感嘆道。

  透過這次小實驗,我明白了只要是有心人,就會發現身邊處處有科學。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3

  今天的作文課上,老師拿著一瓶礦泉水和一根繡花針,笑容滿面地走進教室,我們好奇地議論著,真不知老師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這時,老師終於說話了:“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我要用繡花針在這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扎洞,但是能讓水不會流出來。”同學們聽了,有的在笑這不可能,有的好奇地想知道結果,教室裡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老師用手勢示意我們安靜下來,並說:“我要開始表演了!”教室裡又頓時變得鴉雀無聲。同學們把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生怕錯過每一個瞬間。老師先把水瓶倒立,然後用繡花針在瓶底紮了一個小洞,最後把礦泉水瓶小心翼翼地倒起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水果然像老師剛才所說的一樣,居然不會流出來,瓶子完好無損似的,滴水不漏。

  為什麼水不會往下滴呢?同學們百思不得其解,都好奇地做出各種各樣的猜測,但是誰也無法說服誰。老師見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告訴了我們答案。原來這是空氣中的大氣壓造成的,當瓶蓋擰緊了,瓶裡沒有空氣,壓強減小,當瓶外的大氣壓大於瓶內的水壓,就能托住往下滴的水,所以水不會往下流。如果擰鬆瓶蓋,空氣一流通,水就由於重力而向下流了。

  聽了老師的講解,我們終於恍然大悟,明白了大氣壓的神奇之處。科學真是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就能有所發現。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4

  “哈哈,我們成功了,終於成功了!”我像一隻瘋狗嚎叫著,為慶祝馬德堡半球實驗的驗證成功而高興。

  重要嘉賓亮相了。看呀!那2釐米長的針管,太恐怖了!還有那長長的活塞和那紅色的半球,半球上各有一個拉環和一個吊鉤。小小的單向閥為開關,另加3瓶天然農夫山泉礦泉水。

  實驗拉開了序幕!我們先將管子連線到針管注射口,然後,讓針管將球裡的氣都抽乾淨,把活塞往外拉。最後,把礦泉水瓶放在袋子裡,一瓶一瓶放,用球上的大鉤子把袋子提起來。結果,竟然成功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小組也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一次,塑膠管子漏了。我們就議論紛紛:“這是怎麼一回事,塑膠管不行了?”“再試一次?”“好的!”於是,我們反覆操作,最後我們終於成功了!

  看!我們的實驗驗證成功了,馬德堡半球實驗成功了!我們高聲吶喊,不停地向大家傳達這個喜訊,更迫不及待地釋放我們內心的激動!

  那麼,這麼小的東西為什麼在抽完氣後就拉不開了呢?讓我帶你們去一睹“真相”吧!其實,這裡有一個秘密——裡面的空氣抽走了,球內就是真空狀態了。外面有一股強大的壓力頂著球,簡單說就是大氣壓壓住了球。

  科學真是高深莫測!科學家們透過不斷地研究走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但這更需要他們不斷努力,不斷進步才會成功。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善於發現,勤于思考,認真研究,不斷進步!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5

  大氣壓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東西,但有時也非常奇妙,是一個魔術師。

  我在書上讀到關於大氣壓的實驗,就迫不及待地跑進廚房,拿出了一個玻璃杯和一張嶄新的白紙。我開啟水龍頭,往杯子裡面慢慢地灌滿水,小心翼翼的把紙蓋上,迅速地將杯子倒過來。白色的泡泡“嘟嘟”地翻騰,似乎在為我擔心。我心裡默想:千萬不要漏出來啊,晚上我可是要表演的呢!一~二~三~放!我的手離開了紙,水竟然沒有潑下來!紙像磁鐵一樣被牢牢地吸在杯口。我欣喜若狂,沒想到這麼輕薄的紙都能撐住沉重的水。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實驗終於成功了!

  我吃完了晚飯,神秘地站到媽媽面前:“今天我要表演一個大魔術,可不要眨眼哦!”我拿出準備好的半杯水和白紙,蓋上後高高舉過頭頂,說:“見證奇蹟的時間到了,啊嘛哩哄……”我手轉了個圈離開了水杯,心想等著表揚吧!不過水似乎在和我鬧脾氣,成千上萬的水珠劃過我的臉頰,把我的衣服都弄溼了。我很氣憤:怎麼一次行一次不行呢?

  我快速擦乾身體後,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只是託不住水的,是依靠大氣壓將它“托住”的,只有裡面沒有空氣才能“施展魔術”。

  哦,原來是這樣!我以後做實驗肯定不會遺漏一點問題,只要仔細勤奮,就可以成功。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6

  週末,我在家閒著沒是幹,剛好想到老師佈置了一個關於氣壓的實驗。

  首先,我拿了一個杯子,盛上水,然後用紙包住杯口,看水會不會從薄薄的紙上流出來。

  我懷著疑問的心做了起來。我找來一個透明的玻璃杯子和一張長方形的白色紙,來到廚房,在杯子裡注滿自來水,然後小心翼翼地把那張紙蓋了上去,然後,用手輕輕地蓋住杯口一會兒,把杯子倒了過來,倒數一、二、三、四、五,把手放開,嗨!神了,紙頭真的把水托住了,這怎麼可能?小小的一張紙怎麼可能托住一杯水呢?我又試了幾遍,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真理。

  這是怎麼回事?這個問題讓我吃飯不香,睡覺不甜。

  後來,我在網上找到了答案。

  原來:一張紙是頂不住一杯水的,而真正起到神奇力量的是大氣壓,當水杯灌滿水蓋上紙後,杯中的大氣壓就低於杯外的大氣壓,杯外的大氣壓就壓住了紙,水就流不出來了。半杯水比一杯水輕,但是,半杯水,還有半杯是空氣,大氣壓就幫不上忙了,於是,水就流出來了。

  透過這次實驗,我懂得了兩個道理:

  一是,有關大氣壓的問題,大氣壓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為人類創造著魔力,比如:用吸管喝飲料,中醫火罐療法,輸液等等。

  二是:更讓我懂得了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憑空想象,要有根據,要善於觀察事物,善於研究,從而發現問題。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7

  有很多人都喜歡養魚,但是你可曾為換水煩惱過?對一個體積大,口很小的魚缸,又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嗎?

  有人說,直接抬去倒了,又太重了,那瓢舀,又太慢了。今天,老師就和我們一起,探究怎樣解決這一個大難題。

  只見老師取出一條大約長4—5米的軟管,一頭放入水平線以下,一頭接在水龍頭上,竟然開始往魚缸裡放水。我都很疑惑不解:“不是要往外排水嗎?現在怎麼在往裡放水,這不是本末倒置嗎?難道老師要把水放的漫出來?”

  這時,老師突然關掉水龍頭,然後把管子從水龍頭上拔掉,放在地上,水位便開始慢慢地下降。大約過了五秒,水位已經下降了五毫米左右,大家都驚呆了。不一會,大約過了1分鐘,水位竟然又下降了10釐米,而水中的魚兒呢,絲毫察覺不到水位正在慢慢減少。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一現象是大氣壓的傑作。大家都知道,所有東西都喜歡往壓力小的地方跑,就像你的手掌一拍,手掌中的空氣就會往外跑一樣的。但是如果管子有空氣,兩端向下的大氣壓就幾乎平衡了,水就出不去了。老師在之前往魚缸裡放水,就是為了排出管子裡的空氣。在管子裡的空氣排出以後,魚缸上方的大氣壓就開始往下壓,水就從管子裡溜走了。但是要注意的是,管子一定要放在比較低的地方,不然水就不會流出來了!

  科學無處不在,合理地利用科學,科學就可以為我們造福。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8

  我們班的.“我們愛科學”主題隊會是一個圍繞科學、科技所展開的一箇中隊活動。它分為幾個大環節,但最受同學們喜歡的,還是一個名叫科學小實驗的大節。其中,又有過濾髒水、會吸水的蠟燭以及神奇的泡泡這三個實驗。我覺得最新穎、有趣的頭銜絕對歸屬於“會吸水的杯子”。這個小實驗是這樣做的:首先,陳一鳴和董俊宏拿出一個盤子,點燃了一根蠟燭,並滴了幾滴燭油,然後把一個乾淨的杯子罩上去,馬上奇蹟就發生了。杯子裡的水竟然奇蹟般的被吸起來了!我被眼前的這神奇的一幕震得目瞪口呆,甚至有一點點懷疑自己的眼睛。

  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的開啟電腦,進入百度,在“搜尋”那一行打出了“會吸水的杯子實驗原理”的字樣,瀏覽了一條資料後,我終於弄懂了其中的道理:蠟燭在杯子中燃燒,杯子中本來有空氣,壓強與外界相同,水面是平的。當燃燒時,空氣中的氧氣被燃燒消耗掉,所以杯子中的壓強減小,這時候外界的壓強大於杯子裡的壓強,水就被壓進杯子裡,就看到杯子吸水了。這裡面所吸的水的體積=消耗的氧氣的體積。

  哦!原來是這樣呀。其實這一切神奇的現象都是因為氣壓這個奇妙的東西在做怪啊!我頓時恍然大悟。

  透過這次“我們愛科學”主題隊會,是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們要善於去觀察去發現我們身邊的各種自然現象,並努力用學到的知識去揭開大自然的奧秘,並使之造福於人類!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9

  同學們想知道大氣壓嗎?大氣壓力對我們的生活有影響嗎?下面,我們就透過自制的小小抽水機來研究一下大氣壓是怎樣給我們幫忙的。

  利用空氣的壓力可以製成小小抽水機,瓶子中的空氣受熱會膨脹,冷卻後空氣收縮,則瓶中的氣壓下降。水因受大氣壓力透過管子被壓入瓶內。

  先準備一些實驗材料:一個配有軟木塞的瓶子、一隻吸管、一個水盆、一個木夾子、塑膠管和線、火柴、水、橡皮泥、鐵絲、酒精棉。

  我在軟木塞中央鑽一個小孔,把吸管插入,再用橡皮泥密封。然後用軟木塞塞緊瓶口。在軟吸管一端套上塑膠管。在塑膠管的另一端繫上一根線,線上吊一隻夾子。把水盆放在瓶子旁邊,在水盆內裝滿清水。將塑膠管口浸入水裡,用夾子夾在盆邊,目的是避免塑膠管滑出。開啟瓶塞,把一根鐵絲一端彎成小圓圈放上一團酒精棉插入瓶塞。點燃酒精棉,將瓶塞迅速塞緊瓶口。由於瓶子裡的空氣受熱膨脹,可以看到插入水中的塑膠管口有氣泡冒出來。當酒精棉熄滅後,瓶子裡的空氣冷卻,此時瓶子裡空氣的壓力小於外面的大氣壓,水就透過塑膠管被壓入瓶中。

  透過實驗我們知道空氣壓力是一位無處不在的“無形大力士”,事實上,大氣壓是人類無形的得力幫手。我們用鋼筆吸墨水,小朋友們拿吸管喝飲料……在這些過程中,我們都在不知不覺地利用大氣壓。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10

  有一枚硬幣很“倒黴”,被一個叫何捷的老師選中上課並且還要示範做一個試驗。我們就叫它“倒黴硬幣”吧。“倒黴硬幣”被放在了一個空盤子裡,然後用水給浸沒它。

  何老師提出問題:怎麼樣才能在手不溼,盤子不動的情況下,把硬幣從盤子裡給“拯救”出來呢?同學們的答案千奇百怪,比如:用筷子夾;用抽水機把水抽乾;用餐巾紙把水吸乾;有的乾脆把水舔幹……拯救“倒黴硬幣”,難道這都是些普通的辦法嗎?看老師的吧。最科學的辦法是什麼呢?今晚,何老師,就做了這個試驗。首先何老師準備了一個杯子、一張廢紙、還有一個打火機。

  他用打火機將紙點燃,當它快燃燒完時,放進一個玻璃杯裡,等它在玻璃杯裡燒到只有零零星星的火星時,迅速將這個裝有燒焦紙團的玻璃杯倒扣在那個盤子上,哈,下面發生的事情就有意思了。這個玻璃杯如同一臺抽水機,一下子,盤裡的水就像蒸汽被太陽“吸”上了天一樣,被這個“工作效率”極高的“抽水機”給吸乾了,隨後“倒黴硬幣”輕而易舉地被“拯救”了。不用說,這中間肯定有個科學道理,那就是:紙被燃燒後塞進杯裡不久,就會把杯裡的空氣幾乎消耗光,杯裡的氣壓就下降了,杯外的氣壓就比杯裡的氣壓高,於是水就被杯外的高氣壓擠壓到杯子裡,盤子裡沒水了,硬幣自然就可以拿出來了。

  “倒黴硬幣”就這樣被“拯救”出來!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11

  上週老師叫我們帶七元人民幣,說上情境課,還故意設定懸念讓我們想,想得我腦瓜疼。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再一次迎來了週六,原來,我們要做——挖掘機。

  首先,準備好材料:主臂氣動管、次臂氣動管、結構主杆、紮帶、氣管螺母、螺絲、白乳膠、羊角釘。

  然後,我們先聽從老師的講解,將製作挖掘機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老師又將易錯的部分講解一下。但我們個個躍躍欲試,摩拳擦掌,絲毫沒有在意老師的話。

  終於,開始動手製作了,我們分成2組,每人發一份展示圖,得到展示圖後,我們便迫不及待裡地製作起來了。

  第一步將螺絲釘給裝在兩根中等高度的木棍上,再把木棍粘在木板上,把最小的木棍穿上羊角釘,要空一條木棍的距離。這第一步便是為重要的,可我沒聽,將膠水粘在木棍和木板的時候,膠水常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甩在我的臉上,本來我以為萬事開頭難,可是我錯了,做這個是越往後越困難,難得我迫不及待的心情就這麼被破滅。

  第二步時,更加困難——用螺絲固定各個部位,那些木棍像調皮的小孩,我弄那根,這根掉;我弄這根,那根掉。最後還是在同伴的幫助下完成。

  第三步時,那是煉獄型。先用氣管穿過裝有羊角釘的木棍裡,使用次臂氣動管,完成後再用橡皮筋固定,而我卻百試不行,險些弄斷,差點廢了。

  第四步,地獄型。將第一步和第三步連線,由於第一步沒弄好,開頭錯,步步錯。但當嘗試幾百次後,蒼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完成了,我高興得幾乎要哭。

  課後,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用氣管會使挖機動呢?原來混成一句話就是氣壓搗鬼,我查後恍然大悟。

  朋友們,科學是無窮無盡的,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12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揹著書包,手裡拿著龜苓露,心裡想:為什麼把龜苓露到過來不露水?哦,是用封口機粘上的。這讓我想起科學課上老師做過的實驗—一神奇的大氣壓原理。想想就令人興奮,一放下書包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實驗。

  小杯子和N張紙,當然還要準備一大盆水,緊接著把杯子倒滿了水,然後輕輕地蓋上一層薄薄的“包裝紙”,注意要抹平,然後倒過來。這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操縱起來很難!我做了一次又一次,可每次或多或少都有水流了出來,最後以失敗告終。

  失敗一次次打擊了我的心靈,我被打回了原形,從開始的興致勃勃到現在的失敗透頂,看著許多被丟棄的“失敗品”,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下來了。我非常疑惑,為什麼我照著科學書上面的方法做還不成功呢?

  我被一次次的失敗擊退了,我向失敗低下了頭。一連幾天,老師看我失魂落魄的樣子,便問我怎麼了,我把來龍去脈告訴了老師,老師笑呵呵的對我說:“你可以再試試看,‘失敗是成功之母’,你失敗了要去找原因,在不斷嘗試中或許你會發現什麼。”聽了老師的話後,我又重新做了實驗,但我還是失敗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呀?

  在老師的幫助下,我找到了原因。我又一次開始了實驗,照常裝滿水,小心翼翼地蓋上紙,屏住呼吸,拿起杯子飛快的地倒過來的,我緊閉雙眼不敢張開,我害怕又一次失敗。當我睜開雙眼發現水絲毫沒有流出來,我欣喜若狂,一蹦三尺高,一不小心把瓶子丟了出去,“砰”的一聲,瓶子碎了,我真是哭笑不得。

  一次次實驗操作,我知道了杯子裡若沒有空氣,大氣壓托住了水的重力,水不會流出來,好神奇!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13

  培根曾經說過,科學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就有那麼一個科學發現。

  我對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充滿了探究的精神,有一次我看到賣蔬菜的阿姨拿瓶子裝滿水,在瓶蓋上戳上幾個洞,將水淋到菜上,蔬菜隨時都保持水靈靈的。於是,我也拿來了一個瓶子,裝滿了水,不過我不想往瓶蓋上戳洞,我要往瓶身上戳。

  於是,我偷偷拿了媽媽縫補衣服用的錐子,用它狠狠地往瓶身上面戳了一個洞,可是水卻一滴不漏,為什麼那個賣蔬菜的阿姨戳的洞就能漏水,我戳的洞卻一滴不漏呢?我又氣又急,開啟瓶蓋要把水全部倒出,沒想到,剛開啟瓶蓋,沒幾秒水就從那個洞裡流了出來。

  奇怪,現在我滿腦子都是疑問。實在受不了了,拿起媽媽的手機,上網查詢資料。原來當密封的瓶子被戳出一個洞時,洞內的水與瓶外空氣連通,此時,洞裡的水位被大氣壓壓下,但瓶子其他部位的水與瓶外空氣不連通;因此,大氣壓只施壓於洞內的水;這樣,大氣壓將推動洞內的水,使水不能流出。但開啟瓶蓋,瓶口也有空氣流動;此時,瓶蓋下的水也受到大氣壓的影響。由於兩個開口處的表面受大氣壓的影響,壓力相互抵消,水就可以順利流出了。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氣壓可以平衡水的重力,使水不會流出。瓶蓋一開啟,瓶口的氣壓就等於洞口的氣壓,由於重力的作用,水就流出來了。

  其實大氣壓不僅在這裡起到了作用,還在生活中還有很大的作用呢。比如帶有吸盤的塑膠掛鉤、往鋼筆裡裝墨水等都利用了大氣壓的特點。

  科學往往來源與生活,我們要善於觀察,才能發現更多奧秘。

  我發現了氣壓的威力作文 篇14

  今天,在上語文課時,張老師拿著瓶子、盆子、幾張小白紙走上了講臺,同學們都不知道老師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接著老師神密地說:“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科學小實驗——神奇的大氣壓力。”同學們聽了歡呼雀躍,有的踩在凳子上,有的踩到桌子上,有的圍上了講臺。

  實驗開始了,老師左手拿起空杯子,右手拿起小紙片,把紙封在杯口上,老師說:“貼不起吧,但我可以用紙封住杯口不讓水倒出來,大家可要看仔細了!”然後老師把瓶子放到講臺上,再倒滿水,小心翼翼地拿起小紙片,貼在瓶口上,接著慢慢地把瓶子倒過來,老師剛把手輕輕地拿開,“啪”的一聲,瓶子裡的水全出來了,還把我們的第一排同學的書給弄溼了,第一次實驗失敗了。接下來老師做的第二次、第三次實驗也沒有成功,同學們有一些不耐煩了,我發現有的同學在講臺下偷笑,有的同學叫老師算了,別做這個實驗了。可是老師卻沒有放棄,還胸有成竹地說:“俗話說‘失敗乃成功之母’,實驗做不成功決不罷休。”

  張老師開始做第四次實驗了,只見老師小心地把水灌滿瓶子,然後拿出一張剛剛裁剪好的白紙,輕輕地把紙片從左往右平移,直到把紙片全移到瓶口,封住了瓶口,再慢慢把瓶子倒過來,老師最後鬆開壓住瓶口的左手,奇蹟出現了:白紙牢牢粘住了瓶口,杯中的水一滴水也沒出來。不可思議,老師成功了,我真佩服老師不輕言失敗的可貴精神。

  最後老師告訴了我們實驗的科學原理:當水杯灌滿水後,杯中的大氣壓力就小於杯外的大氣壓力,杯外的大氣壓力就壓住了紙,水就流不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