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發現> 有關發現作文9篇

發現作文

有關發現作文9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發現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發現作文 篇1

  雨季的小路上,落葉上,都會看見一隻只傻傻的蝸牛爬來爬去,有一點風吹草動它就像烏龜似的連頭帶觸角一塊縮排殼裡。那樣子真可愛。

  笑歸笑,我腦子裡不由得浮起個問號:書上說過蝸牛是有眼睛的它不是和螞蟻一樣用觸角識別方向的嗎?那它的眼睛在哪呢?我怎麼看不見呢?

  我捉了幾隻蝸牛放進玻璃缸,扔下幾片菜葉,想去看看蝸牛的眼睛在哪裡。第一次探索開始了,目標是蝸牛的嘴巴,我想蝸牛的眼睛應該和其它動物一樣在嘴巴的周圍吧。正想著,一隻蝸牛醒了。

  只見它慢慢的爬到菜葉上,又慢慢的找嫩葉,然後才慢慢的吃起來,只見它吃的津津有味,我才直起身來,然後拿起放大鏡對著它的眼睛一看,除了細小的條紋以外沒有像眼睛的東西。第一次探索——失敗。

  第二次的探索目標是蝸牛的觸角,因為它每次吃葉子時都要用觸角碰一碰。

  又有一隻蝸牛醒了,我正好驗證一下是不是每隻蝸牛吃食前都要用觸角碰一碰。果然不出我所料,那隻蝸牛爬上菜葉時,也用觸角碰一碰。我用放大鏡對著它的觸角看——和其它動物一樣,眼白中間有個小黑點。

  我又對其它幾隻蝸牛進行了是實驗結果都一樣。第二次探索——成功。真高興我發現了蝸牛的眼睛在觸角的頂端。從這件事上,我明白了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發現作文 篇2

  不經意的發現

  我們都成長著,告別了過去,不斷追求與努力,也許成長的足跡從不讓人忘懷。

  “姐,你出去一下行嗎?”弟弟那渴望的眼睛望著我。

  “那好吧,就不打擾你玩遊戲的時間了。這麼神秘。”我邁著腳步走出房間、

  就這樣,我放下了不解。兩個星期後,我不經意間發現多了一個資料夾。開啟一看,發現一段很長的文字,閱讀後才弄清這是弟弟所建的。一段文字,使我驚訝的不是弟弟會建資料夾,而且建在一個兩重資料夾中,令我感觸的是文字的內容。

  裡面寫了弟弟因考試差而被老師責罵感到灰心喪氣,總害怕拿不了第一的心情。弟弟長大了,他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了,他懂得了釋放自己的內心世界,他懂得了關心前途了。曾經的他,膽怯懦弱,只懂得享樂,卻不懂得什麼叫擔憂。童真的他更別說去擔心成績下降,一副自大狂的樣子。

  他真的長大了,或許不會引人矚目,但他的一切都在告訴別人;我長大了。

  身體上的某些部位發生變化,可是真正的成長是心靈上的成長。由童年走向成熟,有無知走向知之甚多,生活也變得多姿多彩。那樣便成長了。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與我弟弟一樣的是,他們都能感覺到日曆上的頁數一天天減少,換了一本又一本。嬰兒,幼年,少年,青少年,成年,鬧年這些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道路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中回跌跌伏伏,稍微一洩氣,你就別拋入風浪之中,掙扎,掙扎,掙扎。但如果你在風雨之中獲得了人生的感悟,你便逐漸成長。成長的足跡中會有的,關鍵是你的造化。

  無意間的發現,變領悟了成長之路。那麼的美好,同時也是發人深醒的。

  我們如小草一樣,每天都吮吸著雨露;如花兒一般,每天享著園丁的合呵護:如小路一般,每天領略過路人的腳步。

  無意間的發現,我們成長了!

發現作文 篇3

  網路,已是現代人類社會中個最熱門的詞彙,同時它也成為了人類時代潮流的代表。“Google”、“e-mail”、“QQ”等網路用詞人們早已不再陌生,利用網路查詢資料、購物、聽音樂等早已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部分。

  網路,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負面影響。就像網路遊戲,創始者原意是製作令人放鬆的娛樂裝置,但這也令不少人沉迷其中,浪費了寶貴的青春年華,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與前途,這將會成為對自己多大的愧怍。

  迄今我們已經跨入初中,多年與同學們的交往與相處,讓我看到了網路給他們所帶來的影響以及他們的變化,這使我深有感觸。開學初的這次秋遊,同學們都帶了手機。在前往湘湖的途中,我竟無所事事,不知道該怎樣打發這漫長的半個多小時。我們之間明明離得那麼近,卻被耳機、遊戲、小說隔成了兩個世界,找不到共同的話題。孤獨的我只好將眼光望向窗外,卻看到在等候公交車的人們也個個埋頭於自己的世界中。偶爾有個抬頭的也是在插著耳機聽音樂或是打電話。我不禁想起了幼時的我們,常常三五成群地玩鬧在起,感覺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而現在……是因為我們長大了嗎?我不知道。或許這隻有每個人的心才懂吧。

  到達目的地後,大夥都散開了。湘湖的風景很美,但又有多少人能夠抬起頭,靜下心來去欣賞呢?同學們都找了個小小的避風港,埋頭專注於手機,忽略了四周美的存在。個個“低頭族”們在虛擬的世界中暢遊,說著只有在那個世界才懂的語言;或是獨自聽著不屬於我們的歌曲,閱讀著別人咀嚼過的精神食糧。這讓秋遊的意義何在?這些事情不能在家裡做嗎?何必要讓學校花費了人力、物力、財力,只是為了挪個位置?況且,這些都是別人用剩下的東西,你們卻依舊品嚐得津津有味,樂在其中。這些別人給你的快樂,想必終將會成為你日後的悲哀。

  大量實驗表明,五歲前的兒童使用電子產品與接觸書籍,是有差異的。這使他們的起點就不樣,對日後的學習影響也很大。電子產品多以聲音、圖片的形式呈現,從而大大侷限了兒童的想象空間與思維能力,對同件事物所想到的畫面會不約而同。而有書陪伴成長的兒童,就截然不同。他們的思想別具格,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這對他們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所以同學們,請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抬起頭來,讓陽光照耀出你的好心情,讓雨露滋潤你的心房,讓大自然成為你最好的老師。不要再讓那些按部就班的套路束縛你,要做就做好自己,做個敢於創新、探索、質疑的自己。與其成為他人的粉絲,不如先成為自己的追求者。

發現作文 篇4

  螞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幾乎每個家庭都有它們的身影,它與蜜蜂都是非常勤勞的,但有點不同——蜜蜂能造福人類,而螞蟻只是為了養活自己,因此,大家都覺得蜜蜂是最勤勞的,可我不這麼認為,其實螞蟻也是很勤勞的那麼我就一一給你介紹吧。

  別看螞蟻身體小,但是它力氣不凡。它能把比自己重50倍的東西輕而易舉的舉起來,怎麼樣神奇吧。其實它自身重量也很輕呢。

  螞蟻們出去尋找食物是分頭尋找的,一旦誰找到了,馬上就會“通知”眾螞蟻前來幫忙,假如那食物,比如昆蟲,不是活的,它們就直接齊心協力地把那昆蟲搬到洞裡慢慢品嚐;假如那是活的昆蟲,螞蟻軍團就施展戰術,先下手為強,向目標發動攻擊。它們先派幾隻螞蟻為先鋒,利用自身小的特點,爬到昆蟲身上亂咬,獵物奮力掙扎,先鋒隊仍然死死不放,這時候,螞蟻軍團就把目標包圍起來,全體一齊攻擊,目標被咬得動彈不得,待獵物精疲力盡後,螞蟻便把戰利品一點點地搬洞裡享受,螞蟻因團結而獲得了勝利,這令我想到了一句話:團結就是力量。

  別看螞蟻個頭小,生命力卻極其頑強。它若被重物壓了一下,就自己奮進爬起來,不依賴別人的幫助,而且還照樣生龍活虎,若是掉進了水裡,就拼命地掙扎,它一旦碰到了岸,就會牢牢地抓住,順勢爬上岸,擺脫危險。

  相信你們聽了我的介紹,一定會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螞蟻,只有善於觀察,就會從中獲得許許多多的知識。

發現作文 篇5

  今天,語文老師為大家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以“美”為主題,寫一篇文章。

  老師在講臺上 繪聲繪色地講解這類文章的寫作要領。幽默的動作,詼諧的語言,加上老師自身的魅力,同學們都聽得津津有味,老師講的幾個例子,也被同學們心領神會。思路一下子被打開了,對於“美”這個主題文章的寫作思路豁然開朗。看到同學們輕鬆的表情,老師露出欣慰的微笑 ,神情也輕鬆了。

  然而,在全班輕鬆的表情中,小玥卻獨自沉默,她低著頭,以至於沒有人注意到她那與眾不同的為難的表情。

  呤…… 放學了,小玥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漫不經心地踢著路上的小石子,一付憂心忡忡的樣子。 “真是的,又要寫什麼‘美’,從小寫到大,都沒素材了!”,她小聲嘀咕著。

  不知不覺,她已到了家屬區。抬頭,啊!又是那個剛搬來的新鄰居。 叮叮咚咚裝修房子,他忙了好一陣;那個鄰居見了面總是笑吟吟的用那帶磁性聲音打招呼,兩隻似乎會說話的帶笑意的眼睛總正視著對方,鄰居的笑容顯很美,很自然,這是禮貌;大家都認為這個新鄰居是個很不錯的人,可小玥總覺得那個鄰居很虛偽,像個笑面虎,有意巴結別人的意思。

  為了躲開那“虛偽”的鄰居,小玥急忙跑進樓洞裡。

  當她踏上樓洞的第一級臺階時,發現一隻大黃狗坐在一樓 的門口,正衝著樓梯口, 露著一雙令人毛骨悚然的眼光 直盯著小玥。小玥平時是很怕狗的,這隻狗卻擋住了她回家的路,怎麼辦? 小玥驚恐的 猶豫在樓梯口;這時,那個“虛偽的”新鄰居走了過來,輕輕的上了樓,小玥帶著一臉的無奈和和尷尬,也試著跟著鄰居上樓。鄰居上樓把狗趕走,並微笑著示意小玥上樓。

  小玥安全上樓了, 那個鄰居卻沒上樓,小玥很奇怪。這時,從樓下又傳來那熟悉的和動聽帶磁性聲音:“您回來了,我上班去,今天加班。”

  小玥忽然明白了:鄰居本來是從樓上下來上班去的,看到了怕狗的小玥,特意回來幫助她的。

  一股暖流湧到小玥的心頭,原來鄰居內心世界和他的聲音和他笑一樣美,一樣自然大方,小玥眼睛溼潤了,臉紅了, 恨自己為什麼對鄰居生出那樣的誤解來。小玥一下子感覺到原來美就在身邊。

  小玥笑了,回到家,提筆 記下了以上的文字,還在文章的結尾寫了這樣一句話: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世界真的很美。

發現作文 篇6

  《發現母親》是教育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王東華用十年的時間寫出的一部教育女性如何成為優秀母親的書。在這本書中,作者揭開了一個秘密:教育的成敗不在學校和社會,而是家庭。家庭教育尤以母親的教育素養論成敗。作者認為,教育孩子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學問,尤其是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幾年,他生命中最本質最重要的東西都是由母親給予的,這種教育不僅影響著孩子自己的一生,而且同樣以社會遺傳的方式,也強烈地影響著更下一代的成長,沒有哪一種教育比、母教的影響更為深遠和永久。

  “江山是銀,母親是金。”母親不光是生育孩子的生身之源,更是人格和品質塑造的第一老師。作者提醒母親:“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親”,“推動世界的手是搖搖籃的手”。母親是孩子的總設計師。他號召人們不僅要關心母親,更要給為人之母營造做母親的環境,讓每一個母親都成為孩子成材的推動搖籃之人。讀罷這本書,作為教師同時又作為一個母親,我深深地感到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

  我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花朵,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可是這個未來跟我們的母親是分不開的,這個花朵的開放離不開母親的澆灌,早晨的太陽仍然需要母親來托起!教育的藝術便是風箏線的藝術,即使遠在天邊,那風箏線還緊緊地握在母親和教師的手裡。只要稍微注意我們所熟悉的偉人和名人的成長經歷,我們不難發現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有多重要。母親最重要的責任是讓自己成為一個教育家教育好孩子,如果每一位母親都能做到不但把孩子養大,而且還能教育成材,那將是對社會做出的最偉大的貢獻。

  有些父母以為孩子上了學所有的責任都交給了學校和老師。當孩子在學校發生問題時,家長們理直氣壯的指責學校老師的種種不盡職、不盡心。是的,學校老師難脫其責,可是家長難道就沒有責任嗎?目前我們國家的教育狀況就是一個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老師的精力是不可能只集中在一個學生身上的。孩子進入學校並不是父母責任的結束,相反還要更加關注孩子的行為,家庭教育依然不可以放鬆。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完善結合才能讓孩子更好的發展。

  作者在書中還特別強調了一點:身教勝於言教,比身教更重要的是一個家庭的家風。我們每個人從不同的家庭中走出來,無不帶著各自家庭的印記。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一個民族有傳承的文化,一個家庭也有家庭所祟尚的價值觀,在一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便打上了一個家庭的印記。我們經常與一些孩子的家長交流,交流中我們會發現孩子家長的行為帶給孩子的影響是最明顯的,有的家長表現的沒有教養,他的孩子必然也是那種頑劣且不容易教化的孩子,我們都知道這並不是遺傳,而是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耳濡目染。相反,一個有責任的家長,即使孩子身處非常不利的環境或者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也能以一個家長的責任化解不利因素,使孩子在家長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的確如此,我們的語文教學一直重視孩子的閱讀,提倡孩子進行早期閱讀。為了這個目標每個老師都想盡了辦法,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推薦讀物,講故事比賽,懸疑激趣……各種閱讀方法可謂琳琅滿目。但是實際上總有一部分孩子很難愛上讀書。仔細觀察那些喜歡讀書的孩子,他們大都生活在一個喜愛讀書的家庭氛圍中。在書香浸潤的家庭中,孩子怎麼會不喜歡讀書呢?如果父母本身愛讀書並且從小就注意和孩子進行親子閱讀,那麼孩子喜愛讀書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何須老師們這麼苦口婆心?當家長為自己的孩子“不成器”而嘆息抱怨的時候,請檢查自己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都做了些什麼。你可能給孩子買過漂亮的衣服,高階的玩具,帶孩子吃過大餐,可是你對孩子進行過多少有益的教育?你可曾在孩子小時候為他聲情並茂的讀過《大灰狼》或《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你可曾在孩子問你“為什麼會下雪?為什麼天上有星星?”的時候給過孩子鼓勵和慎重的回答,或者為此引導孩子查閱書籍?你可曾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訴孩子愛讀書,誠實,負責……?許多家長都沒能做到這些。他們有太多的事:做家務,看電視,上網,等等,總之很忙,忙到沒有時間陪孩子。孩子開始都很聰明,都有著強烈的學習願望,但許多父母都沒有以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過孩子,也沒有正確的引導孩子。有個孩子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媽媽的愛好是睡覺和打麻將……”試想這樣的父母又怎麼會教育出愛學習的孩子呢?

  當然,我也從這本書中學到了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論: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等必要條件,而智力的發展又能促進一個人對知識的掌握。智力的核心是思維能力,而智力則是質的問題,知識是量的問題。學生的智力教育不在於獲取知識的多少,而在於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考習慣。儘管獲取知識也是一種結果,但絕非是目的。

  如果把知識和智力的理論運用到語文教學中,那就不只關注知識的積累多少,更要關注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是否發展了智力。舉例來說,我在引導學生背誦精彩句段和古詩詞時,往往我注重的是學生記住了多少古詩詞。今天看來,如果記住了古詩詞,不會運用,還不行,因此,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背誦古詩詞的過程中,關注學生是否學會了積累和運用,這才是教育目的。為此,我再引導學生記憶和背誦古詩詞時,應該創設多種情景,讓學生表達已積累的古詩詞,同時,還要學會運用已經背誦的古詩詞來自己創作詩詞。這樣,就會使積累和創作相結合,更好地發展學生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在語文教學中,還要建立一種發展學生智力的理念。學習生字,教學目的不光是記住生字詞,更重要的是學會自己認字、解字、記字;理解課文內容,不光是要會讀,還要在讀的過程中去思考,聯絡生活實際,讀出問題,讀出自己。

  在家中,我們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在學校,我們是多個孩子的“母親”。我們必須規範自己的行為,給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力爭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幸福快樂的成長!

發現作文 篇7

  春天裡的.發現

  又到週末了,我和媽媽沐浴著明媚的陽光,來到了烈士公園找春天。

  一進園,我就聞到了淡淡的草香。我驚喜地發現小草都從地下探出頭來了,噢,這才是春天的樣子嘛。綠綠的草坪像一塊巨大的馬賽克拼圖,我忍不住去撫摸小草,小草卻調皮地撓我的癢癢。小草微笑著對我說:“請你讓一讓,不要傷害我。”我向它行了個隊禮,回答說:“OK”

  公園小徑邊長滿了小花兒,它們好像仙女在跳舞呢。那些花兒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紫色的,還有的是紅色的,它們像塗了顏料一樣分外妖嬈。因為春天,公園變成了花的世界,草的海洋。在這裡,我還偶遇到重慶市的市花——含苞欲放的山茶花。

  春風溫柔地撫摸著我的小臉,風兒像女媧娘娘一樣製造出飄在湖面上的水孩子,水孩子們披著捲髮在湖面上開Party。夕陽怕它們著涼,把光芒灑在冰冷的湖水上。雖然湖水被溫暖的陽光照射著,可我洗手時還是覺得冰冰爽爽,透心涼。湖面上還有湖鷗在扇動著翅膀,好像是想要飛起來,它快樂地說:“我要飛得很高。”另一隻湖鷗正歡快地游泳。我給湖水使了個“小壞”,重重地扔了個石頭進去,嚇得它提心吊膽、“汗水”四濺。我製造的石頭波浪,好像是小湖在發訊號召集它的夥伴們來反擊我。

  湖面上還飄著嫩綠的青苔,湖邊的石壁上也長了青苔,小小的花蜘蛛像淘氣的小鬼一樣,連忙鑽進了石壁縫隙裡。湖邊的雜草叢生,它們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我要學習它頑強獨立的精神。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我居然還巧遇到了一叢黃花,黃花像是給草地點燃了無數盞小油燈,給夜幕降臨下的小草們帶來一絲絲光明。逛了一天了,真累呀!我決定回家了。小鳥專門來送我回家,一路上,它們有節奏地唱著“嘰嘰喳喳”歌,我興高采烈地告訴它們:“我終於找到了最美的春天了。”

  今年的春天

  今年的春天來得有些晚。往年的春天花兒已經綻放,小草早已長出來了碧綠的長髮,暖喝的陽光直射大地,人們脫下了冬裝,換上了春裝,可是今年的春天還寒氣琳琳,花兒香害羞的姑娘一樣不肯露面,小草剛剛發芽,人們還是穿著冬裝,愛美的女孩早就想穿上自己的短裙,可是天氣總社她們作對,不肯把太陽公公給發出來。

  今年的春天來的有些晚。往年的春天已經復甦,小鳥唱著清脆的歌,動物園的黑熊已經爬出了洞穴,尋找食物。可是今年的春天,小鳥不再唱歌,黑熊還多在洞穴裡睡懶覺,不肯自己去找吃的,非得要飼養員餵它才吃。

  今年的春天來的有點晚。往年的春天早上六點半,天都已經亮了,可是今年的春天的早上六點,天還黑的伸手不見五指。

  今年的春天春天來的有點晚。往年的春天我買的蠶寶寶已孵化了出來,桑葉已經很長得很茂盛了,可是今年我買了兩盒蠶寶寶,我千呼萬喚他都還不出來,而且桑也才剛剛突出嫩芽。

  雖然今年的春天來的有點晚,可是人們還是一如既往的生活著、工作著、學習著……都各自播種下自己的希望,等待來年的收穫。

  春天的腳步

  春,絕對是一副充滿生命的圖畫。

  你瞧!冬天正漸漸離開,春正悄悄走來。

  草地上,春雨踏著輕快的腳步來了。猶如繡花針,又猶如牛毛,春雨綿綿。那樂曲彈醒了萬物,使山上更加生機勃勃了。雨後的草地,散發出大自然的清香。春雨的露珠,滋潤了萬物。你瞧!此時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草地上的綠茵裡,嫩草像綠寶石一般,發出悅目的光彩。幾顆露珠,像珍珠一樣在葉面清新輕盈地滾動著。

  山上的積雪融成小溪,喚醒了泥土中所有的生物。這一切都像剛睡醒一樣,朦朦朧朧地揉著眼。只有幾縷金光,從雲霧中照射進來,把雲霧中燒出了一個大洞,洞越燒越大,一切變得更加清晰了。山上朗潤起來了,水也流動起來,太陽也變得紅彤彤了。草地的花兒競相怒放,紅的像火,白的像雪,粉的像霞,五光十色,鳥語花香。

  從遠處望去,河邊的桃花像一朵朵雲霞,花兒給世界穿了一件粉衣裳,美極了。河邊的景色也很迷人,春水融融。清澈的河面倒映出清風淡雲的天空;倒映出山色返青的高山;倒映出春筍怒放的竹林;倒映出映出雪化冰消的山坡。河岸的小花綻放了笑臉,好像和朋友們開心的暢談。河邊一棵棵一行行垂柳,綻放出嫩葉芽兒,舒展著嬌嫩的身軀,迎著溫暖的春風輕輕地搖擺。幾隻黃鶯飛來落在樹上,唱著歡快的歌,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令人心曠神怡。

  河對岸的田野上,麥田返青,一望無邊,彷彿綠色的波浪,那金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著金光。正在茁壯成長的麥苗兒,像綠油油的毛毯,嚴嚴實實地鋪在田野裡,遠處,走來幾位農民。他們應該是要春耕了。

  春顯出生命的奇蹟,也是浸染著生命之色的畫布。

發現作文 篇8

  枯燥無味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們。世界在飛速發展,我們機械的重複著每一天的生活,生活沒有趣味,對一切產生厭煩,對一切都懷著不滿。

  學習中的趣味

  空白的草稿紙上又多了幾塊黑斑,手一用力,鉛筆芯竟斷了,我煩躁的將它隨手一扔,抓起另一支繼續打草稿。哎,真想休息一下,可是這題的線索卻總像若隱若現的光一樣,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多想放棄啊!卻仍心有不甘。又換了一張紙,寫下思路,畫上圖形,標出條件,列出結論,開始第二輪攻擊。敵人的防線慢慢的被一道道的擊破,我不再煩躁,注意力全在題目上,心中多了些自信。我繼續努力探索,探索答案,探索題中隱藏的趣味。

  運動中的趣味

  反覆的揮拍,發球機機械的發球,沒有教練,沒有對手,乒乓球越來越無聊了。球在桌上毫無規律的亂飛,想關了發球機,但後天就要比賽了,無奈只好繼續。突然,我看到桌邊上有一個球遲遲不掉下去,於是一個抽球想用球把它打掉,但它卻幸運地躲開了,我十分失落又打出一球,朝它飛去,終於成功將它擊飛,頓時剛剛的無聊一掃而光。我撿起一個塑膠瓶放在桌角,然後調快了發球速度與球的旋轉力度,再回到原位,握了握球拍,盯著目標水瓶,一球一球的向它擊打過去,勢必將其打倒。我努力揮拍,忘記了無聊,忘記了痠痛,重複著看似無趣的動作,內心卻充滿希望與鬥志,因為我發現了打球的樂趣。

  音樂中的趣味

  躺在床上,聽著歌曲,享受片刻的寧靜。閉上眼,讓身心進入歌曲所唱的世界之中,身臨其境的去發現趣味。這些歌對於我來說已經十分熟悉,可是每次都是在嘈雜的人群中聽的,卻從未像這樣聽過。聽久了,難免產生了想刪歌的想法,但現在一聽,卻又有些不忍,畢竟我才剛剛感到音樂中的趣味。歌中所唱太吸引人了,“以劍之名祭血薇,紅顏若雪相思碑。風華燃盡指間砂,江山如夢魅影醉。”我深深地沉浸其中,享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過多的在意於表面和一些不好的事情,反而忘記去尋找發現一些趣味。去發現趣味吧!你的生活將因此精彩。

發現作文 篇9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不幸的人,事業失利的,身體有缺陷的……我一直對他們感到深深的同情,覺得他們很可憐,認為他們的一生都該在悲傷中度過。直到那一個盲女孩出現在我的世界裡,打破了我對他們的看法,讓我明白:盲人,也能看世界。

  那是一個溫暖的午後,我在奶奶家前面的油菜花叢中愜意地散步,暖暖的陽光斜射在身上,看著身旁一撥撥燦爛的油菜花,我的心情莫名地感到愉悅。走在鄉間的羊腸小道上,我忽然看見不遠處一個長得挺俏麗的女孩,正眯著眼享受陽光的沐浴,彷彿是花中的仙子,臉上還盪漾著甜美的笑容。我輕巧地走過去拍拍她的肩膀,說道:“你是誰?來這兒幹什麼呀?也是來散步的嗎?”她似乎嚇了一跳,隨即轉過頭來“看”我,眼睛一閃一閃的,真好看呢!只聽見她聲音輕柔地說:“嗯,我在家中悶得慌,便一個人出來散散步。”我見她跟我一般大,便提議道:“不如我們一起吧,正好有個伴兒。你長得真好看呀,尤其是眼睛,想來你也是度假才來鄉下的吧?”她卻搖搖頭:“不,我是一個盲人,眼睛再好看也不過是擺設,有什麼用呢?”我吃了一驚,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果然,她一點反應也沒有。我不禁有些緊張:“對不起,我剛才沒看出來,你會怪我嗎?”她嫣然一笑,輕鬆地說道:“呵,我已經習慣了。我7歲那年,爸媽鬧離婚,每次的結果都一樣:爸爸破門而出,媽媽在家中落淚。當時我的爸爸開了一家小公司,風生水起,賺了不少錢。後來想拋棄媽媽,自己去逍遙快活。可我媽不甘心,非要爸爸補償她幾百萬,天天吵個不停。他們卻沒人想到我,我傷心極了,生了一場大病,從此雙目失明。爸媽更不喜歡我了,把我丟在了鄉下的姥姥家。我反而慶幸自己眼睛看不見,不用去面對父母吵架時氣憤的神情,不用去在意親戚們嫌棄又略帶憐憫的眼神,做好自己就好了……”

  我沒有料到眼前的這個女孩兒經歷了那麼多,從嬌氣的小公主到連親戚都嫌棄的鄉下盲女,苦楚只有她自己心中才知道。但她並不把失明當做一種痛苦,反而把失明作為一個屏障,擋在自己與別人之間,隔絕了所有冷眼和痛苦,只留快樂陪伴自己。聊了一會兒,我攙扶著她,向油菜花地的深處走去,四周燦爛的菜花經陽光一照,變得愈發嬌美可人,散發著異樣的光彩,傳遞著幸福與快樂。

  一路上,這個和我同齡的女孩一直在微笑,好像她能看見周圍那一片輝煌的金色的風景似的,她笑著說:“你看,那裡的油菜花多美呀,有陽光籠罩它、有蜜蜂為它伴舞,多幸福!今天的天也格外地藍呢,那幾朵白雲是不是像小兔兒?我的父母只能給我物質的保障,卻給不了我精神的依靠。那時我經常從裝得華麗的屋子往外望,看天上的白雲,看外面的小孩兒嬉戲。可現在我卻連這一點也辦不到了。咦,那裡有一隻漂亮的蝴蝶呢,你看見了嗎?”

  她唸叨著,用發亮的神情掃向各個地方——可惜她什麼也看不到。我失神地望著她微笑的臉龐,不由問道:“你。不是看不見麼?”她輕輕點頭,指著自己心口的地方,吐出一句清晰的卻象重錘一樣敲在我心上的話:“是的,我是看不見,眼睛看不見,我可以用心,我用心去感受世界,我的心裡早已將這美好的景色描繪下來了。”最後,她朝我揮揮手,摸索著向家的方向走去。她向我露出了一個自信的笑容,之後輕輕地,不帶一片雲彩地走出了我的視線。

  可我知道,她永遠走不出我的內心,那一個堅強的笑容,我至今無法忘記。

  那一天,我發現盲人,原來也可以看世界,只不過,是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