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冊《作文》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冊《作文》教學反思

六年級語文上冊《作文》教學反思

  “學習,首先就是模仿,而模仿則必須要有榜樣,模仿是為了實踐”因為寫作不是空中樓閣,可以憑空出現,模仿也不是依葫蘆畫瓢完全照搬。模仿是就“發現”環節中所發現的寫作技能,將其透過模仿方式運用到自身的寫作實踐中,從而形成自如運用名家寫作技能的能力。葉聖陶曾經指出“寫作的歷練在乎多作,應用從閱讀得到的寫作知識,認真地作。”,我們就把這一觀點看作是從發現到模仿的過程。

  值得一題的是,模仿並不僅僅是就發現中所得寫作知識進行模仿,而應該是一個可以靈活變通的過程。所以我們決定在上課時教師根據學生所發現的知識提供合理、合適的模仿程式或流程。最後我們也決定使用範文,但是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起到的作用非常大,也就是教師是否能夠及時合適地對學生所發現的知識進行模仿練習,使知識從發現的意識變成實踐能力就顯得非常地重要了。

  另外,還有可能影響學生對於本次習作所發現的技能掌握程度,繼而影響學生對於寫作的興趣。也就是說,使學生對該素材有親身體驗而能夠寫出真情實感的習作來是這次習作指導的重點了。這一環節對教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教師一定要了解學生的生活體驗以及寫作的內容,教師應儘量地與學生溝通,認真發現學生的普遍的生活閱歷,並敏感地發現學生所感興趣的生活點,使之成為學生模仿習作當中的生動題材。我們認為模仿環節中可涉及的題材和環節有:

  1、一般模仿。

  即對於“發現”過程中所獲得的寫作思路、寫作技巧、寫作情感等以某一題材進行模仿練習。因此在此次習作時學生透過模仿範文掌握了寫作思路,先寫外部特徵,再寫價值用途價值。在習作中寫出過過度句,比喻和擬人的句子傳神而生動,介紹價值用途的'句子幽默風趣,其水平比以往習作的某些命題作文要高出許多。而且透過這一次練筆,學生加強了對生活素材的發現意識。

  2、特殊模仿。

  對於所發現的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進行適當的範文學習與指導,這對於部分學生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中下水平的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激發,尤其是認識到自己也能寫出優秀的文章會產生了“比一比”、“我能行”的心理,這次我們中下水平的學生也上交了一次高水平的習作練習。模仿還是值得商榷的。由學生自由提出,或根據學生水平與需要補充範文,或根據寫作思路進行商榷推敲,或就寫作內容補充豐富的材料。總之形式可以多樣,關鍵看學生的發現側重點。既要一定的模仿,但又防止千篇一律,這就要看教師的作文指導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