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反思> 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反思

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反思

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反思

  在小學高年級的的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這其中有多種因素影響,尤其是農村經濟相對落後,大部分的小學是沒有圖書館的,沒法向學生提供多餘的課外讀物。而農村小孩家庭生活的自然也早比較困難,大部分孩子也沒有更多的錢去買那些對學習有用的書報雜誌來看,更不要說像城裡的孩子有電腦等現代化的裝置供他們學習所用。由此可知,農村學生接收資訊的渠道的匱乏,使得學生的知識面極其狹窄的。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這炊。”沒有大量的閱讀和積累,沒有豐富的詞彙和心靈感受,學生要寫作,無異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情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到農村學生寫作難的現象,我認為首先要解決學生“少書讀,無書讀”的問題。那麼,在農村那樣相對惡劣的環境中,作為老師,我們應怎樣全方位多途徑的向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資訊,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他們的`視野?作為老師,我們的接收資訊的渠道無疑比學生多得多,我們可以並應該成為一個向學生傳播資訊的中間人,把我們平日有目的收集獲取的資訊,包括閱讀的報紙,雜誌,收聽到的國內外的新聞時事,奇聞趣逸,透過朗讀,講述等多種形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傾聽、接收、儲存。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積累豐富的資訊和材料,有了這些,學生寫作時就會材思如泉湧,下筆如有神助!

  當然,光是積累還不夠。俗話有:“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這二句古詩都說明了讀書對理解語文和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性。所以,作文教學中,我們要提倡學生多讀,從讀中瞭解內容,讀中鑑賞語言文字的非凡魅力,讀中感悟作者偉大的精神世界,更要從讀中領會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因此,我在教室裡特地開設了一個“閱讀欄”,把我平常在報紙雜誌中讀到的一些優美動人的文章剪貼下來,收整合一個個本子,或我自己覺得比較好的課外書,放在閱讀欄裡,讓他們互相傳閱,討論,並養成閱讀的習慣,在這傳閱的過程中,既又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又使學生對作品有深刻的瞭解,加深學生的心靈體驗,從而促使學生產生創作的靈感。

  如果說,豐富的資訊和閱讀,使得學生有了寫作的源泉,那麼,多練筆多修改,才能真正產生一篇好的文章。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做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以為,作文教學的練習,好的方法莫過於要求學生:留心生活,細心感受。講真話,吐真情。具體到農村學校,教師儘可能地抓住學生有話可說的契機,讓學生多寫多練。所以,除了學生平常自己的作文練筆,我的習慣做法是讓學生寫“假日文章”。因為農村學校的假日是比較多的,元旦、清明、農忙,五一五四黃金週,六一、中秋、十一,春節、元宵,每一個節日學生都有他們各自的過法有他們各自的心情,這就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實實在在說真話表真情的好機會。因此,在這些節假日之前,我都會預先提醒學生,叫他們要留心假日當天的所見所聞,他們自己是怎樣過的,感覺怎樣,開心或是沉悶,精彩或是無奈?把這些一一記錄下來。通常對於這樣的要求,學生是挺樂於接受的。

  例如在我們這個地方,校內學生都是回族,他們最喜愛的節日就是過開齋節,在這期間,我就讓他們寫了有關開齋節的作文,學生完成的相當出色。有的把這一天自己上寺做禮拜、聽阿訇講人生哲理、伊斯蘭的歷史,母親怎樣招待客人等過程完整生動的描述出來;有的則選取一個場景,寫家裡媽媽炸油香,或家裡請阿訇,並表達出自己的感情;有的則透過查資料更多的瞭解開齋節的來歷,將其寫在作文裡,使作文更有色彩;有的則用樸實的語言把這一天村民們如何宰雞牛端果品呀,如何去上墳等農村傳統的風俗一一描述出來。總的來說,大家寫的內容各不相同各有側重,但可貴的是都能做到留心生活、感受生活,講真話、吐真情。

  作文教學,本無定法。以上幾點就是本人在幾年的農村教學工作中的一些淺顯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