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兒童節> 【精品】六一作文四篇

六一作文

【精品】六一作文四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一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一作文 篇1

  真正的“六一”來到了,爸爸媽媽給我買了一身芭比公主的衣服,我非常喜歡。晚上,爸爸媽媽請我和鑫鑫姑姑吃了頓大餐,我把六一愉快的送走了。

  愉快的“六一”,難忘的“六一”,“六一”我很快樂,爸爸媽媽也很快樂,祝願天下所有的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天天像過“六一”一樣快樂。

六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到了,全國的小朋友都快樂地慶祝節日,我們班也不例外。

  “六一歡慶會”開始了。首先,主持人鄭驊耕和謝亦涵走上臺,倆人異口同聲地說:“歡迎第一位表演者——許培茵給我們帶來的開場舞。”只見她穿著美麗的服裝,像蝴蝶一樣輕盈地翩翩起舞。她優美的舞姿令我們讚歎不已,贏得我們陣陣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請欣賞王泊鑫的小提琴演奏——《小星星》。”隨著鄭驊耕洪亮的聲音,王泊鑫提著小提琴出場了。他把小提琴一架,拿著琴弓,拉了起來。《小星星》這個曲目耳熟能詳,但是用小提琴演奏還是比較難的。王泊鑫嫻熟地拉著琴,有些同學不由自主地跟著哼唱起來。

  “接下來是蔡嘉恆等人的小品表演……”哦,到我了!謝亦涵的聲音剛落下,假扮成老師的我,走上講臺說的第一句話就把同學們逗笑了。後面就更不用說了,全場同學的反應,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你是不是想到了沒錯,就是“爆笑”二字。更讓我吃驚的是,當我說道:“我撿一元錢,交給老師。”他們回答:“我丟了一元錢,去偷老師。”時,同學們更是狂笑不止。有的笑到肚子發痛,你瞧,很多同學正捂著肚子呢!有的笑得呼吸困難,我還真為他們捏一把汗呢!更為誇張的是有的同學甚至笑得打出噴嚏來了。當然,我的表演收到大家的歡迎,心裡美滋滋的。

  今年的六一節真快樂!這次的活動猶如一顆閃亮的星星,永遠留在我記憶的長河中。

六一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是這樣的,小時候過生日高興,長大了過生日熱鬧,年紀大了過生日長嘆:我又老了一歲,可我過生日除了這一層,還多了一些悲傷。

  每年的六一節這天,儘管老公、同事好友為我慶生,可我內心裡卻總是很傷感。其實我最不喜歡過生日的,也怕過生日,因為怕引發我內心的苦澀。可這個日子是誰也忘不了的——六一兒童節,我們又是在學校裡工作的。

  我是被親生母親丟棄的,在孤兒院被養父母領養,為了我能名正言順成為家裡的一員,養父母估摸著為我定了出生的年月。六一,是快樂的兒童節,他們就把我的生日定在這天,大概是想我的一生快快樂樂,健康成長。小的時候,每年的六一,父母親都為我過生日,不是買新衣就是做一頓好吃的,或者帶我出去玩一玩。上小學時,“她不是她媽親生的”話,不斷地傳入我的耳朵,說多了,促使我不得不去沉思,也就依稀記起了小時候,父母親來孤兒院接我的情景。參加工作後,有一天父母親對我說,女兒,現在你成年人了,有件事該對你說明了。於是跟我講起了我的生世,末了母親有些指責地說,你那個親媽也不知是怎麼回事,把你丟在了派出所裡,連出生年月也沒留下,包裹你的布包也是舊舊的,後來那布包被孤兒院的人丟掉了,連找你親爸親媽的憑據也沒有了…… 良久,母親輕輕地“唉”了一聲,用手抹了一把眼睛,然後定定地看著我。一旁的父親摸著我的頭。我知道父母親的意思。我堅定地說,爸,媽,其實這事我早就知道了,只是我沒說罷了,我恨他們!……爸,媽,你們永遠是我的親爸親媽,你們放心,我是決不會去找他們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養父母的先後離世,我越來越感到心靈的孤獨,心中早已沒有恨了,我是越來越渴望有親人!靜下來的時候,我會漫無邊際地遐想,我夢中的那個家會是什麼樣的…… 每次看到同事好友的兄弟姐妹打電話問候時情景;講述節假日他們與兄弟姐妹相聚的歡樂的場面,我很是羨慕。可我是從來沒有這樣的經歷,也沒有這樣的`體會。同事們講得熱鬧時,我只好坐在一邊默默地難受。我是多麼渴望也有兄弟姐妹打電話來問候或我問候他們,也可來我的家中相聚聊聊心裡的話,雖說養父母也有親戚,不過都是我打電話給他們,想從他們那兒找點親情慰籍。我強烈的渴望親情的心情,就像目前播放的電視劇《風和日麗》裡的女主角楊曉翼(馬伊俐飾演)渴望見到她親生父親一樣。每每想到這世上唯一跟我有血緣關係的就是我兒子!不禁悲從心來,淚流滿面。也有好友對我說,你現在可以去找你的親生父母,說不定也有兄弟姐妹。可我不想去找,當年他們把我丟下,總是有難處的。我也不想揭開這生世之謎,還是留點美好的想象吧,再說我也是在養父母親面前保證過的。

  今年的六一兒童節,是我退休的日子,也是我的生日,同事好友正忙著下週五為我慶賀退休、過生日準備,按道理我是應該高興的,可我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這又觸動了我內心的痛楚……

六一作文 篇4

  都說新一代愛過“洋節”,所以懶散地跟著爸媽買年貨的小輩只盼“2·14”情人節的到來。於是,妖豔欲滴的紅玫瑰,“只溶在口,不融在手”的巧克力,點綴著街頭店鋪,走進了千家萬戶,而取代了牛郎織女悽美永恆的傳說;美麗的五月送來了溫馨的“母親節”,以康乃馨為主打的商戰向媽媽們展開一輪又一輪的攻擊,兒女們可以有機會甜甜地給媽媽一個祝福,補平了一年來對操勞的母親的虧欠;火熱的六月又讓我們知道了“父親節”,從商場售貨小姐那裡我們懂得了父親是家中的頂樑柱,要買剃鬚刀、買皮帶、買名錶才能報答父親的辛苦……跟著潮流走有錯嗎?

  “六一節”變成了“消費節”,有些變味,在艱難歲月長大的父輩、祖輩們尤其不願面對。但孩子是家庭的未來,是父母心血的結晶,不論貧窮還是富有,絕不能讓孩子受到委屈,這是中國人愛護幼小的美德。於是,圍繞孩子的物品,如價格不菲的藝術寫真照,外觀新潮的新款手機,風靡全球的明星代言服飾,遍及商家的精美飾品……炫目多彩,“風生水起”。“六一”不再“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用一根雪糕、一場電影、一隻文具盒來打發寶貝兒女的手法,已成為過往,而且那樣會讓他們羞愧不已,想死的心都有。理由很簡單,因為別人有……跟著別人走有錯嗎?

  缺少莊重的”愚人節”,有趣又耐人尋味,在捉弄他人的同時,可能讓你一步步陷入人家的圈套;喜氣洋洋的 “聖誕節”,一棵棵聖誕樹裝扮得迷人可愛,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糖果,這一切充滿了童話般的夢幻與美麗;古老的“感恩節”不論信仰,不分民族,教會人們和諧共處,感謝大自然的賜予;還有那避邪免災的“萬聖節”,用好玩、詭異的面具傳遞快樂的企盼。這些西方節日的精髓與我們的文化融合交匯,相得益彰……學習異族的智慧有錯嗎?

  節日沒有錯,歡度很正常,傳統、外來各有味道,看重了內涵,商戰就會降溫。節日是文化,卻讓商家來提示,厚重的變淺薄了,個性的變統一了,快樂的變痛苦了。

  我們在思索,“六一”不會總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