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歐也妮葛朗臺的讀書筆記

歐也妮葛朗臺的讀書筆記

歐也妮葛朗臺的讀書筆記

  《歐也妮·葛朗臺》作者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和傑出代表作。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歐也妮葛朗臺的,歡迎閱讀參考!

  歐也妮葛朗臺的讀書筆記一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推薦了一本書:歐也妮·葛朗臺,“書中的葛朗臺非常吝嗇”媽媽這麼告訴我。於是我對這本書充滿了好奇:他到底有多麼吝嗇?

  歐也妮葛朗臺是由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寫成的,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

  葛朗臺精於算計,趁著當時劇烈動盪的社會環境,亂中發財,成為蘇繆城的首富。他是個十足的守財奴,雖然他有四五百萬的家產,但生活卻還不如普通人,常常把租戶交來抵租的水果蔬菜拿到市場賣,把剩菜爛果子留在家裡自己吃。

  不到規定的時間不準生火,不管天多冷都不能。晚上一家人都到一個房間做事,那樣可以節約蠟燭。他把什麼都當做自己賺錢的工具。他最後將要死的那幾天,總是叫女兒拿出一把黃金來灑在桌子上,還說:“我看見他們心裡就熱乎了。”

  臉上露出極為幸福的表情。雖然我感到他很可惡,竟然這麼冷酷無情,但他將要逝世的時候,我還是為他的死感到可惜:一生就這麼過去了,每天腦子裡只有錢,只有算計,這樣他會快樂嗎?對於他也許是的。但是想想,你有那麼多金子,你渴望自己擁有這麼多金子,但當你死去的時候,那錢是帶不走的。

  你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的錢,最後還是留給了你的後人(當然歐也妮很孝順)。與其這麼攢錢,倒不如好好的生活。這樣,是虧了自己。他的人生除了錢就沒有別的了嗎?他腦中就轉不過這個彎來嗎?

  歐也妮是葛朗臺的女兒,美麗溫嫻、天真單純、善良多情。到二十二歲都沒有出去見過別的世面,成天在家縫縫補補。後來暗地與堂弟夏爾·葛朗臺相愛,但夏爾又拋棄了她。因為傷心,歐也妮嫁給了他不喜歡的德·彭封庭長。歐也妮可謂一個孝子,父親曾經只讓她吃清水面包,與她母親的死也有著莫大的關係,更是父親提供很大的條件使夏爾變心,她卻依然待父親那麼好。

  父親死後,她雖在生活上繼承了父親的吝嗇,但她把錢用在公益事業上。心地善良的她還替背叛他的夏爾還上了他夏爾父親兩百多萬法郎的鉅債,當夏爾知道歐也妮有一千七百萬家產的時候,大家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的吃驚與懊悔!歐也妮是偉大的!她的那顆高尚的心,只為最溫良的感情而跳動!

  這部小說,揭露了當時資產階級社會活動中赤x裸的金錢關係。生活中,我們做人做事要大方,不要太吝嗇,不要被金錢牽著鼻子走,否則你的朋友都不會喜歡你。只有活得坦然,才會快樂!

  巴爾扎克筆下的這個吝嗇鬼的確是個膽大的題材,這個生動的人物形象不僅詮釋了人們被金錢主宰了一切,更深刻分析了資產階級是如何聚斂財富,地位和權力的過程。

  歐也妮葛朗臺的讀書筆記二

  小說描寫了歐也妮其及身邊的一群人的生活故事。首先是歐也妮的父親葛朗臺,他起初只是個普通的箍桶匠,識文斷字能寫會算,憑藉自己聰敏的頭腦,賄賂監管拍賣的人,後來又不斷鑽空子,並利用職權佔盡了便宜,趁著大革命掙得一大筆財產。正如巴爾扎克所描寫的,葛朗臺兼有老虎和巨莽的本領。於是他成了每個人欽佩和膜拜的物件。金錢成了葛朗臺的上帝,他活在世上的唯一意義就是賺錢,想盡一切辦法,賺取別人的土地,並費盡心思使其合法化。毫無疑問他的思想早已被金錢這一沉重的枷鎖束縛住了。在他眼裡錢比生命更重要,連妻子女兒都比不上一點小小的黃金。他對他的家人吝嗇至極,生活上窮苦簡陋,吃的是爛菜爛水果,用的是廉價蠟燭,肉禽也都是靠佃戶供給,連糖都捨不得買。他把錢藏得連家人對家裡究竟有多少財產都是一無所知。當歐也妮把自己全部的金幣給了堂弟後,葛朗臺毫不猶豫將她軟禁起來,只讓她吃清水面包。當妻子也因窮困一病不起時,葛朗臺因不願讓女兒繼承母親的遺產,又想方設法討好女兒,甚至在死前仍不忘緊緊盯著桌上的一堆黃金。他這一生雖積累了萬貫家財,最後仍是一無所有。金錢並沒能帶給他真正的財富和幸福,徒留下愚蠢,和空虛的內心。

  而守著父親鉅額財產的歐也妮,無疑受到了眾人的追捧,那些唯利是圖,貪圖富貴,愛慕虛榮,幫葛朗臺放高x貸的法官和銀行家們對她大獻殷勤,熱烈追求。他們明爭暗鬥,卻都被葛朗臺老頭玩弄於股掌之中,被利用去釣大魚,到最後連克羅旭院長自私的願望和野心也落空了。這些人完全被貪慾所支配,在金錢的罪惡中深深地迷失了。

  歐也妮的堂弟夏爾,是一個典型的受到社會環境影響的產物。純真的歐也妮使他領略到了人性的美好。歐也妮為了資助夏爾將她全部的金幣偷偷送給他,可沒有想到,印度之行成了夏爾人生的轉折點。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他開始墮落,自私自利在他的心裡蔓延,他逐漸變成了一個追逐名利的`掠奪者。他一心只想發財,為此不惜採取任何手段,買賣人口,放高利x,xx私漏稅,肆無忌憚,膽大妄為。他背信棄義,拋棄與歐也妮的感情,為了公爵家崇高的地位和誘人的錢財,娶公爵女兒為妻,以實現自己的野心,此時的歐也妮自然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金錢已經侵蝕到社會每個地方,不斷摧毀著人性與情感。

  歐也妮似乎是這混沌世界裡唯一的光芒了,她對金錢既不看重也不輕視,從小就勤儉節約、不亂花錢,對身邊的任何事都報以最善良、純真的心。她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傷害,卻依然執著的生活著,不放棄她那強烈美好的感情,她的心只為高尚、溫馨的情感而跳動。她常做善事、生活簡樸,在一群利慾薰心的人中似是一朵的青蓮,出淤泥而不染。

  在人類的感情領域,金錢是無能為力的。它並不能給人們帶來什麼,太多的渴求只能使人陷入深潭,無法自拔。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要支撐這些潛滋暗長的慾望,也許就會像葛朗臺那樣成為金錢的奴隸,讓真正的快樂無處生根。為根本是多餘的奢求疲於奔命,到頭來又能獲得什麼呢?最多隻能對錯過身邊的美好而悔恨不已。過多的慾望成了人們苦惱的原因,它壓抑著最基本的人性和良知。

  一個人的期望越大,那麼他就可能失望的越多。更可悲的是,許多人被金錢、權力和名譽矇蔽住了雙眼,自己到最後都渾然不覺。盲目追求不需要的只會讓人忽視了真正的幸福,迷失在人生的路途中。

  歐也妮葛朗臺的讀書筆記三

  這兩天正在讀歐也妮葛朗臺,看完之後稍微有一點感想。都說葛朗臺是吝嗇鬼,可是我想從另外一方面來談一談他。

  葛朗臺是一個從做箍桶生意發家的生意人,他經歷了法國的拿破崙時期,形成了節省的習慣。不過,他的節省過了頭。一方面,他不斷壓榨他所在城市其他人的利潤,一方面,又對自己及其家人的生活習慣嚴格控制。吃的、穿的、用的、住的無不計算到了極點,一絲一毫也不放鬆。所以,即使他這麼富有,他的妻女仍然像女傭人一樣,整天呆在那個黑暗的住所。她們的生活毫無樂趣。

  但其實,我覺得這樣挺好。儘管索漠是一個小城市,但這裡人的勾心鬥角依然很厲害。歐也妮就是他們所虎視眈眈的一個物件,因為他的父親很厲害,或者直接說他很有錢吧。涉世不深的歐也妮很可能就會被欺騙,這也許是葛朗臺對女兒的保護。

  但是我想的重點不在這裡,說句實話,我也喜歡錢,試問,誰會與錢有仇?但是葛朗臺這種徹頭徹尾的一切以前為中心的態度,我想,現在應該不會有人這樣了。但是我認為,葛朗臺的這種態度很好。這種“態度”不是我們平時說的態度,我的意思是他一心一意的撲在錢上,為了錢,他可以不管外界的一切事物。我只是說他“一心一意”很好,並不是想提倡他的一些行為。

  比如說,在他的親弟弟自殺後,他沒有好好的照顧他的侄子,不,他根本就沒有要照顧他的意思。他甚至認為父親死了都沒有關係,錢沒了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幸。真的令人感到毛骨悚然!有這樣做哥哥的嗎?還有,他在妻子生病後,為了省錢,執意不請醫生,眼睜睜的看著妻子離開自己。若不是害怕女兒要求分遺產,他會一直把女兒關在自己的房間軟禁。真令人難以想象。

  歐也妮葛朗臺幾乎把法國一時期的歷史都囊括進去了,是一部法國資產階級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