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30篇)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範文(通用30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昆蟲記的讀書筆記摘抄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

  近幾天,我讀了法國著名作家法布林的《昆蟲記》。我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描述了數百種昆蟲的生活習性,讓我細緻地瞭解了昆蟲。法布林為我開啟了昆蟲世界的大門。

  以前我並不喜歡昆蟲。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昆蟲有時侯也很有趣,很勤勞。如果沒有蜜蜂,我們就不能吃到蜂蜜;如果沒有螞蟻,人們就很難體會到團結的魅力;如果沒有蝴蝶,大自然就不會有那麼多美麗的花朵……昆蟲也像人一樣有豐富的感情,它既有醜惡的一面,也有善良的一面。

  比如,蟬是一種自食其力的昆蟲,也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在夏天為我們帶來高昂的歌聲,但人們並不十分喜歡它,因為它的聲音太吵。螞蟻是一種勤勞的昆蟲,它有史以來都被人們看作為勤勞和團結的象徵,但法布林卻發現,螞蟻有時卻十分貪婪和兇悍,它會將蟬辛辛苦苦覓得的食物洗劫一空。

  看完這本書,使我懂得了看問題不能光聽別人如何講,而要自己去觀察、思索、實踐、探究,從而尋找正確的答案,而且觀察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一分為二的去研究和思考問題。

  《昆蟲記》不僅讓瞭解了昆蟲,改變了過去對有些昆蟲不正確的看法,它還教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學會了如何去觀察事我物和研究問題。《昆蟲記》可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

  《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林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就是這樣一個奇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象鼻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而且,這本書有很強的可讀性。它的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昆蟲記》也很有真實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放大鏡、潮溼、星辰,還有蟲子氣味的存在,真的使人身臨其境。被我因為厭惡而忽視太久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過來,我屏住呼吸,然後,憑它們穿透了我心靈的幽暗。是《昆蟲記》,讓我重新喜歡上了這些小生靈,發現它們並不討厭,相反,還有很多可愛之處;是《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跟我們人類在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等許多問題上都有著驚人的相似。《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是法布林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獨自的,安靜的,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寂寞和艱辛。

  《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這樣一個奇蹟,在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也許會為我們提供更珍貴的啟示。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新增什麼,也不忽略什麼”。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3

  我的花園裡夜間唱歌的蟋蟀非常地多。每一簇紅花巖薔薇都有其合唱隊員;每一束薰衣草中也都有自己的樂隊。那枝繁葉茂的野草莓樹叢中,那篤耨香樹叢中,都成了蟋蟀們的演唱場地。這個小天地中的小生物們在以自己那優美清涼的聲音在彼此探問,相互應答,或者可以說是對別的歌手無動於衷,只是自顧自的在抒發自己的情懷。

  高處,我頭頂上方,天鵝星座在銀河中在伸長它那巨大的十字架;下方,就在我的四周,蟋蟀在演唱交響曲,此起彼伏,抑揚頓挫。在唱出自己歡樂心聲的這些小小的生命是我忘記了群星璀璨。天空中的那些眼睛平靜冷漠的眨巴著,在看著我們,可我們對他們卻一無所知。

  ——摘自《義大利蟋蟀》

  一開始文章吸引我的就是那標題“義大利蟋蟀”中的“蟋蟀”二字。這是因為我在小時候有過捉蟋蟀、養蟋蟀的經歷,對蟋蟀有很深的感情。讀後又發現其實文章文筆也很好。真是“盡美矣,又盡善也”啊。

  這兩段寫出了作者法布林在夜間停蟋蟀大合唱時的情景。作者以如詩如畫般的描寫,寫出了一派安靜、和諧的景象,讓人身臨其境。

  第一段作者描寫非常細緻。並且他並不僅僅是對昆蟲的簡單描寫,而是把它們擬人化了。比如“彼此探問”、“相互應答”、“對別的歌手無動於衷”這些語句都是很好的擬人。這說明作者的確是觀察得很細緻,並對昆蟲有深厚感情。這正像前幾天發的作文題中寫的:“我寫作時我的靈魂在場”。只有真正投入情感才能寫出好文章。

  第二段作者寫了從上到下的一系列景象。我的感覺是作者以“群星”來襯托“蟋蟀的演唱會”,很有創意。

  總之,《昆蟲記》這本書我感覺很有意思,每篇文章都很精彩,值得一讀。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4

  如果說一個人耗費一生來研究某件事情,已經是一個奇蹟了,但如果因此而寫出厚厚的書籍,更是奇蹟中的奇蹟了!“十一”國慶長假,賀老師讓我們看《昆蟲記》,使我有幸遇到了一個奇蹟創造者——法布林。

  《昆蟲記》講述了法布林細緻入微地觀察著他所喜歡的每一類昆蟲,並記錄了許多平時發現不了的奧秘,如蟬其實沒有知覺,黃蜂腹部有條含毒刺的溝,孔雀蛾不會吃東西……。昆蟲世界真的包羅永珍,令人稱奇!

  在許多篇昆蟲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小鬼”恩布沙。恩布沙是一種細長、搖擺不停的昆蟲,非常怕冷,對於生活要求很低,一隻蒼蠅就可讓它吃好幾天了,這種適應自然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它還有個特性,就是一旦被囚禁,就會用後爪握住鐵絲倒掛著,直到死亡才落下來。自由對一隻昆蟲這麼重要,想起以前我囚禁過昆蟲,我內心不由得低下了頭。

  另外,我還喜歡滾球球的蜣螂,雖然球很髒,可它是大自然的清道夫;知道了螢火蟲兒食肉,是個冷麵殺手;瞭解了螳螂的翅膀,公的是用來飛翔的,而母螳螂的翅膀只是用來恐嚇敵人的……

  法布林在研究昆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又有誰知道他的研究過程經常會遇到麻煩,有時絞盡腦子也寸步難行,比如有些帶毒針的昆蟲不能用手抓,缺少工具就不行;蟬的發聲器官要解剖才能知道,而法布林又沒有手術檯刀。我想起我平時常常遇到一點麻煩就放棄了,而其實這些麻煩相比法布林簡直根本不值得一提,想想有些慚愧!

  《昆蟲記》結束語講到“閱讀經典真正能讓孩子的心靜下來,使孩子一生都有一股溫暖向上的力量相伴;閱讀經由能讓孩子體悟什麼是美,什麼是愛,什麼是善良,什麼是勇氣,什麼是信念……”,我咀嚼著這些話,久久的!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5

  昆蟲記讀後感——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中,我們的“遠親”——昆蟲,每天從我們身旁來來往往,但卻很少有人去觀察、研究他們。然而有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他們,這個人就是法布林。

  不但如此,他還創作了著名的鉅作《昆蟲記》,這部鉅作被譽為“昆蟲的史詩”,而法布林也被達爾文贊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在《昆蟲記》這部鉅作中,作者沒用到華麗的辭藻和熱烈的激情,但那種樸素的筆墨恰恰成就了一部嚴肅且優美的散文。整部書的故事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那些平實的文字具體而詳細,清新而自然,幽默的敘述,更是惹人捧腹大笑……個性化的蟲子們翩然登場,紅螞蟻、蟹蛛、石蟬、孔雀蛾……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多麼奇異、有趣啊!在作者的筆下,天牛像個小氣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了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的餵食動作慢了,它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生活景象,包含了關於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人文的關懷。

  從這些詳實的描述中,我細細品讀,終於對法布林一生最大的樂趣有所體會,他盡在探索世界生命的真正面目,字裡行間充滿著睿智的哲思。他探索著自然界蘊含的科學真理,他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是給我們的一筆巨大的財富!這位感情細膩、思想深刻的天才,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用哲學家的思考,美術家的觀察,文學家的敘述向我打開了通向昆蟲世界的大門,也是科學的大門!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6

  今天,我在圖書館讀到了著名昆蟲學家達爾文的著作《昆蟲記》。它裡面的知識可豐富拉,它向我們介紹小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習慣,好讓我們進一步瞭解它們,還把一些看似很枯燥的知識寫得栩栩如生。它好似有一種神奇又吸引人的魔力,讓人迫不急待地一頁一頁看下去,一直把這本書全部都看完。

  在這裡,一個個小昆蟲向你排著隊走來,有蝕樹白螞蟻,有用糞便做房子的屎殼郎,還有可以在河中快速跑動的綠蜥蜴……其中我最喜歡綠蜥蜴了。它可以在水裡自由自在的玩耍,但是它們一定得注意水裡的動靜,可不能被飢餓的捕獵者給吃了。它們如果是成群接隊的話,那麼總是秩序井然上岸,再警惕地環顧四周,看看有沒有危險靠近它們。綠蜥蜴的爪子和普通蜥蜴相同,都是四個大爪子上有許多用肉眼無法看見的分叉小爪子,可以牢牢地吸附在樹幹;它們的眼睛可以三百六十度的轉動;它們爬上樹時,它們自身的綠顏色和樹葉相同,可以讓捕獵者不太容易發現它們。在這時,一隻探路的綠蜥蜴爬了出來,看了幾下之後,後面的都過來了。可在不遠處,有一隻樹幹蛇已經盯著它們很長時間了,它可是蜥蜴的天敵呀。趁綠蜥蜴們不防備時,樹幹蛇猛地身體往前一伸,再一張嘴,一隻綠蜥蜴就被吃了。樹幹蛇動作之,前後左右只有幾秒鐘,讓人十分敬佩它速度之快呀。那些綠蜥蜴看見了它們的天敵,驚慌失措,上下逃跑,希望有一絲逃跑的機會。可是它們的天敵太強太快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綠蜥蜴可以逃過樹幹蛇的魔爪。幼年綠蜥蜴它主要是吃綠樹葉,但是有時還可能會吃一點成年綠蜥蜴的糞便,這樣才可以讓它們的胃更合適吃更多的食物,如果不吃的話,可能會只能吃樹葉了,所以幼年綠蜥蜴只能這樣,才能長大成年綠蜥蜴。

  還有其他小昆蟲的生活特性,都特別有趣。不過,最令我佩服的是,不管它們處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非常勇敢,非常的頑強的生活下來。透過《昆蟲記》這本書,我明白了關於昆蟲的許多知識,也明白小昆蟲、小動物生存的艱辛,我要用實際行動,保護小昆蟲小動物。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7

  法布林的《昆蟲記》是昆蟲學家的觀察手記,科學史中一部經典作品,它不但科學嚴謹,而且文采超群,也為法布林贏得了“科學詩人”的美譽。可惜它的原著十分龐大,而且對於小孩子又太難了一點,而昆蟲恰好又是孩子從幼兒階段就開始著迷的興趣點,因此不少人都嘗試將它改編成少年兒童能夠親近的版本。

  這套從韓國引進的“法布林昆蟲記”實際上是一部改動很大的彩圖故事書,根據法布林著作中的一些知識點改編而成的童話故事,嚴格來說起名為《法布林昆蟲記》是很有問題的。但是拋開這個問題,單看書本身,它的故事十分搞笑,圖畫也很棒,喜愛觀察昆蟲的孩子讀起來愛不釋手,就應說是一套十分優秀的科學童話故事。

  《昆蟲記》,顧名思義,就是給昆蟲寫的傳記,他生動地講述了形形色色的昆蟲,它們得得種族、習慣與本能。大至汝手掌大小的虎蜘蛛,小至汝水滴大小的水蝽,無不一一詳細地描述。《昆蟲記》全套共有10卷220餘篇,法布林用了幾乎一生的時間,嘔心瀝血才完成了這部史詩般的鴻篇鉅著。它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萬千生靈,他是一篇生命的讚歌,折射出人類社會的醜陋與浮華。

  法布林細心勾繪出來的昆蟲世界吸引了一個又一個,一代又一代的童蒙稚子——“在這個綠色的小小世界裡,不明白有多少個忙綠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在充滿泥濘的池邊,隨處可見一堆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戲著追逐著;有著紅肚皮的蠑螈也把它的寬尾巴像舵一樣搖擺著,緩緩地前進。”這段文字令我嘖嘖稱讚,也是我最喜歡的段落之一。

  《昆蟲記》裡面寫的昆蟲都是普普通通,我們在生活當中都能遇到,原先普普通通的昆蟲有著這麼大的奧秘,法布林用一生創作的《昆蟲記》,裡面有成千上萬種昆蟲,都是他透過親身去觀察每種昆蟲的習性所寫出來的,而且自己也養了很多很多的昆蟲,我感受到法布林有著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昆蟲記》是的最喜歡的書之一。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8

  靜坐在書桌前,翻開手邊的《昆蟲記》,一個繁華繽紛的神秘世界彷彿出現在了我的眼前。誰能想到躲藏在角落裡、草叢中、枯葉下的渺小的蟲兒也有著自己的生活秩序,它們一彈腿一伸足,無不蘊含著豐富的吸引人去探索的知識。

  書頁翻動,我隨著法布林的腳步,走進了他的鐘情寶地——荒石園。那裡偏僻幽靜,卻是昆蟲的樂園。砂泥蜂在捕捉毛蟲,隧蜂搭建著住宅,松毛蟲齊心協力過冬,聖甲蟲兢兢業業淨化草地。法布林悄悄躲在一旁,記錄著它們的生活。他筆下的小蟲或美麗可愛或憨態可掬,就連臭烘烘的食糞昆蟲,也讓人忍不住地喜愛。

  看完了這本《昆蟲記》,我感受頗深。法布林那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讓我感動,而我最敬佩的,是他對昆蟲、對自然的尊重。法布林的所有素材都來源於對昆蟲們的觀察,他從不折磨它們,使之成為“可怕又可憐”的東西,這與其他一些科學家有很大的區別。他把昆蟲當作人來看待,親切地稱它們為“築窩者”、“整理工”、“備料工”,他在它們身上找到了偉大的母愛,無私與寬容,也看到了欺詐、搶奪。他蔑視那些只知道解剖昆蟲,使昆蟲變異的學者,正如他所說:“你們在酷刑室和碎屍間幹活,我卻是在蔚藍天空下,聽著蟬兒歡快地鳴唱。”

  在讀《昆蟲記》之前,我從來沒有在意過小蟲子,或者說從來沒有把它們當成一條平等的生命看待。在我看來,它們要麼像討厭的蚊子一樣,專門吸食鮮血;要麼像在地上爬動的毛毛蟲一般,醜陋不堪,令人厭惡。對於不小心踩死的一隻螞蟻,我沒有絲毫的歉意,彷彿它本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看完書後,我才醒悟,假如世間只有人類,那將是多麼地蒼白無聊。大自然是生命的合體,每一條生命都值得敬重。看似渺小的昆蟲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它們默默無聞地維持著生態平衡,是值得敬佩的。尊重生命,就是尊重大自然,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抬頭看看窗外,彩蝶飛舞,蜂兒忙碌,它們宛如一個個可愛的天使,裝點了世界。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9

  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昆蟲記》,不僅是一部文學著作,還是一部科學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法布林擅長把蟲性人性化,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從法布林筆下的昆蟲世界中,我們可以獲得知識、趣味、美感、思想等等。

  在書中,法布林用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散文筆調,描述了小小昆蟲的外部形態、生活習性等,向我們展現了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所表現出來的驚人靈性,還使我們從這奇妙的昆蟲世界中領悟到許多發人深省的人生道理。

  此書其中一篇《寄生蟲》裡有這樣一句話使我感觸最深:一個懶漢,吃別人的東西,那是可恥的,我們會稱他為“寄生蟲”。寄生蟲,字面意思是寄生在別的生物體上的動物,後用來比喻有勞動能力而不勞動,依靠別人生存的人。這些人在自己能自食其力的時候卻選擇了懶惰,殊不知懶惰很像金錢,擁有越多,越是想要。在社會中懶惰的人並不少見。曾經有一位博士生,父母每天早出晚歸,辛辛苦苦賺錢,只為兒子讀名校,拿個好學歷,到社會上能找個好工作,以後能幸福地生活。誰知當兒子讀完博士後,卻在家裡啃老,不肯出去工作,仍然要年邁的父母養著,不僅對家庭,對社會毫無貢獻,還成為了家庭和社會的累贅與負擔。

  人生在勤,不勞何獲?沒有付出,哪來收穫?勤奮的魯迅曾說過:“哪裡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看電影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在過去一年的初一生活中,忙碌是我生活的主旋律,但我並沒有因此而抱怨、放棄,反而更認真努力去完成每一份工作,因為我知道,每完成一次任務,都是自己能力的一次提升。只有現在勤奮、努力、堅持,才會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得到滿意的回饋,嚐到成功的滋味!然而每個人都有不足與缺點,正走在美好的青春路上的我,更需要用勤奮去彌補我的笨拙與不足,用汗水澆灌那成功之花!

  成功沒有捷徑,勤奮二字將在青春路上引領著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0

  每一隻昆蟲都是人類的一面鏡子。——題記

  暑假,我讀完了法布林的《昆蟲記》,第一次深刻的瞭解到昆蟲的世界,也第一次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昆蟲記》以人性化的目光關照蟲性,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百態。

  正如法布林所言:“應該接受質詢的不是動物本身,而是我們自己那充滿著各式各樣先入為主觀念的頭腦。”世人都認為,螞蟻勤勤懇懇,但透過法布林的觀察讓我們知道了,厚顏無恥的掠奪者是螞蟻,而勤懇工作的是蟬。是啊,我們不得不反思自己,我們又是有什麼理由一口咬定螞蟻就是那個勤勤懇懇的工作者呢?一切都不過是我們的自以為是,我們都被表象所迷惑,都被我們那有著先入為主觀念的頭腦所控制,或許這就是人性吧!我們都把自己想象的太過於強大,而忘記了講求事實與觀察。

  讀完《隧蜂》這一章,我為隧蜂打抱不平,也為那些吃白食者感到羞恥,但馬上,我也認識到,我們人類和吃白食者又有什麼區別呢?從最低等的生物,到最高等的生物,凡是生產者都受到非生產者的剝削。以其特殊地位本應超然於這些災難之外的人類本身,卻是這類弱肉強食殘忍表現的最佳詮釋者。人們或許在心中想:“做生意就是弄別人的錢。”

  正如小飛蠅心裡想:“幹活就是弄隧蜂的蜜。”每一個人都在進行無形的搶奪,每個人都會因貪婪和利益而引起戰爭,或大或小,都是一種野蠻,一種人性的慾望。法布林說過:“地球是一個長了蟲的核桃,被邪惡、貪婪、慾望這三隻蛀蟲在啃咬。”我們要做出行動拯救我們的地球。

  我們都以為人類是高階的動物,與昆蟲有著千差萬別,但是昆蟲又與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透過昆蟲,我們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有時,昆蟲會比我們做得更好。

  隧蜂的寬容,聖甲蟲的精緻,蜣螂的慈愛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更是我們做出改變的關鍵點。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1

  昆蟲記是一篇科普讀物,作者法布林。這篇文章是他透過觀察和細心的構思寫出的科普鉅著。

  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於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曰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本書的問世被看作動物心理學的誕生。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林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後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一天清晨,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成自己的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後代安排食物。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

  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汙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是我們的朋友,所以為了他們,請不要去傷害昆蟲!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2

  在農村,適合我們閱讀的書籍不多,但我們都喜愛讀書,每當書店有新書到時,大家都爭著去買,去看。

  這不,最近我就迷上了一本書------《昆蟲記》。《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像我這樣熱衷於科學的人,也就自然而然的愛上了這本書。

  放假在家,作業做完的我一把抓起《昆蟲記》,開心的說:“作業全部寫完了,媽,我可以看課外書了吧?”

  “不行,你的英語單詞還沒背!”

  “哎呀,媽媽,你讓我休息一會兒,看看課外書,換換腦子吧。”

  “那…只能看30分鐘!”

  “耶!太棒了!謝謝媽!”

  我捧著書,如飢似渴的讀著。1分鐘,2分鐘……眼看著30分鐘就快到了,媽已經拿著英語書,在我身邊候著了:“蔡紫君!30分鐘到了!”

  我戀戀不捨地看了看手中的書,使出了殺手鐧:“媽,好像有人敲門!”媽聽了著急的跑出去開門,我心中暗喜,又爭取了一點時間。正津津有味的看著,突然,我眼前一晃,手中的書變成了英語書。

  “媽,我再看一章,好不好?”

  老媽白了我一眼,想了想,無奈地說:“就一章啊!”

  我連忙小雞啄米似得點著頭,嘴裡“嗯嗯嗯”的應著,眼睛早已忙的不亦樂乎了。不一會兒,一章看完了,媽馬上就跑過來把英語書往我面前一放。

  “知道了,我馬上背,不過,我得先上個廁所。”我眼珠一轉,又想到一招。

  得到允許後,我順手把書藏到懷裡,趁著上廁所的機會,把書轉移到我小床的枕頭下,哈哈,晚上晚上打個手電可以繼續“戰鬥”啦!

  其實我讀書可不止這一種方法呢!廁所可是個好地方,每當我去廁所時,總會在衣服裡藏一本喜歡的書,偷偷的帶進去。我一邊看一遍豎著耳朵聽外邊有沒有媽媽的腳步聲,還要不停的用餘光掃掃門口有沒有媽媽的身影。

  這種竊讀的滋味,既讓我提心吊膽,又讓我快樂,不過能在書的海洋裡遨遊,我什麼都願意!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3

  當我再一次翻開《昆蟲記》時,依舊被裡面對昆蟲的細膩描寫所吸引。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了50多種文字,知道百年之後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昆蟲記》問世之後被看做動物心理學的誕生,還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據我所知,法布林是一位法國的昆蟲學家,出生於法國南部聖雷翁村一戶農家,童年在鄉間與花草蟲鳥一起度過。他的家境貧窮,導致他連中學也無法正常讀完,但他堅持自學,一生中先後取得了數學學士學位、自然科學學士學位和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的這種精神是我所敬佩的,也是我所應該學習的。回頭想想,自己的學習環境遠遠比法布林的學習環境好,但是自己卻沒能好好的珍惜,甚至不知足。經過法布林過年的奮鬥,《昆蟲記》的第一卷終於在1879年問世。1880年,他擁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實驗室——一塊荒蕪不毛但卻是矢車菊和膜翅目昆蟲鍾愛的土地。這“荒石園”就是法布林觀察昆蟲和做實驗的地方,一呆就是35年。我只能說我不得不佩服法布林的這種執著與堅持。他為了昆蟲竟蟄居“荒石園”長達30餘年之久,也是在這裡,《昆蟲記》的後九卷問世。

  法布林在我的眼中,是個值得尊敬與學習的人。他的耐心與毅力是驚人的,可以花上自己一生的時間去研究昆蟲並記錄。這已經遠遠的超出只是對昆蟲有興趣並喜愛而已,有一個人願意為了一樣東西或一件事情可以奉獻出自己的生命,絕對是可親可敬的。雖然法布林已經逝去,但是他的一生絕對有意義的。讓法布林傾盡生命所換來的《昆蟲記》永遠留在人們心中,法布林也將成為大家的榜樣。

  他將永垂青史。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4

  十九世紀末,法布林從百里香恣地荒石園中捧出一部《昆蟲記》,世界響起了一片讚歎之聲。一個人窮其一生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得上奇蹟了;一個人一生為“蟲子”寫出了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而這些書竟然會被一版再版、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知道百年之後還會在知識界一次又一次的引起轟動,更是奇蹟中的奇蹟。《昆蟲記》堪稱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

  該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蟲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生物學著作,記錄了昆蟲真實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蟲為生存而鬥爭時表現出的靈性,還記載著法布林痴迷昆蟲研究的動因、生平抱負、知識背景、生活狀況等等內容。作者將昆蟲的多彩生活與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用人性去看待昆蟲,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林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了謳歌作者描述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據其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和成果,以人性化觀照蟲性,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其重點介紹了他所觀察和研究的昆蟲的外部形態、生物習性,真實地記錄了幾種常見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死亡等。

  《昆蟲記》不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林精神。這本書給我很大的啟發,現在孩子們沒有經歷很艱苦的生活,但我們要獲得成功就要學習他這種不怕困難的精神。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5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作家法布林先生寫的一部關於研究昆蟲的科學著作。法布林先生還因此榮獲“科學詩人”等桂冠。

  這本書介紹了各種昆蟲奇特的生活方式和捕獵的方法。捕食的螳螂,田野地頭的蟋蟀,聖甲蟲,小蜜蜂……那可算得上是書中的主人公了!

  我最感興趣的那便是《螳螂捕食》了。中國有句古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告訴了我們不要為了利益而忘了危險。但是法布林先生筆下對螳螂的描寫惟妙惟肖、生動有趣,而且詳細地描寫了螳螂捕食的畫面。作者稱螳螂是“昆蟲界和平居民的老虎”,“埋伏著捉捕新鮮肉食的妖魔”——螳螂的“捕捉器”便是置人死地的工具,這足以使人擔驚受怕。螳螂的大腿很長,就像扁平的紡錘,內側有齒刺,那就是一把雙排平行刃口的鋼鋸了!捕獵物時,高舉著雙鉤猛一壓下來,爪子一抓,雙鋸合攏,夾緊,無力還手的蝗蟲終究還是被震懾住乖乖就擒了。

  看了《昆蟲記》,我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如此豐富多彩呢!我覺得昆蟲和人類挺像。儘管他們不會用言語表達什麼,但昆蟲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種行為也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之前無知幼稚的我只是為了一時的快樂,將昆蟲們弄傷,不在意他們的感受,昆蟲們也是無力抵抗,讓我也深感它們的渺小。但是,看了這本書後,我對此行為感到無比的愧疚。他們的渺小應該換來無限的敬重、愛護才是。我們應該獻出自己的一點愛心,“敬重渺小”“愛護渺小”是人類共同的責任。我們和昆蟲們一樣,都是生物鏈上不可失去的重要部分,昆蟲們的生命自然需要得到敬重了!

  法布林先生的堅持不懈也令人歎為觀止,不管是烈日炎炎,還是寒風凜冽,他都堅持花大量時間來觀察昆蟲,並且用心記錄著,這必然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啊!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謝謝法布林先生,是他讓我們明白了昆蟲的世界充滿了魅力。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6

  燈下,我靜靜地坐在書桌前,一手拖著腦袋,一手握著一支鋼筆。看著桌上放著已經翻閱了無數遍的《昆蟲記》。想:法布林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已經算是奇蹟了;為什麼他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呢?而且《昆蟲記》使那麼多人陶醉,佩服?這本書的作者透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緻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有趣之極。這都要歸功於作者的仔細觀察,細緻描寫。如:快看啊!這裡有一種會縫紉的蜜蜂。它剝下開有黃花底的刺桐的網狀線,採集了一團填充的東西,很驕傲地用它的腮帶走了,它們身體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絨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或紅色、黃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紋,但有些瓢蟲,鞘翅黃色、紅色或棕色,沒有斑點,這些鮮豔的顏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嚇退天敵。等,這些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寫出來。光是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細緻描寫,讀者才能看懂,又如“這小筒的外貌,有點像絲織品,白裡略秀一點紅,小筒的上面疊著一層層鱗片,就跟屋頂上的瓦片似的”等,這些細緻描寫,使整本書寫得更加生動、具體,引人入勝。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隻捕小的,這樣每隻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這本書的意義,也開始敬佩法布林了。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讀完《昆蟲記》後,我深刻體會到的。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7

  昆蟲學家法布林以人性關照蟲性,千辛萬苦寫出傳世鉅著《昆蟲記》,為人間留下一座富含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寶藏。它行文生動活潑,語調輕鬆詼諧,充滿了盎然的情趣。在他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難怪魯迅先生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文章把昆蟲放在大自然的環境中介紹,介紹了它們的外表特徵,生活習性,但並不侷限於僅僅真實地記錄下它們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觀照蟲性,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字裡行間無不體現著作者的喜愛,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愛之情,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

  生活處處都有有趣的事物,只要你有善於觀察,發現的眼睛。法布林所寫的《綠蚱蜢》就是這樣的來的。

  《昆蟲記》並非刻意寫就,而是作者自得其樂的觀察與寫作的成果。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調:看似平平淡淡,卻反映出作者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一如其樸實清貧,但寧靜美好的鄉間生活。他留下的觀察記錄是不變的,但給讀者的思索卻是多樣的,他沒有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但卻給讀者帶去了知識,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昆蟲記》不僅僅滲透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這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林精神!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8

  寬容而甘願被摧殘的夏蟬,看似勤勞卻卑劣似掠奪者的螞蟻,為自然做貢獻的糞金龜,為愛情奮不顧身的大孔雀蝶,兢兢業業堅守崗位的隧蜂門衛……《昆蟲記》為我們呈現了一個別致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是一本切實描述昆蟲的習性、產卵、捕食、勞作等方面的昆蟲百科全書,作者法布林用樸實的話語和生動有趣的敘述讓我們對昆蟲的看法產生了巨大的轉變。例如:幫忙的聖甲蟲“就搶了糞球逃之夭夭了”;花金龜看見美食“口水都流出來了”;受到敵人氣勢脅迫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兒忘到腦後去了”;能夠預見未來的天牛“對我們啟發頗多”……多麼可愛的生靈們!難怪《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

  本書的作者法布林日日夜夜穿梭於自然之中。他幾十年如一日,不是在野外實地對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種類繁多的昆蟲進行觀察,就是在自己家中和昆蟲們一起生活。他一生以昆蟲為伴,忍耐著幾乎與世隔絕的艱辛與孤獨,秉持著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堅持不懈,這其實也是該書成為文學鉅著的一大亮點。

  這不僅讓我聯想到為科學事業而貢獻自己畢生精力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與她的丈夫,近四年的時間裡共同待在一個殘破簡陋、狹窄燥熱棚屋裡,頂著外界施加的壓力,日復一日的探尋鐳的存在。當鐳那藍色熒光的輪廓閃耀於夜的黑暗中時,四年的探索,四年的堅持,終於有了最美麗的回報。

  就是平平無奇的日常也能窺見一些探索之光。當同學們對物理題的答案感到奇怪時,他們不會選擇妥協,而是敢於質疑;或是某道題的解法不盡相同時,他們除了向老師發出疑問,據理力爭,有時還能把老師懟得啞口無言。我們雖不像法布林那樣有持久的耐心,但我們至少做到了很重要的一點——求索。

  我們沒有法布林和居里夫人那樣偉大的成就,但我們可以學習《昆蟲記》裡的蟬,用十幾年的蟄伏,執著地摸索、積攢生命的力量,等到時機一到,便可大放生命的光彩。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19

  看了《昆蟲記》後,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我知道了:凌晨,蟬是怎樣脫殼;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

  接著往下看,《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種十分兇殘的動物,然而在它剛剛擁有生命的初期,也會犧牲在個頭兒最小的螞蟻的魔爪下。”蜘蛛織網,“即使用了圓規、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範的網來”,豐富的故事情節使我浮想聯翩。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汙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一次的閱讀,《昆蟲記》為我打開了一扇全新的門。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法布林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他刻苦鑽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

  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

  看著看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如果我們保護環境,不汙染環境,這些蟲子是不是還會在呢?現在的環境惡化,又是不是在以後還會有呢?我仔細地想著這彼此之間的關係。

  在法布林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裡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著大門板和守門人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的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昆蟲記》讓我瞭解了昆蟲,更讓我瞭解了生命;《昆蟲記》雖然看起來平平淡淡,但卻蘊含了對大自然的無限嚮往。作文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0

  《昆蟲記》的英文名稱是《TheRecordsaboutInsects》,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僅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著作。作者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那份執著,那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讓我佩服。書中充滿了驚奇,充滿了情趣,透過這本書我知道了另一個世界的奧秘——昆蟲世界的真面目,更讓我發現了大自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真理。

  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簡單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正因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於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養育後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味道,讀出感想,必須能夠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啟發:我們就應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應有始有終的去把它做好,堅信自己的潛質,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恆心,就必須能夠創造出奇蹟。

  《昆蟲記》不僅僅僅浸溢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精神。那種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這就是法布林精神。學學他的精神吧!雖然我們不必須要像法布林一樣去探索昆蟲的奧秘,但我們能夠學他的精神,去做好其他事情!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1

  法布林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學家,他一生寫過二百多篇《昆蟲記》。我早聽說《昆蟲記》名揚天下了。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法國法布林的《昆蟲記》。我明白了原先每一種昆蟲都是平等的。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都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

  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斷的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於他們的樂園裡,在城市田野中飛行走路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還沒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他們的身影,也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這些小小的昆蟲,我們就應去觀察發現它們吧!如果你仔細的去觀察,它將會給你帶來無窮的收穫。

  比如,夏天生活在樹上的蟬兒,你或者會對它喋喋不休的歌聲、厭煩,你或許會捕捉它當寵物玩耍,蟬小小的生命或許會在你的手中完結。但是你明白蟬的一生嗎蟬的一生要經過四年黑暗的苦工。我們不就應去厭惡它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此刻突然穿起漂亮的衣服,張開美麗的翅膀,能在溫暖的日光中沐浴是多麼的不易。

  昆蟲是地球上不可缺少的一角。昆蟲的生命應當得到尊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蟬在內都在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

  讀完了《昆蟲記》讓我最終明白,在這個世界,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學會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類才會有光明的坦途。這讓我想到佛教中的一種思想:叫眾生平等。

  但是對這句話,我只能是嘆息:眾生平等,這願望何等的完美,只是眾生何時才能平等阿!很多動物被我們野蠻的屠殺著,花草樹木正在被我們砍伐踐踏,慢慢的減少。它們也是一條條的生命,它們的平等要如何去期盼呢

  作為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我無力改變什麼,只能從自身做起,我會呼籲身邊的同學,讓他們明白眾生平等的真正含義。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2

  《昆蟲記》使我非常著迷,彷彿我成了第二個法布林。原來昆蟲世界有這麼多的奧秘,我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有:蟬在地下“潛伏”四年見面,在陽光下唱五個星期的歌;而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蜘蛛在捕到食物、編織紅羅網方面具有才能,人類用三角尺和圓規也未必能畫出像蜘蛛織的網;蟑螂善於用“心理戰術”制服敵人,使對方驚慌失措……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就能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一提到《昆蟲記》就想起了那種平淡無趣的說明文。頓時,讓我沒了興趣。可是,才剛讀了開頭,它深深地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是多麼奇異有趣的故事啊!法布林的《昆蟲記》讓那些被我忽視太久了的昆蟲的身影,及它們囂張的鳴叫,一下子聚攏了過來,讓我真切感受到它們的存在。在這之前,昆蟲的世界幾乎是我想象的,因為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觀察它們,瞭解它們,想象著十分和睦友好,不會有爭吵和鬥毆。但是,自從看了《昆蟲記》,昆蟲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更加顛覆了,原來昆蟲跟我們人類一樣有生有死,有勞動與掠奪等,這都與人類有著驚人的相似。它們跟我們人類一樣,有善良的食草性昆蟲,有殘酷的食肉性昆蟲。我像身臨其境一般,好像它們就在眼前進行著一切行動,把我帶到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

  當我繼續閱讀《昆蟲記》時,我看到法布林細緻入微觀察毛毛蟲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顧生命危險的捉黃蜂;我看到他大膽假設,認真做實驗,反覆驗證過程與資料,一步一步推斷高鼻蜂毒針的作用、時間與效果,捕繩蜂處理獵物的方法,孔雀蛾的遠距離聯絡……一次實驗失敗了,他收集資料,分析原因,轉身又開始下一次的實驗。嚴謹的實驗方法,大膽質疑精神,勤勉的作風,這些使我感到科學精神的內涵。

  《昆蟲記》讓我長了見識,看待問題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加強了。我覺得《昆蟲記》是我們小學生應該讀的一本好書。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3

  法布林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和生物學家,我早聽說法布林寫的《昆蟲記》名揚天下了。那天,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我喜出望外,心裡樂開了花。剛拿到《昆蟲記》,它就像一塊奶油蛋糕深深地吸引著我。因為裡面的昆蟲不但有趣而且生動:有可憐的鳴蟬、膽小如鼠的蛐蛐、可怕的狼蛛、五毒之首的蠍子、勤勞的蜜蜂、長毒刺的黃蜂……

  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徵等。

  就說那可怕的狼蛛的產卵和母愛吧!狼蛛是節肢動物,身體主要分頭、腹兩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之一。狼蛛有一個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著八隻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隻長毛的長腿;腹是產卵用的。狼蛛真令人望而生畏啊!一年夏季的一天,法布林在一叢迷迭香的花下見到一隻挺著巨大肚子的狼蛛,這表明它既將臨產。

  法布林見了馬上用捏子小心翼翼地把狼蛛夾起,輕輕地放入一個既透明,底部又放著泥土的大瓶子裡,留作觀察。幾天後,狼蛛開始產卵了。只見它先在地上織了一張網,大小相當於一隻手掌。蛛網很粗糙,也不成形,卻相當穩固,接著,母狼蛛吐出一些更結實的絲,織成一個圓狀的白色球體。

  上面留了個小口子;再把胎部對準小口子,產下一粒粒金黃的卵;;產完後,狼蛛把口子封上。最後,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用腳踹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無價之寶。狼珠媽媽把它的`“寶貝丸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啊!

  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我知道要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還知道法布林對昆蟲是那樣的好奇,所以才去專心致志地觀察、研究昆蟲。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4

  《昆蟲記》是法國出色昆蟲學家法布林的流傳到後世優秀的作品,亦是一部永不磨滅的鉅著。它不只是一部文學著作,也是一部科學各種學科。

  《昆蟲記》是一部很吸引人的鉅著。筆者用了一生的精神力研討了昆蟲世界,那份執著,那份持之以恆的神魂真的讓我欽佩。書中飽含了驚訝,飽含了情致,經過這本書我曉得了另一個世界的神秘——昆蟲世界的真臉面,更讓我發覺了大天然中蘊含著的各種科學真理。

  作者用那生動活潑的行文,簡單詼諧的語調,向我們描述了昆蟲世界中的一幕幕。正因這部科學百科同時也帶有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都體現了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還有,螢火蟲、螞蟻、蜘蛛、蟋蟀、毛毛蟲,燕子、麻雀……

  林林總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涵蓋了關於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繁衍、養育後代、勞作、狩獵及生死,幾近所有的細節。

  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味道,讀出感想,必須能夠知道得更多。

  作者的精神我很受啟發:我們就應有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就應有始有終的去把它做好,堅信自己的潛質,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哪怕你的追求在別人看來是枯燥的,寂寞的,乏味的,只要你有恆心,就必須能夠創造出奇蹟。

  《昆蟲記》不止只浸溢著對性命的敬畏之情,更蘊含著某種神魂。那種神魂就是求真,即尋求真理,探索追求真象。這就是法布林神魂。學學他的神魂吧!固然我們不盡然要像法布林同樣去考求昆蟲的神秘,但我們能夠學他的神魂,去做好其它事物!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5

  讀完《昆蟲記》後,我輕輕地合上書,回想書中的情節,不免感觸頗深。

  該作品是一部不朽的亂世佳作,它不僅滲透了對生命的敬畏,而且蘊含著一種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一部概括了昆蟲的種類、特徵、習性和婚習的昆蟲學鉅著,作者法布林將昆蟲多彩的生活和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為一體,在他樸素的文筆下,每一種昆蟲都如同人類般有靈性,會說話,會唱歌,有歡喜,有悲傷。黑胡蜂、紅螞蟻、麻雀、蒼蠅等這些在我們眼裡微不足道的昆蟲,在法布林的細緻觀察下,無不透露出作者對生命的尊敬與熱愛。

  法布林將自己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得知了昆蟲世界其實就是我們人類生活的縮影。一切自相殘殺的行為都是有違人類道德的,昆蟲世界如此,人類也如此,人類對昆蟲也更是如此。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違揹人性和道德去做一些悖於自然法則的事。

  其中,我對描寫逐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後代們在這裡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衛著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衛大門,抵擋不速之客。”這不禁讓我聯想到我們自己,我們的母親又何嘗不是如此?即使她們老了,行動不便了,已經為我們做不了什麼了,但她們心中仍裝滿了對我們子女沉甸甸的愛。

  《昆蟲記》讓我明白了生命的意義,明白了生命從繁殖到死亡的過程,讓我有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讓我充滿了對生命的敬畏之情。在生活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討、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學習他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勇於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邁進!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6

  有人喜愛《三國演義》;有人喜愛《格林童話》;也有人喜愛《一千零一夜》;但我更喜愛《昆蟲記》。

  從小我就喜歡植物、動物,尤其喜愛小昆蟲。有一次我生日,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我高興極了!我拿起書迫不及待地開啟一頁、兩頁,狼吞虎嚥地讀著,連生日都忘記了。

  看完了《昆蟲記》,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奇妙。原來昆蟲世界裡還有很多不可思議、令人驚訝的事。我原以為每個昆蟲的媽媽都會撫養自己的孩子。沒想到螳螂媽媽生完寶寶就離家出走,就再也沒回來。它連一次都沒有回來瞅瞅自己的寶寶,真是個狠心的媽!一點責任心都沒有!在生活中,要是我們的父母也像螳螂媽媽一樣,那孩子沒錢吃飯,沒人撫養,豈不成孤兒了?所以父母們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父母,讓孩子快樂地成長!螳螂寶寶從小就獨自生活,相比之下,我每天有父母的呵護,還有其他長輩的疼愛,我的生活真是無比幸福。在這段幸福的日子裡,我要好好珍惜,刻苦學習,享受生活。

  我以為帶著美麗的光芒,在夜空中為人們帶來光明的螢火蟲只吃植物,沒想到它卻是一隻殘忍的昆蟲。它首先找到它的食物——蝸牛,然後把它隨身攜帶的小兵器——兩顆獠牙,迅速抽出來,向蝸牛注射毒素,再用一種特殊消化液把肉湯液化。可見它是多麼殘忍啊!現實生活中,我們一定要睜開雪亮的眼睛,千萬不要被美麗的外表所迷惑。

  我覺得蜘蛛織一個網應該很簡單,可是看了《昆蟲記》後,我發現織一個網談何容易!只見小蜘蛛從嘴裡慢慢地吐出白色的細絲,然後從牆角這邊爬到牆角那邊,好不容易織好第一根線,可是風一吹,“嘣”的一聲線斷了,然後它又一次這樣織起來,不到一半線又斷了。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織啊織,終於把一張網織出來了。小蜘蛛不怕困難、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使我感動了。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小蜘蛛那不怕困難、頑強學習的精神。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7

  童年,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後,輕輕拔開草叢,發現神秘的昆蟲世界。這看似幼稚的舉動,“科學界詩人”法布林卻用幾乎一生的精力反覆做著。他不知疲倦的擁抱著自然,一次次走近昆蟲,最終寫下整整十部的《昆蟲記》。

  法布林說“你們探究死亡,而我探究生命。”而現實何嘗不是如此,其它科學家們用冰冷的刀鋒揭開昆蟲的秘密,換取一項一項的榮譽。而法布林卻用細膩的指尖,用會發現的一雙眼解答了他對昆蟲的疑惑。而他所寫下的《昆蟲記》也是如此,有趣易懂而不如科學論文一般枯燥,為我們打開了昆蟲世界的大門。

  而法布林所開啟的,僅僅是昆蟲世界嗎?《昆蟲記》這面鏡子,又折射出多少光輝?

  就拿《綠蟈蟈兒》這一章開刀。法布林用擬人,不僅使昆蟲更生動形象,還透過蟲性寫出了人性,在他筆下,身材優美,體態優雅的綠蟈蟈也是一個勇敢的戰士。面對比自己更強壯的蟬,它憑著自己強有力的大顎和鋒利的鉗子將蟬開膛破肚。而它可憐的俘虜則只能一邊尖叫,一邊無力地蹬著腿了。這還是身姿優美的蟈蟈嗎?它勇敢,敢於戰鬥,勇於奮鬥,不論對方有多麼強大,它也願放手一博。它的勇猛與它的身姿形成對比,彷彿讓我們看到了那個由阿娜少女花木蘭變為戰場上殺敵的戰士,不禁讓人佩服。

  說到螢火蟲,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它提著小燈籠,在夜空中發著幽幽螢光的浪漫情景,可當我們看到螢火蟲對待獵物時,對它的好感就減少了幾分。螢火蟲似乎有些狡猾,有點陰險。它們會將獵物麻醉,最終輕鬆享用大餐,螢火蟲將獵物轉化成稀薄的流質,再次食。而且當一隻螢火蟲獨自完成後,其它“食客”便也陸續來臨,毫不客氣地享用完畢,卻不羞愧地離開了。

  而法布林就是如此,在嘲諷、攝揄間,諷刺了人性的貪婪自私,或又讚揚了人的寬容與善良,而這掌握田野無數小蟲子秘密的語言大師卻還未等到諾貝爾獎,就安然長眠於鍾愛的荒石園了……

  願你還能迴歸童年,在翻開這本書後,回到兒時嬉戲的單位找到昆蟲帶給你的童真與童趣。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8

  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隱藏著許多神秘而又鮮為人知的秘密,它們渺小而奇特,而且給大自然抹上了一筆絢麗的色彩,在《昆蟲記》的作者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的筆下展示得淋漓盡致,使人身臨其境。當我讀完這本世界著作《昆蟲記》時,我的心中充滿著對大自然濃濃的嚮往和喜愛。

  在書中,讓我體會到了昆蟲的世界是如此的奇妙與神奇:大自然中,有一位人人皆知的“歌唱家”,那便是蟬,在法布林的觀察下,發現它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聾人歌唱家”;擁有著昆蟲王國裡最獨一無二的兇器而也有著讓昆蟲們提心吊膽的名號,非“捕蟲霸王”螳螂莫屬,它看似溫柔至極的“祈禱者”,當它大顯身手時,就會原形畢露;在涼風習習的秋夜中,那些好像星光閃爍的微弱光芒——熒火蟲,它們的最愛便是蝸牛了,螢火蟲在開餐前,都會給蝸牛打一針麻醉劑……在這個饒有風趣的世界裡,我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在自然界中,有不計其數個我們還未知的事情,只要用心發現,你就會發現另一個妙趣橫生的世界。那個世界不乏有趣的見聞,並且充滿了驚喜而幻想。這就是昆蟲世界。而這個世界的發現,也將我們人類引進科學的殿堂:蜻蜓飛行時能在空中停留,這讓科學家們發明了直升飛機;夜晚中螢火蟲能發出亮光,這又使科學家們發明了冷光源……這種種事例,不禁讓我聯想到造物者的鬼斧神工,它是大自然母親送給我們的瑰寶。我們更應該走進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中,也去切身體會法布林對昆蟲的尊敬和熱愛,去感受大自然贈送給你最真摯的禮物。我也可以去發現更多人們不知道的事情,這些點點滴滴充實著我們的大腦,豐富著我們的生活。

  如今,祖國已經為我們敞開了綠色的大門,讓我們新一代的少年兒童走進自然,熱愛自然,珍愛自然。聽,是大自然再一次向我們發出的呼喚。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29

  弱肉強食,物竟天擇,殘酷的叢林法則時時上演。昆蟲世界也不例外。法布林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昆蟲之間相互殘殺的場景。

  尤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蝸牛和蟬——兩者都是個性相對溫厚的昆蟲,因此遭到貪婪殘忍的昆蟲的欺壓。

  先說蝸牛,蝸牛時常被金步甲攻擊,尤其是有缺口的蝸牛——正如法布林所說,“金步甲需要的是殘廢者”。這就是昆蟲世界,弱者得不到同情與憐憫。

  那麼人類世界呢?從小我們被教育要愛護弱者,但有時,這不過是給貪婪者膨脹的慾望注入了一劑藥效微弱的抑制劑。有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名叫《熔爐》,講述的是聾啞學校的一位老師在發現校長傷害學生後,艱難訴訟卻未使學校校長得到應有刑罰的故事。為什麼校長敢對學生肆意妄為?很簡單,因為學校裡的孩子盡是聾啞人,他們即使遭受了其大痛苦,也難以向別人傾訴,正如金步甲只攻擊毫無還手之力的殘廢蝸牛一般。

  再說蟬。儘管蟬是個龐然大物,但仍然拿那些居心叵測的小蜂科昆蟲沒轍。這種昆蟲用穿刺工具刺破蟬卵,把自己的卵產進去,蟬卵就成了孵化出的幼蟲的食糧。法布林嘆息道:“寬厚的龐然大物啊,你轉過身來,把這些侏儒踩扁吧!可你從來不這樣做,你甚至無法為了改變你作為母親身受災難的命運,而改變你的本能啊!”為什麼這種小蜂科昆蟲敢在蟬眼皮子底下胡作非為?因為它們清楚,蟬很善良。在與這種昆蟲的對峙中,蟬本是強者,但它在善心使它淪為弱者,反被欺侮。說白了,就是好“人”沒有出路。這與人類世界並非毫無共同之處。多少人心地善良,寬容忍耐,換來的卻不是尊重,而是被利用啊。

  昆蟲世界上演著的叢林法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人類世界同樣盛行。只不過,昆蟲用口咬,人類用錢,用權勢,用武器。但本質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自詡高等動物,而我們的世界的生存規則卻與昆蟲世界如此相似。長久的進化提高了人類的智力,卻沒有修改最原始的本性。那麼,我們還敢稱自己高昆蟲一等嗎?

  昆蟲記的讀書筆記 篇30

  都說《昆蟲記》是一部昆蟲的傳記,是昆蟲的史詩。但其中最吸引我的,卻不是荒石園中演技高超,擅長裝死逃生的大頭黑步甲蟲,不是有著個花粉刷的切葉蜂,亦或是這昆蟲伊甸園中其他的捕理者、造房築窩者、整理工等主角們,而是作者本人。從《昆蟲記》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得出法布林是如何中外聞名的。

  首先是法布林有一顆強烈的好奇心,這是在許多偉人身上都有的。順便問一下,你們覺得自己有好奇心嗎?可能有人會說:“有啊,我對遊戲的玩法很有好奇心。”或者會有人說:“我對作業的答案很有好奇心。”但有人對大自然懷有好奇嗎?或者嘗試著解釋自然現象?我曾經在一本關於達芬奇的書中讀到過,達芬奇在他晚年,快要臨終時,還在筆記本上寫到“一定要搞清楚啄木鳥的舌頭是什麼形狀的”。一個快去世的老者還在思考這些,可見一斑。而法布林對昆蟲的好奇心大概也達到這種程度。所以他對每一個昆蟲都很好奇,都想要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慣。正因為有這一巨大的原始動力,才能讓法布林不斷地探索,在別人不顧一看的小小昆蟲上下大功夫,可以說是寫出《昆蟲記》的根本原因。

  其次,法布林有一顆熱愛自然甚至可以說善良之心,所以他和其他研究昆蟲人員不一樣,法布林幾乎不解剖昆蟲,而是把昆蟲當作人一樣,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也因為這樣,《昆蟲記》不再是一本乏味無趣甚至殘忍的一本科學書,而是一本昆蟲的自傳。

  最後是法布林在《昆蟲記》中多次體現出的耐心。他為了觀察到一個現象,可以等待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當然有時會讓家人代替觀察,但盯著一個昆蟲,甚至有時是靜止不動的昆蟲幾個小時,已不是常人能及了。而法布林似乎認為為了看到幾分鐘的現象而等待幾個小時是非常值得的,就因為他的好奇心。

  總結一下,法布林之所以能從一個窮小子而變得鼎鼎有名,就是因為他的好奇心,善心和耐心,也才為我們揭露了昆蟲世界的美麗,也是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