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雪國》初中讀書筆記

《雪國》初中讀書筆記

《雪國》初中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雪國》初中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雪國》初中讀書筆記1

  《雪國》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國》是一部富有詩意的作品,風景如畫的北國景色與主人公的內心融為一體,《雪國》整體給我的感覺是平緩而抒情的,但《雪國》裡有一個地方給我的衝擊力特別的強,也是我認為整部中篇小說的高潮,便是葉子在一場大火中逝去生命,駒子那悲痛欲絕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力。葉子的死亡預示著一種幻想的美好人性的破滅,川端康成筆下的葉子是一位善良又潔身自好的女性,其實葉子和駒子在小說裡面臨著一場相同的生活處境,但葉子從始至終也沒有淪為藝妓,顯然作者把葉子和駒子進行了對比,駒子是“實”的,那麼葉子便是“虛”的,面對那樣惡劣的生活環境,葉子又怎能獨善其身,潔身自好呢?這只不過是作者對比駒子產生的美麗幻想罷了,因此川端康成對葉子的描寫其實並不多,用了一種淡化的處理方式,你可以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過多的瞭解,給人一種琢磨不透的虛無飄渺的感覺。

  駒子是《雪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駒子從一位社會底層的鄉村女子,最終為了給毫無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淪為了一名藝妓,駒子以其說是為未婚夫淪為藝妓,還不如說是生活的壓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這條路,如果像葉子那樣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駒子渴望“正正經經”的生活,渴望美好而真正的愛情,希望找一個愛自己的丈夫。她對島村是有一種期待的,而這種期待在駒子身上表現的越來越強烈,但駒子的這種願望破滅時,最終便是駒子人性的毀滅,駒子的刻苦學習,勤奮練習三絃,讀小說等等努力,都是徒勞無獲的,不能讓她的生活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島村雖然對駒子的遭遇有著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島村無法實現駒子的願望,雖然駒子熱烈般的愛著島村,但島村最多把駒子當做是朋友罷了,只是他在旅途中無聊消遣的玩伴,在駒子身上展現了對於美好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對於生活的熱愛,而島村身上展現出一懶散、懈怠悲哀著生活在虛無中,島村和駒子對於生活的態度是完全的不同的,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也從側面烘托了駒子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運用了西方的現代主義和日本傳統文學的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出了一種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獨特意境。

《雪國》初中讀書筆記2

  《雪國》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部中篇小說,主要講了東京的一位西洋舞蹈評論家島村來到雪國的溫泉旅館邂逅了駒子,並被她吸引,後來又兩次來到雪國與她相會。在他第二次來到雪國時,在電車上又看見了美少女葉子,並心生戀慕。因此,他們三人構成了微妙的情感關係。最後,小說以葉子的意外死亡而告終。

  這部小說主要在寫島村與兩個女人的情感,但是在我讀完後,發現這本小說所要表達的並不僅僅是那種男女間的情感,而是一些別的東西。

  整部小說中,然人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虛幻,但是又是那麼真實,“虛無”與“徒勞”貫穿了整部小說:島村對真實的渴望與追求,到最後變為一場空,只得以虛幻來定義現實;藝妓駒子憧憬著自己美好的愛情與未來,她為島村送行連行男病危了也沒有去看,這一切卻得不到回報,只是“美麗的徒勞”罷了。這也是一方面的表現出了當時日本社會的狀況。

  至於葉子,可以說這個人物是“不存在”的,她的出現其實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的一種嚮往,在結尾處的那場火災,葉子意外的丟掉了生命,如果照常理來說,島村應該是會像駒子那樣悲痛,但是他沒有,反而是得到了精神上的頓悟,駒子與葉子的離開,更是讓人感受到人生如夢的虛無感。

  這部小說大多是對話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其中,自然環境描寫不僅僅有那種唯美的體現,又同時為人物的心理或是接下來的情節發展做了暗示。就比如說在葉子逝世的那場火災,作者將其描寫成詩一樣的畫面,就意在葉子的超凡脫俗,在這種意境下,表達出了對真善美的渴望。

  如果光這麼說,也許還是不夠,我們不妨對比一下日本的另一部名著:紫式部的《源氏物語》,它主要是以物寫哀情的,而在這部小說中,也有相似的地方。《源氏物語》是寫於日本還在封建制度相對和平的時代,而《雪國》則是寫於日本在大肆侵略的時代背景下,小說中的思想感情與之結合不難看出作者反對戰爭,但是,小說中關於戰亂隻字未提,透過虛實結合來表達,反映了在那個社會日本平民對美好生活追求卻總遙不可及的徒勞,以及有甚者沉浸在那種虛無的幻想的狀態,這也是我喜歡這本小說的原因。

  總的來說,這部小說脫離了“正軌”,在虛幻中表達情感,營造出了脫離了現實的境界,反而是對現實的一種最好的批判與詮釋。

《雪國》初中讀書筆記3

  川端康成是日本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員,他的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特質。其作品《雪國》是一本講述的是日本尋常人家在一段旅行中發生的普通平常的事。透過這樣的故事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微妙的關係和複雜的內心情感世界。

  在《雪國》這部作品中,描述了一位自由撰稿的舞蹈研究家島村在一次機遇中認識了當地的一位藝妓後的情景,那時所謂的藝妓就是平時在家裡做些平凡的家事,過著極為普通的生活,待到被召喚時就立刻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地道的藝妓,有的時候她們在客人的旅館內一起歇宿,大家坐在火盆旁閒聊一些家常,很自然地同客人們熟悉起來,而後,當她們看到男人們穿著棉睡衣就寢或起床時便會給予精心的料理,駒子就是這種地方藝妓中普通的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逐漸的熟悉起來,並且經常見面。

  這部小說重點在於其文字的感染力的成功。透過島村和駒子之間的對話及其之間的關係的演變,極其豐富的表現了其文字的浸透力。在這樣普通的生活場景中,充分的顯現了日本的民族特色文化,將這些特殊的食物連線起來,組成了一個個唯美的畫面,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力,甚至還會有情感的共鳴。

  作者透過“雪”這樣的事物,來表達在日本所說的美學的體現。從這些文字中我可以看出作者的一種平靜的心情。人物中島村對於葉子的印象比駒子還要深刻。葉子的出現和逝去,那是一種從靜美的`狀態跌落到悽美的情景。

  總而言之,這部小說是川端康成對日本傳統文化的擔憂,即營造了雪國這樣一個唯美的環境來寄託自己對日本文化及其傳統美學觀念的情感。整部小說都體現了川端一種孤寂的心靈,表達自己的一種終極理念。

《雪國》初中讀書筆記4

  最近看了川端康成的《雪國》。

  和葉子一樣,行男也隱喻了傳統的日本文化,行男和葉子是一體的。行男這個名字暗示著作者對漸漸離去的日本傳統的哀悼,葉子生命的終結也寓意著作者對日本傳統文化可能消亡的命運的深沉擔憂。島村象徵著外來文化對日本文化的窺探和關照,實為西方文明的隱喻。在駒子火一般的愛情、葉子“內在生命在變形”的死亡、雪國魔力的感動下,他彷彿置身於銀河中的靈魂最終受到了深深的浸潤,這也象徵著日本文化對外來文化的感化力量;駒子有著雙重的身份,象徵著面對外來文化壓力時無力的傳統維護者,是作者的化身;同時也隱喻作者在接受外來文化時的矛盾和複雜的心情。

  作家以富於抒情色彩的優美筆致,描繪年輕藝妓的身姿體態和音容笑貌。並巧妙地用雪國獨特的景緻加以烘托,創造出美不勝收的情趣和境界,使人受到強烈的感染。而看雪國的時候,其實,心情是安靜的。因為沒有特別大的人物矛盾衝突,所以沒有了心情的起伏。就如同一個人在靜靜的欣賞著那一方的雪景。從作品,偷窺作家,直覺告訴我,那一定是一個有著對純美的東西有種偏執的人。一個人總是在現實和精神上游走,對於駒子。他描寫了很多,但是印象反而沒有對葉子的印象深刻。雖然,倔強的葉子只是在開頭和結尾中出現。但是第一次的出現如果以純美來形容的話。那麼,最後一次的從二樓跌落時候,那個場景可以用悽美來形容,但是那一次的跌落就像個慢鏡頭,段落不多,卻給人印象深刻!

  看《雪國》,我突然間想起曾經寫下的一些關於火車、旅行的文字來,想想,自己是一個很愛坐上火車去旅行的人。因為坐上火車,就能在陌生的人群中、在陌生的世界中穿行。一路行來,飛馳而來的風景,來往去留的人們,可以讓我胡思亂想上好一段時光了。

  只是,對風景的描述,比之這樣的名著,是絕對無法企及的了。那樣凌厲、冷豔、悽美的文字,在《雪國》中頻繁出現,卻那樣自然,似乎是作者信手拈來,卻又那樣貼切於文章一貫風格和主題。很容易讓人沉溺其中。

  淡淡的哀愁,抹不開的憂鬱,深入骨髓的淒涼。不是普通文字能承受住的重量……

  發自內心的悲慼。

  喜歡悲劇的我,何時是盡頭?人生悲苦、孤獨、淒涼如此,也許,不過是庸人自擾之。我是個太容易多想多慮的人了。也許,該多看看喜劇文才好呢。

《雪國》初中讀書筆記5

  初讀雪國,覺得雪國裡面的文字挺優美的,但奈何自己閱讀能力有限,並不真正理解到川端康成所想要表達的意境。幾個月過去再重讀一遍後,才發現川端筆下細膩的純潔之美,而且駒子這個形象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常常感嘆到身邊缺少的正是駒子心中的那如雪國一般的純潔。

  聯想到很多日劇裡面都會出現“藝妓”。不知哪會兒章子怡演《藝妓回憶錄》還揭起一段風波吶!一個在中國是隻賣藝不賣身的職業,但相同的是都不能得到和平常女人一樣的受人尊重。她們都是苦命的,她們的放蕩卻讓人心生憐憫。

  《雪國》裡的駒子,一個讓人憐憫的女人,也許島村對於她許多的也是這份感覺吧。最初讓我有印象的便是她為了師傅的兒子——行男,決定走上藝妓這條路。雖然只是訂婚,但有勇氣為了一個男人——一個自己並非有愛戀的男人而選擇一條需要承擔很多的負重之路。讓我佩服……也難怪行男在臨死之前是真切地希望能見駒子最後一面了。讓我想到現實生活中,很多痴情的女子也為了自己心愛的人而義無反顧的放棄和犧牲很多。

  即使對雪國略有感悟,但是卻對《雪國》這本書中的人物情節描繪卻是看得半知半懂。時至今日,經歷諸多事世人情變故之後,再重讀雪國,明白川端為什麼能寫出這樣的故事,哀傷與徒勞,呵,人生還真是一場徒勞啊,生活本身亦是一場徒勞。

  雪國確實是本經典好書,要讀的朋友們我建議最好多讀幾遍,我想雪國真正的魅力在細讀之後自然不言而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