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父母>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通用11篇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通用11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1

  百善孝為先,這是我國五千年曆史的真實寫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許多人受我們尊敬,因為他們孝敬自己的生身之母,孝敬自己的嚴師之父。在當今的社會中,我們更應該學習他們的孝心,孝敬自己的父母,做一個好女兒,因為有很多理由讓我們不得不孝敬自己的父母。

  理由一

  十月懷胎的等待

  當父母知道我們的存在時,他們便把所有的精力與時間花在我們的身上,十個月很漫長,但父母總是開心的,因為他們在感受自己孩子的發育與成長。

  遙望古代,哪一對父母不是在十月懷胎時小心翼翼的,生怕傷害到自己的孩子。連我們最討厭的那些後宮妃嬪亦是如此,一旦她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們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來保護自己的孩子,這些手段殘忍、卑鄙、無恥,但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們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她們是母親。

  母親十月懷胎的痛苦,父親十月等待的漫長,我們不能體會,當靠這一點,我們不能不孝敬自己的父母。

  理由二

  十幾年成長的關愛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詩人孟郊對自己母親的讚美。孟郊為何寫這首詩,讓我們追溯到那一個晚上……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坐在昏暗的燈光下,顫抖的手拿著針線一針一針的為將要出門求學的兒子縫製衣服。孟郊看到這一切,流下了眼淚。歲月不饒人,母親老了,而他自己還要離開母親,去尋找自己的天地,孟郊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遊子吟。

  知道了原因,靜下來思考,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母親一大早起來為我們做飯,父親陪我們學習到深夜……這一切的一切,都包含了父母的愛,他們十幾年如一日的愛我們,所以我們不得不孝敬他們。

  理由三

  十幾年教誨的良苦用心

  你是否還在抱怨父母的責罵,你是否聽不慣父母的叨嘮,可他們都是為我們好,都是愛我們,所以嘮叨,所以教育我們,這是他們的良苦用心。

  還記得當年孟母為了孟子能好好讀書,而三遷住所,最終孟子成為一代宗師,儒學派。才有了‘‘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也。’此等千古名句。連漢趙岐也說‘‘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孟母可謂用心良苦。‘‘憾山易,憾岳家軍難。’這是金軍對戰岳家軍時所發出的哀嘆,岳家軍為何如此勇猛,那是因為此乃岳飛所領導的軍隊。岳飛的母親在岳飛參軍前,在岳飛的背下寫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從此岳飛便時時刻刻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最終成為了抗金勇士,此乃岳母的良苦用心。

  仔細想想,我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時刻把我們放在第一位,永遠為我們著想,為我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我們應該體諒他們的良苦用心。憑這一點,我們應該孝敬我們的父母。

  有了這三點理由,我們不能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美好的生活。

  世有父母,才有我們這匹千里馬,跑的在遠,也必須回家,孝敬父母。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2

  父母的一生都在為子女付出,在他們付出的過程中,沒有半點怨言,他們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子女的幸福,但是幸福是相互感受的我們做到了嗎?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為了病重的父親叩開了縣長的家門。

  在十四歲那年,女還得父親患上了食道癌,給這個一貪如洗的家一道晴天霹靂,雙目失明的母親整天以淚洗臉,年幼的女孩不知錯所,北方的冬天冷的可怕,那天正好下著雪,女孩頂著漫天飛雪來到縣長辦公的地方,縣長還沒來。此時她的心中只有一個念頭:要救父親,一定要等縣長回來。女孩等到等到他們下班了,但是是沒有等到縣長,他問了一個叔叔,才知道縣長辦完事後就回家了。雪下得更大了,凜冽的寒風如刀割一般,女孩在好心人的指點下來到了縣長的家。那好似已經九點了,她敲開了縣長的們,也許是女孩的堅持和孝心感動了縣長,他二話沒說就給了女孩一百元錢。但是錢很快就花完了,女孩不忍心把父親帶回家,但是由於經濟條件女孩不得不把父親帶回來,看著父親滴水不進,骨瘦如柴,女孩想到父親的日子不多了。

  女孩拿來借來的二百元錢,親人給父親做了口棺材,父親看到棺材,眼淚奪眶而出,說道:“孩子,等爸走了,只用兩塊木板一夾就行了。你們留點錢過日子。”女孩哭著抓住爸爸的手說:“爸,在這邊你沒好好吃過一頓飯,女兒也治不好您的病,拿到了那邊一定不會再這樣了。”

  幾個月後,父親帶著牽掛,永遠的離開了她們。父親走後,生活的重擔都壓在了女孩的肩上,但女孩歷經千難萬苦,終於考取了一所技術學院,在遠方求學的女孩放心不下家中年邁雙目失明的母親,擔心她做飯會不會燙著自己?山路難走會不會摔倒?會不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有一天,女孩接到鄰居的一個電話知道母親上山拾柴時,摔的遍體鱗傷,女孩再也忍不住了,他放聲大哭“我已經失去了父親,不要在失去母親。”猶豫了一夜,女孩終於做出了一個艱難的選擇—休學。從此,女孩揹著行李,牽著母親,在一家火鍋店安頓下來,在打工期間,女孩一邊照顧母親,一邊省吃儉用攢學費,一晃幾個月過去了。

  在某一天,女孩重返了她日夜所思的校園,學校領導得知了他們的經歷之後,都很感動,為她們母女提供了一間宿舍和每月一百元的生活費。每天傍晚時她們母女倆最快樂的時光,母親聽女孩讀書讀報,或者講學校每天發生的事情給母親親聽,有時,母女倆牽著手一起散步,一起曬太陽。

  在採訪時,母親撫摸著女孩的手,嘆了口氣說:“使我拖累了孩子啊!”女孩回過頭說:“媽媽,你看看別人上大學時都見不到自己的母親,而我能每天看到你,我比他們幸福多了,再說,你是我媽媽,孝敬您是天經地義的呀,我樂意做你的,眼睛,柺杖”!女孩依偎著母親,臉上洋溢位了幸福的微笑。

  孝心無價,父母給與我們的不計其數,我們不能忘卻父母對我們的付出,孝也是中華民族的傳承美德,更是我們所要恪守的信念,只要我們用無私的孝心,悟出生活得真,善,美,定會綻放出生命的奇蹟!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3

  親人的愛,是一份滋潤,亦是一種照耀。“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兒行千里母擔憂。”“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等等從古至今多少文章、名句、詩詞大多是歌頌了偉大的母親。

  愛是一泓沙漠中的清泉,讓那絕望的人收穫重生的希望;愛是一片冬日裡的陽光,使孤寂的病人感覺到人世間的溫暖;愛是一首異鄉夜晚的歌謠,讓流浪的過密得到心靈的慰藉。母愛是一種無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灑落在我們的心田。爸爸媽媽的愛使我感到家的無限溫暖。“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個寶”。這句歌詞把我的感受描繪得淋漓盡致。

  我的母親身高不高,瘦瘦小小,但媽媽卻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使我在濃濃的愛中成長。現在的我正處於青春期,在有些時候會和爸媽議建不同,爭吵幾句,我就跑到自己的房間看書,不理他們。有一次我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使我頓時醒悟了。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小女孩,有一天因為和爸媽吵架就離家出走,途中走投無路時,她遇到一位老奶奶,這位陌生的老奶奶給了她一個紅薯,於是他便對老奶奶千恩萬謝、感激涕零,此時老奶奶說了一席話,讓她幡然醒悟。老奶奶對她說:“你的父母養育你了十幾年,她們為你付出了多少,你該吃了他們多少糧食?而我僅僅給你一個紅薯你就感恩戴德了。動不動就離家出走,你覺得應該嗎?”小女孩醒悟了,立刻跑回了家。

  看了這個故事,使我想到自己,我不由得認真反思自己了。平時父母天天在地裡幹活,晚上回家還要給我做飯,而我卻嫌這飯不好吃,和父母吵架,現在想想這樣做得真不對。父母養育了我十幾年,為我操盡了心,把全部的希望寄託在我我的身上,可我卻對父母有反感的.情況。當媽媽每天早上催我吃雞蛋時,我卻沒注意到媽媽吃的卻是鹹菜清粥,爸爸每天夜裡抽空關心我的學習,問寒問暖。爸媽總是在我傷心的時候去安慰我;在我失敗的時候鼓勵我;在我參加比賽時,在旁邊不斷激勵我;在我疲倦時遞上一杯熱奶;在我生病時,夜夜不合眼的照顧我。父母的愛,是任我翱翔的天空,冬日裡溫暖的陽光。但現在的爸媽為了我,雙手佈滿了繭,烏黑的頭髮中出現了銀絲。皺紋爬上了媽媽的額頭,爸爸媽媽越來越老了,而我卻在一天天長大,爸媽用自己的青春,來換取我的成長,並一步步把我教育成人。現在的我還只是一名中學生,並沒有什麼經濟收入,不能來孝敬他們,但我現在必須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三鮮餡,有人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父母一直持有一顆愛子之心,他們永遠不求回報地付出著,勞累著,目的只是為了能讓自己的子女過得幸福,所以我們因多體諒父母,多寬容父母,做一個孝順的、聽話的、懂事的、不倒行的孩子。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4

  我從十歲開始與母親相依為命,在這四年時間裡,母親辛苦把我養大。我的母親不算太高,一米六七左右,和我一樣留著短髮,但唯一不同之處就是母親的頭髮是卷的,我總愛開玩似的說母親的頭髮像麻花一樣,其實在我心裡母親無論什麼樣子都很美。母親的脾氣時好時壞,如同天氣一般,變化莫測。

  母親與我如同影子般形影不離,在這四年相處時間裡,母親教會了我很多人生的道理。母親告訴我要做真實的自我,不貪慕虛榮,所以在母親的教育下,我便不知不覺陪伴了她四年,四年裡有苦也有甜。四年裡我明白了母親的愛是偉大無私的,母親的愛有如陽光散滿大地,不惜一切代價的把自己得起一下子全部釋放了出來;母親的愛有猶如夏天的雨,讓人淋了那叫一個舒服;母親的愛有猶如月光般,在黑夜中默默地綻放著對地球的愛。我們如同那月亮旁邊的星星,在月亮的眼中我們永遠是長不大的。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孝敬父母,因為他們把愛無私的給予了我們。他們幸苦在外面賺錢,供我們讀書,我們應該拿出一個好成績來報答他們。也去你們不知道,當你們在學校吃得正飽的時候,你們的父母正在努力的工作,而我們是否應該發奮圖強的在學校努力讀書,將來讓他們過得更幸福!也去你們為了少了點學費和父母賭氣,也去你們為了得不到心愛的玩具而和父母吵架,也去你們為了父母在外應酬不在家陪你而生氣,也去還有很多,可是你們知道嗎?在你一天的學費裡,也是父母的血汗,父母也知道你得不到心愛的玩具會傷心,但你難道沒發現過了幾天父母還是會補償給你嗎?我們為什麼回來到這個世界上來?不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

  沒有了父母也就不會有我門,我們的什麼是他們給的,我們健全的雙手也是他們給的。沒有了他父母,我們也不會知道這世界有多美好,沒有了父母的從小教育,我們也不會知道人生的價值,沒有了父母的辛苦養育,我們也不會回到學校學到那麼多知識。和父母吵架時,多想想父母對你們的好,記住一句話:“天下沒有不愛自己的父母”。雖然現在我們還小,但我們依舊能夠孝敬父母,我們可以為他們洗洗衣服,做做家務,但更重要的是,但我們拿起最好的成績給他們看時,他們臉上的表情會更欣慰的。但你們看見父母的臉上又多了好多鄒紋時,是不是因該多關心關心他們,多與他們談談心,瞭解瞭解他們。也許你們長大了,你認為父母不像以前那麼瞭解你們的心裡在想些什麼。也去你錯了,你別忘了父母是過來人,他們也有過青春年華,也許你們該換個角度想一想,老了的父母還是但你是個長不大的小孩。

  你也應該多理解、理解你父母,他們對你們講道理時,多聽聽也許會讓你深有感悟。別把父母的關心當作唐僧唸經,他們對你們的嘮叨是對你們表達愛意的最佳方式。父母望子女有成就,才會讓你們好好讀書,讓你們跟有內涵,父母會把你們永遠當作永遠的寶。而我們也要把父母當作永遠的寶。孝敬父母,是我們的天職,孝敬父母吧!別讓他們為你多操一份心,反而是我們該多關心關心他們,世界上只有父母好,有父母的孩子永遠是幸福的寶。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5

  是誰經歷了十月懷胎和一朝分娩的痛苦,讓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誰把我們一把屎一把尿的拉扯這麼大,又是誰用他嚴厲的面孔讓我們懂得了無數做人的道理,用他的一隻手撐起這個家呢?難道不是我們的父母嗎?除了他們肯辛辛苦苦、兢兢業業的照顧我們,還會有其他人這樣嗎?

  從我們“哇—哇”落地的那一剎那,他就把他們所有的愛,無私的分給了我們,它像春天的甘霖,灑落在我們的心田,雖然悄無聲息,卻滋潤著一顆顆生命的幼苗。他們萬事為我們著想,因此有了兒行千里母擔憂的名言,然而“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灬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更是千古流傳的佳作呀!難道你沒有發現嗎?大凡事業有成的人,大都具有孝敬父母的品德。

  在宋代有一個叫趙彥的人家裡很窮,自己又沒有錢讀書,家裡有一個生病的老媽媽再沒有他人了。他的媽媽愛吃竹筍。在一個臘月天裡,他的母親突然想吃竹筍了,然而大家都知道冬天裡怎麼會有竹筍呢?但是年輕人為了讓他母親能吃到竹筍,就到竹林裡去找。他挖了一個坑又一個坑,挖了一天一夜,挖的手上佈滿血絲,眼裡佈滿血絲,顯得疲憊不堪。他哭了因為他不能滿足母親的請求,他哭的好傷心,然而他感動了上天,他流了滿地淚水,褪去了一大片雪,從地中竄出了好多竹筍。他興奮極了不管累不累,竹筍做好了讓母親吃了個夠。

  在古時,那麼艱苦的情況下,他不顧一切也要完成母親的要求,我們現在生活在這麼良好的條件中,為什麼不能儘量滿足父母的要求呢?讓他們高興,來孝敬他們呢?這個家和我們自己是父母創造的,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更沒有權利說“不”字。

  在孔子的儒家經典學中,對尊敬父母這個方面也有嚴格的要求,孔子在收門人弟子是也是要先看看對自己的父母怎麼樣?如果這個人是個不尊敬父母的人哪這個弟子他堅決不收。因為他連自己最親密人都不尊敬,怎麼可能去尊敬別人呢?想讓他去尊敬別人,那簡直就是異想天開。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如果你是一個不尊敬父母的人,那麼找工作時也甚是難。 那自古至今,人們都一直這般的重視孝敬父母,在社會中佔這麼重要的地位,我們為什麼就不能這樣做呢?

  尚且,我們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也為我們做出了榜樣,毛主席小時候經常在家裡幫父母做各種家務,而且每次都能完成的非常出色。在收穫的秋季,他總是和父母一起在田地裡忙碌。這些經歷造就了他不屈不撓、毅力堅強、活潑有頭腦、好勞動的性格是他後來成功的必要條件。

  這麼多的成功人士都是從尊敬父母方面受益的,我們為什麼不能嘗試這樣去做呢?這樣做難道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副面影響嗎?不會吧!所以請你給我理由,為什麼我們不去孝敬父母呢?你現在應該知道尊敬父母的重要性了吧!我號召大家: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尊敬父母,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6

  由古至今,孝敬父母就是作為一個人必備的本分。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孔子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他小時候經常幫助媽媽做事,每晚都替媽媽捶背,母親希望他成為有學問的人,他就勤奮讀書,最後終於成為了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偉大領袖毛主席非常孝敬母親,1959年當了主席的毛澤東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故鄉韶山,首先去墓地祭母;劉胡蘭小時候就非常孝順母親,她5歲的時候,媽媽得了癆病,劉胡蘭總是圍在媽媽身邊擦汗,端水喂藥,有時還使勁扶起媽媽,讓媽媽倚著自己瘦小的身上把藥吃下,再擦擦嘴角,這才欣慰地走開,哄妹妹去玩兒。等等都是在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

  當我們瞭解了這些事例後,是否應該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呢?我們珍貴的生命是父母給的,母親經過十月懷胎、強忍疼痛,流汗流血,好不容易才盼到我們伴隨著哭聲來到這世界。於是,家長們又帶著笑臉把我們幼小軟弱的身體帶進了“加護房”,那裡風吹不著雨淋不到,圍繞著我們的全部是溫暖。當我們哇哇大哭時,父母總是緊張地抱起我們,擔心我們是不是餓了?是不是尿溼了尿布,感覺難受?是不是夢到不好的夢?有時候我們睡覺不穩當,老愛蹬被子,身旁正在熟睡中的父母無論做著什麼甜美的夢,都會第一時間醒來,關切地為我們蓋上被子。經過父母的細心照料我們漸漸地長大了,要學一些必須學的東西。

  我們學走路時,一天又一天陪著我們練習的是父母;當我們摔倒趴在地上哭時,焦急地跑過去抱起我們的是父母;當我們學不會就哭,就鬧,就生氣時,在一旁疏導和鼓勵我們的是父母。從小開始一直這麼關心呵護我們的就是父母啊!時光飛逝,我們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不僅每天要接送我們,照顧我們的衣食起居,還要陪我們一起做作業。有時做作業做到很晚,不論他們上班回家後有多累多困,都會一直陪在旁邊指導我們。當我們取得了好成績,帶著笑臉的父母飛奔而去時,父母總會在高興之餘給我們以忠告,叫我們不要驕傲,要繼續加油!

  當我們做了錯事,捱了老師教訓之後,父母總會告訴我們:做了錯的事情不要害怕,要勇於承擔責任,這樣做才是個好孩子。也不要以為老師已經對你徹底灰心了,別生老師的氣,老師是為你好,要善於與老師交流,讓老師更加了解你,以便以後老師能針對你的問題更好的教育你。這樣,一來可以和老師做朋友,二來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儲量。一直以來,無論成功或失敗,在背後默默支援我們、為我們喊加油的就是父母啊!

  從一個“小不點兒”長到這麼大,我們一直都依賴著父母,什麼事情都推給父母,從小淘氣到大,以至於每個要求父母都答應我們,每一次“戰爭”都是我們贏,父母心甘情願的輸。他們一直當我們是寶貝,嬌慣著我們,什麼事情都讓著我們,總那麼疼愛我們,一切都為了我們好。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我們的人,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孝敬父母呢?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7

  自古至今,孝敬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這也造就了華夏民族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不能不孝敬父母”,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對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八歲時,我似乎才剛剛懂事,開始從生活的每個點滴之中窺到了父母對我的關愛,感受到了自己正被愛的光環所籠罩。

  記得那是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我寫完作業,便拿出一本媽媽給我買的故事書來讀。書中一個小女孩幫母親做家務得到獎勵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便饒有興趣的讀了起來。不經意的瞥見家裡有點髒亂的地面,回想起媽媽去單位加班前說,晚上回來才能打掃衛生,我便興奮起來,有了打掃地面的念頭。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自願幹家務,而目的則是為了得到爸爸媽媽的獎勵。我拿來了拖把,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由於爸爸媽媽這幾天太忙,早出晚歸,家裡衛生好幾天都沒打掃,汙漬粘附在白色的地板上很難清除,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也收效甚微。我靈機一動,便請來清潔劑對付那些“頑固分子”。在我的強大攻勢下,“敵人”節節敗退,地板開始變得光潔。才幹了一半,我已是氣喘吁吁,手裡的拖把越來越沉,汗水越來越多,腰也越來越酸,這才體會到父母忙於工作,還得加班幹家務,真是太辛苦了。正幹得起勁時,門外響起一個熟悉的聲音:“晨曦,我們出去玩一會吧!”原來是鄰居的好朋友在召喚我。我真想出去玩一會兒,可手中的“工程”還沒完工,只好說:“我在拖地,待會兒再玩吧!”他一聽,露出驚訝的表情說:“你還拖地?俺們家都是我爸媽乾的啊,小孩子誰還幹這?”我倒也有點驚訝“你沒感到他們很忙很累嗎?我們乾點也是應該的呀!”“可這是他們大人才應該乾的呀,好了,你幹吧,我去找小明玩了。”說完他便悻悻地走了。我回到客廳,繼續那“偉大的事業”,當地板上的每一處都能倒映我時,已是腰痠背痛,直不起身來。但看著被清潔得乾乾淨淨地面,我為能幫助父母幹了一件家務感到由衷的高興。

  媽媽晚上回來,一眼就看出了地面的不同,疑惑的問我:“地是你拖的?”我調皮的點點,媽媽既驚訝又高興的連誇我:“你長大懂事了,知道替爸媽分擔家務了。”爸爸回來後,媽媽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兒子知道心疼咱們了,今天學會拖地了。”爸爸慈愛的撫摩著我的頭,驕傲的說:“等咱們老了幹不動時,不愁兒子不孝敬咱們了……”我心頭一震,原來這就是孝敬父母啊!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父母的鼓勵下,我閱讀的書籍越來越多,知道了許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也懂得了更多孝敬父母的道理。在古代《二十四孝圖》中,有“子路負米”、“黃香扇枕”“陸績懷橘”等經典故事;在現代社會里,有謝延信改姓侍奉亡妻父母33年的感人事蹟。它們不斷的教育我: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是啊,父母賜予我們生命,又給與我們養育之恩,那些無處不在的關愛需要我們當湧泉相報。孝敬父母既不需等長大後靠金錢來實現,也不是等他們老時才去頤養天年,應該從小時候開始,從小事情做起,那怕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哪怕在他們下班時端一杯熱茶;哪怕在生日那天給父母送上一句感恩的話……這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也是盡了孩子一點點孝心。在成長的過程中,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直在啟迪我,任何時候都應當銘記: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8

  生我者父母,養我者父母。我們的生命、思想;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這一切都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所以,我們不能不孝敬父母。

  從古至今,流傳著很多崇尚孝順的人和事。他們有的是平民,有的是皇帝,但他們孝順雙親的事蹟,都成為千古美談!薄太后的兒子漢文帝劉恆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身為帝王的漢文帝,其實完全沒必要事事親力親為,只要一聲令下,什麼都可以做好。可是,他做了。至少他沒有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

  帝王如此,平民百姓又何嘗不是呢?王祥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但他從不抱怨,總是恭順對待。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臥在冰上,直到冰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這份孝心足以感動每個人。

  劉恆和王祥不管身份是否卑微,地位是否顯赫,但是,他們都做到了孝敬父母,劉恆雖然身為皇帝,但他侍奉母親的舉動讓我們深受感動,而王祥可以視自己的養母為親生母親對待,以德報怨,更是讓人感動,他們孝順父母的一言一行,難道我們不應以他們為榮嗎?

  孝順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古亦有之,今也不少。

  潘長江的父親在晚年常常嘆息錯過了演戲的黃金時代,為了讓父親的晚年生活過得充實,潘長江決定幫父親實現多年的銀屏之夢。20xx年,潘長江的父親出演電影《今年夏天我們在一起》。為了支援父親,潘長江加盟此片助陣。潘長江為了圓父親的銀屏之夢,讓父親出演了電影,使得父親如願以償,他用感恩的心讓父母在晚年得以快樂,他用拳拳孝心圓了父親的一生之夢,他更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傳播了孝道,他讓我們明白了孝的意義。

  只有僅僅10歲的劉夢怡出生在一個下崗工人之家,哥哥從小患有腦癱,家庭生活也非常困難。從兩歲起,劉夢怡就成了媽媽照顧哥哥的小幫手,學會了給哥哥倒便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哥哥無論是喝水、吃飯,還是看電視都用手勢告訴劉夢怡。為了讓哥哥有錢看病,她還努力拍戲賺錢,參與了十餘部電影電視劇的拍攝。

  平常一句問候,一個愛的眼神,一句感激的話語,都能讓父母高興很久。當父母的生日到來時,即使說一句生日快樂,父母的心裡都會很高興的,當父母生病了,如果拿一點藥,父母也會覺得開心,當父母忙了一天,回到家時,如果為父母倒杯水,父母都會覺得再累也願意,當父母傷心的時候,一句短短的安慰,對於父母來說也是一種幸福,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孝順父母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一個人來到世界上,總會與他人相識,產生親情、友情、戀情,其中濃的化不開,砸碎骨頭連著筋的唯有父母親情。所以,不管貧窮也好,富貴也罷,孝順父母是我們做兒女應盡的責任。

  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這輩子都無法償還的,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父母就開始為了我們而奔波忙碌,他們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他們寧可自己苦,也不肯讓我們受苦,他們對我的愛,是無盡的,偉大的,他們是我們生命的創造者,是他們讓我們可以享受這個世界上的一切,是他們讓我們過的如此快樂,難道,我們不應該報答他們嗎?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9

  每個人,都有著生養他們的父母。或許,有的人從剛問世的那一天起,便失去了人世間最偉大的母愛;有的人則從小便忍受著家庭暴力,從沒得到家人的關愛;也有的人從小父母就已經離異,他們孤苦伶仃,與黑夜相依為命,沒有領悟親情的真諦。

  但是,我知道那是極少數的人,而大多數的人依舊享受著父母的關愛。

  當我們取得好成績時,父母會表揚和獎勵我們,讓我們再接再厲;當我們面對困難準備放棄目標時,父母總是會在身後鼓舞我們繼續前進;當我們受挫折傷心難過時,父母會用真摯的語言來安慰我們;當我們開心時,父母也會跟著我們一起開心……難道我們還不該知足嗎?

  我曾看過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書中所寫到的孫悟空其實是一塊石頭吸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經過萬年才化成的一隻石猴。他沿途護送唐僧到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許多妖魔鬼怪,但都被孫悟空打敗。唐僧師徒四人最終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其實,若是沒有孫悟空途中全心全意的保護,唐僧早就落入妖魔口中。不過,孫悟空這樣做只是在盡他的孝心而已,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一隻從石中蹦出的無心的石猴都懂得盡孝,難道我們就不懂得孝敬父母嗎?

  們現在雖不能讓父母擁有名車別墅,享受榮華富貴,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當父母下班回到家時,我們能熱情地遞過一雙鞋;當父母口渴時,我們能為他們倒上一杯水,泡上一杯茶;當父母因勞動了一天而疲乏時,我們能主動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說上一句“您辛苦啦!”我們也可以憑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績去博得父母歡心……這些不都在盡孝嗎?

  我曾看過一則公益廣告,內容大至是:電話嘟嘟地響著,一位年邁的母親手握話筒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等著,等著那個她已經聽了二十年的聲音出現,又過了一會,終於接通了,話筒裡傳出兒子的聲音,她激動不已,用溫和的語氣說:“寶貝兒子,我準備了你最愛吃的紅燒魚、千層糕、香菇炒肉,還有……。”她正滔滔不絕地說著,可電話那頭的兒子卻用不耐煩的語氣說:“我們馬上就要進行統考,我正在抓緊時間複習,沒空回家。”聽完這句話,她沉默了一會,又說:“你在學校裡吃、住還好嗎?不要老吃那些沒有營養的泡麵,對身體不好,多穿些衣……”母親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兒子打斷了。兒子說:“知道了,媽,我真的很忙,就這樣,我掛啦!”電話結束通話了。這就是她養育了二十年的兒子嗎?你看了這則廣告又有何感想?

  有一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是啊!這則公益廣告不就是告訴我們要常回家看看嗎?在外的遊子們,你們的父母正在等著你們能抽出一點時間,回家看看。

  孔子曾說過:“百行孝為先”,當我們在做任何事的同時,都不要忘記我們的父母,愛了我們一生的父母。

  人生的道路並不遙遠,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用心留意我們的父母,因為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10

  有句古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人類各種美好品德中佔第一位的品德,是我們做兒女的必須做到的。從古至今,中華民族一直都延續著這一美好品德。

  古代:埋兒奉母

  晉代有一個叫郭巨的人,原本家境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自供養母親,對母親極孝。後來,家境貧寒,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會影響供養母親,就和妻子商量,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就不能復活,想埋掉兒子,節省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在空地挖坑時,在地下兩尺處挖到一罈黃金,上面寫著:“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黃金,回家孝敬父母,並得以兼養孩子。”

  現代:退學為母

  今年4月初,劉亞芬在一次免費檢查中,被判不治。遠在西安求學的王藝藝在網上為母尋醫,向全國數十家眼科中心發出電子郵件,只有武漢艾格眼科醫院專家劉保松堅持給她回郵件,並指導她的母親做系統檢查。得知母親治一隻眼睛需要6000元錢後,王藝藝毅然決定退學,做家教掙錢。

  埋兒奉母和退學為母的故事足已讓我們感動萬分,雖然是不一樣的時代,但是演繹的卻都是同樣的主題:孝敬父母、回報父母!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孝敬父母不一定都要做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我們只需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孝敬我們的父母。

  早上起床,為父母送上一杯熱水;父母生日時,也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份禮物;父母工作繁忙時,為他們做一頓簡單的飯菜……我覺得,這樣就足夠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愛,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那天下午,我坐在窗前看書。

  看著看著,我發現烏雲密佈,天就像黑色的大理石一樣 。不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豆粒般的雨點打在玻璃上,發出巨大的響聲。我趕快把窗戶關上。 這時我想到 :媽媽沒有沒帶傘 ,會被雨淋溼的 。想到這裡,我決定要給媽媽送桑我準備好後 , 我來到了媽媽單位門口,我看見別的叔叔阿姨有的打著傘,高興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有的沒帶傘,急匆匆地往家趕。廠子裡空蕩蕩的,加上打雷的聲音,我有些害怕了。焦急地說我:“怎麼還看不到媽媽出來呀!”20分鐘之後,媽媽還是沒出來,我心裡非常著急了,於是,我便 去媽媽的辦公室了。我透過細細的門縫, 我看到了辛苦工作的媽媽 心裡想:媽媽太辛苦了,把心血都花在了工作上,居然忘了回家。 為了怕影響媽媽工作。於是,我一聲不響地站在門外等候著。等媽媽幹完活兒後,已經6:20了。她走出辦公室,發現了我,我高興地看著媽媽 ,說:“媽媽,外面下雨了,我給您送雨傘來了!

  媽媽笑了,又哭了,哭著把我摟在懷中,摟得很緊,很緊……

  父母為我們操碎了心,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也需要一點關愛,一點問候 ,一把充滿溫情的雨桑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沖天。

  讓我們銘記:百善孝為先!孝敬我們的父母吧!

不能不孝敬父母作文11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犢之情。然人之父母不但給了我們生命,還辛勤地哺育著我們成長。那一份份辛酸與苦痛,怎堪回首,又能叫人忍心忘卻?

  1996年的暑假是個不平凡的假日。8月14日凌晨3點45分,在這個萬籟寂寂的深夜,在雲南邊陲的一個偏遠小鎮,在一間不足十平方的斗室,伴隨著一位偉大母親的陣陣痛苦呻吟,一個新的小生命呱呱落地了。

  我來到了這個多彩的人間。卻不曾知道母親又經受了多少的慘烈與傷痛。在懷我之前,母親曾飽受病痛的折磨。年輕時母親就患上了痔瘡,屬於嚴重的內外混合痔,經常脫肛,同時患有輕微腦腦震盪,平血,經常頭疼頭暈,不能久坐,也不能長站,更不能過度用力。在懷我之時,母親更同時經受生活與精神的煎熬,由於父母都是鄉村小學教師,當時在相隔十幾公里的兩個學校教書,兩地分居,十天半月也難相聚一次,可想而知,關懷與慰藉對於母親來說是多麼的奢侈,十月懷胎是多麼的艱難。

  我的誕生結束了父母的“單身”生活,在那不足十平方的斗室,三口之家團聚了。然而,在那樣的境地,註定了我一生不會有真正的保姆。在我滿月之前,父親擔當了“保姆”之職,為我洗屎片、尿布,服侍母親,接待親朋好友;在我“百日”之後,父母就一起成為了我的“保姆”,兩位集教書育人兼做家政的“保姆”;當父母都有課的時候,鄰居的叔叔阿姨又成為了我的“保姆”。幼年,我不曾孤單。

  “近水樓臺先得月”,三歲半的時候,我上了學前小班(規定年齡五歲),從此,父母開始為我的學業操心。兩年的學前班,父母早送晚接,幫我背書包,擔心我被小朋友欺負,路上摔跤。六年的小學生活,父母教我如何與同學相處,輔導我做功課,教育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十歲半,父母終於下決心把我送到了兩百公里外的一所市私立中學,爸爸說是為了給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我的獨立生活能力,希望我早日走出山旮旯,放眼世界,展望未來。其實,我那時並不真正理解他們的的良苦用心。雖然知道父母就那點工資,要為我交書費、雜費,還要供我生活,供我零花,家裡的經濟條件一定會十分拮据,但我欣然同意。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自從踏上求學路,父母時時為我的衣食起居擔心,噓寒問暖,還不辭辛苦每隔一段時日就來看望我,給我開家長會,添置衣物,購買生活用品。但是,幼小的心靈,遙遠的路途,分離的牽絆,總是等待每天的問候,父母的探望,更因為我就讀的那所學校並不像招生宣傳時說的:“環境優良,師資雄厚,設施完善,質量一流”。最終,我復讀了!面對這似乎殘酷的現實,父母並沒有責怪我,而是安慰我,鼓勵我。讓我自信,雖然沒有理想的考績,但我閱歷了更加豐富的人生,其實沒有耽誤什麼,不必自責,更不要悲觀失望。“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理想的人生還在前頭。

  時日匆匆,十五載虛度。父母對我種種的好、樣樣的愛,你我又怎能細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銘記父母恩,勿做忘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