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心勝》讀書筆記(通用5篇)

《心勝》讀書筆記

《心勝》讀書筆記(通用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勝》讀書筆記(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勝》讀書筆記1

  《心勝》看完了,我還一直以為是必勝。結果在網上一搜,才發現是心勝。由此可見,有時再清晰的事實在頭腦中的頑固觀念面前也顯得那麼不堪一擊。兩個這麼大的字佔據了整個書一半以上的面積我卻能視而不見。停下來思考,我為什麼認為是必勝呢?書名為什麼取的又是心勝呢?必勝是一種信念,是一種決心,是一種結果。心勝是什麼呢?心勝是勝利的原因,是源頭,是根本。只有心勝才可能必勝。心都沒勝,不可能會勝。

  這是金一南將軍的隨筆集,但是裡面文章的邏輯順序推進又非常的連貫,讓你看不出它是一篇篇獨立的文章。作者以極其廣闊的視野、一以貫之的犀利文筆、磅礴的氣勢,生動客觀的記錄了世界近當代歷史上不為人知的史料和將帥命運,同時對中國乃至全球紛繁複雜的時局進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他從心勝的理念、歷史的分析、現實的需要,系統地講述了“心勝則興、心敗則衰”的歷史定義和“靈魂與血性關乎命運”、“唯有心勝、才能擔當”的時代呼喚。

  金一南將軍談到,戰勝對手有兩次,第一次在內心中。真正的力量,發自內心。心勝是首先在心中戰勝對手,再在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心勝並非勝利的全部,是邁向勝利的第一步,是無論面對怎樣的競爭對手,處於怎樣的社會環境,處理怎樣的國際形勢,都有迎上去的勇氣和信心,敢於寶劍出鞘。首先在心中戰勝對手,才能敢於和敵人做鬥爭;才能保持旺盛的鬥志,百折不撓,一往直前;才能不被外強中乾的現象所迷惑,不至過高估計敵人而悲觀失望、停頓不前。

  全書看起來好像就是講軍隊的建設,將帥的命運和國家之間的戰爭。但掩卷細思,你發現講的是一個國家崛起的最重要的最本質的根源。是中國軍隊的崛起和國家崛起的關係,軍隊不僅僅是軍隊,它關乎國運,關乎國家的崛起。那不是兩層皮,不是兩條道,不是兩件事情,而是相輔相成,不可脫離的一個整體。以前我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去考慮過軍隊的建設,軍隊的發展,但是看完了這本書,我才明白,離開了軍隊的建設發展勝利不可能有共和國的建立和發展崛起。

  《心勝》共分八章,每一章的主題都厚重、深刻,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打磨,看點十足。看興衰,反思;評將帥,客觀;論戰爭,深刻;講局勢,開闊;說和平,警醒。在今天的中國,物質財富、武器裝備、國際地位越來越強大的時候,更有必要提“心勝”當下普遍存在的強勢不足、弱勢有餘,陽剛不足、陰柔有餘的風氣,心勝能夠賦予每個人、每個組織乃至整個民族以力量。“一個國家的弱,決不僅僅是國力、軍力、裝備、訓練的問題,同樣包括民族心理問題、國家意志問題”。我們要強,真正的力量永遠來自內心。每個人內心都強大了,才會使整個民族的精神核心蓄滿能量,才會讓中華民族永遠強盛不衰。

  《心勝》讀書筆記2

  《心勝》是一套軍事戰略叢書,共三本。分別講述中國軍隊的歷史、現在使命、和未來的發展要求。

  軍人為勝利而生!

  軍人為勝利而生的精神理念放在商場上也是一脈相承的。對於我們做企業、做商業、做事業有非常大的幫助。商場如戰場。我們做商業同樣需要軍事的戰略思維、全域性思維,更需要軍人的心勝精神。

  中國的幾大企業領軍人物有很多是軍人出身,華為任正非、萬達王健林、萬科王石等。美國的很多企業CEO很喜歡聘用軍人出身的退役軍官,特別是從西點軍校畢業的退役軍人。軍人把軍隊氣質和風格帶到企業,讓企業激發起勃勃生機。

  我不算是個軍事愛好者。受陳總指點,先讀了第一本,後來買了一套,後來又買了幾套送人。因為我從《心勝》中看到了勝利的法則,最重要是提高了我的“心氣“,讀後感·點燃了自己心中的明燈,那就是發自內心的求勝精神,這盞明燈指導著我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走過溝溝坎坎,經歷風風雨雨,讓我從困境走向勝利,未來也將會從勝利走向勝利。

  除了在思想層面的進步,還有其他不少的收穫:擴充了我的軍事知識面,開闊了眼界,提高了境界。也補上了我一直很不喜歡的中國近代史。

  總之,《心勝》是一本很提“氣“的好書!

  共勉:建議大家讀《心勝》、讀懂《心勝》,找到面對壓力和苦難的精神力量,找到自己心中的`那盞明燈,照亮未來的星辰大海。

  《心勝》讀書筆記3

  讀這本書之前我首先在網上查詢了作者金一南將軍的一些相關資料。金一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少將軍銜,博士生導師。曾赴美國國防大學和英國皇家軍事科學院學習。作為中國頂尖軍事戰略思想家,金一南的戰略判斷甚至能夠影響中國核心領導層,被稱為"桅杆上的瞭望者"。對作者有了初步瞭解後,本以為我主要會從這本書中學習到中外大環境、中國大事件,或者是高層對我國大方向的決策等知識。但是讀完之後才知道,這本書的主要意義在於激發人的內心,強調內心的力量,讓人學會由內而外的強大起來。正如書中所說:"真正的力量,首先發自內心。"

  1860年,英法聯軍區區兩萬五千人長驅直入一泱泱大國首都殺人放火;1900年八國聯軍不足兩萬人,清軍不下十幾萬人,義和團更擁五六十萬之眾,但是仍然無法阻擋北京陷落和賠款四萬萬五千萬兩白銀;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擁有亞洲最強海軍北洋水師,卻依然敗給了日軍的山田槍和日製野炮;抗日戰爭爆發時,中國陸軍步兵師堪稱當時世界水平,卻也依然一潰千里。

  再看1950年朝鮮戰爭,美軍一個軍有430輛坦克,我們最初入朝的六個軍,一輛也沒有,反坦克武器裝備也沒有;美軍一個陸軍師師屬炮兵有432門火炮,我軍一個師只有火炮12門;美軍一個步兵師擁有電臺1600部,我一個軍才幾十部電臺;美軍運輸全部機械化,一個軍有汽車七千輛,我主力軍才一百輛汽車負責後勤運輸;空軍,我們基本為零;海軍、我們徹底為零!

  如果光從武器裝備和軍隊人數的角度考慮戰爭成敗,那麼上面的例子很難理解。但是真正左右戰爭成敗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舊中國政治腐敗,國家生產力落後,人民內心空虛,所以即使面對少於自己數倍的敵人,依然沒有拔刀出鞘的勇氣。但是1950年,中國軍人經歷了抗日戰爭的考驗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讓中國人從此站了起來,我們再也不是那個一擊即潰的東亞病夫,所以在朝鮮戰場上,雖然武器裝備相差甚遠,但中國軍人卻表現出了排山倒海的氣勢,堅韌頑強、奮勇衝殺和不懼犧牲的精神。這是因為我們中國軍人有著強大的內心,在戰爭之前,在心中,中國軍人就已經戰勝了美國軍人。我想,是在美國人被打回談判桌上的時候,並以美國得不到絲毫便宜簽訂停戰協議的時候,我們才真正摘掉了東亞病夫的帽子,世界各國才在心底裡真正開始尊重我們中國人。

  這本書,讓我找到了提升自我的另一種方式。大學生活,是我步入社會的過渡階段,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失敗,舉一個具體簡單的例子,天氣不好,不願去自習室,需要在寢室學習的時候,室友可能正在玩遊戲,很吵,打擾到了我的學習,這時候第一反應往往是抱怨室友,不顧你感受,影響到學習,但是有沒有想過,其實室友能夠打擾到你是自己的定力不夠,也就是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如果內心足夠強大,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話即使外界再吵也不會干擾到你。透過閱讀這本書,當面對壓力和挫折時,我不會再嘆氣和抱怨,我會首先問自己,是不是你自身的原因,是不是自己的內心不夠強大,想明白這個問題後,我就明白應該怎樣提升自己,能夠以更好的心態去應對挑戰。如果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論選擇怎樣走,都能走出一個精彩的人生。

  《心勝》讀書筆記4

  內心的力量能有多大,本書給了最好的詮釋。

  本書中多次提到以少勝多的代表性戰役朝鮮戰爭,不論是坦克數量,汽車數量,火炮數量,飛機數量,還是步兵戰鬥兵配備的武器型號和數量,都與美軍相差天壤之別,美軍用飛機進行狂轟濫炸,使我軍損失慘重。就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中,我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設想若是一個沒有強大精神力量支撐的軍隊怎會在這樣一場相差懸殊的鬥爭中鎮定自若的排兵佈陣,指揮部署,最後奇蹟般的取得勝利。

  這種力量不是憑空產生的。我們的前輩用艱苦時期的奮勇拼搏給我們鋪平了前方的道路,用血的經驗教訓點亮了軍徽的光芒。在部隊面臨頃刻瓦解,一鬨而散之勢的時候,站出來用心中的信心與激情重新燃起部隊戰鬥之火的朱德;終生不改其本色,橫刀立馬,戰績輝煌,面對槍口面不改色的說道:"我們起義就是為了革命,幹革命就不能怕苦,怕流血犧牲。"的彭德懷;善思,善戰,善於總結,有極強的領導才能,帶出一個個戰鬥力最強連,素質最過硬營,頭等主力團的林彪。是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如此巨大的精神財富,讓我們享受著他們威名的庇廕,才更有動力強化自己的實力,追求自己的信仰,形成自己的民族自尊,培養自己的民族自信,最終實現我們的民族自強。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雖然身在現在的和平年代,讀史仍可以明智,鑑往知來,尤其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工作仍有啟發性教育意義。戰略思維尤其是領導層的戰略思維決定成敗,從本書中我總結出以下幾點重要的戰略思維:

  1、在瑣碎的事情中要分清主次,用最大的精力去關注最重要的事情;

  2、戰略思維的前瞻性,是戰略指導能動性的源泉;

  3、任何一個事情不僅需要繼承,更需要創新,不僅需要求穩,更需要求變;

  4、培養問題意識,不斷地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5、培養憂患意識,看到前方被遮擋的坎坷;

  6、要有戰略主動性;

  7、注意安全防範,保住已得到的成就;

  8、選擇恰當的目標,根據才能有效地創造利益;

  9、根據國家利益的不同強度,妥善的修改目標。當把這些思想從具體的事件中抽離出來後,我們就會發現,這些戰略思維,不僅是戰爭時期元帥將領們身經百戰的結晶,更是可以作為今天我們作為骨幹所遵守的準則。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時代已經遠去,中國用實際行動告知世界沉睡的雄獅已經醒來,我們將繼續前輩們的足跡,強大自己內心的力量,勇往直前,踏出更加燦爛耀眼的光輝前程。

  《心勝》讀書筆記5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個國家的強盛與軍隊的建設密不可分。讀完金將軍的書之後,首先被金先生廣闊的視野、犀利的文筆、磅礴的氣勢所震撼,其次對強軍夢思考的也很深。

  在我看來,心勝一書就是基本在指導我們如何實現強軍夢。如果一個人想變得強,首先應該清醒的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有缺點,彌補自身缺點,讓自己的各個方面都變得很優秀,另外需要了解別人,只有跟別人比較才能知道自身情況。對自己的認識可以根據自身過去發生的事進行總結,對於瞭解別人,需要從別人所做的進行判斷。當我們知己知彼,必然"心勝"。如果"心勝",強軍夢將不再是夢想。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程序也將進入新的階段。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直有著優良傳統的部隊,從1927年建立,經歷過無數的風雨,承擔了建立新政權、維護國家安全等等系列責任。《心勝》中也回顧了在革命戰爭年代許多戰爭的事例。在每次遇到挫折或者是艱難,中國人民軍隊所迸發出的巨大戰鬥力都讓人難以忘懷。

  所折射的就是現在解放軍的核心價值: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這些是解放軍經歷過無數磨難後留下的軍魂。在戰爭年代,我軍能夠戰勝國民黨反動派的最主要原因是群眾基礎雄厚,這也是解放軍又叫做人民子弟兵的原因。在歷史上,中國也有屈辱的歷史,回憶甲午海戰莫不讓後人痛心疾首,面對國家衰敗,統治者無能,關鍵是在於"心敗"了,從內心中害怕了洋槍洋炮。對自己和侵略者沒有很好的認識。

  在當下國際情況瞬息萬變情況下,我們只有平靠著優良的傳統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創新。我們有很多缺點會使得我們在現代化戰爭中處於劣勢。就例如《心勝》中提出的幾點,我國空軍的空降兵部隊發展受到傳統步步為營的傳統思維限制,無法在戰爭中取得出奇制勝的效果;在例如我國的技術理解力跟不上,這是由於對先進技術的掌握不夠,戰略眼光不夠犀利等等很多問題。

  本書中也列舉了很多其他國家的軍事典型事例,在這些事例或有勝利或有失敗,但是這都是為我們提供一種橫向對比的材料,讓我們更加了解對手以及對別人失誤的總結。

  透過對本書的理解,我認為要想實現強軍夢,必先心勝,心勝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優勢傳統的繼承,是對自己充分認識以及充分的瞭解對手。要有一種新的戰略視野,把握住國家最核心的利益,進行經常化、制度化的戰略研究。繼續發揚優秀的民族精神,讓中華民族繼續屹立於世界名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