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讀書筆記(通用11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體讀書筆記(通用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體讀書筆記1
本小說是科幻小說,篇幅挺長,故事一環扣一環,劇情跌宕起伏,不顯得拖沓。本小說講的是人類走向外星文明,走向宇宙,從懵懂無知,逐漸看清宇宙真面目的故事。在距離太陽系4光年外有一個總有三個太陽的星系叫“三體星系”,上邊孕育著“三體人”。三體人想侵佔太陽系,於是在人類與三體人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角逐。角逐的最後,在“黑暗森林”法則下,人類和三體人都暴露了在宇宙中的位置,遭到更高階文明的打擊,最後三體星系和太陽系都相繼毀滅。
最後只剩下女主,男主和叛逃的兩艘空艦上的人類苟存下來,流浪於宇宙之中。直到最後,宇宙因為被星際戰爭破壞得面目全非,高階文明向全宇宙呼籲歸還拿走的物質,讓宇宙重啟。故事的最後,女主留下了5公斤的物質,故事中也沒有明確肯定這5公斤有沒有對宇宙重啟有沒有影響,雖說百萬個文明中,只要有一個文明沒有歸還物質,宇宙就不會重啟成功。於是這5公斤對於讀者來說,成了一個懸念,成了個爭議。
作者的思想已經不能以天馬行空去形容了,簡直是隻有你們想不到,沒有我想不到的。完成這部小說,需要大量的社會閱歷與物理學知識,同時要有對人性的思考。
三體讀書筆記2
不知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言去描述讀完這本書的感受,只驚歎讀者的想象力,可能也只有無限想象力可以與這浩瀚的宇宙共存。面壁者計劃、執劍人、黑暗森林法則三維思維甚至多維的空間切換…我好像脫離了現實,沉浸在作者的想象中,時或還帶入了自己的現實。
作者在恢弘的描述未來世界宇宙空間的時候,也在適宜的時候折射了許多現實。
在與三體對抗的過程中,不論是羅緝還是程心,他們在群眾心中的地位一直在兩極化跳動,人性訴求有著跳躍式變化以及人“烏合之眾”式的效應,這也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的。
大劉在文中另一處寫到的人性也很打動我:“基因中與身俱來的特質,很難改變,選擇程心是必然的”,三體已經推算到了人類的選擇,或許很多事情不是冥冥註定,而是基因選擇。
文中還有多處視角的轉化,從描述人類個人的內心,到描述三體人的先進,當你還驚訝於三體高階文明的時候,三體文明突然被摧毀,視野轉向了更無垠的宇宙。
文中多處的物理學知識,讓純文科生的我讀起來有些困難,但作者對科幻世界的描述,又讓我們捨不得停下。
渺小的我們,希望能有豐富的想象
三體讀書筆記3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地球,沒有宇宙,沒有文明,只有時間。我不瞭解那些專業術語的意思,可我仍然感到了震撼,如果說凡爾納帶給我的是地球的另一個可能,那麼大劉帶給我的是文明的另一個可能。
看完以後,我經常抬頭仰望天空,第一次對天空產生了好奇,我在想在這個時代有多少人願意抬頭看看我們的這個天空呢?天空之外是什麼,宇宙之外又是什麼?宇宙有盡頭嗎?宇宙是存在於空間中的嗎?是不是還有一個宇宙,他會以時間來跨越一切?太多太多。我們多麼渺小啊,我們甚至都不知道我們是誰,我們會走向何方?我們曾幻想橫渡空間,跨越時間,可是卻不知道存在的意義。
每個人對這個世界都有一個解讀,斯皮爾伯格,卡梅隆,沃卓斯基兄弟…當然也包括大劉,而我從中只看到了一點,仰望星空。不論何種解讀,我們都要跨越星空,我們要走向的不是終極存在,而是曾經存在的事實。就像最後文明的最高領導者宣佈文明的存在一樣,地球和三體不是最終還是留在了時間中嗎?這就已經足夠了,因為我們的存在是事實。當然我也依舊在不斷疑問,我們要走向何方?
三體讀書筆記4
一部巨篇硬科幻小說!任何一部科幻甚至是玄幻小說恐怕都沒有如此恢宏大膽的想象力與控制力啊!直接把宇宙、宇宙、宇宙給寫死了!肆無忌憚想象力和運籌帷幄的掌控力!
不得不承認,很多大段的細節描述因為長篇的篇幅而被我忽略速讀過去了。慚愧~但是另一方面,劉慈欣的想象力,邏輯能力,科學知識,心理學,博弈論……太強太厲害了!
說是因為這部小說,打開了一閃新世界的大門也絲毫不為過啊!
非常精彩的一部鴻篇鉅製啊!有很多次,我都已經被其中的科學描述和邏輯推理而將其中的內容信以為真了!但是因為現在生活的世界觀所限,誰又能斷言他所言非虛呢?
此處僅舉一例為例做結。倘若人類真的實現了冬眠技術,那麼誰可以享有冬眠的權力呢?因為正如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所說“人人享有生存的權力”。冬眠意味著可能生存到具有長生不老技術的世界!從而人們最基本的人權(生存權)就是不平等的了。這種“諾亞方舟”技術所帶來的倫理問題要遠遠大於限制其發展的技術問題!一個科學技術發展道路上不可逃避的問題!
三體讀書筆記5
在忙碌的工作中還是忍不住把這部小說讀完了!震撼!震撼!震撼!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以前讀完一部小說也就僅僅是讀完了。
今天我決定留點什麼,從剛開始的三體模型給使我陷入了一種好奇,沒有規律的三體模型是怎樣執行的?覺得作者肯定是個物理大牛!到後來把太陽寫成了一個大功率放大器,利用質子做成智子,我不懂物理,不懂恆星,更不懂多維空間,也不知道這些事情有沒有道理和根據,就是覺得作者在這部小說裡這樣寫合情合理一點不讓人覺得突兀!
這屬於技術上的煥然一新!到後來的面壁人,面壁計劃等等使我徹底感受到作者縝密的邏輯思維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完美結合,前兩部我已經感受到了這部小說的魅力,使我深深地陷入其中!而第三部我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它了!階梯計劃的實現讓我感受到了跨越時空的愛戀,暗黑森林讓我體驗到了宇宙和人類的殘酷,降維打擊讓我體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奇,四維到三維,三維到二維!光速飛船是人類對整個宇宙的嚮往!太多太多。
作者想了我們所有人潛意識裡不敢想或者沒去想的東西!這是目前為止我看到最精彩的一部科幻小說沒有之一!往大了說是我目前看過的使我震撼最深的一部小說!以此致敬!寫的不足之處還望包涵!
三體讀書筆記6
第一次看這本書大概是五年前了。當時囫圇吞棗般地吸收著這些自己從前並不瞭解的事物。
對於宇宙最開始的興趣是出自斯坦利庫布里克的《2001漫遊太空》,後來看了更多的科幻電影,說實話自己一直並不是一個徹底的科幻迷,畢竟對我來說,看人類的細枝末節已經足夠有意思,宇宙太宏大又太精妙,以自己現有的知識量是完全沒辦法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去認識和了解更多的知識的。
因此對於科幻,一直有點敬而遠之。
這次是看到《曉說》開了兩集專題專門說《三體》,高曉松最大的特點就是對於一件事物的講述能夠與自身的知識體系相關聯起來,相當流暢,甚至於不拘於一些小的錯誤,有種“我知道可能有錯誤的地方,但是我不會因為這樣的擔心而小心翼翼,而去改變自己敘述的流暢性。”的感覺。因此被矮大緊男神帶著,又重新進入了一次三體的世界。
這次看的感覺和上次就很不一樣了。
這套書籍的偉大之處無與倫比,不僅將中國科幻文學推上了一個世界性的新臺階,而且也將國內科幻文學的普及性提高了。當人人都會談論三體、談論宇宙奧秘的時候,人也變得越發有趣。
而這次最大的感覺就是,其實人類本身的趣味性、在某種程度上和宇宙科學的趣味性也是一致的,如何去培養自己多元看待世界的角度,或許才是我們值得多去鍛鍊的地方。
三體讀書筆記7
前前後後大概花了兩個多月了,看到三體的第三部,真的很震撼,筆者宏大的思維和優美的文筆,每次都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不能自拔地閱讀下去。
還是像我在看這本書時寫的一些粗淺的感想看法以及以往讀筆者別的科幻作品一樣,我始終認為,筆者的科幻,最終落腳點是人性,只是我最意外的是,筆者的文字功底竟然是這麼深厚,在科幻的另一面,筆者給我展示的優美的文字,恢宏的宇宙,不可思議的微觀世界,那些文字,像精靈一樣在跳躍和組合,所展示的世界和畫面確實那樣讓人有時充滿神往,有時充滿畏懼,有時卻又無奈至極。
三體所描寫的是地球文明遇到來自三體文明威脅後,人類世界和三體世界所發生的事件,以人類的發展為主線,以幾個節點人物的生平事蹟串聯起整個小說,文章以宇宙之大,微觀世界之小,在一個看似矛盾不可調和的兩個世界中游刃有餘地把握著節奏,需要腦補的不僅是天文物理,還有微觀物理,放眼整個小說,放眼整個宇宙,這本來就是一個統一體。在我們認知的世界中,太陽系,銀河系已經很大了,但是在整個宇宙,確實如此渺小,這就像在時間軸線上,人類文明的五千年看起來很漫長,但是,放眼整個空間,卻又如此渺小。
看三體,我體驗的是筆者恢宏大氣的構架,欣賞的是筆者精靈般優美的文字,體會的是整個小說背後的人性
三體讀書筆記8
真的很感謝大劉老師能讓我們看到如此精彩的科幻作品!從一開始拿起,就捨不得放下,終於讀完了。
宇宙社會學基本公理和黑暗森林體系讓人印象深刻並心生敬畏,希望探索外星文明,也擔心招致黑暗森林的致命打擊。一想到向外發射的宇宙名片和接收到的外星微弱訊號,就有點小擔心,或許是杞人憂天,那時候我早已魂歸大地。
大劉老師在三體中的後部分越來越多的描述人性,人性的自私、弱點、黑暗被揭露無疑。
文章中,有很深的兩點體會。一是,謀略家很難被大眾理解,因為眼界能力思維的不一致。而像程心這樣符合普羅大眾的價值觀的人選卻一步一步將人類推向深淵。文中,維德明確對程心說過,“你沒有完成這種事情的能力和精神”。所以,希望在末日來臨的時候,沒有金剛鑽的人真的就不要攬瓷器活了。在非一般的事情上,期待鐵腕人物的出現。
“前進,前進,不擇手段的前進”
二是,民主是一件好事,是社會的進步和政治制度先進的表現。但是民主一定是有條件和限制的,完全民主是會導致社會的混亂。在三體中,人們多次推翻之前的判斷,將“藍色空間”號顯示認定為人類的叛徒,在三體打擊出現後,追認為人類最後的種子,在自我傲慢膨脹後,又將其打上壞人的`印跡。對於羅輯,從救世主到被人類拋棄。人類投票選出程心。再反觀現在的社會輿論和網路輿論,社會和國家還是需要少數精英們的管理。
三體讀書筆記9
三十三個小時,第一次讀完一部科幻小說,雨果獎作品《三體》是一部科幻鴻篇鉅作,整個過程充滿了驚歎和深深的思考,在劉慈欣宏大的宇宙觀中為讀者總結了人類文明程序中的歷史、政治、哲學、宗教、天文、數學、物理、計算機、人工智慧等等領域的精髓。
把這本書看完了,實話實說犧牲了很多腦細胞,真是讓我把所學的工科,歷史,哲學都重學一遍!在此感謝度娘!
文中最喜歡這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自己的感悟: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是科學創新的第一阻力;
1、當面對三體智子封鎖的,很多科學家認為基礎物理不可能有任何的發展,等待人類的終將是三體打擊,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他們選擇了自殺;突破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才有黑暗森林法則的提出;
2、當人類製造了15%光速飛船時,認為自己有了對抗三體文明的法寶,不求進步,殊不知三體文明已經有了製造光速飛行器能力,最後等待人類只有毀滅;
3、當人類知道兩次外來文明打擊都是光速粒子時,面對人類文明的三條路,人類拋棄了黑域計劃和光速飛船計劃,選擇了掩體計劃,認為掩體能抵擋光速粒子打擊,這種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使人類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當更高文明二維打擊出現時,整個銀河系只能等待滅亡。
三體讀書筆記10
從人類的角度仰望宇宙,從地球立場探測宇宙,從宇宙尺度反觀人類文明。這不是對人類命運的悲憫,而是對人類生活的幸運與偶然的提醒,我們所處的世界並不是永存的,若能明白,那麼,珍惜所擁有的並不完美的生活就是必然的選擇,並且要警惕控制慾的無線膨脹。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我反覆思考這句話裡的傲慢的意思,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是傲慢,過於自信以致不能換位思考產生傲慢,侷限於自己的水平對更高認知表現出無知也產生傲慢傲慢。
弱小和無知雖然會導致生活質量降低,但不會導致毀滅,而傲慢會導致毀滅。從文革中自以為是的傲慢對人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到人類與三體文明交往中對水滴的盲目自信,再到對二向箔的無知解讀,人類作為智慧生命的傲慢及隨之而來的偏見、控制、審判,暴露出人性的弱點;又因為受自身能力的侷限無法解讀出雲天明的童話中的重要資訊,程心侷限於自己氾濫的母愛,又沒有能力理解維德的空間曲率驅動引擎的根本目的,最終使地球遭到毀滅性的降維打擊。這樣一部鴻篇鉅製,從宇宙維度提醒我們要保持謹慎保持對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不懈探索。用這種謹慎和探索認識自我,養護好自己的小宇宙,這樣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
愛是超越一切的,即使在宇宙尺度上,也是唯有真愛不可辜負。
我們是多麼幸運!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生存和生活其實是無比幸運才能碰上的,懂得這一點,人群得減少多少爭鬥和相害,增加多少珍惜和互利啊。
三體讀書筆記11
終於看完這本書,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吧。
這應該是我看的第一本科幻小說。雖然很多名詞會邊看邊查百度或者看書友的科普,但是大致意思還是懂了的,當然也有一些完全是看不懂的,字是那麼幾個字但是組成句子就都看不懂了。汗顏。
內容來說是十分的跌宕起伏,很吸引人。情節構造很棒,埋下的伏筆都是有用的,不像有些小說寫著寫著就圓不回去了,故事完整性很好。
關於人物,程心真的是看得我想棄書。程心每次都說她別無選擇,可是至少我在書中沒有看到任何強硬的威脅來逼她做每一個選擇。反而是她自己在幻想她要怎麼做了,人類才會更好。反觀羅輯做面壁者計劃,是真的別無選擇,畢竟老婆兒子都在別人手上,畢竟三體一開始就想殺他。如果說程心是普通人的縮影,那她也只是個不稱職的縮影。畢竟在許多普通人的意識裡面是有自知之明和悔改之心這些東西的。程心善良沒有錯,但錯在沒有自知之明和毫無悔改的心。而且讓別人犧牲達到自己的目的,還一幅慈悲為懷的樣子,程心只能算個聖母婊。從文章來說,程心這個人物刻畫得非常深入人心了。
還有社會大眾的形象,雖然很厭惡,但是不得不說大部分人就是這個樣子的,你維護了我的利益那麼我們就是朋友,你損害了我的利益那麼我們就是敵人,不僅是敵人我還要打死你,拆你的皮喝你血。當然我打不過你的話,那就另說。
關於女性軟弱什麼的觀點,我想插一句話就是軟弱不分男女。。。。。。
書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