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11篇)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11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荊棘鳥的讀書筆記範文(精選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1

  荊棘鳥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命運,被刺穿身體,被驅感著,唱著歌死去。在我看來,荊刺鳥為唱歌獻身,為唱歌而盲目,而人類呢?人類為愛情盲目。

  就如同自然規律,沒有人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可是,兩個世界的人,就算遇到了,心動了,又如何?

  但是,當我們把荊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可命運就是這樣,它認定的事,又有誰能改變呢?梅吉儘管自己明白,可她還是不顧一切地得到了戴恩,可她並沒有改變自己的命,運,戴恩死了,拉夫爾死了,最後的最後,年邁的的她只能獨自生活,擁有建材,卻無人陪伴。如果能放棄,放棄對拉夫爾的愛,事情也不會發展成這樣,相比之下,梅吉的母親是純美的。

  可是喜歡一個人,那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呢?

  就像白蛇和許仙,他明明白白的知道,人妖殊途,可是,她依然選擇了感情,別人看來白蛇很傻太過於痴情,可是在我看來,她是勇敢的,如果荊棘鳥不把胸膛扎棘刺,那它就不叫荊棘鳥了。

  你看紫霞和至尊寶,悽美的愛情故事不止濡溼了多少痴情者的淚,每一個愛到極致的故事,都有一道無法攀越的屏障,因為愛到極致,所以無所畏懼,無所畏懼所以愛到極致。

  看透了人生的規則與伎倆,我們依然這麼做,我們依然把荊棘扎進胸膛。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2

  《荊棘鳥》是一個經典的愛情故事,之所以經典,也許是因為這是一個愛情悲劇——從兩人(拉爾夫和梅吉)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的悲劇。

  首先說拉爾夫,他是一個教士,忠於上帝的教士,又是一個男人,一個有著一切需求的男人。男人的外在和內在的一切美好在他身上,都彰顯得淋漓盡致,甚至是讓世人包括上帝都嫉妒發狂。他為了的理想壓抑著自己的情感,但是當遇到梅吉時,這種情緒慢慢的復舒,甚至有了違背上帝的想法。他尋找一切時機和梅吉呆在一起,但是目睹了梅吉身體成熟的變化,他的情感日益膨脹,而又拼命壓制著,就這樣在矛盾和痛苦中與上帝掙扎著。

  隨著佛羅海達的最大受益人瑪麗。卡森的去世,一紙遺囑就徹底得把拉爾夫拉到所謂的上帝身邊了。拉爾夫無法,也不能估量瑪麗的財產和權利到底能覆蓋多麼廣,所以曾經向瑪麗求婚,向一個孀居多年的老女人求婚,求婚未成,所以沒有財團的支援,紅衣主教的夢想也是遙遙無期。但是瑪麗窺視到拉爾夫喜歡,並愛著梅吉,深深的刺痛了她,所以用最後的遺囑強行把拉爾夫控制著,因為她瞭解一個男人的需要,權利事業永遠至上的。

  拉爾夫如願以償了,去羅馬,去梵蒂岡從事著他偉大的事業。但是事情遠沒有結束,矛盾和痛苦的延續,由於他還是個男人,是個有感情的男人,所以一生被牽制著,我想直到他臨終的那一刻,才被上帝所接納和寬恕。拉爾夫是教士,是男人,是美男子,是光明的化身,還是偽君子,各人各自評說吧。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3

  《荊棘鳥》是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林·麥卡洛的長篇小說,小說敘述的是一家祖孫三代人的愛情故事,其中主線是梅吉與拉爾夫的愛情悲劇,作者以一種平鋪的文筆演繹了克利裡家族及相關人物的命運,其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拉爾夫,一個將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都獻給上帝的人,一個以成為紅衣主教為自己人生追求的人,他不能談情說愛,在遇到梅吉之前,他做到了,可在遇到梅吉的那一刻,他是內心就發生了巨大變化,伴隨著梅吉的長大,他們的感情愈來愈深,矛盾與痛苦也與日俱增,最終拉爾夫選擇了他的教會,遠離了梅吉。可上天弄人,梅吉結婚之後,他們卻又重逢了,而且拉爾夫也理智讓位於情感,他們有了自己的兒子,梅吉也因此離開了自己的丈夫,可兒子後來又永遠的離開了她,接著是拉爾夫的離去。梅吉,這個痴情的女人,將孤獨的過完她的人生。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地在想:難道美好的東西只能因最深痛的巨創甚至於生命來換取嗎?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與織女,外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斯嘉麗與白瑞德,無不如此。那麼,當我們遇到這種情形時,是要一份刻骨銘心的愛,卻要受盡磨難,還是要一份平靜無波的情感,庸碌地度過一生?我想,我們要解決這問題,應該再不是什麼難事,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好時代,我們是幸福的現代人。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4

  去年暑假的時候,朋友介紹了考琳.麥卡洛寫的《荊棘鳥》這本書讓我看,斷斷續續的看了很久,直到最近幾天才把它看完。

  世界上有這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歌,它用它畢生的時間去尋找一根最漂亮,最茁壯的荊棘,等到它找到了,就把自己重重的壓上去,讓荊棘刺穿它寬闊的胸膛,在那一霎,它放聲高歌,伴著自己的痛苦與歡樂,和著自己的幸福和滿足,慢慢的,慢慢的,鳥兒開始流血,但它卻絲毫沒有停止唱歌的意思,歌聲反而更加的悽婉動聽……。

  這隻鳥兒就叫做荊棘鳥。

  它的歌聲讓所有會歌唱的鳥自慚形穢,一向自比歌王的雲雀和夜鶯,在它的歌聲面前也黯然失色。不久,鳥兒的血流盡了,一曲最美妙的歌聲也戛然而止。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著。所有聽到歌聲的人和鳥兒都在向荊棘鳥致最後的敬意,因為大家都知道,最美好的東西,只有用深痛巨創才能換取

  讀完這個故事,我一直都在沉思:荊棘鳥是知道的,它尋找荊棘樹,就意味著尋找死亡,就意味著生命的結束,就意味著承受連生命都承受不了的痛苦。但是,它還知道,只有承受經歷這個無比巨大的痛苦,才能唱出最美妙的歌聲。

  我在想,我願意做那個荊棘鳥嗎?我如果是那個荊棘鳥,我肯去尋找荊棘樹嗎?找到了荊棘樹,我肯落在最尖最長的荊棘樹上嗎?

  我不敢說,但是,我知道有人願意做荊棘鳥,而且像荊棘鳥一樣給我們留下了最美好的歌聲。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5

  拉爾夫在一次度假中找到了獨自旅行的梅吉,愛情之火將兩人燃燒從而拋棄了上帝和精神的禁錮走在了一起,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裡梅吉得到了拉爾夫的種子,之後梅吉生下了拉爾夫的兒子。然而梅吉對拉爾夫隱瞞了真相,直到兒子成年後也選擇了做上帝的使者,梅吉無奈把他送到了拉爾夫身邊。

  自始至終拉爾夫不知道那個跟他有著同一張面孔的年輕人是他的兒子,但是拉爾夫愛梅吉所以也愛梅吉的兒子對這個年輕人關懷備至。不幸的是兒子在一次救人中溺水而死。拉爾夫護送兒子的遺體回到了梅吉身邊,當他知道真相後在梅吉的懷裡痛苦地死去······

  一部充滿著傷感的愛情小說就這樣落幕了,讀後感慨很多,當愛情和慾望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是選擇前者還是後者呢?選擇以後你是否能夠保證一輩子不後悔呢?

  書中最後一段文字寫的非常好,我現在摘錄在這裡供大家慢慢體會吧。

  鳥兒胸前帶著棘刺,她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來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6

  細細口味了澳大利亞著名作家考琳.麥卡洛的長篇小說《荊棘鳥》,富有詩意的環境描寫,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美麗而悽婉的愛情悲歌,這一切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打動了我。但是讀後感觸最深的還是那種痛,那種無奈,那種由於自己造成的無奈,正如荊棘鳥,之所以會痛就是因為自己找的荊棘。

  其實這種痛我們從作者的開卷語中就能深深體會,“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問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反正那個傳說是這麼講的。”每每回味這段話,總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小說是一個經典的愛情故事,之所以經典,也許是因為這是一個愛情悲劇——從兩人(拉爾夫和梅吉)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註定了的悲劇。在我看來,《荊棘鳥》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鮮活的人物描寫。從菲到梅吉,再到朱絲婷,作者在讀者面前展現了女人們或悲慘或坎坷的命運,以及內心痛苦的掙扎;從帕迪到拉爾夫,再到雷恩,展現了三代男人對愛不同的詮釋;從弗蘭克到戴恩,最受寵的孩子被母親極力挽留卻被上帝愚弄……感人的愛情從門第間展開,延伸到宗教,爆發在都市。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構思刻畫方面所下的工夫。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7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一隻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棘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創來換取……這就是荊棘鳥的傳說。

  這是這本書的開頭。當我看到這個開頭的時候,我就知道,它已深深的吸引了我,也打動了我。

  這本書的卻是一個悲劇,但卻也悽美。這本書是一部澳大利亞的家世小說,以女主人公梅吉與神父拉爾夫的愛情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克利裡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之久。

  他們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因為權力麼,地位麼?男人總是想要得更多,但是當愛情與榮譽不能兼得,便義無反顧的選擇榮譽,而無奈捨棄愛的人,即使內心會痛苦,但他們無法做到放棄理想。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讓我平靜的心情突然泛起漣漪:“回憶就是這樣的:即使是那些充滿深情厚愛的回憶也概莫能外,好像腦子裡有一種無意識的癒合過程,儘管我們曾痛下決心永勿忘,但它依然能使創傷彌合。”每個人心中都會有這樣一個人吧,也許是受了傷害離開,也許是生離死別。曾經以為的天長地久,曾經一輩子的約定,曾經覺得終生難忘的人兒,曾經在心中生生割開的深深溝壑。卻都在時間的遷移中,沖刷得乾淨,即使再努力的鐫刻,也會被時間沖淡,再深的溝壑,也會由時間填滿。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8

  故事以小女兒梅吉四歲生日展開敘述。媽媽在沒有閒錢的情況下,給梅吉買了個生日禮物,洋娃娃,梅吉非常喜愛,給它取名艾格尼絲,哥哥們看著這洋娃娃也很喜歡,搶過去玩耍,並把洋娃娃弄壞了,梅吉坐在石頭上哭得很傷心。大哥弗蘭克在回家的路上看到這一幕,咒罵弟弟,並撿起洋娃娃安慰梅吉,告訴他要怎麼修復洋娃娃。

  在這家人因為生活而陷入困境時,收到了帊迪姐姐的一封信,她年事已高,希望他們能夠移民德羅海達,好陪在她身邊,順便繼承她的豐厚遺產。故事的所有情節都在德羅海達開始。

  雖然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梅吉和拉爾夫,相愛最後卻沒有在一起的愛情。最打動我的卻是朱絲婷和雷納的愛情。

  當我讀到最後幾頁朱絲婷明明深愛雷納,希望得到他的挽留,任性的跟雷納告別說要回德羅海達。當我讀到雷納明明想要朱絲婷留下來,卻不做任何挽留時,我很焦急,恨不能一頁十行的去看結果,然而我忍住了,因為捨不得。

  當我讀到朱絲婷穿過房間,跪下來,把前額放在雷恩膝頭上,微笑的問她:“你從來也沒有中止過對我的愛,對嗎?”

  雷恩把她拉到自己身上,也跪倒在他旁邊的地板上回答:“是的,親愛的,從來也沒有過。不是你想的那種方式。我知道你愛我,我可以等待。我總是相信,一個有耐性的男人最終會勝利。”

  我緊繃的心終於輕鬆下來。我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來。我緊握的書籤的手終於放了下來。

  還有最有一頁的一句話也讓我深有感觸:

  雷恩對朱絲婷說:“朱絲婷,我不會讓你改變現在的樣子,變成另外一個樣。就連你臉上的一個雀斑或大腦裡的一個細胞都不會變的。”

  愛一個人或許就是愛她最真實的模樣,然後保護她最真實的模樣吧。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9

  《荊棘鳥》終於看完了,我不知道應該用怎樣的詞語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是那種沉重、無奈,還是那種痛,為梅吉的可憐?還是為拉爾夫的可悲?

  拉爾夫,他愛著梅吉,從她還是個孩子時就愛著,直到生命完結的那一刻,他們之間本沒有任何的阻礙,除了一個原因——他是個教士。可是,為了對權力的追求,在梅吉與教會之間,他還是選擇了教會,他得到了一個人應該擁有的一切,金錢、名望、地位,而正因為他的選擇,也註定了他的愛情不會圓滿,註定一生要受到靈魂情感的洗理與掙扎。

  梅吉,堅韌、忍耐、包容、優雅,一個近乎完美的女性,她最大的痛苦卻是她的愛情,她無法與上帝爭奪身為教士的拉爾夫。最終,她選擇了盧克做為拉爾夫的替身,本想與盧克相安過上一輩子,可是,盧克卻是個金錢的崇拜者,一個地道的守財奴,在他心中,梅吉也只不過是個掙錢的機器,他對田地的愛,對甘蔗的愛,遠遠勝過對梅吉的愛。對於這些,梅吉也以自己特有的堅韌而堅持著。

  可是,終有一天,她一直無法忘記的拉爾夫走進了她的生活,那瘋狂而甜蜜的天堂般的生活改變了一切,她帶著從拉爾夫那裡得到的一部分離開了盧克,回到了自己的家。擁有了一個和拉爾夫一樣高大、優雅的孩子——戴恩,可是,戴恩卻如他父親一樣,選擇做一個教士,就在希臘度假時為救兩個女郎被海水吞沒了,梅吉千方百計從上帝那裡偷來的東西就這樣回到了上帝的手中。也正因為戴恩的死,為了找回戴恩的屍體,她不得不對拉爾夫說出曾經發誓要保密的事情,戴恩也是拉爾夫的兒子。梅吉說“我所偷來的,我還回去,拉爾夫,我們把你向上帝發過誓的東西偷來了,我們兩人都得付出代價!”而這,也正是她與拉爾夫所付出的代價!……

  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需要以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這是一種至高無尚的領悟。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真心的付出!!!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10

  也許看過這部小說的人會說我小題大作,煽情得有點過。但我在看這本書的大部分時間,眼睛的確是溼潤的——這並不需要得到大多數人的相信和理解。我總是驚訝於作者那種行雲流水般的.文筆和對人性,感情的深刻透漏。我一直在想,這是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天可憐見,看得途中我總是想起這句話。雖然它的大抵意思我並不很瞭解,但我知道,倘若天可憐見,會喜歡小說裡面的每一個人,如果我們也同樣以寬容的眼光來看待,不會去恨裡面的任何一個人——當然,我還沒有看完全部的小說,只是有些話不吐不快。

  首先使我觸到悲傷的是弗蘭克——這個私生子,我總是不可避免把它和希斯克裡夫放在一起想象。儘管他們沒有任何背景的相似。他的出場也太少,只有幾年的時間他的生活對我來說是可知的,它使我悲傷,是因為他對於母親和妹妹那種不可比擬的愛。我總是細細去品味這一個細節,當在學校被阿加莎鞭打了的梅吉找到弗蘭克,撲在他懷裡尋求安慰。只有在弗蘭克懷裡梅吉才能毫無顧忌地哭出來。對於梅吉來講,弗蘭克是她幼年時期的唯一一個可以依靠和信任的港灣吧。

  可是弗蘭克一出場就註定要走,不只是因為他的身世。更因為他對現有生活的一種厭惡和悲哀,在他心目中,母親永遠像一個女神般美麗,而即使父親對母親足夠的重視和崇拜,也不能彌補他氣質上的差距……在我看來的確如此,一個美麗的貴婦人,一個憨厚老實的長工,完全不是可以生活的人。弗蘭克總是固執地認為父親侵犯了母親,她在弗蘭克明白男女之事後的日子裡,每一次懷孕都讓弗蘭克大為光火——他怎麼能忍受一個老大粗騎在自己那高貴的母親的身上呢?

  弗蘭克因為身高矮小而自卑,他不得不用強壯的身體來彌補這一不足,於是他成了全鎮氣力最大的人……這一優勢也讓他成為打架的一把好手,事實上,他更樂於以此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荊棘鳥的讀書筆記11

  至於拉爾夫,我是無法評判的。他終其一生都在矛盾,在上帝與梅吉之間徘徊。是的,他愛梅吉,從第一次見面起,從她還是個孩子起。梅吉是他看著長大的,也是他一手塑造的。梅吉的母親對於這個唯一的女兒是視而不見的,只是覺得她可以分擔一些家務。她們母女不親密,就像菲說的,看到梅吉,只會讓她想起那個年輕的自己,她是自己的翻版,所以她寧願選擇不去在意。

  幸虧有了拉爾夫,梅吉才得以成長這麼好,是他的關注和關心給了梅吉存在感,也助長了她心內日益增長的愛戀,直至情根深種。拉爾夫一直是不希望梅吉長大的,那樣他才可以安心的待在她身邊,所以隨著梅吉的長大,他內心的掙扎也就日益激烈。卡森夫人的遺囑給了拉爾夫一個飛黃騰達的機會,也給了他一個難題。最終他選擇了他了事業,實現了自己的抱負,卻也不得不離開梅吉。可他是放不下的,所以才會如此痛苦,內心未曾得到真正的安寧。最後,在他行將老去的時候,戴恩死了,他得知戴恩是自己的兒子,最終承受不住這個打擊,死在梅吉的懷裡,並在最後一刻,把她忘了。他和梅吉,他和上帝,在作為一個男人和作為一個教士之間,他做出了選擇,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的心始終被撕扯著,在痛著。

  鳥兒胸前帶著棘刺,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棘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棘刺扎進胸膛。這是結尾的一段話,那個傳說,那隻尋找的,流著血的,歌唱的荊棘鳥。

  德羅海達的時代要終止了。是的,不僅僅是時代。讓未知的後人去重新開始這種迴圈吧。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誰都不怨恨。我不能對此有片刻的追悔。我們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不管怎樣,追悔是毫無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