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範文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範文

  我們在讀完一本書之後最後要做一下讀書筆記,這樣不僅可以加深我們對書本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加深印象。下面給大家分享學生暑假讀書筆記,歡迎借鑑!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範文篇1

  暑假期間有幸拜讀了路遙先生《平凡的世界》一書,文章描寫樸實無華卻震撼人心,這是一部用生命來寫成的書。在亙古的大地與蒼涼的宇宙間,有一種平凡的聲音,蕩氣迴腸。讓我深刻的認識到年輕人要不畏艱難,不懈努力,不懈奮鬥,要熱愛生活。

  孫少平的閃光點也是那代人的閃光點。

  這部書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孫少平對於前途的不懈奮鬥也是那代人的閃光點,是留給後代的珍貴財富,貫穿他的思想的主線就是奮鬥不息、堅韌不拔,無論面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雖然他和田曉霞的愛情以悲劇結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誠地面對生活。

  農民質樸的心敢於拼搏,敢於吃苦。

  從書中還可以感受到,雖然那個時代的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艱苦,但是並不影響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土地的熱愛。從孫少平,到孫少安;以及田曉霞,田潤葉;少平的師傅以及師孃,少安的山西老婆。還有那個山村裡面所有的人際關係,世故的,淳樸的,農村特有的風情和地域色彩。裡面包容了路遙太多的寫作功底和技巧。他對農村的熱愛,對中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讚揚,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顯現。他崇尚艱苦奮鬥,堅信承受苦難是成功的必然。他不忘記歌頌中國農民那一顆質樸的心,敢於拼搏,敢於吃苦的精神。不忽視屬於農民的那種特有的愛情傳達方式,以及由於文化差距而引起內在素養不同而造成的愛情悲劇。

  作者路遙現實主義筆法深刻反映農民的生活。

  這部小說給我的教育意義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裡面包含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路遙用一種現實主義的筆法勾勒出一幅宏大的社會畫卷。在裡面各個階層不論性格面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使這部小說具備了作為那一段歷史的輔助教材。現代的生活使很多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民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現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帶給我們啟示和觸動。小說能夠深刻的反映農民的生活和喜怒哀樂,讀完這些小說從某個意義上說我們也經歷過了那個時代。這部書的現實意義在於中國的現狀,在於歷史的延續,在於未來的展望和我們年輕人自身的提高:對人性的理解,對中國的理解,對構成中國大地那一片片生命陸地的人們的理解。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範文篇2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主人翁是美國盲聾女作家兼演講者海倫.凱勒。

  她是在19個月的時候由於急性腦充血而喪失了視力和聽力,且變成了啞吧。可是在她的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幫助下,她順利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的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高等教育的盲聾人。雖然她不幸失去了視力和聽力,可是她對生活的瞭解遠遠超過了正常人。她一直是在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

  海倫。凱勒的一生充滿了勇敢與堅強,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使她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我要向她學習勇敢挑戰困難的精神。特別是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要不怕學習困難,勇於面對。把這種精神永遠延續下去。

  我覺得海倫。凱雖然是盲聾人,可是她的精神和堅持的心讓她成為美國著名的女作家兼演講者。而擁有健康身體的我還要向她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我也應該更加勤奮刻苦努力的學習,要做到堅持不懈。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範文篇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使我愛不釋手,保爾·柯察金那頑強的品格多麼令人欽佩!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就會明白具有鋼鐵品質的人是“大寫”的人。保爾一生十分坎坷,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他還堅持寫書,對自己毫不顧惜。書中寫道:他嘔心瀝血寫的稿件丟失了,多麼令他灰心失望啊,但他重新振作起來,用頑強的毅力完成了鉅著。書中有段名言膾炙人口:“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該為碌碌無為而悔恨……。”保爾可謂強者的化身。

  對照保爾,想想自己,感到臉上一陣陣烘熱。記得今年大年初一,家家戶戶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家卻十分冷清。爸爸工作繁忙出差了,媽媽因病臥床不起。聽著孩子們在外面的嬉鬧聲,我的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片刻就“簌簌”落下眼淚來。媽媽見我落淚了,指著床頭的書說:“軒軒,那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你看完了嗎?”我再次把這本書翻閱,保爾的形象又浮現在眼前。對,我該做一個堅強的男子漢!我應該為家人分憂解難,決定下廚做飯菜。媽媽臉上露出了笑容,緊緊拉住我的手說:“你真是咱們家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啊!”我指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說:“是它教會我的!”每當我遇到困難而退縮時,每當我受挫折而落淚時,我就會想起保爾那高大的身影,要把自己煉成一塊真正的鋼鐵!

  記得學過一篇課文《傷仲永》,說的是方仲永由一個天才變為普通人的事實,文中也著實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同上文相比,文章的主人公在前面的表現當然截然不同,但後面的結果卻更出人所料,一個從天才降為凡人,另一個由不爭氣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無產階級的英雄,打造出這天差地異的結果的,應該就是後天教育與個人努力造成的吧!只有在磨難中歷練過得人才能成才,這就是文章所告訴我們的深刻含義吧!而且本文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寫此書時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強忍著病痛,歷時三年才完成此書,也是想讓我們這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刻苦學習和嚴格要求自己,擁有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班的意志和頑強奮鬥的高貴品質吧!我想,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美好時光。對於我們來說童年是我最寶貴的收藏,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來說,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在假期中我看了不少書,對《童年》這本書最感興趣。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鬥歷程,還有十九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俄國社會風貌。我讀完《童年》這本書,感受到了高爾基的悲慘遭遇,覺得我們是幸運的一代,因為高爾基3歲的時候,父親病故,母親就帶他回了孃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而又專橫的小業主,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發財的好夢,從此破產以至於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後,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高爾基真實地描述了自已苦難的童年,我為自己慶幸——沒有出生在那個時代,沒有受到這種苦,自己沒有失去父母……我很幸福,因為我有一段美好的童年。記得有一次,我媽媽向別人買了二十幾張游泳票,中午,媽媽騎腳踏車送我回去奶奶家吃飯,過了一會兒,媽媽叫我把這十張游泳票給姨媽,我到了姨媽家的時候,我就順手把游泳票給了姨媽,轉眼就跑回奶奶家,忽然,姨媽打電話給媽媽,姨媽說:“怎麼這些游泳票少了這麼多的?”媽媽問了問我,說:“不知道,我女兒說她沒有拿。”姨媽奇怪地問:“這麼現在才只有五張啊。”媽媽重複地問了我好多遍,媽媽說:“不知道。”媽媽用安慰的對我說:“你有沒有拿到啊?怎麼姨媽說會不見了的?”我哭著說:“我反正沒有拿,你不相信我就算咯。”後來,姨媽打電話對媽媽說是姨丈拿,媽媽後來向我說了對不起,我也說了不用了。我的童年就是這樣充滿了歡樂、充滿了幸福,所以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看了《童年》這本書,我有很大的啟發,書中告訴我們要執著求知、不怕困難、持之以恆、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範文篇4

  最近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蘋果樹上的外婆》這本書,開始看到書名的時候,我感覺非常奇怪,蘋果樹上的外婆?這是誰的外婆啊?居然能爬到蘋果樹上去?難道她長了翅膀?帶著這些問題我仔細的閱讀起來。

  安迪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他是一個聰明、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外婆和奶奶,可是安迪既沒有外婆又沒有奶奶,這讓他很傷心。但是有一天,安迪的外婆突然從天而降,來到了安迪家的蘋果樹上。外婆穿的很奇怪:頭戴羽飾大帽,還有鬢白的.捲髮,胳膊上挽著一個繡花大包,美麗的長裙下露出搞笑的白色花邊褲。外婆不僅打扮奇怪,行動也非常讓人驚奇:外婆不僅帶著安迪去遊樂場玩耍,去草原上套野馬,還讓安迪開汽車,到印度去捕老虎,去海上冒險……所有大人不允許小孩子做的事情她都允許安迪做,這個外婆可真另類!後來鄰居家搬來了一個新奶奶,她得了風溼病,行動不太方便,安迪就幫她做了許多事情:買東西、種花、收拾房間等等。新奶奶教會了安迪用襪子存錢,給他做李子蛋糕、教他煮土豆。在幫助新奶奶的過程中,安迪覺得自己長大了,還讓他懂得幫助別人也能讓自己快樂。

  讀完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蘋果樹上的外婆”是安迪想象出來的,這個外婆給安迪帶來了許多歡樂,其實,對於這樣的外婆我也挺喜歡的。和安迪相比,我是多麼的幸福,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都是那樣的關心我,愛護我。以後,我一定要好好珍惜得到的愛,做一個懂得感恩,樂於助人的好孩子。我的外婆年紀越來越大了,今後我要好好孝順外婆,做外婆的小幫手,讓她可以每天都快快樂樂!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範文篇5

  看完《老人與海》,我的腦海中總浮現出這樣一幅畫面:一個淪桑而又健壯的老人,站在隨著海浪此起彼伏的小船上,與一條大鯊魚激烈地搏鬥。他的那雙眼睛,就像海水一般藍,顯得喜氣洋洋而不服輸,眼神更加堅定不移。

  我認為這幅畫面是《老人與海》的靈魂,因為這幅畫正展現了老人堅韌不屈的性格,突顯了文章的主旨。雖然作者海明威寫這本書的本意似乎不單是為了讚揚這種精神,而是另有用意——老人是基督的象徵等。但無論如何,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老人與鯊魚搏鬥的場面和他那偉大的精神品格。

  還記得書中提到過,老人的漁船上那破舊的帆布,就像是一面失敗的旗幟,彷彿在宣告著老人永遠都捕不到魚的倒黴運氣。但是,他沒有放棄,每天早上仍然迎著第一縷陽光去捕魚。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卻不能堅持,遇到挫折就選擇放棄,選擇逃避。在那時,想想這個堅強的老漁夫,想想他是如何生活的,那麼自己的心就會釋然很多。

  書中還提到了一個小男孩,老人天天和他聊天。在他身上,老人看見了他過去的自我。小男孩這一角色的安排,使《老人與海》更加豐滿。

  《老人與海》就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聚集了人性的光輝;《老人與海》就像是一盞明燈,指引我前進的方向。讓我們學習老人不放棄、樂觀向上,對生活充滿熱愛的精神吧!

  學生暑假讀書筆記範文篇6

  這個暑假,我再一次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再一次體驗這些好漢們所經歷的往事。這又好似一段奇妙的旅行,裝點我的人生和未來。

  《水滸傳》是一部長篇小說。它形象地描述了梁山伯起義軍從發展到壯大再到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農民起義的社會根源,熱情地歌頌了眾好漢的反抗精神。《水滸傳》以理想主義、英雄主義為基調,充滿了英雄豪邁之氣的藝術風格,符合人民群眾的審美要求,因而長期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

  回憶《水滸傳》中那些有血有肉的英雄好漢們,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魯提轄魯達。在第二回中,他的那種耿直、好打抱不平的性格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故事中這樣記敘到,魯提轄、史進等人在酒樓喝酒時,碰到了金翠蓮父女,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了鄭屠仗勢欺人,強騙金翠蓮的行徑。於是,好鋤強扶弱、打抱不平的魯提轄慷慨解囊,贈與金翠蓮父女銀子讓他們回老家,並前往鄭屠處怒打鄭屠,但拳腳過重,竟將他失手打死,只得開始逃亡江湖。

  我很喜歡這種帶有視覺衝擊力的畫面。在講述魯達和鄭屠相互搏鬥的時候,運用了不少的動作描寫,都十分洗練乾脆,準確生動。如“鄭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揪魯達,這魯達順勢按住他的左手,趕過去,朝他的小腹上踢了一腳,騰地把鄭屠踢倒在大街上。”

  我想像魯達這樣的英雄好漢數不勝數,他們做出的英勇之事更是讓後人稱頌。拳打鎮關西、大鬧野豬林、風雪山神廟、汴京城買刀、智取生辰綱、怒殺閻婆惜等等,這些段落無不繪聲繪色,富有藝術魅力,把人物的形象印入讀者的腦海中。

  《水滸傳》最精彩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雖然眾多好漢都聚在梁山,也有著共同的遭遇,但作者對人物性格的刻畫趨勢千人千面。讓讀者可以看見不同人物之間的性格差異。

  《水滸傳》的語言非常有特色,它是以口語為基礎,經過藝術加工提煉而成的文學語言。人物的語言符合自身的生活經歷、思想水平和修養,準確、到位地把握住了性格特徵。

  這些綠林好漢們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赤膽忠心下的豪情壯志,什麼是舍小家,為大家的慷慨氣概,什麼是一種勇往直前和永不服輸的精神。

  新時代中的我們也應當擁有這種勇敢精神和正義精神,為祖國美好的明天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