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範文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

城南舊事的讀書筆記範文

  《城南舊事》是一本非常好看且非常具有意義的一本書,那麼,在讀《城南舊事》的時候,讀書筆記怎樣寫?下面給大家分享城南舊事讀書筆記,歡迎借鑑!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1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暑假我看完的第一本書是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全書在淡淡的憂傷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詩意,讓人禁不住再三尋思各種深意。夢幻的故事,輕叩心絃的文字,將我帶到了老北京南城的那些景色和人物裡,將我帶到了英子的世界。英子以童稚的雙眼,觀看著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一種說不出來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道盡了人世複雜的情感,繪透了北京南城的風光。

  英子眼中有著和大人不同的世界。大人說,駱駝長脖子上繫著一個鈴鐺是為了防止被狼侵犯,英子認為,給駱駝繫個鈴鐺是為了增加行路中的情趣;大人說,惠安館中的秀貞是個瘋子,英子認為,秀貞只不過是一個梳著油松大辮子,喜歡倚在門邊看來來往往行人的大姑娘;大人說,妞兒雖然長得俊命卻很薄,英子認為,妞兒不僅長得好看,而且很溫和,是最好的朋友;大人說,藏在草叢裡的那個年輕人是個賊,是個不折不扣的壞人,英子認為,他很善良,他愛他的弟弟。英子用單純的雙眼解讀著大人眼裡那個複雜的世界,英子的心沒有上鎖,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出入。她和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成了好朋友,幫助她找到了她丟失的孩子——小桂子,遺憾的是母女倆在走向新生活的夜裡慘死在了火車的輪子下。在英子的新家——新簾子衚衕,她又與躲在草叢裡的那個年輕人結識。年輕人為了能夠供應弟弟上學,迫不得已走上了偷盜的道路。理解他的只有英子,而且他們還有了一個美麗的約定——看海去。英子用純真的胸懷接納著她認識的每一個人,體味著他們的喜怒哀樂。

  那些曾經陪伴英子成長的人,好朋友妞兒,駱駝隊的領隊,惠安館的秀貞,躲在草叢裡的小夥子,從不理會小孩子的德安叔,斜著嘴笑的蘭姨娘,奶媽,小栓子,小丫頭,都一個個陸續地離開了英子,就連最摯愛她的爸爸的花兒也凋落了。英子切身經歷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她長大了,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英子的童年一去不還了。我們的童年也像英子的童年一樣一去不還了。

  林海音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她的心頭。

  我的思緒也隨著海音的駱駝隊飄回到了童年的那片時空。春風吹綠了柳條後親手製作的柳笛的悠揚聲,炎炎夏日午後河邊柳樹上焦躁不停的知了聲,夏夜偎在奶奶的懷裡聽到的狼外婆的故事,秋風起後的週末去樹林裡撿拾的枯黃的落葉,大雪後的野外和小夥伴堆雪人的歡鬧聲,一切的一切隨著記憶閘門的開啟緩緩地流瀉出來。童年的時光一去不返,但美好的畫面、痛苦的經歷卻都烙印在了心靈的深處。

  我們實際的童年已經過去,但我們心靈的童年永存了下來。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2

  暑假裡,我讀了一本書——《城南舊事》,書裡的那一幕幕至今仍然在我的腦海中勾勒著,讓我難以忘懷……這本書,使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故事中的快樂、幸福、悲傷、離別、無助。書的作者是林海音,全書透過小女孩英子稚嫩的雙眸,觀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所感發的感觸。

  文章中的主人公英子,聰明善良。別人都認為秀貞是瘋子,沒人跟她講話,唯獨英子對她表示了友善,並和她成了朋友。為了幫助妞兒和秀貞找她們的親人,英子偷偷拿出了媽媽的金鐲子。在第二章《我們看海去》中那個蹲在大槐樹底下的男人為了供弟弟完成學業,供養母親,而自己要冒著危險去做賊,在別人眼裡他是一個小偷,但這在英子看來他可不是壞人,反而和他成了朋友。這不是她善良的本性又是什麼呢!英子常說自己分不清好人壞人,其實她是用自己的標準在衡量著世間的人。藍姨娘儘管可愛,討英子的喜歡,可當她發現蘭姨娘和爸爸手拉手,而挺著大肚子的媽媽正在灶臺便炒菜時,她心裡難過,為媽媽不平,可又不知如何表達,最終,聰明的英子透過牽線搭橋,促成了蘭姨娘和德先叔的婚事,卻把爸爸蒙在了鼓裡,讀到這裡,我不能不佩服英子小小年紀居然有這麼多的心眼。真是個小機靈鬼呀。於是,我便再也忘不了那個撲閃著大眼睛的小姑娘——英子!

  書中還寫了英子兒時可愛的童真看法,描寫自己的生活。父親中年早逝令她一日之間長大成人,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母親28歲做了寡婦,她為母親痛心,母親是愛她的,沒有迴天津,不想讓孩子們吃苦,令我不由得而同得想起了我媽媽對我的愛與呵護。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是英子的童年卻過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戲劇化的,但是卻是很真實、純樸。英子的看法是不同的,那麼的純真、無邪。使我感動,她會用善心對待每一個人,不管是好人壞人,在她看來,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種難得的想法、美妙的意境使人不忍心打破。

  書中的一個個人物形象鮮活,真實,再加上作者那樸實的、詩意的語言,使我不自覺地被他們深深吸引,為他們哭,為他們笑,透過他們,瞭解了那個時代生活在各個階層,尤其是社會底層的貧苦人民的生活狀況。它就像一面小小的鏡子,照出了20世紀北京城南,乃至整個中國的社會現狀。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3

  《城南舊事》這本書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當我又一次翻開它時,心中竟泛起一絲淡淡的憂傷,如秋風吹過的湖面,不再平靜。

  沉浸在城南的舊事中,林海音彷彿就站在面前,輕輕訴說著童年的點點滴滴。書中主角林英子是個天真的小女孩,從童年的駱駝隊到爸爸的花兒落了,她經歷了許多的事,在不斷地成長著,變化著。英子最令我欽佩的就是,英子一直以自己年幼稚嫩的眼光看生活,對那些複雜的人和事,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在她那清澈的雙眸中,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無論是惠安館內被稱作瘋子的姑娘秀貞,還是自己的好朋友妞兒;為供弟弟上學而無奈做小偷的大哥哥,還是寄宿在英子家的.蘭姨娘,這些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在英子眼裡,都是良善的。沒有罪惡,沒有戒備,也沒有傷感,在她那純真的眼中只有那無暇的藍天、白雲,只有對未來充滿無限的憧憬和盼望,或許這就是童年吧。

  讀著英子的童年故事,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13歲,貳個月前剛小學畢業,童年也漸漸逝去了。那種孩童特有的天真、稚氣,在我們這批同齡人臉上早已蕩然無存。童年是什麼?童年就是每天纏著爸爸媽媽撒嬌?就是滿腦子的“為什麼”,隨時傾吐、隨時疑惑?就是晚上拉著奶奶的手,讓她講一個又一個永遠說不完的故事?準確地說我還沒來得及明白這些,童年就真的如羅大佑的歌中所唱的,迷迷糊糊地過去了……時間似流水無痕,童年,清風吹蕩,來無影,去無蹤,說去就去。我的心慢慢地沉了下來,變得穩重而又低調。我開始懷念過去的日子,有一絲輕浮又有一絲無知。現在的我多麼期盼自己也能像柯南一樣,來一顆APTX4869重新回到童年時光。唉,我逝去的童年啊!

  但是,當我又重新翻開《城南舊事》後,我的想法有所改變了。我開始問自己:我的童年真的逝去了嗎?它不再回來了?我想起曾經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也許,我們誰也無法走出自己的童年。”具體是哪本書上寫的,是誰說的我已經記不清了,但現在我對這句話又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童年,是人生中一段短暫但又是極其美好的時光,童年應該是不受身高、年齡的限制。唯一有侷限的,就是心靈。雖說有侷限,但並不是意味著和小孩子一樣幼稚、懵懂,而是擁有一顆像孩童一般純真的心,不帶一點偽裝與憎惡,總是微笑著去面對生活,跌倒了馬上爬起,無論困難多大也不想退縮,時刻保持著那份愛,愛生活,愛身邊的人,愛自然界的一切。在愛中增長、成熟……因為愛是凡事相信,凡事盼望……這不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童年嗎?童年,是永不消逝的,只要你的心田為它騰出一方淨土,它就會不離不棄,永駐你心……

  也許,我們誰也不必擔憂自己會走出童年……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4

  小草在熾熱的陽光愛撫下,將生命的美麗綻放。水珠在清涼的雨絲的滋潤下,變得更加晶瑩剔透。人在一本好書的輔導下,給心靈增添純潔。

  童年好似一場夢。夢中享受陽光的沐浴和雨露的滋養。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童年。但已成為過客。

  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裡。林海音用一支神奇美妙的畫筆,勾勒出了一幅幅回味悠長、引人思索的畫面來。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就只想告訴孩子們:童年是短暫的,要大家好好珍惜童年時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我翻上了它。突然,那充滿幽幽墨香的味道濃郁了整個書房,久久無法散去。那樣的不緊不慢、溫厚淳和,那樣的安靜祥和、彌久恆馨,那樣的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那樣地真,那樣地純。真實的人性世界,善與惡,冷與暖為我呈現一出精彩絕倫的表演。

  英子的世界充滿了愛。當她得知秀貞想和一出生就被扔掉的女兒一起去尋找思康時,英子眼眶裡噙滿了淚水,不惜將自己的鑽表和媽媽的金手鐲拿去給秀貞當盤纏。她的童年很精彩,她有不一樣的眼睛去看世界,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心去愛。她那純潔無暇的心靈,像水一樣,但卻比水更加堅強,純淨。我也學會了愛別人,愛是一股暖流,流進了我的心,讓我更加去愛別人,愛,帶來溫暖。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裡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誼,三天兩頭地往惠安館裡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而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雖然《城南舊事》看後讓人心酸落淚,可是它的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卻都洋溢著溫馨的親情和友愛。有了愛,世界將會精彩,世間需要愛。雖然每個故事的結尾,裡面的主角都是離英子而去,可是他們的音容笑貌深深印在英子腦海中。

  爸爸的花兒落了,英子不再是孩子啦!最後一朵花兒,你慢慢走吧……

  折落的花,飄零的雪,覆蓋了童年。童年我希望對你有回憶。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5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叫英子的小姑娘,六歲——十三歲在北京城南度過的歡樂童年!時間從1923年開始。

  給我感受最深得是“惠安館”和“驢打滾”這兩篇小故事。“惠安館”講的是心地善良的英子和惠安館裡的“瘋子”秀貞以及衚衕裡苦命的妞兒一起玩耍的故事。雖然大人們都叫秀貞“瘋子”,可是英子不但和她交了朋友,還幫她找到了她的女兒小桂子,她的女兒原來就是衚衕裡苦命的妞兒!

  “驢打滾兒”是北方地道的一種小點心,但是這裡講的是“宋媽”的故事。宋媽是英子家的傭人,也是英子弟弟的奶媽。因為每年宋媽的丈夫都要牽著驢來看望宋媽,每次驢被拴在樹下,滿地打滾,所以這篇小故事的名字才叫“驢打滾兒”。其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弟弟春天的時候得麻疹,英子媽媽給弟弟熬了葫蘆根湯,弟弟不肯喝,媽媽就說;你不喝湯就讓你奶媽走。宋媽假裝走,邊走邊說‘走嘍,回去找我的小栓子、小丫頭子去嘍!’弟弟可憐兮兮的說‘我喝,我喝,不要走!’弟弟一口氣喝下了大半碗。英子全家人都離不開宋媽。

  在這本小說裡作者運用的語言幽默、生動有趣。比如說,“媽媽還說不好北京話,她把‘買一斤豬肉,不要太肥。’說成了‘買一斤租漏,不要太回。’”“媽媽教英子數數,她說:“二俗、二俗錄一、二俗錄二、二俗錄三……”英子和爸爸大笑“媽,你的北京話,我飯都吃不下了,二十,不是二俗;二十一,不是二俗錄一。又如“媽的北京話說得那麼流利了,但是,我笑了:媽,是傻丫頭,傻,屍丫傻,不是灑,我的灑媽媽!”“宋媽是順義縣人,她也說不好北京話,她說成‘惠難館’,媽說成‘灰娃館’,爸說成‘飛安館’……”從他們的語言中我知道了英子爸爸是客家人,媽媽是閩南人。在這本小說裡還有許多兒話音,這是地道的北京話!

  作者描寫的外貌生動細緻,讀到後彷彿這個人就站在你的面前:“她穿了一身絳紫色的棉襖,黑絨的毛窩,頭上留著一排劉海兒,辮子上扎的是大紅絨繩,她正把大辮子甩到前面來,兩手玩弄著辯稍,愣愣地看著對面人家院子裡的那棵老洋槐。”——這段描寫的是“瘋子”秀貞。又如“蘭姨娘圓圓扁扁的臉兒,一排整整齊齊的白牙,我最喜歡她左邊那顆鑲金的牙,笑時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適的露出來。左嘴巴還有一處酒窩,隨著笑聲打漩兒。”——這段描寫的是“蘭姨娘”。

  小英子的童年時光是無憂無慮的,是歡快的,但是隨著她爸爸的去世,她歡樂的童年就結束了。“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城南舊事讀書筆記6

  天真是什麼?它是一個小孩童年無憂無慮、活潑可愛的生活。在《城南舊事》裡,我認識了一個人物——小英子。她以天真爛漫的手筆寫出了小時候在北京城南發生的事。其中《我們看海去》最能寫出她的性格。

  《我們看海去》講述了小英子偶然在荒草叢中認識了一個小偷的故事。小英子剛上小學,她的家搬到了新簾子衚衕。小英子最喜歡背誦那首新學的詩《我們看海去》。當她認識“草叢中的那個人”時,她分不清誰是好人,誰是賊。就像她一直分不清藍的天與藍的海那樣。“那個人”有著厚厚的嘴唇,長著一副老實人的面相。她為了生計,為了實現年年考第一的弟弟能漂洋過海去唸書的理想,以偷竊為業。後來小英子看到她被捕就困惑了,她真是搞不清楚賊是好人還是壞人。

  《城南舊事》的故事經久不衰,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是因為字裡行間流露出一種美——童真。是啊,童真是我們最純淨的東西。身處童年的我們無憂無慮,相信世界是美好的,沒有什麼欺詐。在作者海英的心裡面,沒有高低貴賤,她愛一切美的、有趣的,討厭醜陋和呆板。在童心的世界裡,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無論是慢悠悠的駱駝、西廂房的小油雞、秀貞、妞兒還是宋媽。她喜歡她所喜歡的,愛她所愛的,同情她所同情的,沒有半點偽飾,一顆澄澈的心關注著萬物,表現了作者人道主義的悲憫情懷。

  這使我想起了我的弟弟,他常常做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弟弟酷愛釣魚,他是受了我爸爸的影響,所以每次都吵著鬧著叫我爸爸船帶上橡皮船,去河裡抓魚。他到了河邊,乘上船,叫爸爸划著放網。突然,水面激起了一個大水花。弟弟興奮地跳下河,奔向那條“大浪花”。不一會兒便在水裡掙扎了,爸爸急忙跳下去救起了弟弟,可是大魚溜了。弟弟上岸急得又蹦又跳:“這大魚太狡猾,竟把我拖進了水裡!”

  孩童的目光永遠朝向一個新奇的世界,不斷體驗著他們所認為奇妙的一切。因為他們的心裡藏著一份童真,多麼彌足珍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