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書筆記> 高中政治讀書筆記範例

高中政治讀書筆記

高中政治讀書筆記範例

  高中政治篇一:如何指導學生做好政治學習筆記(高三)

  如何指導學生做好政治學習筆記

  臨滄市第一中學高三政治備課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已不再是以前那種以課堂講授法為主的教學方式了,在主題探究為主的政治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最普遍、最一般的學習反應仍然是記聽課筆記。不同的課堂學習筆記的聽記策略,都可以從不同程度上促進知識的獲得、貯存以及利用。現階段,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它對於加強學法研究,促進學生主動發展仍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筆者從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高中學生在學習政治時記什麼、怎麼記以及如何使用課堂學習筆記仍存在著很多誤區,這些誤區致使筆記不能充分發揮在學習中應有的輔助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指導學生做學習筆記呢?

  一、學生在聽記和使用政治學習筆記上存在的誤區

  1.誤區之一:課堂上記筆記就是浪費時間

  目前,學生學習用書很多,教輔資料齊全,需要記得的知識點在課本、教輔中都有,因此,他們覺得,課堂上記筆記就是浪費時間。他們還認為,在課堂上記筆記會影響聽課效率。

  2.誤區之二:筆記成了教學實錄。

  翻開一些同學的政治筆記本,可以說是本教學實錄。的確,上課時把教師講的概念、知識體系、主題探究的分析方法和技巧等記下來,把聽過或看過的重要資訊清晰地儲存下來,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但在實際學習中,不少同學忙於記筆記,沒有處理好聽、看、記和思的關係,一節課下來,他們的筆記記了幾頁紙,成了教學實錄。但卻忽視老師的講解,忽視思考,以為老師講的沒有聽懂不要緊,只要課後認真看筆記就可以了。殊不知,這樣做往往會忽視老師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對知識的理解膚淺,學習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惡性迴圈。

  3.誤區之三:筆記本成了過期“期刊”。

  有的同學筆記記完了就記完了,就是為記而記,記後不翻,或者只在時翻一下,有的甚至考試時也不翻,根本不能做到課後對知識點之間的聯絡進行整理、總結

  和反思。筆記好比過期期刊,時間一長就棄於一旁,忽視了學習筆記的本質——體現學習過程的重要紀錄,沒有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這是不會學習的表現,其結果除了做不出高質量的筆記,就連勉強做的那點也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實在可惜。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應注意到學生記筆記這一形式,更應注重學生如何記筆記這一實質。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對初二學生在政治學習中怎樣記筆記和怎樣用好筆記進行了指導,取得了一定的好效果。

  二、指導學生做好政治學習筆記的幾點策略

  1.指導學生從不記到記,做一個主動學習的人。

  對那些還沒有養成記筆記習慣的學生,要做好思想工作。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記筆記是學習的一種重複和延續,是一個由感知轉化為聯想、分析、綜合,再轉化為文字表達的比較複雜的思維過程,記筆記活動本身就可以引起學習中的積極活動,有利於組織記憶和形成遷移。與單純的聽講比較,記筆記可以提高注意力,進而使學習者更加精細地思維。同時,在複習筆記時,喚起對講課內容的再認,對講課內容進行較好的全面回憶,鞏固所學的內容,幫助理解知識。所以,我要求他們上課認真聽講、記筆記、課後認

  真複習筆記。同時,我讓他們多看看同學中的優秀筆記,既以榜樣激勵自己,又從中學習記筆記的技巧方法。

  2.指導學生從全記到巧記,做一個巧學的人。

  (1)變教學實錄為精華實錄。

  引導學生從全記到巧記,將教師上課的精華記下來。一般來講,在政治課堂上,學生應該集中精力聽講和思考,透過眼看、耳聽、動手、動腦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腦皮層興奮域,構成多通路的聯絡,並簡明扼要地把教師講的思路記下來,課本上敘述詳細的地方可以不記或略記。同時,要記下自己的疑問或閃光的思想。如老師講概念或分析如何組織答案時,主要記知識的發生背景、例項、分析思路、關鍵的答案如何組織以及一些重要結論和注意事項等;對複習講評課,重點要記“知識網路”的梳理,要記政治各題型的解題策略(如審題方法、思路分析等)以及典型錯誤與原因剖析等,總結思維過程,揭示解題規律。記筆記時,不要把筆記本記滿,要留有餘地,以便課後反思、整理,這樣既可以提高聽課效率,又有利於課後有針對性的複習,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變過期“期刊”為“讀者之友”。

  事實上,許多中考優勝者的之一就是使自己的筆記成為個人的“學習檔案”和最重要的複習資料。因為,好的筆記是課本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合理利用筆記可以節省時間,突出重點、提高效率。當然,還要經常對筆記進行階段性整理和補充,建立有個性的學習資料體系。如可以分類建立“錯題集”,整理每次練習和考試中出現的錯誤,並作剖析;還可以將筆記整理為“妙題巧解”、“方法點評”等類別。只要這樣堅持做下去,不斷擴大成果,就能克服“盲點”,走出“誤區”,到了緊張的綜合複習階段,就會顯得輕鬆、有序,還可以騰出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把所學知識系統化、資訊化,而且要經常翻看。

  3.指導學生逢補即記,做一個善於積累的人。

  筆記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紀錄,那麼自然要隨著學習過程的變化而變化。比如隨著學習的深入,難易的`重新劃定;重翻時新的理解的補充;同一知識材料的進一步豐富等。所以,筆記應是流動的活水,要有新的攝入。為了補充的需要,開始做筆記的時候就要留有一定的空白,同時在每一節記好後要留出幾頁空白處,以便今後將相關內容或重點題目剪貼補充在這。

  4.指導學生逢疑即記,做一個勤學好思的人。

  生成理論認為記筆記可以促進學習者用自己已有的知識積極地整合新知識,可以更好地解決遠遷移問題(指解決測驗題目超出講課所提供的資訊)。發現問題是認識的進步,解決問題是知識能力水平的提高,政治學習常常伴隨生疑、釋疑的過程。學習中有了疑問,很多不能立即獲釋,需經過反覆的甚至是長時間的思考,與同學討論,向老師請教或查閱資料,一些問題可能要經過一個學習週期才能產生頓悟。教師應指導學生在聽課和學習過程中逢疑即記,在記筆記的過程中,不斷用疑和釋疑,並長期堅持下去,編制出一個針對自己個人具體情況的“問題集”。這種方法針對性強,複習時學生也較喜歡複習當時自己有疑問的地方,能有的放矢,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也優化了學習品質。

  5.指導學生逢要即記,做一個善抓重點的人。

  理清政治學科知識體系在政治學習中極為重要重要,因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及時提醒學生注意理解概念的含義,注意知識網路的構建(一框題有一框題的知識結構,一單元有一單元的知識體系,一本教材有其知識網路)。為了復

  習時便於直接對照,可指導學生直接在課本重要處作一些圈點或在空白處作一些註釋、說明,高中政治新教材每頁的左右邊均留有較多空白,也是從形式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動起筆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把課本的側邊作為“要點筆記”空間的作法,既可省去在專門筆記上原文的抄寫,避免筆記成為課本的重複,節約了時間,又突出了重點。

  6.指導學生逢得即記,做一個善於思考的人。

  筆記忌只記知識,忽略心得感悟。學習的內容其實也是一家之言,也有新知識的生長點,完全可以鼓勵學生去見仁見智;另一方面,課文內容所涉及的問題,即使是確定的條件,答案也往往是多元的、開放的,因此,學生常常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即便是某一知識的學習,記下自己個性化的失誤和,也有助於鞏固和深化。如果不能用自己的思考駕馭知識(重新整合和拓展),就會使自己的學習陷入被動,因為思考力遠比記憶力重要的多。教有所給,學有所獲,所以教師應當要生在學習中或學習後記下自己學習的經驗、收穫、體會和獨到見解,幫助學生內省與反思,不斷改進學習方法,調整精神狀態,揚長避短,實現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可惜的是,看看很多同學的筆記本,照抄的知識內容很多,自己的思考感悟很少或基本沒有,讓寶貴的思維火花自生自滅了。因此,教師可指導學生在筆記上勤作小結歸納,使得自己對問題的認識不斷充實、提高。還可指導學生在筆記本中給開設一個專欄,留出足夠的空頁,以便在認識提高後作充實補記之用。這樣處理,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在自我構建中呈螺旋式提高,適應了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同時讓學生在整理中獲得了一本對自己有針對性的學習參考資料,在整理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加強了學習的主動性,為今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

  7.指導學生在預習時就做好預習筆記,做一個善於預習的人。

  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就將教材的知識要點記下,著重記下對所預習的知識中自己不能領會的地方,以便做到在聽課時能有的放矢,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另外我要求學生在每一個知識要點下面都要留一定的空白處,以便補充上課時老師講授的內容和領會自己不懂的知識點。

  8.指導學生做一些個性化的設計,做一個富有個性的人。

  在指導學生記筆記時,指導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對自己的筆記作一些個性化的設計。比如可以提示學生用不同顏色墨水的筆或者不同的格式記錄不同的內容,使學習筆記做得既實用,又美觀;可以讓學生在課餘時間將自己的筆記做一些修飾,使自己的筆記具有豐富、生動的個性;可以讓學生在每一節末尾處記上一名、格言或一個笑話,使自己在複習筆記時能受到激勵或欣然一笑。透過這些小細節的處理,讓學生懂得,做筆記不僅是記錄學習內容的勞動,也是一種創造美、最佳化生活的勞動。

  高中政治讀書筆記篇二: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學習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政治課教學要堅持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要堅持知識性與思想性結合的教育原則,要堅持啟發式教學原則。按照新課標要求,我認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方法概括為:以材料為依據,以媒體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重點,以覺悟為目的。

  一、以材料為依據

  材料進課堂,是政治課教學理論聯絡實際的一種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材料,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理解,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所以選擇的材料要典型,要貼近社會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運用不能只滿足於對概念和理論的解釋,而要考慮如何透過對材料的分析來引出理論觀點,以培養學生的歸納和推理能力;如何透過對材料的分析來揭示知識點之間和理論之間的內在聯絡,以培養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的能力;如何把理論內容和實際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以媒體為手段

  教學媒體是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手段。教學內容與教學媒體是一種內容與形式的關係,恰當的教學形式有利於理解教學內容,常常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為了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學手段的選用是不能不考慮的。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計算機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更廣泛地運用。多媒體能使課堂教學更直觀、更生動、更形象,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例如在講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時,學生例舉了社會上已曝光的安徽阜陽劣質奶粉、肯得雞快餐蘇丹紅、敵敵胃火腿等一系列假冒偽劣產品的事件,在學生例舉了大量事實材料的基礎上,安排學生收看課前從網上下載的安徽阜陽劣質奶粉法庭審判一案,當畫面上出現因食用劣質奶粉,造成許多嬰兒患病甚至死亡,而當地工商部門的有關領導卻徇私舞弊,向上級部門隱瞞事情真相,同學們都震驚萬分,義憤填膺,也真正認識到要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樣一個複雜又龐大的系統協調有序地執行,必須保證市場經濟執行的規範化和法制化。多媒體教學應用文字、圖形、影象、動畫、聲音等各種資訊互動傳遞,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感染力。

  三、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是教學過程的能動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要轉變教師的觀念,真正樹立起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學方法,克服傳統教學中學生處於被動接受地位的狀況,深入研究和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使學生主動、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再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例如在講到“國家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時,預先佈置學生課外自學,查詢資料,設想方案:2008年以前,國家為什麼提高了銀行存貸款的利息率?銀行利息率為什麼會變化?2008年以來,我國銀行的利息率先後下調過幾次?為什麼利息率下調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貨幣的流通量?假設你有一筆閒錢,在利息率教高的情況下,你會多存還是少存?在利息率較低的情況下,你又會怎樣安排?比較一下,哪種情況下人們留在身邊可以直接用於購買商品的貨幣量多一些?課堂上老師組織同學們交流調查,整理出基本論點,並透過生動的事例、具體的資料說明自己的論點,對國家運用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進行宏觀調控的目標有了充分地認識。當然學生主體作用發揮的知識基礎是對教材的理解和問題的發現,這一切沒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是無法完成的。教師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培養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如何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於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如何培養學生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和習慣;如何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四、以知識為基礎

  掌握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論是思想政治課入門的途徑,也是學科能力的載體。沒有一定的學科知識,我們的學生就失去了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理論依據和科學的思維方法,也就很難對複雜的現

  實問題作出理性的判斷和正確的分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講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論,還要挖掘知識間的內在聯絡。

  五、以能力為重點

  政治學科能力培養的問題要注意幾點:正確處理知識與能力的關係。知識與能力是辯證統一的,知識是能力的基礎,沒有知識基礎,能力就成空中樓閣;能力培養要循序漸進;政治學科的能力要求是各個方面有機組成的一個系統整體;課堂教學中要選擇不同的材料,設計不同的問題,設定不同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理解、判斷、分析和綜合運用的能力。

  例如在講到“尊重價值規律”時,這一框的知識點較難,學生不容易理解,為了讓同學們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可以要求同學們結合教材進行分組討論:

  (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什麼決定的?

  (2)商品的價值量會發生變化嗎?怎麼變化的?

  (3)不同的商品之間為什麼能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交換?

  (4)商品交換中,價值量必須相等,體現了什麼原則?

  (5)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有的商品價格高,有的價格低?(汽車的價格遠遠高於腳踏車)

  (6)在日常生活中,同一種商品為什麼有時賣得貴?有時賣得便宜?(商場裡的彩電、電腦,剛剛上市時價格很貴,近幾年價格大幅度下跌)(7)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現象是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

  (8)決定和影響商品實際價格變化有哪些因素?透過小組討論交流,同學們不僅掌握了有關商品價值量的知識點,而且在討論中培養了理解、判斷、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

  六、以覺悟為目的

  思想政治課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它對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思想品質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目的和歸宿。要實現這一目的,教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教師要有較強的分析能力,幫助學生正確地分析他們普遍關注而又沒有作出正確判斷和分析的熱點和疑點問題。

  當然,學習主體(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並且一直處於一種動態的變化之中,想找到一種現成的、完全符合主體特點的教學方法,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進一步的探索。

  高中政治讀書筆記篇三:高一政治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高一政治學習心得體會範文

  一、把知識儘量消化在平時的學習和複習中。

  複習時,老師會總結一些專題,劃一些重點,其中一些小的知識點要記牢而對那些較多、較大的知識點,則要多看幾遍,知道在書的哪一頁,這樣考試時能夠節省時間。對於選擇題,考試時不應靠翻書找答案。

  二、善於總結。

  答主觀題,要善於總結老師講過的題型和方法,把老師講過的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審題時多讀幾遍題目,你就會發現題目中有提示你要答哪些內容的關鍵詞句。

  三、理論和實際相聯絡。

  開放性的試題要求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聯絡實際來回答。這些試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在書中很難找到現成的答案。所以對於這類題,要求同學們平時關注時事熱點,特別是老師總結的一些熱點問題。

  總之,政治複習一定要緊跟老師的節奏,把老師總結的一些東西熟記於心,抓住課堂上的精華,這樣課下複習就很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