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的時間
貼春聯的時間是什麼時候?貼春聯的時間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的風俗,看看下面吧!
貼春聯的時間
一般來說,貼春聯的最佳時間是臘月29日的下午未時(13點至15點),過完新年後,正月份要把已貼的春聯取下後燒掉(或是丟掉),民間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為天上的神仙,當春聯燒掉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民間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
總而言之,春聯的`作用在於避邪和期盼來年有個好年景,所以不論是在哪裡貼春聯的時間最遲也不應超過大年三十。
貼春聯的寓意
1、貼春聯的寓意
年關將至,有著許許多多的過年習俗。
貼春聯就是其中之一。
喜慶的大紅春聯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
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
最初人們用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掛在門旁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
2、春聯的貼法是怎樣的
2。1、貼橫批
古人書寫順序是從右至左,現在很多橫批人已經不按過去的書寫方式了,也有從左向右書寫的。
所以,主要看橫聯。
從面對大門的方向看:如果橫聯是從左向右的現代寫法。如果正規的話應該按照古代的寫法!即從右往左書寫!
2。2、上下聯
根據橫批的順序確定上聯的方向,再貼上下聯。
現在貼在大門上的春聯一般稱為門聯,貼在里門(二門)上的稱為重門聯。
很多家庭現在都安裝了防盜門,此時張貼對聯直接把上下聯掛在防盜門上即可,如果貼在周邊的牆上,反而顯得不夠工整。
3、春聯的起源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每逢春節,中國民間家家要貼春聯。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
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
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中國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為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
到了五代,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
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為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