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250字(通用39篇)

端午節的作文

端午節的作文250字(通用39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250字(通用3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農曆5月初5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當到了這一天,人們都要包粽子、賽龍舟。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他非常愛民,深受老百姓的擁護。那個時候,秦國的實力非常強大,屈原想聯合各個國家一起對抗秦國。可是卻遭到楚國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見秦國的軍隊已經快要撞開楚國城門。心想:國家已經沒有希望了,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於是,他在農曆5月初5這一天投江自殺。

  屈原死後,老百姓紛紛把用遼葉包好的粽子投向水裡,怕水中的猛獸吃了屈原。為了驚動魚兒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好尋找打撈屈原的屍體,人們還製造了一種叫“龍舟”的長船。每到端午節,人們就賽龍舟。

  一直到現在,我們依舊過著端午節。端午節成為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按規定放假一天。現在過端午節不再侷限於吃粽子和賽龍舟,有條件的可以去外地旅遊,沒條件的也可以在家鄉郊遊。

  至今人們仍沒忘記屈原這位“愛國詩人”。我們一定要繼承先輩的志願,更好的建設我們的祖國。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我的外婆住在鄉下。大部分雙休日,我和爸爸媽媽都去外婆家。

  外婆很愛我們,她每天掰著手指頭算是否雙休日到了。快到雙休日時她會變著花樣做各式可口的點心,等我們去吃。在眾多的小點心中,最使我回味無窮的是外婆包的粽子。

  外婆包的粽子配料可多了,有蝦米、豬肉,花生仁、香菇……粽子比在市場賣的那種小,但卻好吃多了。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我很小的時候,就曾聽說粽子因屈原投江而流行的故事。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被迫投汨羅江自殺,當地人民怕他被江裡的魚蝦吃掉,就包了許多粽子投到江裡餵魚蝦,同時用龍舟和鑼鼓驅趕江裡的魚蝦,想方設法救屈原。每當吃著粽子,我便自然地想起這個故事,在為屈原打抱不平的同時也為村民的純樸和善良所感動。

  過去只有在端午節時才能吃到粽子,現在我幾乎想什麼時候吃就能吃到。每天大街小巷都有小販吆喝“賣粽子”的聲音,小販的粽子與外婆的粽子有著天壤之別。他們的粽子除了必需的糯米之外,就只有幾米花生仁和一小塊肥豬肉,沒什麼味道,外婆包的粽子不僅味道鮮美,而且蘊含著她對我們無限的愛。

  每當我嚼著外婆包的粽子,總會回味著那濃濃的親情。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會想起小時候學過的兒歌:“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端午節又稱重陽節,關於端午節的來歷,說的最多的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還有的說這一天是伍子胥的忌辰;也有的說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或是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媽媽還告訴我:“端午節因為是五月初五,許多習俗也和“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有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粽子;不過,現代人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粽子和舉辦一些大型的慶祝活動。目前端午節已被定為國家法定假日,這也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視,我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你們應該多瞭解一些並把它發揚光大。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端午節真是一個古老而又神秘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下面,告訴你們我家是怎麼過端午節的吧。

  到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是經過2000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五月初五作為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為屈原就是在那天跳下汩羅江自殺的。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人們划著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為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他們就把竹筒裡的米撒在水裡。他們認為魚兒吃飽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後來這種活動不斷演化,到現在就成粽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一種風俗。

  今年的端午,我們家掛上艾葉,包好粽子。等待端午節的到來,啊!終於到端午啦!我們家端上一盤盤好菜,把粽子端出來。下面要做什麼呢?當然是開吃啦!你一個,我一個……大家吃的不亦樂乎。

  我家的端午節就是這樣的,你家的呢?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快要到來。

  每到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我們一家人也在包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最漂亮,有的像一個個包袱,有的像一個個秤砣。粽子裡夾著甜甜的棗子,那清香使我饞涎欲滴。粽子一好,我就迫不及待地大口大口地吃起來,只吃得胃子提抗議才住口,真是大飽口福啊!我最喜歡看賽龍舟,幾十個水手都拿著槳,奮力地划著,擂鼓的水手,用力地敲著鼓。“加油,加油!”拉拉隊發出雷鳴般的吶喊聲、助威聲。我也會扯起嗓子為選手吶喊助威。

  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為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吃粽子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除能吃上香噴噴粽子,看到激烈的賽龍舟比賽,每個人都要用艾葉洗澡,每個小孩都要繫上扣手線。我期盼著端午節快點到來。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人們要包粽子、編五彩繩、做香包、賽龍舟還有插艾草等。我計劃著今年一定要過一個有意義的端午節。

  首先我也要學著包粽子。媽媽知道我的想法很高興,她拿來了粽葉。讓我把米和棗放在粽葉上,抱起來。再用繩子捆起來。雖然我一直沒成功,但我吃了好幾個,也是極大的滿足。

  我又跟著姥姥學編五彩繩。先是把五種不同顏色的繩子編成麻花辮,然後繫緊。姥姥給我戴在手上說:這樣就可以防止毒蟲咬了。我雖然不信,可還是很開心。姥姥還教我做了香包:把艾草裝到姥姥事先準備好的小布兜裡,然後縫合,一個充滿艾草香的香包就做好了。看的我連連稱奇,姥姥真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

  做完了這一切,我很滿足,能在這樣的傳統節日裡做有關節日習俗的事情,不僅能感受節日的氣氛,還能讓我加深對傳統節日的瞭解。更因為能夠和家人在一起度過,使我非常的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包粽子,我們家也忙了起來。

  你瞧,媽媽到商店買了幾斤糯米,把糯米掏洗乾淨,放進一個盆子裡,把蘑菇、花生、三層肉……放進去,攪拌均勻後,把準備好的筍葉捲成一個圓錐形,把攪拌好的材料放進去,快要滿的時候把一片筍葉往下一折,再用繩子捆起來,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說:“媽媽,您快教我包粽子吧!”媽媽說:“以後才教你吧,現在你還小,包粽子挺難的。”

  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一個、兩個、三個……粽子全部包好了,媽媽用大火煮起粽子來。煮了半天,才把一盤香噴噴的粽子端上來,我拿了一個,把繩子解開,咬了一口,啊,真好吃!

  我奇怪地問:“媽媽,為什麼今天要吃粽子?”媽媽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屍體,便投粽子給魚兒們吃。”啊,這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端午節爸爸媽媽說我們出去吃飯吧,我說好啊,於是我們就去了麗豐,到了那裡排了好多的人,我們還要排隊拿號碼牌等吃飯,媽媽就去拿了號碼牌,我們就在那裡坐著等。

  後來看到別人都拿了選單在 那裡先點菜,媽媽就說讓我去跟阿姨要個選單過來,一開始有點不好意思,不過媽媽的任務又得完成,然後我就去問阿姨要了,我走到臺前說:阿姨,可以給我一張選單嗎?阿姨就笑著給了我一張選單。有了選單但是沒有筆怎麼辦?媽媽又讓我去拿筆,我就跑去拿,找了半天沒有筆,都被別人拿去用了,怎麼辦呢?後來我突然看到另一家等候區有筆,我就跑去借來用了,用完了又還回去了。媽媽還誇了我真棒!我很開心!現在出去媽媽都會給我佈置一些任務讓我來完成,我也會高興的把她完成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臨到了。我和家人曾到許多不同的地方去慶祝端午節,也做了許多令人難忘及有趣的事。

  當天早上,我和家人到海灘又玩。途中,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風景。五顏六色的植物加上蔚藍的天空,美麗極了!四十分鐘後,我們便到達海灘了。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換上泳衣,衝向那藍藍的大海。我們在清澈的海水裡玩的樂不可支。半小時後,我和妹妹上岸享用美味的粽子。

  接著,我們便帶著妹妹到商場參加端午節繪畫比賽。每位參賽者都帶了各自的畫具參加比賽。不久,繪畫比賽便開始了。妹妹全神貫注地在圖畫紙上繪畫,務求把圖畫完成。一小時後,繪畫比賽成績被揭曉了。妹妹在比賽中得了亞軍,我們全家人都以她為榮。

  晚上,爸爸帶我們一家人到海鮮餐廳享用新鮮的海鮮。那家餐廳的服務生彬彬有禮,價錢公道,讓我們留下好印象。爸爸讚道:這海鮮真美味啊!我們一家人都吃的津津有味。

  我希望明年的端午節都可以和家人一起快樂地度過。

  端午節的作文 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支歌,我就想起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又稱重五,在我的家鄉,許多端午節風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一到中午,我們就可以大飽口福了。餐桌上都要放上“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看了就讓人流口水。

  每到端午節,家長都要在孩子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那時候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都撒上雄黃水,可以殺死毒蟲。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度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我期望著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 篇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小兔問媽媽:“為什麼過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呢?”兔媽媽說:“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小兔問:“南方和北方是怎樣過端午節呢?”兔媽媽答道:“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是為了辟邪。”小兔又問:“那麼端午節流行在哪些民族呢?”“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兔媽媽回答道。“端午節有兒歌嗎?有又是怎麼唱的呢?”小兔又問。“當然有啦”兔媽媽說完就唱了起來。“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今天小兔問了特別多的問題,她也特別高興,也增加了好多知識。

  端午節的作文 篇12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小蘭和奶奶一起去院子裡包粽子。

  小蘭搬來了兩張凳子,又和奶奶一起把包粽子的材料拿了出來。奶奶坐下,把一桶泡好的糯米放在身前,又將洗好的粽葉放在腳邊,就忙開了。小蘭搖著扇子說:“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說:“那你可要看仔細嘍!”只見她把兩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捲成圓錐形,往裡面舀了一勺糯米,壓壓平,再用餘下的粽葉把口封住,最後用繩子綁緊。一個金字塔形狀的粽子就包好了。而小蘭呢,早就扔了扇子,脫了鞋子,盤著腿,雙手支著頭,目不轉睛地盯著奶奶的手。奶奶提著粽子笑著問道:“學會了嗎?”“會了,會了。”小蘭連聲說。她們一起報了喝多粽子,一邊的小狗“汪汪汪”直叫,好像在說:“我也想吃呀!”

  包粽子可真有趣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13

  今天是端午節,我到外婆家去過節。

  中午,大家正在高高興興地吃飯,突然,爸爸問我和哥哥:“今天是什麼節?”我們倆異口同聲地回答:“端午節!”爸爸又問:“端午節為了紀念誰?”我們又爭先恐後地回答:“屈原!”爸爸說:“對了,端午節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又叫詩人節。那麼端午節還有什麼習俗呢?粽子又代表什麼呢?”我說:“端午節還有賽龍舟、掛艾草的習俗。粽子外面是糯米,白白的,表示屈原是一個清清白白的人;裡面的紅棗、蜜棗表示屈原有一顆愛國的心。”爸爸問哥哥,那為什麼要掛艾草呢?”哥哥左思右想,說:“掛艾草是為了驅趕蚊蟲的。”爸爸笑著說:“對了,端午節又叫衛生防疫節,你們倆說的都很對,獎勵你們每人一個粽子!”

  哈哈,這次端午節可真有趣!

  端午節的作文 篇14

  你們知道五月初五端午節是紀念誰嗎?有人說:”是為了紀念投泊羅江的屈原。“也有人說:”明明是為了紀念伍子胥嘛!“我卻認為應該是源於紀念才女曹娥,也就是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曹娥的父親溺於江中,數是不見屍體,那時曹娥才十四歲,白天、黑夜都在江邊哭泣。過了十七天,也就是端午節,也投江了,五天之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

  端午節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說是為了辟邪, 我看還不如說是為了漂亮,香囊內有硃砂、雄黃

  香藥,外面包上絲布,清香四溢,玲瓏可愛。

  有一句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都用艾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從形、虎形;或製成花環、佩飾,婦人們爭相佩戴這美麗芬芳的花環和佩飾。

  總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端午節的作文 篇1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準備一盆水,水裡面泡上艾葉,然後,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說這樣可以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後,心裡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著以後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後,老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起煮,煮熟後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嚐嚐,營養又美味。

  最後,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起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裡三層外三層。紅色的訊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起衝鋒陷陣,你追我趕。龍舟健兒們高喊著整齊的口號,大家的心情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為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著。比賽持續了很久,終於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的端午節!真希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 篇16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在六橫,這裡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節日。

  端午節當然少不了吃粽子。有的人家自己做,而有的人呢就去大街上買。自己做的是用糯米、粽葉、葦草包成的,有的還會在裡面加調料。

  除了吃粽子,灑雄黃酒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習俗。長輩們用手碰一種黃色的液體,在孩子們的手上、耳朵邊、額頭上抹,一問才知道這是雄黃酒。外婆跟我說:雄黃酒是專門用來驅蟲的。夏天,會有一些蚊子、蒼蠅飛進家裡,撒了這種酒,就可以避免蟲子的叮咬。雖然雄黃酒的味道很刺鼻,但畢竟這是我們家鄉的習俗,也可以保護自己,所以每到端午節,我們就會抹上這雄黃酒。

  我們家鄉的習俗還有很多,也有一些很獨特的。這些習俗我們要好好地把它們傳承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 篇17

  端午節那天按習俗,我和媽媽一起包種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米,雞蛋,肉,粽葉。先用粽葉折成碗似的,再把米倒一勺進去,然後再把其它的配料放進去,粽子包好了,我和媽媽把粽子放進爐子裡煮20分鐘,叮‘’粽子煮熟了,那粽子香噴噴的,我和媽媽把粽子從廚房裡拿出來,與一家人一起吃。

  我們一家人迫不及待地拿著甜滋滋的粽子品嚐。爸爸吃了一口說:啊!你們包的粽子太好吃了!

  我們吃完粽子,來到河邊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賽。

  來到河邊就看見了幾條短船,上面坐著十個人,一個人在敲鑼,另外的九個人是划船的,啪一聲響了,賽龍舟開始了,只見4號船遙遙領先了,獲得了冠軍。

  現在輪到長船比賽了,船頭是一個龍頭,上面有許多花和照片,真是多姿多彩呀!

  河邊的觀眾在為冠軍的船而高呼,有的觀眾用照相機和手機拍錄影。

  龍舟賽在人們的歡呼中結束,一年一度的龍舟比賽就到此結束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18

  在家鄉,人們通常把端午節稱為“五月節”。每到端午節那天,此時家鄉最熱鬧的就就是北大橋了,從端午節頭一天晚上開始到端午節當天晚上十點多都就是人。端午節那天,我們大家都會早早的起床,然後就去北大橋玩,從早上三點多出門到下午五點多才回家。

  端午節,給我的印象除了吃就就是玩。吃粽子就是必須的,端午節那幾天,在大街上都就是推著車買粽子的。插艾草,老人們都會去採或者就是買一把艾草,用艾草穿上葫蘆掛在門上,至於為什麼,我也不明白。吃雞蛋,也就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一項。我們這兒看不到賽龍舟的,也就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端午節,我最喜歡買五彩繩系在手脖上,此時好幾個月都不會拿下來。

  不同地方端午節的習俗也就不一樣。端午節就是一個神聖的節日,此時也就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所有地方的端午節的目的都就是為了紀念屈原。

  每年最期盼的節日除了春節就就是端午節了。我喜歡端午節,更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19

  這天就是端午節,我們一家三口坐在一齊吃粽子,餐桌上擺著肉菜粽子。我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談論著屈原的故事。爸爸說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歷史上,此時屈原就是楚國朝廷的還原,就是忠臣。但就是他卻受到了朝廷中的奸臣的陷害,沒辦法為國家效勞。為了證明自己的忠心,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情,屈原跳進大江中,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愛國之情,楚國老百姓害怕江中的魚吃屈原,就包了許多粽子,以此來堵住魚的嘴,此時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了。但就是,這已經晚了。老百姓都很後悔冤枉屈原。所以,每到端午節時,人們就用吃粽子的方式來紀念屈原。

  這天我吃粽子,也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就是個好人,就是個忠臣,就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年年都要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端午節的作文 篇20

  五月二十八號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以前,過端午的時侯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可是現在粽子一般都是買的,很少自己包粽子。

  今年,過端午我以為只能和爸爸過,因為媽媽上班了。可是,媽媽臨時放了一個假,而且,媽媽還請我的好朋友一家到我們家來過節,我特別興奮。

  吃過中飯,好朋友就來了,我們玩了起來,越玩越開心,越玩越起勁,越玩越想玩。不知不覺中,我聽見了媽媽叫:“吃飯了!你是家裡的小主人!快點帶個 頭吧!”可是,我卻藏了起來,媽媽有叫,“你是小主人,你快帶你的小夥伴洗手吃飯吧!”媽媽連喊三次,我才來吃飯,沒想到,今天的晚飯這麼豐富,有魚、有 蛋、有排骨、有雞翅……媽媽說:“端午節每個人都要吃蛋。這是老家的習俗。”我和好朋友不一會兒就吃飽了,跑到一邊去玩了。而桌上的人還在有說有笑的喝 酒。

  轉眼間,到了九點,好朋友就回家了,走之前,我對他說:“下次有空再來玩,隨時歡迎你們到我們家來玩。”

  端午節的作文 篇21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後,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 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划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摺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後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2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為了撈救屈原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300字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300字。把粽子投進江裡,是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往江裡投粽子漸漸變成了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和“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黃酒。

  啊,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23

  又是一年粽葉飄香,端午節就要到來了,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世間處處盈滿了喜悅的氣氛。

  今天,老師給我們發了材料:桃木球、香包袋、艾草、流蘇、針、線、橡皮筋,我感到很興奮,就迫不及待地把袋子開啟,取出材料。心裡想到:不就是一個荷包嗎?有什麼難做的,簡單!老師仔細地給我們講解,可是做了起來就笨手笨腳地,原來這麼難做,聽好了步驟,首先穿針,把線打上結。我真應該配個老花鏡了,認針就用了十分鐘,終於開始縫了,縫了幾次,有點暈頭轉向了,到最後,居然什麼也沒做成,原來做個荷包這麼難呀。想想媽媽每年親手給我做的香包,用了那麼多的心血,真應該更加珍惜。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如:系五彩繩、吃粽子……我還是最喜歡吃粽子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24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如:中秋節、端午節、元宵節……今天,我懷著快樂的心情,來做端午節香包。

  制香包的材料有桃木球、香包袋、艾草、皮繩、流蘇、針、線。準備開始做了,先把桃木球穿進皮繩裡,把香包袋用針線縫好,記住要留一個口,要不然艾草就不能裝在香包袋裡了。可艾草裝進去以後,把皮繩穿進桃木球,放進香包袋裡一起縫,最後把流蘇掛在皮繩的上面一個小香包就完成了。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薄荷味,香香的很好聞,又香又清涼,怪不得叫香包。

  以前我總以為香包都是非常容易做出來的。今天,我知道了每一件東西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來的,這個香包我一定要送給媽媽,因為以前,都是媽媽給我做,現在我要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5

  每到端午節,媽媽都帶我去買香包,今天聽說可以親手製做一個香包,我十分的期待。

  我在拿到材料時,心裡想: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香包嘛,有什麼困難。當開始製作時,才發現困難重重。先拿出皮帶和桃木球給他們用一個結系在一起。在拿出製做香包的布,揹著縫在一起,但要留一個口放艾草。把縫好的布翻過來放進艾草。把口用針縫起來,再把桃木球和流蘇縫好。縫流蘇時,我卻怎麼也弄不上去,左思右想,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想出辦法縫上了,就這樣一個可愛香包就做成了。

  我想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因為每次端午節我都帶上了美麗的香包,她卻沒有,我想讓她也感受端午節的快樂。

  這個端午節,不光是我快樂,家人們也都很快樂,荷包的香氣和團圓的氣息將會飄的很遠、很遠……

  端午節的作文 篇26

  陰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每到端午節,我們都會遲到香噴噴的粽子,帶上小巧玲瓏的香包,我特別喜歡媽媽縫的香包,可是媽媽卻總說:“縫香包太麻煩了,還是去買一個吧!”今天,作文老師要帶我們一起做香包。

  我的心情非常興奮,老師給我們每一個人發了一個小布袋、一包艾草、線、一根根針、一個小皮繩、一個圓圓的桃木求和一個流蘇。首先把桃木球穿到小皮繩上面,再把小皮繩打一個結。做完這一步時我心想:這也太簡單了吧!第二步把線穿進針眼裡,然後把兩頭的線對摺在一起,最後打個結就好了。第三步就要縫布袋了,老師說這是最難的一步!我心想前兩步都很順利的通過了,還怕第三步?我先抓住一個邊縫了起來,呀!縫錯了,只好重新再縫,左縫右縫終於縫好了,心想:這可真難呀!我把布袋翻了過來,剛要裝上艾草,就下課了。雖然我做的很醜,但是畢竟是我自己做的呀!我還是很開心。

  端午節的.作文 篇27

  每縫端午節,媽媽都會給我做香包。小巧玲瓏的香包多漂亮啊!我從未嘗試過自己製作香包,今天作文課,老師帶我們一起做香包。

  一開始,我心情既興奮,又激動,心想:香包多好做呀,我一定是做得最好的!老師先發給我們一個小袋子,裡面裝著材料。首先,把小皮繩串在桃木球上,之所以用到桃木球,是因為有辟邪的作用。穿好以後在下面繫個結,這就是香包上面的小帶。接著,拿出針線,把線穿進去,在下面繫個結,就可以縫了。你以為真的這麼簡單嗎?不,在家裡從不做針線活的我,根本什麼都不會。可我的同桌會做,對她來說,這就是一個做起來得心應手的小玩具,我只好求助她。縫的時候比之前更難了,我不是縫錯了,就是打結了,實在是太難了!好在我耐心地嘗試著。

  雖然最後沒有做完,但是老師把後面的都教給了我們,回家繼續做。很開心有這樣一次體驗,我一定要多多提高我的動手能力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8

  端午節到了,“節分端午誰自信,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是凝聚了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節日,深邃而又悠久,每當這時孩子們會在手臂繫上五彩線,帶上漂亮的香包。老師要帶我們做香包,我非常高興,這是我第一次做香包,非常的緊張。

  老師給了我們一個小口袋。裡面有要用到的材料,我看了一下,裡面有一袋艾草、皮繩、桃木球、布、流蘇。首先,先把布拿出來,接著用線把布的兩個口縫起來,然後把皮繩和桃木球穿到一起,把艾草放在布里,最後再把穿好的桃木球放在布里,把口縫上。再把流蘇系在底下,就成功了。不過,我做了好多次也沒做上,心想我一定要做成功,做了好大一會功夫,終於還是我做成功了。

  這就是端午節的香包,濃濃的香氣在這天一直飄蕩。

  端午節的作文 篇29

  每到端午節,媽媽就會親手做一個香包給我,這次,我要親手做一個香包送給我最愛的人——媽媽。

  媽媽買來材料時,心想:不就是一個香包嘛,一定沒有什麼困難。一定要做一個最漂亮的香包送給媽媽。我拿到了做香包的材料,開啟一看裡面有艾草、流蘇、桃木球、皮繩,才知道做香包有多難。我去求助媽媽,媽媽告訴我:“先要把皮繩穿進桃木球中心的洞裡,再繫上一個扣,再把線穿進針眼裡,縫在布上,記住要留一邊裝艾草。最後,把布翻過來,裝進艾草,再縫好,把裝飾縫上,一個漂亮的香包就大功告成了。”我照著媽媽的指示做,縫線時總是縫不好,經過我不懈努力,終於做好了。

  香包中蘊含著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和我對媽媽的愛製成的。

  端午節的作文 篇30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有包粽子的習俗,外婆就和我一起包粽子,我有左手拿著粽葉,右手往粽葉裡舀一勺勺糯米和五花肉,學著外婆的樣子,一邊包一邊想:包粽子不是很簡單,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包粽子很難呢?可是粽子裡的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一會往東,一會往西跑。外婆笑了笑說:“裡面的糯米放的太多了。”外婆接過粽子,搗騰了一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樣子包好了一個,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比誰都吃的香。

  吃完午飯,我來到南湖邊看龍舟。隱隱聽到一陣鑼鼓聲,龍舟出現了,十幾條龍舟同時加速,猶如一支支飛劍,向前飛奔而去,有的龍舟像在奔跑,有的龍舟像在吼叫,還有的龍舟像在各自回首遙望。那真是龍騰達海,壯觀極了。

  這就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讓人久久不能忘記。

  端午節的作文 篇31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早上吃粽子,還可以看龍舟比賽。

  早上一起床,我就看到了餐桌上的美食,有粽子、雞蛋、鹹鴨蛋、大鵝蛋,都是我喜歡吃的。當然最吸引我的是粽子,那翠綠的葉子包成三角形,像一塊碧玉。解開粽子外面的細繩,再撥開翠綠的葉子,一股濃濃的清香撲鼻而來,輕輕的咬一口,真甜真好吃!

  我們一家一邊吃著好吃的粽子,一邊看電視上龍舟比賽。準備——砰地一聲,所有準備比賽的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衝了出去,船上的隊員跟著鼓點吶喊著,熱血沸騰,激動人心!岸上的隊員也跟著跑,都在拼全力給自己的隊員吶喊助威,加油聲此起彼伏。

  啊啊啊,贏了!一隻龍舟以最快的速度衝到了終點,歡呼聲不絕於耳,我也高興的跳起來,也為他們高興。愉快的早餐結束了,出門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吧!

  每一個傳統節日都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我們繼續延承下去。

  端午節的作文 篇32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今天在家裡包粽子。

  我們先準備材料。材料分別是糯米、粽葉,還有豬肉。因為我喜歡吃肉粽子,所以我們就準備了一些豬肉。

  我們先把粽葉握成像鑽頭一樣的形狀。然後往裡邊一點一點的放糯米,再用繩子紮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等粽子煮熟的時候,把粽葉剝開,一個白白胖胖的粽子就會出現。接下來我們做肉粽。我們像剛才一樣,先把粽葉握成鑽頭一樣的,再把糯米一點一點放進去,再放幾顆肉,最後用繩子紮緊就好了。

  有一個粽子我扎得特別緊,也放到鍋裡煮了。過不了幾分鐘,就有一個巨大響聲。我走過去一看呀,原來是粽子像炸彈一樣炸開了啊!那個炸開的粽子就是我包得特別緊的粽子呀!

  大家聽見了都跑過來,紛紛大笑。我連忙說道:“我只是想看看扎的緊會怎麼樣?以後我不會再這樣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3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來說說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五月初五,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米飯投進江中,讓魚蝦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不光是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的人們也過端午節,也非常敬佩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 篇34

  端午節,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但是我所過的端午節一定與你們有不同之處,讓我來為你們講一講吧!

  上午,我和媽媽擠進菜市場買回了艾草,插在門縫裡,放在窗戶上,立在院子前、大門前。全小區的人都買了,放眼望去,就像一條條綠色的絲巾正隨風搖擺呢,那艾草能驅蚊除蟲、驅災辟邪,發出一陣陣清香,使人們沉浸在奇特的香味之中。

  正午,大人會給孩子繫上五色繩,有的叫長命繩,辟邪繩和快樂繩。據說,穿上這種繩子可以強身健體、長命百歲呢!

  到了兩點鐘左右,家家戶戶開始洗澡了,這洗澡水很特別,是由十多種草熬成,說是用這種水洗過後,身上就不會長東西了。

  要吃晚飯了,哇好豐盛的菜啊!不僅有白菜,還有雞鴨魚肉蝦,魚代表以後會年年有餘,雞、鴨寓意著來年家畜興旺等等。

  這個端午節別具特色,令人難忘。

  端午節的作文 篇35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包粽子,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

  這天一大早,我和媽媽就去菜市買包粽子的食材:瘦肉、糯米、稻草,新鮮的粽葉,剝了殼的幹板栗。回到家,我們迫不及待地把幹板栗和綠豆放到水裡洗乾淨,再分別把它們和瘦肉撈在一起,接著放一點鹽、味精、醬油,拌勻,餡就做好了。接著進入正題——包粽子嘍!先把竹葉捲成圓錐狀再放一點糯米,中間放餡,再放入糯米,然後將粽葉包好,最後用稻草綁住,就做成了一個三角粽。我越包越帶勁,還給自己包了一個心形的粽子,我為自己的創新暗暗得意。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裡,大概煮兩個鐘頭,新鮮美味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三角粽還可以做很多種口味的,如:豆沙餡的、香菇排骨餡的……也有什麼餡都不放的,煮熟了蘸著蜂蜜或白糖吃也別有一番風味。

  據說端午節包三角粽是為了紀念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但我不贊成他為了愛國而自殺,因為生命永遠是最寶貴的,活著可以為國家做更多有益的事情。

  端午節的作文 篇36

  今日是端午節,大家明白端午節的來歷嗎?!不明白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我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訊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划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裡餵魚,期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還有許多趣味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一樣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37

  端午,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古至今深受人們喜愛。

  古代流傳著屈原投江”的故事。屈原一個詩人,正遙望著城門內發生的悲劇。屈原一邊想著自己的國家危在旦夕,一邊看著受苦難的百姓,自己不願作奴隸,便寫下絕筆,跳入了江中

  小時候,最喜歡的節日便是端午。一邊吃著黏黏甜甜的粽子,一邊拿著太奶縫的香包,和夥伴們比誰的好看。都是我的最好,於是,我便有了深刻的印象。

  可這麼美好的記憶,卻逐漸被抹去。當初,為了上學,不得不離開太奶。四年級時,鄉下傳出噩耗太奶去世了。我痛哭流涕,可面對自己的前途,我只好放下它,繼續學習,可對太奶的思念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沒想到今天老師教我們縫香包,我笨手笨腳,縫了個香球”。可它發出的香味,讓我依稀地想到了自己的太奶,想到了太奶手靈巧極了,想到了小夥伴們羨慕的目光。

  我默默留下了眼淚。香包,不僅發出了令人清醒的香氣,還延綿了我的記憶。

  端午節的作文 篇38

  濃情端午,做荷包,吃粽子,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說實話,我並不怎麼喜歡吃粽子,至於荷包嘛,那些針線活我也不喜歡做。

  但是在作文課上,老師組織了活動課,做荷包,有針線、艾草、流蘇和漂亮的布。還好家裡母親會教我如何穿針引線,如何縫補衣服。所以做起來還不算彆扭。

  荷包做好後,我嫌棄的看了它一眼,沒辦法,自己做的嘛,還是把它放進書包裡。

  路過麵包店,看到店裡有賣粽子的,孩子們都搶先購買。孩子們身上都帶著一個小荷包,散發著艾草的味道。好濃的端午情喲!

  回到家中,看見餐桌上熱氣騰騰的粽子,又看見坐在餐桌旁的家人。父母,祖母都來了。坐下來,吃起了粽子。

  此時,窗外的天空中飄過朵朵白雲,是那麼的祥和,我第一次覺得粽子這麼好吃。

  端午節的作文 篇39

  提到端午節,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粽子。但是端午節還有一個習俗就是制香包。

  今天,小時老師帶領我們做香包。做香包的材料有一塊布,一些艾草、一條流蘇、一根針和一些線。先把布反過來對摺,然後把左右兩條縫好,從另一個口把布給反過來。再把艾草放進去,把流蘇放在邊緣給縫上,牛皮線穿過桃木球縫在另一頭,這樣香包就做好。

  說起香包我想起了之前的事情,之前我一直認為有好運氣。所以就讓媽媽為我縫一個香包,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什麼人情世故。媽媽縫不好,我就不去上幼兒園。於是,媽媽精心選了艾草,不香不行,太香太引人注目,小心翼翼為我縫製了香包。

  今天,這個香包,我要送給媽媽,感謝她昨天對我的愛,明天我將給媽媽更多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