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寫粽子的作文九篇

寫粽子的作文

寫粽子的作文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粽子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寫粽子的作文 篇1

  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老師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端午節的習俗,就準備組織包粽子實踐活動。老師請來了幾位爺爺奶奶、阿姨等家長來教我們包粽子。

  我們分成了八個小組,每六人一組,那些爺爺奶奶、阿姨們在食堂裡早已準備好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兩個盆子,一個裝著煮好的蘆葦葉,另一個裝著糯米、花生和紅棗,它們混合在一起好像是沙漠中一顆顆發亮的紅寶石。我們一進食堂分分圍到指定的“老師”身邊,都仰著頭認真地聽“老師”講解包粽子的方法。

  我們小組的“老師”是一位奶奶,奶奶一邊做一邊講解,同學們的眼睛每一個都直直頂著奶奶的動作,她拿起三片蘆葦葉,均勻分開並一片壓著一片,然後拿起剪刀剪去蘆葦葉的兩端,特別在剪蘆葦葉頭那端時,因成大約三十度角。之後,中指和食指要成剪刀形,夾在蘆葦葉頭那端向內捲起,就像一頂尖尖的“小帽子”。我們學著老師的樣子,第一步很簡單,第二步卷就有點難度了,我捲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要麼尖的地方有一個大“洞‘,要麼”小帽子“太小了,連餡都裝不了多少,怎麼辦呢?我心裡想著。忽然聽見旁邊的蔡文傑興奮地喊了出來:”我會捲了“。

  還高高地舉在手裡,非常的漂亮。接著又有好幾位同學也說會捲了,我心裡可急了,我認真地看著”老師“到底怎麼做的呢?自己又試了幾遍,終於成功了,於是我在”小帽子“裡灌上一點米,在米的上面放上一顆大大的紅棗,再蓋上點米和”小帽子“口平齊,學著”老師“的樣子用蘆葦葉剩餘部分繞過來,將口封住,再用一片蘆葦葉將口封堅固,最後用細繩將粽子捆住,不能鬆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接下來又包了一個、兩個、三個……雖然這次自己包的粽子沒有像”老師“包的那樣精緻好看,但我心裡很開心,因為我又學會了一樣本領,以後每逢端午節就能夠自己包粽子了。

寫粽子的作文 篇2

  今天上午,我和範奕均一起在家裡學包粽子,之前的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的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好料的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後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後已經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的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的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

  我的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著我的手輕輕的包粽子媽媽說“好了”,現在我該看一看範奕均包的粽子了,哈!

  她包的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後要多練習包粽子,你會包粽子嗎?

寫粽子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節,我準備親身體驗一下包粽子。

  奶奶在旁邊為我指導迷津,她先叫我打米,然後把米洗得潔白無暇,然後將米放在清澈見底的水中泡漲,等到幾個時辰後將米撈起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正在我望眼欲穿際,爺爺終於從街上回來了,揹簍裡裝著來一大串竹葉。我興高采烈地說:“準備好了,開始包粽子啦!”只見,奶奶將竹葉捲成了一個三角筒,然後把糯米放進去,接著蓋好葉子,用棉線纏好。一個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看奶奶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我也覺著奶奶的樣子包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是,奶奶誇我包得有模有樣,聽到這話,我得意洋洋。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一直問媽媽煮了多久,還要煮多久。終於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繩子解開,狼吞虎嚥地吃起來,我一連吃了三個,把肚子撐得圓鼓鼓的。其中有一個還是我自己包的呢!心裡有說不出的連吃了三個,把肚子撐得圓鼓鼓的。其中有一個還是我自己包的呢!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美滋滋的。我還給這些粽子取了好聽的名字——“豹紋粽子”。因為外面的竹葉有黑色的斑點,太像豹紋了。

  怎麼樣,有意思吧!你也試試。

寫粽子的作文 篇4

  時光匆匆,端午節說到就到了,今年我們有機會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包粽子,真幸運呀!

  我們來到食堂,每個人都按耐不住激動和好奇。有的人說:“怎麼辦,我不會做粽子,我只會吃粽子呀?”有的人說:“包粽子很複雜的喲!”

  我們先看著指導員奶奶從籃子裡拿出兩片葉子,右手拿著粽葉的頭,左手拿著粽葉的中間部分,左手和右手靈活地一配合,粽葉底下霎時間變得尖尖的,然後她微笑著指導我們:“粽子的角一定要尖,不然的話就會從裡面漏米。”說罷,一隻手就緊握粽子的.角,另一隻手拿起勺子往粽葉裡舀米,等到粽葉被裝到一半時,再放下一枚紅棗,再繼續舀滿米。之後把粽葉剩餘的部分裹在米上面,最後,再用繩子綁在上面。這樣一個粽子就完工了!

  我拿起粽子看了看,感覺做粽子沒有什麼難處,可一開始做,我就被難住了;我拿起粽葉開始卷,可粽葉彷彿存心和我作對一樣,就是卷不出我想要的效果。這時奶奶拍了拍我的肩對我說:“不要急,慢慢來,肯定能成功的!”我靜下心來,慢慢地回顧奶奶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包了起來。果然,靜下心的我馬上就卷好了粽葉;一會兒,我的傑作終於完成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得保持冷靜,冷靜才能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寫粽子的作文 篇5

  今天一大早,媽媽就從冰箱裡拿出粽葉以及糯米、蜜棗、臘肉,準備包一些粽子,為日漸臨近端午節做準備。

  媽媽首先將粽葉洗乾淨,並將其分成每兩個一組後,放進一個大鍋裡煮了一會兒,我不解,媽媽笑著回答道:“把粽葉煮一煮,不僅可以給粽葉消毒,還可以讓粽葉更具有韌性,一會兒包糯米時候才更好包。”我認真點了點頭。接下來,媽媽又將糯米放進電飯煲裡燙煮一下,不一會兒,媽媽就揭開電飯煲蓋子,用筷子在糯米上捅了幾下,並翻看了下糯米再蓋上蓋子,這樣反覆了幾次後,就將糯米盛了出來。看到我站在旁邊,媽媽好像看出了我心思,慢條斯理解釋說:“因為糯米比大米粘性大,燙煮一下,可以讓糯米吃起來更香糯,但燙煮時間不能長,一小會兒就行。”聽到這些,我心中不禁感嘆:“原來包粽子還有這麼多講究。”隨後,媽媽又找來幾條長長繩子就準備開始包粽子了。

  粽子賣相好壞還要看這最後一步包功夫。如果十分熟練人,包出來粽子應該是稜角分明,不滴不漏。於是,我搬著小凳子坐在了媽媽身邊看。只見媽媽從盆子裡拿出兩片粽葉,並列疊在一起,一隻手稍向下握住粽葉底部,另一隻手則捏著中間靠上一點,而後兩隻手同時相對一卷,捲成了一個圓錐形,像是漏斗樣,握緊後,再將糯米塞進“粽葉漏斗”裡壓緊,中間還放入了蜜棗或者臘肉。最後將粽葉剩餘部分折下蓋在糯米上,用白色粗線將粽口繞圈紮緊,就這樣,一個完美粽子就包好了。媽媽還邊包邊告訴我:“放糯米或其他東西時,不能放得太滿,不然封口就會很困難。在封口時,可以在糯米上撒點水,這樣能使粽子包更加緊實,不容易露餡兒。”

  我呢,最喜歡吃是白粽子,就是純糯米,裡面不加入任何其他東西,煮熟後,沾著白糖吃,又香又甜,又軟又黏,真是人間極品美味。於是,我按著媽媽告訴我方法,自己學著包了幾個白粽子,雖然樣子有點歪七扭八,但我心裡還是滿開心!

  今年端午,我學到了怎樣包粽子,也品嚐到了自己勞動果實。在聞到粽葉芬芳同時,更體會到自己勞動後香甜。

寫粽子的作文 篇6

  一天,我放學回家,看見媽媽正在包餃子,我覺得很好奇,就請求媽媽教我包餃子,媽媽爽快的答應了。

  首先,我拿了一個小麵糰,學著媽媽的樣子,用手把它壓平,接著用擀麵杖趕起來,呵呵,怎麼趕,也不能像媽媽那樣順手,費了好大勁,終於趕薄了。我用勺子盛了一勺餃子餡,放在麵皮上,接著,用手將麵皮對抵,學著媽媽的樣子,左捏捏,右捏捏,可是捏了這邊,那邊露餡,捏了那邊,這邊露餡,弄得我是滿手都是油,天哪!怎麼也捏不好,費了好長時間,也沒有包好。

  我不由得著急起來,手都有些酸了。看著我的樣子,爸爸走過來,不禁的大笑起來。我有些洩氣。媽媽說:“來,寶貝我教你!”於是媽媽耐心地教起我來。我仔細的看著媽媽的手,看她怎麼拿麵皮,怎麼放餡子,怎麼捏邊,接著怎麼換手。

  我看得很認真,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否則,還會包不好。終於,心裡有底了,於是我重新拿起麵皮,慢慢的包起來。不一會我的第一個“作品”出手成功了,雖然什麼都不像,也沒有媽媽包的那樣飽滿好看,但是,不管怎樣它也是我的成績啊,我依然很高興。

  我似乎有了信心,於是又包了第二個。果然,比第一個好多了,當然還是不能與媽媽的相比。但是我會繼續努力,我相信一定會包的和媽媽包的一樣好看。

  餃子包好了,爸爸去燒水,準備下鍋了。爸爸說“今天我們都嚐嚐,女兒包的餃子,好不好吃?”

  水燒開了,一個個餃子像一隻只大白鵝,撲楞楞地飛入了鍋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不一會,餃子和水一起發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接著加水再煮,連續加三次水,餃子就可以出鍋了。

  爸爸媽媽都在吃我包的餃子,還直誇我包的好吃呢,我知道,我包的並不好,他們只是在鼓勵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最好。

  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比吃買的餃子開心多了。透過這次包餃子,我終於明白了一句話的真正含義“只要肯用功,鐵杵磨成針”。

寫粽子的作文 篇7

  暑假裡,有一天和媽媽逛商場,忽然看到商場裡有熱騰騰的粽子,就突發奇想,纏著媽媽要包粽子,媽媽實在拗不過我,就買了一些粽葉,糯米,大棗……

  回到家,媽媽首先給我講了吃粽子的習俗,我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被趕出國界,當他得知自己的國家被毀掉了,心情悲憤交加,一氣之下投江自盡。為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就往水裡扔糯米糰,久而久之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

  於是我們開始包粽子,沒想到媽媽可是包粽子的一流高手,只見媽媽把浸泡好的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就把葦葉變成了漏斗形,再倒上米,把三四個棗填在米里,再撒上一層米,把蓋蓋上,三纏兩繞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弄得我眼花繚亂,我驚羨不已。我不甘心,於是決定自己也包一個大粽子。

  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葦葉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後一折,再一擰,也成了一個漏斗,我不禁暗暗得意,覺得自己有包粽子的天賦,沒想到自己沒注意,漏斗下面有一個洞,往裡裝米時,“譁”米全從下面的洞裡漏了出來。媽媽笑著說:“真是一個大漏斗啊!”

  我不甘心,做不好,再來。我再一次把葦葉折成漏斗形,。“呀”!不行,下面是不漏了,可上面連一棵棗也放不進去了。這回我仔仔細細認認真真,終於把葦葉做成了一個讓人滿意的漏斗形了,接下來我往漏斗裡放米,再把棗填進去,又撒上一層米,,該蓋蓋了,我把蓋子往前一繃,這次挺順利的,可蓋上蓋之後,我發現米少了,我想加米,可是沒加好,又多出來了。這時我小心翼翼的把多出來的米倒了,然後出出一根馬蓮,一圈一圈的繞上,最後打結了,兩隻手不夠用, 我忙的忘了手還要扶著粽子,兩支手都用在了繫繩上,差點米都撒出來了,幸虧我眼疾手快,又扶住了粽子,最後我在牙的幫助下終於把結繫上了。慢慢地我也越抱越嫻熟。

  我學會了包粽子,也體驗到了勞動中無窮無盡的快樂!

寫粽子的作文 篇8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比如:掛艾草、菖蒲;吃五黃;賽龍舟……還有我最喜歡的粽子。

  別小看這小小的粽子,它有著大大的歷史呢。傳說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殺後,人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吃他的軀體,就將裝有米的竹筒扔進江中,餵魚喂蝦。後來,屈原託夢告訴人們,說江裡的蛟龍偷走了米,讓人們改用蛟龍最怕的粽葉和五色線捆綁。慢慢的,就有了在屈原投江自殺的那一天,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

  粽子的口味有很多,根據不同的餡料,有蓮子粽、豆沙粽、火腿粽、蛋黃粽、肉鬆粽……這些用糯米做成的粽子口感細膩,卻不粘口,吃的時候會有一股粽葉的清香。這美味的粽子,配上氣味清新的粽葉,真是美妙極了,那味道讓人一輩子銘記在心。

  粽子不僅口味多樣,而且形態各異、大小不一呢!上海的一些飯店的粽子才手指這麼大,50克糯米可做4只粽子;而廣東一帶的粽子以大聞名,最平常的1只粽子4個年輕人也吃不下。粽子在不同的地方所呈現的樣子也不同。浙江寧波有四角形的粽子;湖州有有趣的枕頭粽;嘉興的三角粽;上海的五角粽……不同形態的粽子個個討人喜愛,令人垂涎欲滴。

  端午節的時候,很多家庭都會自己包粽子,一家人齊動手,其樂融融。粽子,已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文化傳承,體現了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寫粽子的作文 篇9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決定今天包粽子。媽媽先買來優質的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和粽子葉。首先,先提前把蠶豆、紅豆、花生泡上,這樣利於煮蒸。再把粽子葉放在水裡泡。媽媽說:葉子泡泡就新鮮了;媽媽把葉子兩頭剪掉,把不好的挑出來。然後,開始包了。拿兩三個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拿一個花生堵住漏斗的口,再把大米、蠶豆、紅豆、花生、蜜棗放到葉子裡,然後包住頭部,不讓大米漏出來,最後用線把粽子系的嚴嚴實實。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到媽媽包得這樣嫻熟,我好生羨慕,就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吧!”媽媽笑著點點頭。

  我連忙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媽媽身邊,跟著媽媽學了起來:我也先把粽子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就慌里慌張的把大米等東西裝到裡面,當我用粽葉裹它們的時候,它們卻從漏斗下面竄了出來,“傻孩子,沒用花生米堵口吧。”我仔細一看,哎呀,都怪我粗心。重新再來吧,我又拿起兩片粽葉圍成漏斗形狀,我先用花生堵住下面的口,再往裡面填滿東西,最後放上一粒蜜棗,開始用粽葉裹的嚴嚴實實,然後用繩子把粽子繫上;我滿心歡喜,驕傲地讓媽媽看,可“砰”一聲就開了,米散了一地;媽媽說:“你係得太鬆了,一定要把繩子繫緊。”我再次拿起兩片粽葉,重新包了起來,這一次我認真掌握了包粽子的要點:圍漏斗,堵漏口,填東西,裹嚴實,繫結實。一個完美的粽子包好了。就這樣,一個、兩個、三個……直到包完為止。

  最後,媽媽把粽子放到鍋裡煮。幾個小時後,香甜可口的粽子,終於出鍋了。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情格外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