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的作文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端午節的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端午節”是每年五月初五的這一天,傳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聽老媽講,有的地方過端午還會賽龍舟呢!我們這裡雖然沒有這項活動,但是吃雞蛋包粽子插艾草帶香包卻是每年都要做的事情,端午節這一天正好放假,老媽早一天就把香噴噴的粽子包好了,有蜜棗的鹹肉的豆餡的還有我最愛的豆沙的。
起床後,洗刷完就趕緊跑去廚房找粽子。看到老媽包的粽子我就像小貓見了魚一樣迫不及待的找到豆沙餡的就剝了起來,邊剝邊發現粽子不方不圓,微綠的粽葉包著白白的糯米還有紅紅的豆沙夾在中間,白裡透著紅,一邊觀察嘴裡還時不時的有口水在打轉。慢慢咬上一口,閉上眼睛,讓香甜的糯米味在嘴裡慢慢的散發,真是太香了。吃完粽子,老媽還給我和弟弟帶上了她天不亮就縫好的香包,說是會給我們帶來吉祥。各種花布縫在一起,裡面再裝上艾葉硃砂和桃葉,聞一聞還有淡淡的香味。更是一種漂亮的飾品。我為了瞭解一下屈原,特意讓老媽幫我找到了他的有關資料。屈原是戰國時期的一位愛國大臣,他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我們一定發揚這種精神,傳承我們的民俗文化和民族傳統。
我喜歡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2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裡,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在端午節的前夕,我們的母親河韓江上舉行一場潮汕四市的`龍舟比賽。雖然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著濛濛細雨,但這絲毫不影響參賽隊員的發揮。在有節奏的鼓聲中,在響亮的吶喊聲中,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乘風破浪,向著終點不斷衝刺,場面十分激烈。觀眾臺上也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觀眾們熱情高漲,不停地為參賽隊員們吶喊助威,現場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幾個回合的比賽,冠軍終於產生,但比賽的名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比賽賽出潮汕四市的友誼,也為節日增添歡樂的色彩。
端午節也是粽子飄香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在端午節裡包粽子,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端午節早上,奶奶把包粽子所需的箬葉與餡料準備好,便開始包粽子。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只見大人們拿起兩片箬葉,把餡料往上一放,接著三折兩疊,再拿起草條一綁,一個有稜有角的粽子便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這群小孩看讚歎不已,躍躍欲試,紛紛纏著大人們教我們包粽子。可我們包出的粽子不是露餡就是太小,簡直就是隻醜小鴨。不一會兒,我們包幾十個粽子。奶奶把粽子拿到廚房去蒸,才一會兒工夫,粽子蒸好,屋子裡瀰漫著粽子的香氣,真誘人呀!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麼美好的端午節啊!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
你知道端午節吃什麼嗎?沒錯,是粽子。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對,傳說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大詩人屈原。小粽子還有許多的謎語,我來給你們講兩個:“四角六邊斜,掉入鍋中間。鍋底翻跟斗,起來脫棉襖;四角六邊長,珍珠裡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解衣裳。”對了,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走在大街上,小粽子的香味傳千里。回到家裡,也是粽飄香。
粽子外面包著粽葉,它的顏色一般都是深綠色的,它還有四個角,六條斜斜的邊,有四個面,而且每個面都是三角形,樣子非常好也非常可愛。不知道粽子可不可以包成我最喜歡的金雕形,五邊形,六邊形,菱形,還有我喜歡的恐龍和火龍的形狀呢?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味道,我們瑞安有甜鹹的粽子,四川有辣粽,廣州有酸粽。甜的粽子有:蜜棗,豆沙,水晶粽等等;鹹的粽子有:肉粽,鹹蛋,菜乾,蠶豆,香菇粽等等。其它種的味道,我就不知道了。不過,粽子的味道應有盡有。
要是你想吃粽子也要有講究,首先要解開繩子,再剝開粽葉,裡面露出黃色的糯米糰,而且黏黏的,像小小的金字塔模型,又像一個小朋友露出了黃色的笑容,誘人極了!你把粽子放在鼻子底下一聞,又誘人又甜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直流口水,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粽子的味道讓我回味無窮,我還想再吃一個。
我真是太喜愛粽子了,因為粽子色香味俱全,非常好吃,我真想每天都能吃到粽子。如果我也會包粽子,那就太棒了。還有,要是粽子有冰激凌味和巧克力味,那真是太棒了。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今天是紀念屈原的日子,一定要吃粽子呦!我現在已經聞見粽子的香味了!
我衝進廚房,見鍋旁一看:鍋中熱氣嫋嫋,幾個被棕葉包得牢牢的粽子浸泡在水裡。“哇!好多粽子啊!”我叫見。“刷好牙再來吃吧。”媽媽對我說。我以風(不對!應該是光)的速度刷好牙,坐在餐桌旁,等待著美味的大餐。
沒過幾分鐘,一碗香噴噴的粽子立即出現在我的眼前。這些粽子的口味樣樣齊全:有肉餡的、赤豆餡的、蛋黃餡的等等。我最愛吃的當然是大肉粽啦,我選起一個,急忙扯下外面包著的粽葉趕緊吃。
當我咬下第一口時,我又一次品嚐見了那鮮美的味道。美味的糯米再加上好吃的肉,簡直勝過山珍海味。在品嚐美味粽子的同時,我想見粽子的由來。
公元前340年,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入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達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了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代代相傳。現在,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問著媽媽關於屈原的故事,過著快樂的端午節。
有關端午節的作文5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叫龍節。
說起端午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憂國憂民的愛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秦國侵略,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五月五那天他寫下了絕筆作《懷沙》後,抱著石頭,投進了汨羅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把準備的飯糰與雞蛋等食物:“噗通、噗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賽、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風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彩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成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文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馬上要端午節了,今年我要學會用一個新本領--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