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精華】家鄉的粽子作文3篇

家鄉的粽子作文

【精華】家鄉的粽子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粽子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1

  今天上午,我和範奕均一起在家裡學,之前準備是;一碗調好料糯米,一些粽葉,蘭草和調好料肉。

  媽媽拿起兩張粽葉把葉子圈起來變成一個漏斗形,但一個小洞也不能有,接著把糯米裝進去,把肉埋進米里,再把口封住,最後用蘭草把它緊緊地綁好就OK了。

  我看了以後已經急不可待了,立刻抽出兩片葉子要圈起來,可我左圈右圈都圈不起來,只好讓媽媽幫助我圈,我把一大勺糯米倒進去,挑了一塊大大瘦肉放進去,在我要封口時“沙——”“啊喲!我粽子”我大叫一聲米全撒了,媽媽見了直搖頭,連聲說不行,媽媽把著我手輕輕媽媽說“好了”,現在我該看一看範奕均包粽子了,哈!她包可不是粽子而是肉包子——只有肉沒有糯米(她超愛吃肉)。媽媽把包好粽子放進高壓鍋了煮,不一會兒熟了,我們吃了好幾個,味道太好了。

  我以後要多練習,你會嗎?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2

  每當我想起家鄉的粽子,都會讓我口水直流,現在回憶起來仍然是記憶猶新。雖然我吃過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但都沒有向像家鄉的粽子一樣好吃。

  家鄉的粽子是用十幾種材料拼組而成,有糯米、蝦米、板栗、五花肉、花生仁、臘肉。。。。。。

  粽子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非常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把鹽放多了,或者是包漏底了。。。。。。

  在做粽子的時候,要注意三大要點:

  一:要事先準備好竹葉,然後把它捲成一個圓錐形。記著,不要把它變成“漏斗”。

  二:要把之前準備好的配料跟糯米混在一起,在炒熟。

  三:用勺子勺幾勺配料放在圓錐裡,在包起來。最後再用一根繩子給即起來。

  粽子營養高。有蛋白質、維生素的多種營養成分。

  在粽子的背後,還藏著一個讓人淚流滿面的故事。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說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大臣屈原的。

  屈原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積極主張楚國聯合齊國,抗擊秦國,他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反而被罷了官,發配到邊遠的地方。

  楚國快要滅亡時,農曆五月五日這天,屈原投汨羅江自殺。

  屈原投江後,楚國人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蝦鱉蟹吃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投好吃的食物。這樣年復一年,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詩人,每逢端午節那天,便把食物投到江裡祭祀屈原。

  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夢裡夢到屈原,就問他:“我們給您投去那麼多的食物,您吃到沒有?”屈原說:“你們送給我的飯,都讓那些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怎樣才不會被他們吃掉呢?”

  屈原說:“你們用竹葉把飯包起來,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們以為是菱角就不敢搶著吃了。”

  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著屈原說的話,向汨羅江裡投下尖角粽子。可是,過了端午節後,屈原又給老人託了個夢,說:“謝謝你們給我送來了那麼多粽子,我吃到了。但大多數仍是被魚蝦鱉蟹吃了。”老人問屈原:“還有什麼辦法呢?”屈原說:“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龍的樣子,因為魚蝦鱉蟹屬龍管轄,它們不敢吃龍王的東西。”

  從那以後,年年端午節那天,人們划著龍船到汨羅江送粽子。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來歷。後來,送粽子漸漸的變成吃粽子。

  家鄉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家鄉的粽子作文 篇3

  在我的家鄉中,有兩個我覺得最美味的東西,一個是炒肉圓,另一個就是粽子了。

  每年中秋、端午節期間,奶奶都會包粽子。

  奶奶先把糯米浸泡個幾分鐘,使糯米保持溼潤。然後把水倒掉,放入醬油、少許酒繼續浸泡。餡不用那麼著急,第二天早上再拌。第二天,奶奶一早就在準備餡了,先把肉切成一條條,用醬油醃製,接著她還準備了豆腐、青豆的餡料,正等著我們來。

  我盼呀盼,終於到你要到奶奶家包粽子了。我等待這一刻已經很久了,一來到奶奶家,我立即向奶奶學習包粽子。

  只見奶奶先拿起兩片粽葉,光滑的一面朝上,把兩個尖尖頭壓在一起,然後,好像要把它對摺起來,突然,手一彎,粽子的外衣就做好了。看著奶奶嫻熟的動作,我的手早就癢了,我也學著奶奶的動作,先把外形包好。然後把米在形狀上均勻的鋪一層,隨後又加入拌好的豆腐,肉,接著鋪上一層米,然後,用粽葉把它裹好,用繩子將它捆起來一個小巧的粽子就完成了。

  過了兩三個小時,奶奶終於把粽子給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剝去粽葉,放入口中,剛開始是一股淡淡的粽葉香,隨後咬開粽子粘牙的糯米與香脆的豆腐搭配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我吃過許多個粽子,還是家鄉的粽子最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