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必備】端午粽子作文6篇

端午粽子作文

【必備】端午粽子作文6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粽子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粽子作文 篇1

  據說:古代詩人屈原五月五投汨羅江,人們到江上打撈他的屍時體卻找不到,人們為了讓魚蝦不傷害他,而把粽子投到江裡餵魚蝦。現在人們已經不把粽子投到汨羅江裡,但是粽子卻成了每年端午節不可缺少的習俗。

  昨天下課,李老師給我們發一個粽子,讓我們品嚐品嚐,李老師說:“明天,把粽子葉帶過來,回家就洗一洗就不沾了,把繩子準備好了。晚上把米浸泡好,明天把準備好的材料帶過來。”晚上,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把粽子葉洗了一遍,又把繩子放進書包裡,我又拿了一勺米,放在了小碗裡,又把水放在小碗裡。第二天,我就高高興興的來到學校,只見老師走上講臺高興地說:“有哪位同學會包粽子那?”只見王少航高高興興地舉起手來,李老師說:“那就有請王少航王老師教我們吧!大家熱烈歡迎。”王少航興奮地走上講臺,舉起了粽子葉說:“先把粽子葉做成漏斗形,然後再放三分之一的米,再放上一些陷,然後再用米把陷給埋住,接著用漏形的上方往下折,最後用繩子把它纏結實,這就OK了。”咦,我的粽子怎麼會漏米哪?這使我大惑不解,老師讓我繼續做。

  我包的第一個粽子漏米,又是一個三角形的,我看著第一個粽子,心裡又一個個不願意,我怎麼這麼笨呀!連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一道題,卻不會做。看著眼前的這個小小的粽子,我有點想放棄了。當我在放棄時,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過的話,她說:“你不能在你不知道這道題是怎麼做時,或是某件事時你都要堅持下去,絕不能向不會的題或事情低頭。我相信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我決不向困難低頭,我要戰勝困難。

  我不放棄又堅持包第二個粽子,包的根本就不像,我又接著包第三個,第四個……發現越來越不像了,我生氣極了,我轉念又想,我王少航怎能包那麼好,而我卻包的什麼也不是,我要和他比試比試不可,我給自己打滿了氣。

  我很想放棄的,媽媽的話再在我的耳邊響起:“遇事一定不要退縮,要去面對困難,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你一定要把這句話記住,記在心裡,這樣有困難就想想我對你說的話。”我又鼓足了勇氣,又包了一個,呀,我成功了,我終於包的像了,雖然不是特別的像吧,但是已經學會了。就像是一個打了氣的小氣球又重新在天空中飛翔。

  真是“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難呀!”

端午粽子作文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一樣的。

  端午節時,許多人都要舉行賽龍舟、吃粽子。但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為什麼要在端午節舉行?它們的.由來又是什麼呢?

  原來,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屈原由於對社會的不公,所以自沉於汨羅江,人們爭先恐後地划船打撈屈原,可是並沒有撈到。人們很惋惜屈原。

  有一個人當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了屈原。屈原對他說:“如果你們真的紀念我,就用竹簡把糯米和肉裹起來,然後投入江裡,不讓魚蝦吃掉我的遺體,這就算是祭拜我吧。”那個人聽了,立刻醒過來,號召人們划船,將所謂的粽子扔入江裡。所以這祭拜方式就經過演化,就變成了今天的賽龍舟、吃粽子的傳統習俗。

  說完,是不是又覺得自己又多長了見識?

端午粽子作文 篇3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粽子清香。我的饞蟲也被勾出來。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來到姥姥家,讓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首先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開始包了,一個個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我不禁躍躍欲試。因為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剛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首先,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裡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幾顆又大又甜的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下,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醜八怪”。本以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鍋中去煮,可是還沒等放入鍋中,只聽得“嘩啦”一聲,粽子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式各樣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洩氣,可我怎麼可以做事半途而廢呢?我又重新包了起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幾個粽子,它們別看形狀不好看,但那也是粽子,還是親手做的,相當有成就感。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學會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樂的一件事。

端午粽子作文 篇4

  “粽子香,看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每至端午,各家各戶的廚房就會飄出粽子的清香。我忍住口水對母親說:“對門的小龍已經開始學包粽子了,今年也讓我包一回吧。”母親爽快地答應了。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立馬披上外衣,穿上褲子,蹬上球鞋,騎上車子,與母親共赴超市買糯米,臨走前也沒有忘記把艾葉泡上,備用。

  一路奔波,急急忙忙跑進超市,找到賣糯米的地方,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隨手抓了一大把放進袋子裡就跑去找人家稱重。母親趕忙阻止我道:“買糯米時要注意那些有蟲眼的米,那種米不衛生。”我撇撇嘴,無奈地走回去,挑了些上好的糯米,急匆匆地趕回家。

  當我們大汗淋漓地趕回家時,太陽早已從東邊地平線爬到了頭頂上,肚子也向我們發出抗議。但我還來不及吃午飯,便拎著一袋子糯米向廚房趕去,準備包人生中第一個粽子。

  我先將一部分糯米泡在鍋裡,用清水淘了兩遍,發現鍋裡的水一直是較渾濁的。於是我發了狠,連續淘了七八遍才住手,那些糯米被泡得一顆顆膿大暗濁,彷彿在無聲地向我哭訴。我目瞪口呆,不自覺地怪叫了一聲,母親聞聲而來,看到一片狼藉的廚房和一臉狼狽的我,略顯急躁地說:“哎呀!那些糯米不能泡這麼多次!泡脹了不好吃了!”“什麼?”我聽後差點暈過去。沒辦法,只好重新來。

  我無奈地將袋中剩下的糯米洗淨後倒在盆內,然後取出早上泡好的艾葉,墨綠色的艾葉擁有竹葉可愛的形狀和艾草清爽的香氣。半小時後,糯米早已顯得飽滿透亮,在盆內慵懶地相互倚靠著。正是“泉香而酒冽,葉香而米甜。”

  “萬事俱備,只欠包粽。”我先在手機上將教程掃了一遍,認為挺簡單的,便有樣學樣地將艾葉搭好,輕輕展開,抹平,再一彎,便搭成了一個小小的可愛的圓錐。緊接著在角中放一小把糯米,拿了一顆渾圓的紅棗放在米中,再蓋上一點米,然後加點白糖。艾葉的清香與白糖的甜膩立馬交織在一起,清甜的香氣從廚房溢位,氤氳在整個屋子裡。

  但是好景不長,正當我拿絲線將粽子纏起來時,突然覺得左手掌心黏糊糊的,抬手一看,呀!已經有調皮的糯米跑了出來!但我不曾想,這不鬆手則已,一鬆手整根絲線全部掉落,艾葉調皮地將糯米和紅棗全都釋放出來,自己伸著懶腰慢慢舒展小身板;糯米從艾葉裡蹦蹦跳跳地走出來,沾得手上、衣袖上到處都是;那顆大紅棗也見我不備,一溜煙地跑得無影無蹤......沒辦法,只好默默地拿起毛巾,眼含怨恨地擦拭著衣服。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將“事故現場”打掃乾淨了,只可惜沒能將紅棗“逃犯”抓捕歸案。我收起了浮躁,再認真看了幾遍教程,心中有了底,便抱以嘗試的心態想要再包一回。

  再一次看過教程之後,我包粽子的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手法也越來越嫻熟,心裡也得意起來,包粽子的速度也逐漸加快。

  但凡事終有樂極生悲的時候,正當我以極快地速度包完最後一個粽子時,覺得這個粽子“長相”有些怪異,翻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個“三角怪粽”。沒辦法,線都纏上了,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吃,只能略帶不甘與無奈的將這個粽子放進鍋裡......

  夜晚,我站在廚房裡,小心地捧起一隻粽子,將絲線輕輕拉開,展開層層艾葉。看著微微染上青色的糯米,輕輕一口,嘴裡充斥著艾葉的清香和米的甜糯,不甜不膩,卻有著獨特的芳香留在唇齒之間。

  不知不覺,五六個粽子已吞下肚,中午的飢餓與下午的疲憊一掃而空。

  後來我吃過鮮肉粽,嘗過蛋黃粽,卻都沒自己動手做的紅棗粽好吃。那艾葉包著的不僅是噴香的糯米,還包裹著我第一次動手勞作帶來的喜悅、自豪與驕傲。

端午粽子作文 篇5

  我國的傳統文化很多,比如:吃粽子、吃月餅、剪剪紙、貼春聯……其中,令我最感興趣的是——吃粽子。關於吃粽子還有一段傳說呢!

  傳說古代愛國的屈原知道自己的國家——楚國就要滅亡了,於是,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抱起一塊大石頭就跳進江裡。人們一聽到這個訊息,就乘船去撈屈原的屍體。可是撈了半天也沒有撈到。人們為了紀念愛國的屈原,就把米飯倒進江裡。但是後來人們又發現,倒進江裡的米飯都被江裡的魚蝦吃掉了,於是人們就把米飯做成三角形再用一種葉子包起來。魚蝦見了以為是菱角,因為菱角有尖尖的角,所以魚蝦不敢再吃了。就這樣流傳下來,才有了“端午節時吃粽子”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來歷的故事可真奇妙啊!以後我要多閱讀它們,掌握更多知識。

端午粽子作文 篇6

  端午節快到了,商場裡擺出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粽子,我看到這許許多多的粽子很想吃,就和媽媽商量我們家不如包粽子吧,媽媽說:“好啊!”

  第二天,我們把包粽子的材料都準備好了。媽媽一邊包一邊給我講解。她先把糯米洗乾淨,從盆子裡拿兩片竹葉放在手上,把米放在葉子中間,然後加上綠豆,香菇,蝦米,再放一塊肥肉,再加上一把糯米,最後把葉子捲起來,用繩子紮緊,一個長方形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看完後,滿不在乎地說:“原來包粽子這麼容易呀!我一定行。”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做,真沒想到,米從縫裡漏出來。看來包粽子不是想象這麼簡單,我有點灰心了。就在這時,媽媽在旁邊鼓勵我說:"世人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我聽了媽媽的話,鼓起勇氣,一次一次的學,終於包出了滿意的粽子。

  透過包粽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恆心,什麼事情都能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