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精選21篇)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精選21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精選2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

  端午節到了,家人一起包粽子。我到外面找同學玩。我和大家一起跑步,跑完步後我們一起看電視。吃飯時候到了,同學們各自回家了。

  吃完飯後,同學們又聚集在一起,玩起遊戲來。

  下午四點的時候,大家分組的進行划龍舟比賽,獎品是一個超級大的粽子,到家看到獎品後都努力划起漿來。最後我們組贏了,大家都開心地跳起來了。回家後,爸爸媽媽誇我今天表現很好。

  晚上同學們都拿著煙花出來玩,一個個煙花在空中連起來像一朵朵美麗的花兒。夜晚了,大家都高興地回家了。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2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節日豐富多彩,有可以吃湯圓的中秋節,可以吃年糕的春節……但儘管如此,我還是喜歡可以吃粽子的端午節。

  我坐上行文教育的“豪華”大巴,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旅途後,來到了萬江鎮水蛇湧振興北路12號——荔香居私房菜裡。在這裡我體驗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粽子了。

  我先拿起兩片粽葉,把它們放成一個叉。然後在兩片葉子交錯的地方往下凹,凹成一個漏斗形,然後往裡倒點糯米、綠豆、蛋黃和肉。隨後把它包起,再拿兩片粽葉把旁邊的兩條縫包住,再用一條足夠長的繩子左三圈右三圈綁起來,最後再打上兩個結,這樣就完成了。

  雖然這看起來非常非常簡單,可是做起來很難,我也做了很多次才學會的。所以這件事告訴我一個道理,凡事都不可能像事物表面那麼簡單,一定要更深層次的去看待它。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3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灑上黃水,用來殺死毒蟲及毒蟲滋生。在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即: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灑。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澇救投淚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了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粽子的形狀有許多,它的口味也有許多種。端午節快要到了,讓大家一起吃粽子賽龍舟吧!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4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在我的家鄉這一天會舉行很多活動。比如包粽子、划龍舟等。

  今天奶奶準備了各種好吃的食物,還會包一大鍋粽子,有肉粽和紅豆粽。我非常喜歡吃奶奶包的粽子,尤其是可口的肉粽,奶奶包的每個肉粽都會散發著濃濃的香味,非常誘人。奶奶把濃香的粽子送給親朋好友,與大家一起分享粽子的美味,同時也是分享節日的快樂。

  小小的粽子傳遞著節日的歡樂,情繫著濃濃的情感。我愛吃粽子,更愛吃奶奶親手給我包的粽子。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5

  今天是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

  今天早晨,媽媽早早的起了床,她去超市,買回來一些粽葉、蜜棗和糯米。媽媽一回到家,先把粽葉用開水燙一下,讓後把蜜棗和糯米放進鍋裡蒸一蒸,餡便做好了,這些準備做好之後,媽媽便包好了粽子,只見媽媽不慌不忙拿起粽葉,捏了個三角的形狀,接著放一些餡在裡面,然後再用一片粽葉包起來,用一根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起粽子來。粽子包好了,媽媽立刻把粽子放進鍋裡煮。

  過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媽媽拿起一個粽子,剝開粽葉,細細的品嚐,我看著媽媽的表情像個剛吃完苦瓜的臉,媽媽看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幾天前媽媽就給我脖子、手和腳帶上了用五彩絲線編成的彩鏈。聽大人說帶著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說要包粽子。粽子做好後我馬上飛奔過去拿了一個在手上,剛出鍋的粽子皮是墨綠色的,聞起來好象有一股姥爺喝的茶葉的味道;粽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著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杆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了。

  剝開一個粽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好像在開會,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嘗一嘗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灑上一點糖,那味道更是讓人甜到心裡去了。我喜歡端午節,我更喜歡吃粽子。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7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慣,而且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用江米做成的粽子和涼糕;門前或窗臺上要放一把艾草,聽老人們說能驅邪。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上姥姥親手做的香噴噴的涼糕,裡面有紅棗、葡萄乾等許多好吃的東西。

  據說古時候,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8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傳統的端午節。賽龍舟、吃五黃、掛香袋等都是這個節日的習俗,還有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早上,我去奶奶家的時候,看見門口插著艾草,媽媽告訴我這種植物可以驅邪辟毒的。剛巧奶奶在包粽子,我也想親手包個粽子,可是我不會。在奶奶的指導下,我小心翼翼地完成了任務,一個象三角形的粽子出爐了,我迫不及待地放在水裡煮,過了幾分鐘,美味地粽子進入了我的嘴中,味道好極了!

  我吃到了可口的粽子,又瞭解了端午節的知識。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9

  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快要到了,這是一個非常快樂的節日。端午節又稱五月五,時間為農曆五月初五,因此端午節的“端”字代表“初”的意思,“午”同“五”字,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紀念孝女曹娥;紀念伍子胥……

  我還是簡單地講講愛國詩人屈原吧,相傳屈原是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汩名羅江,而使人們尊他為江神,把裝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免魚蟲爭食其身,並且把這天定為端午節,以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的詩辭。民間就有了吃粽子和賽龍舟。

  往年我家的端午節也過得非常快樂,一大早,媽媽就去菜場買艾葉插在門上,這天還要吃粽子。至今,端午節仍然是我國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0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楚國詩人屈原的日子,民間有吃粽子、賽龍舟、戴香包、掛艾葉的習俗。端午節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超市買粽子,那裡的品種可真多呀,有豆沙的、蜜棗的、肉的等許多口味,看起來非常誘人,讓我垂涎三尺!

  買完粽子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給我買了一隻漂亮的香包,香包的樣子是一隻躍起的鯉魚,身上佈滿了金光閃閃的鱗片,用五彩絲線掛在了我的脖子上,聞起來香氣撲鼻,傳說端午小孩子佩戴香包有辟邪驅蚊的作用。人們還把艾葉掛在門上,它可以產生奇特的芳香,有驅趕蚊蟲、淨化空氣的作用。

  我國的民俗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我們所有人都應該保護、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1

  今天是端午節,早上,媽媽買來了粽子,我和哥哥一起吃粽子。

  我看見粽子的外形像一個金字塔,外皮包裹著綠色的竹葉,上面還纏繞著白線。裡面的餡兒各種各樣,有糯米的、豆沙的、和鹹肉的等。

  我們邊吃粽子,哥哥邊給我講了粽子的來歷。他說:“屈原這位愛國志士當年蒙屈含冤,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讓龍和魚蝦傷害他的屍體,所以用竹葉把糯米捲起來扔進江裡。後來慢慢的就形成了包粽子和賽龍船的習俗。

  我想,怪不得毛爺爺主席用一首詩高度的讚揚了屈原。我記得那首詩是這樣寫的“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衝向萬里濤。”

  今天,這個端午節我覺得過的很有意義。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今年的端午節有什麼事情?讓我們大家想一想吧。

  我記得端午節那天,我和媽媽一起吃粽子,吃完粽子後我們去叫大姑,大姑和我們一起去接奶奶,奶奶給了我一個雞蛋,吃完雞蛋三大爺給我和大姑一人一袋子牛肉乾,然後我們就一起去東二環拔艾草,艾草對我們有很大的'好處,它能驅蚊、做藥、洗腳還有把艾草插在門上可以避邪。

  我們一起拔了兩大袋,我也收穫了很多,我撿了兩個很漂亮的石頭,我還摘了一朵滿天星和幾朵小野花,中午我們吃的面片,下午我們又去拔苦菜,我拔的都把腳紮了,下午媽媽給我吃苦菜,那味道好像吃了藥一樣苦。

  今天我們全家的收穫真不小,我喜歡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很快樂。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3

  今年的端午節到來了,我興高彩烈地和家人到鄉下老家過節。

  見到我們奶奶可高興了,她拿出早已包好的粽子給我吃。小小的三角綠色粽子透出香噴噴的米香味。我忍不住剝開粽葉吃了一口,味道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還有紅棗呢!

  我一邊吃香甜可口的粽子,一邊聽奶奶講著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原來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不再吃屈原的遺體,因此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今天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而且使我更進一步瞭解了過端午節的意義。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非常快樂和充實。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4

  今天是端午節,幾天前媽媽就給我脖子、手和腳帶上了用五彩絲線編成的彩鏈。聽大人說帶著它一年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姥姥說要包粽子。粽子做好後我馬上飛奔過去拿了一個在手上,剛出鍋的粽子皮是墨綠色的,聞起來好象有一股姥爺喝的茶葉的味道;粽子的形狀是四角形的,用兩到三片蘆葦葉剝裹著白白的糯米,再用馬蓮杆纏住綁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成了。

  剝開一個粽子,一粒粒雪白的糯米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好像在開會,又好像在寒冷在冬天大家抱在一起取暖;嘗一嘗香香的、粘粘的,如果再在上面灑上一點糖,那味道更是讓人甜到心裡去了。我喜歡端午節。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5

  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塞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包了,不在是屈原的屍體。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包。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6

  今天是端午節,作文課老師帶我們包粽子。說到包粽子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跳江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包粽子,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人們還賽龍舟,為了趕走要吃屈原屍體的魚兒。

  先拿兩片粽葉錯落地疊放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形,放上我最愛吃的蜜棗,再放上糯米,用手使勁壓壓,把粽葉往上一蓋,最後我用繩子纏好,我按照這個方法包了兩個、三個、四個……看到我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透過這次包粽子,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有細心、耐心、還要有恆心。

  回到家我還幫媽媽包粽子,媽媽看我包得這麼好,還誇我呢,我很高興學到了本領還學到了知識。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7

  今年我度過了一個有趣的端午節。

  上午,我去了蘇州。蘇州真美啊!青翠的小草,碧綠的大樹,五彩繽紛的小花……真不愧是蘇州園林甲天下啊!我禁不住大叫:“啊,我真是三生有幸,能來到這兒!”不過我們要去的是西山頂,去採楊梅,還遠著呢。終於到了西山頂,我們開始了“遊戲”。採楊梅嘍!我左一個,右一個,不一會兒,一個籃子就裝滿了,我大喊:“誰有籃子的?”爸爸說有,我拿了他的,又去採了。不一會兒,半籃採完了,“遊戲”也就結束了。我們回家了。我們吃了粽子,有白米粽,有蜜棗粽,還有紅豆粽……

  今天我真高興。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8

  在每年端午節,人們都會舉辦一個重大的盛宴。那就是“賽龍舟!”獲得第一的人可以得到一個稱號“龍舟王”這是對於參賽者的最高榮譽。

  早上人們早早的都來到了江邊,期待著比賽的精彩。河水很深,如果在這翻了船,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人們都是參加過很多次的,一點兒恐懼感都沒有。只聽“滴”的一聲比賽開始了。人們一起向前衝去,這場面可壯觀了。

  龍舟的操控也有技巧,如果一面快一面慢,不僅不會前進還會後退,甚至打著原地轉圈。選手們紛紛喊著:“同志們加把勁呀!把那“龍舟王”贏呀!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呀!”

  最後三號贏了!我家鄉的節日有趣吧?你那呢?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19

  中國的傳統文化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後兩岸的老百姓划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是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裡……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20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在汩羅江裡死去的,老百姓很尊重屈原,知道屈原死後,連忙到汩羅江中尋找他,一直都沒找到。因為江水把屈原的屍體沖走了。老百姓以為,江裡的蛟龍會吃屈原的屍體,所以把粽子扔進汩羅江裡,讓蛟龍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後來吃粽子變成了端午節的習俗。粽子原來是三角形的,現在,有其它的形狀了。粽子是用糯米做的,在陽光的照耀下,糯米猶如一顆顆晶瑩的寶石。粽子有兩種口味,鹹的和甜的。甜的可好吃了,有棗子的,有豆沙的,讓人吃了還想吃。

  端午節還要給小孩佩戴香囊,為的是除掉蚊蟲、辟邪。我有一個藍梅香囊,漂亮得不得了,還把家裡薰得香氣濃濃。

  小學三年級端午節作文21

  這天是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節日,那就是‘端午節’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十分喜愛這個節日。

  我剛起床,媽媽就給我戴上了荷包,手上戴上了五彩線。只見爸爸拿著兩個葫蘆,這天的早餐是粽子和雞蛋,我津津有味兒的吃了一個粽子和一個雞蛋,粽子裡用倆棗。之後壯壯拿著雞蛋來找我創雞蛋來了,我懷著必勝的情緒和她創了起來,不一會兒我贏了,我高興的蹦了起來。

  就在這天家家戶戶都掛上了紅葫蘆,都插上了艾蒿,都吃了粽子和雞蛋。這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