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包粽子優秀作文(通用17篇)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

端午節包粽子優秀作文(通用17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包粽子優秀作文(通用1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我可愛吃粽子了,又香又甜。可我不知道棕子是怎麼包的。

  記得有一次,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看媽媽包粽子。媽媽拿了一張棕葉,用手一捲,棕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然後把泡好的江米放進一點,放上兩顆大紅棗,再放上江米,用力摁了摁,把餘的葉子包上,用繩子把它捆緊,一個大大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心想挺容易的,我也試一試。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一片粽葉,也想把它捲成圓錐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老是一個直筒。媽媽看見後,就在旁邊指點,費了半天勁,才包好了一個粽子。媽媽看著我滿頭大汗的樣子說;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的,這和你的學習是一樣的,明白嗎;我點了點頭。我又試了幾次,在媽媽的幫助下,終於包好了。第二天粽子蒸好後,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脫掉它身上的綠衣裳,裡面的米全露出來了。哇,好香啊,我立即咬上一口,真好吃,又軟又香。我問爸爸,粽子是怎麼來的,爸爸說:是紀念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兩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羅江而亡,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這一天都要站在江邊往裡扔食物,以防魚蝦把屈原的屍體吃掉。這一天還要賽龍舟,喝雄黃酒,戴荷包等等有意義的活動。

  瞧,端午節多麼有意義啊。我過了一個又高興,又懂得了不少知識的一天,還學會了包粽子呢。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2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家,我也體驗了端午節包粽子的傳統習俗。

  我們先拿出一疊曬乾的粽葉,量取足量的糯米,赤豆作為主要原材料。然後,我們先燒一大鍋開水,水開後把幹粽葉放進去煮,大概過了八九分鐘的樣子,粽葉的香味從鍋子裡飄了出來,奶奶說有香味出來就可以了,她立刻把剛煮好的粽葉撈了起來。接著奶奶教我把盛鬥裡的糯米和赤豆攪拌均勻,接著,我們就要去小溪洗粽葉和糯米了。

  我們去小溪洗好了粽葉和糯米,接著就開始包粽子。我先拿兩片粽葉疊在一起,向裡一攏,做出了一個“碗”的造型,往裡面填上洗好的糯米。再把這個“碗”的“碗沿”用一隻手稍微攏進去一點,再用另一隻手把其它多出來的粽葉給蓋在上面,捏緊,最後,用細繩子捆上幾圈,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可別小看包粽子這幾個動作,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可不容易。我包第一個粽子,到最後一步的時候,剛要捆起來,可是糯米一股腦兒地漏了出來,沒辦法,只好拆了重包。第二次包粽子的時候,剛要把多出的葉子蓋好,可是怎麼也蓋不上,原來是糯米放太多了,我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將多出來的糯米給挑掉,可是一不小心,捏著粽子的那隻手放鬆了一點,糯米灑了一地。第三次,我吸取前面的教訓,終於,第一個包成功的粽子出現了,接著,熟能生巧,就有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喜歡包粽子,更喜歡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3

  5月27日星期六下午,我們班級組織了包粽子活動。同學們各各都很期待活動的開始。

  中午我吃完中飯就打了五個電話給爸爸和奶奶叫他們早一點過來。同學們的家長都已經來了,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包粽子了。

  各位家長都到齊後,終於可以包粽子了。奶奶們教了我們一遍包粽子的方法,同學們很開心地開始包粽子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開始包粽子,首先我把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找出它中間的位置,折成一個沙漏的形狀,然後把米裝滿抖幾下,為了讓粽子包的更結實,再把後面的粽葉包到前面來,拍了幾下粽子底部,緊接著我拿來繩子把粽子五花大綁的一圈一圈地紮起來。這樣我的粽子就完成啦。我學會了包粽子,我開心地手舞足蹈地拎著粽子開心地跑來跑去,後來我又看看同學們包的粽子,有的包的長長的,有的包的大大的,有的包的方方小小的……各式各樣的。同學們玩得可開心了。

  接下來撞鴨蛋遊戲要開始了,同學們爭先恐後地開始撞鴨蛋了,教室裡發出“砰砰砰”的聲音,一個個蛋都撞破了,同學們碰得可開心了,大家都玩的哈哈大笑。

  享受美食的時間到了,同學們分到了一盆盆的食品,每個同學都饞得直流口水,各各同學狼吞慮咽地開吃了。我把分到的豆腐乾串吃完了,覺得還不夠又跑過去,到鍋裡又拿了幾串,吃得津津有味。這次的活動又有玩的又有吃的,太開心了。真是一次難忘的活動!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4

  時光匆匆,端午節說到就到了,今年我們有機會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學包粽子,真幸運呀!

  我們來到食堂,每個人都按耐不住激動和好奇。有的人說:“怎麼辦,我不會做粽子,我只會吃粽子啊?”有的人說:“包粽子很複雜的喲!”

  我們先看著指導員奶奶從籃子裡拿出兩片葉子,右手拿著粽葉的頭,左手拿著粽葉的中間部分,左手和右手靈活地一配合,粽葉底下霎時間變得尖尖的,然後她微笑著指導我們:“粽子的角一定要尖,不然的話就會從裡面漏米。”說罷,一隻手就緊握粽子的角,另一隻手拿起勺子往粽葉裡舀米,等到粽葉被裝到一半時,再放下一枚紅棗,再繼續舀滿米。之後把粽葉剩餘的部分裹在米上面,最後,再用繩子綁在上面。這樣一個粽子就完工了!

  我拿起粽子看了看,感覺做粽子沒有什麼難處,可一開始做,我就被難住了。我拿起粽葉開始卷,可粽葉彷彿存心和我作對一樣,就是卷不出我想要的效果。這時奶奶拍了拍我的肩對我說:“不要急,慢慢來,肯定能成功的!”我靜下心來,慢慢地回顧奶奶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包了起來。果然,靜下心的我馬上就卷好了粽葉。一會兒,我的傑作終於完成了!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在什麼時候,我們都得保持冷靜,冷靜才能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5

  星期天,我們昂立全體師生去老家印象農莊,舉行了包粽子活動。

  首先,老師一邊包粽子,一邊給我們講解。同學們都覺得很簡單,信心滿滿。沒有幾個同學認真聽老師講解。

  輪到我們親手包粽子了。我們來到了大廳,同學們都紛紛拿起粽葉開始開始包粽子。我按照老師講解的方法去包,可是,怎麼也包不緊。我開始沒有耐心了,看著已經被我折壞了的粽葉,我心裡十分焦急,卻又不知所措,淚水都潤溼了眼眶。老師看到我沮喪的樣子,走過來說:“怎麼了?”我並沒有直接回答,只看到別人的粽子一個接一個包好了。老師好像看透了我們的心思,給了我幾片完好無缺的粽葉,一步一步仔細地手把手地教我怎麼包粽子。老師說:“首先,把兩片粽葉平行放好,接著,把第三片粽葉倒過來放在中間,再旋轉兩圈,就成了一個圓錐形筒,然後往裡面放入米,肉,紅豆等食材,再封口,用繩子纏緊,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完成了。我試著按照老師講的步驟自己包了起來,終於我親手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外形不是很好看,但我心裡還是甜滋滋的。因為這畢竟是我親手包的,裡面包含著我辛勤的汗水,對我而言有著非凡的意義。後面我又連續包了幾個。

  今天我過得非常開心,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不管做什麼事情,一定要認真去做,虛心學習,只有這樣,你才能成功。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6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它的來歷據說是這樣的:2000多年前,楚國危機重重,楚王聽信小人的謠言,把屈原趕出楚國,後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汩羅江自盡,大家得知訊息,紛紛划龍舟去打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裡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及在那天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我也想體會這個過程,就向姥姥請教。姥姥告訴我,剝粽子要先拿兩片葉子,向中間折成一個類似金字塔的圓錐形,放一半糯米,上面放入蜜棗,再用糯米鋪平,用葉子把糯米包的嚴嚴實實,包成一個三角錐形,然後用繩子給紮緊就可以了。看姥姥做的如此輕鬆,可真正操作起來卻沒我想象的那麼容易,我包的粽子不是糯米漏出來,就是葉子散開,根本沒有辦法包完整。原來包粽子沒我想得那麼簡單,就象學習一樣,要想學好,就要勤學苦練。經過多次失敗,最後在姥姥的指導下,我終於包成了一個小粽子,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也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

  姥姥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加上水開始煮。一會兒廚房就飄來了陣陣香味,饞的我都直流口水,老是往廚房跑,就想看看粽子熟了沒有。過了一會兒粽子好了,我剝開嚐了一個,糯米軟軟、粘粘的,蜜棗甜甜的,美味無比。尤其是嚐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心裡美滋滋的。

  端午節不但讓我嚐到了美味的粽子,又讓我學習了很多的知識,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7

  傳統節日——端午節,想必大家都知道,可是每個地方的端午習俗可能大相徑庭。我的故鄉蕪湖在端午節有一種美食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粽子。從我記憶起,每個端午節奶奶都會包許多各種各樣美味的粽子。

  那麼,粽子是如何製作的呢?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首先,準備一些新鮮的粽葉(各地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是香草葉,蕪湖大多是蘆葦葉),將粽葉先用清水洗淨,然後將粽葉放在鍋中煮十分鐘撈起。

  然後,將適量的糯米和紅豆等必要食材加水浸泡約二十四小時。根據口味愛好,也可以準備諸如蜜棗、火腿、鮮豬肉等輔助食材。

  透過上面兩個準備環節,下面就是包粽子了。將浸泡好的糯米放入粽葉中包好,用香草繩或細線繫好,一個美味的粽子就算製作完成了。粽子竟然被奶奶可以製作成菱角形狀、斧頭形狀、三角形狀等各種形狀各異的樣子!一般一個粽子重約二百克。若放入火腿、蜜棗、紅豆、鮮豬肉,就包成火腿粽子、蜜棗粽子、紅豆粽子、鮮肉粽子了,那就更加美味了。

  到此大家可別以為粽子大功告成了,可以吃了。還需要最後環節,將包好的粽子五個或十個一提的系在一起(以便計數)放入鍋中,加水煮約一小時,當可以聞到粽葉和食材濃郁香味時,粽子就可以出鍋了。這時一般奶奶都會讓我先盡情享用這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8

  端午節是一首詩一般的節日,粽子蘆葉中的糯米,不僅飄香家庭,飄香人間,那抹蘆葉沉澱著脫俗的香。

  細看這蘆葉,那抹綠透人心絃,看似飄嫋輕輕,光滑細膩,其實卻有那根根葉脈相連。葉子若失葉脈則枯萎,人若失血管則消逝。那根根突起的葉脈,讓蓬勃的綠長在中間。近聞那淡淡的清香,淡雅脫俗,讓人遠離這塵世,遠離繁華。這貞潔的香啊!讓人心曠神怡。

  我家的端午,便是粽子飄香。每逢端午,從灌滿水的盆子,提上沾滿水珠的蘆葉,那綠啊,綠到了人心,先將蘆葉彎成圓錐形,再將糯米、鮮肉、紅棗等倒入其中,用蘆葉蓋住缺口,順勢包裹,用線固定,一個精靈般的粽子便做好了。用鍋一蒸,那蘆葉的清香被熱氣擠壓,有夾雜著糯米的芬香,讓整間房屋都佈滿了粽香。鍋蓋一掀開,滴著水蒸氣的粽子顯得格外誘人,讓人垂涎三尺。

  說到粽子不由得就都提到屈原。屈原是一個一身正氣的官員,由於國家的腐敗和小人的排擠,讓屈原的才華和抱負無從施展。無奈之下屈原投身汩羅江,他用自己的死喚醒了人民,更留下了千古絕唱《離騷》。這個貞潔、兩袖清風的詩人,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留下了“清香”。

  端午節的習俗還不止這些,端午節時,我總會戴一個奶奶親手做得香囊,還會在家中的瓶子裡插上艾草,然後還會看龍舟比賽。在那些震天的鼓聲中,端午節離我們更近了。

  端午節是粽子飄香的時候,更是立志報負的時候,願粽子之香飄散繁華。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9

  端午節到了,我要包個粽子給家人吃。

  包粽子首先要拿兩片粽葉疊成一個半圓錐形,然後放點糯米,接著放一個紅棗,最後再放一點糯米,最上面放一個紅棗並且用勺壓實,用捲成圓錐形剩下的`粽葉把它用力裹起來,這時要注意勁兒不能太大,太大容易捏散開來,勁兒太小粽子又容易漏。裹好之後用線多纏幾圈然後打一個結,一個立體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裡面蒸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鐘後,又好吃,又好看的粽子就出鍋啦。

  剛出鍋的粽子要晾涼了再吃,我把粽子給了媽媽,問媽媽∶媽媽,粽子好吃嗎?媽媽嚐了一口微笑著說∶好吃,真好吃,你包的粽子最好吃啦!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的跳了起來。

  我跑到哥哥、爸爸那裡說∶我做了一些粽子,快來吃。哥哥、爸爸一起來到廚房裡,看見桌上放的粽子,拿起一個慢慢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上嵌著的紅棗看起來有食慾極了。他們吃了一口說∶嗯,真好吃!聽到他們的誇獎,開心的說∶這是我和媽媽一起包的。

  香甜軟糯粽子簡直讓我們停不下來,在吃了好幾個粽子後,我忍住了想要繼續吃的慾望,幫媽媽把廚房打掃乾淨後,就去午休了。

  到了下午,媽媽讓我看了一場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賽龍舟,邊看著精彩的龍舟比賽,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開心極了!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因為端午節可以吃到粽子,而且還能看龍舟比賽,我真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0

  一看到這題目,你們一定知道我今天做了什麼。沒錯,就是包粽子。你包過粽子嗎?今天,我從包粽子裡,更深刻地體會到幹活的不容易。俗話說得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啊!我包粽子時,可是醜態百出。怎麼樣,想聽嗎?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今天早上,風很大。狂風像發瘋似的呼嘯著,刺痛人們的臉頰。我也感到無比寒冷,試圖戴上帽子。可是風實在太大,我剛把帽子戴上,又被風吹掉了。終於到了外婆家,我鬆了一口氣,敲了敲門。門開了,只見外婆走了出來,一手拿著快包好的粽子,一手抓著門把。我很奇怪,不知外婆在幹嗎,一問才知,在包粽子!我原本就對這很感興趣,再加上我喜歡做手工,就爭著要包。外婆便同意了。

  只見外婆拿起一個長葉子,圈成圓錐狀讓我把米放裡面。我拿起勺子舀了一勺米倒在圓錐狀的葉子裡。不料不夠,我又拿起勺子舀米,可又太多了。

  沒想到外婆還挺又耐心的,讓我再練練。我這回知道了應該多加點,可是,不料又加太多了。

  雖然外婆很有耐心,可也被我搞得不耐煩了。

  沒辦法,只好再讓我試試。可沒想到我加得剛剛好卻都倒到外面去了。外婆嘆了口氣說:“哎——看來你就是不擅長包粽子。”

  我這才體會到包粽子也不容易啊!而外婆又是怎麼做的呢?看來,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堅持,所謂“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呀!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1

  今天,是端午節。但是對於吃貨而言,這,是粽子節。對於我們港校小學來說,是快樂大遊園!遊園活動很多,我先跟大家分享兩次包粽子的活動吧!

  先說包“真粽子”!我們班準備了紅棗,八寶米,粽葉,草繩來包粽子。現在,我們萬事俱備,就只欠東風了。

  別看粽子結構簡單,可它也是內有乾坤的!我們班的幾個高手上去想挑戰它,可最終也以露餡、掉線、崩線、散架等情況而失敗告終。我呢,其實包之前,就查過該怎麼包粽子。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該如何包好粽子的秘籍吧!

  包之前,需要在前一天晚上把米給泡發,如果有豆子的話,則要泡更久。粽葉以及草繩也要提前泡好。包的時候,先要把粽葉完成漏斗形,添上米。再把上面的一部分粽葉給翻下來蓋住“漏斗”裡的米,最後用草繩把粽子給捆緊。

  這樣,我們包出來的粽子就緊緊的,不容易崩開。如果是緊緊的話,蒸出來的粽子就香香的,軟軟的。啊,浸透著我勞動的粽子一定會格外的香甜的!那就讓我慢慢地等它蒸熟吧!

  再說包“紙粽子”!你一定沒聽說過吧!美術羅敏老師為我們準備好了香袋、卡紙、紅繩。把卡紙折成粽子樣,填上幹艾葉,掛上紅繩,紙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我們班一位高人,竟然把百元大鈔放在了香囊內。結果他上樓梯時,錢一下子就飄出來了——盒子爛了!我們蜂擁而上,假裝想拿錢。艾葉像雨一樣灑下來,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好一陣“香雨”啊!

  今天真是快樂的一天!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2

  “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經常聽到爸爸唸叨這話。“做起來咋就難啦?”我總是不以為然地反駁。

  農曆五月初四的晚上,二姆說:“今年的端午節,咱們自己做粽子吧。”說著,把準備的糯米洗乾淨,加上白糖,蒸熟,又在一個大鍋裡配上雞蛋、豆沙、肥肉、香菇和紅彤彤的小棗,就開始包粽子了。

  只見二姆從盆裡拿出二片泡好的深綠色的竹葉,捲成一個上寬下窄的圓錐小桶,把雪白的糯米放在裡面,再放上幾顆紅彤彤的小棗疊上去,又和上其他餡料,上面又蓋上小小層糯米,接著用竹葉把糯米裹起來,用蘆杆紮了兩圈,拉緊,麻利地打了一個結。哇,一個三角狀的粽子轉眼就包好了。

  原來包粽子就這麼容易呀!“我也來一個。”我躍躍欲試。二姆笑了,“好啊!”我學著二姆的樣子,先卷竹葉,放在左手,又用湯勺舀了一些糯米,放進竹葉裡,準備拿其它餡料。哪知顧此失彼,將包好的糯米倒了出來。咳,重新來過,然後,我小心翼翼地拿其其它餡料,一一疊上去,看到肉飽滿飽滿的,我內心暗暗得意。我拿起葦杆,準備繫了,誰知卻總把另一頭掉下去,重複了很多遍,終於勉強紮了兩圈,用線一系,“哇”,糯米都從縫裡漏出來了,把我的手指沾在一起。

  “咳,看似容易,做起來難啊!”我大嘆一聲。心裡暗暗佩服爸爸的高見。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3

  端午節習俗有包粽,掛艾葉,划龍舟。6月21日,我在媽媽的陪伴下,去參加小記者活動——包粽子比賽。但是很遺憾,因為是第一次,不懂包粽子,所以失敗了。雖然沒有獲得獎,但是從這次比賽中,我學會了包粽子。於是,端午節那天在家裡決定再實踐一次包粽子。

  媽媽提前準備好食材:醃製腩肉,鹹蛋,剝皮綠豆等,然後我們就開始包粽子。首先我拿了兩片粽葉,把它們折成一個圓筒形,然後把糯米倒在圓筒形中,在中間添一塊腩肉和鹹蛋綠豆,然後再加上適量的糯米把食材蓋好,再添上一片大粽葉打折包裹,最後用繩子綁結實就可以了。

  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包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漏米了,粽葉太疏,包不嚴實。或者是糯米或食材都放多了,粽葉包不過等等。萬事開頭難,有了上一次小記者比賽經驗,我順利地把困難克服了。慢慢地我學會了包粽子,而且包粽子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壓鍋裡蒸煮20分鐘,開啟鍋後,一陣甜甜的粽子香飄滿整個房間。譁,真香!

  我們一家子把粽子拿到大院去吃,因為這樣子可以把粽子變得涼一點。拿出去以後,滿院子都香了,甚至連鄰居都聞到香味,我們在院子擺上圓桌子,拿6張椅子,在上面放些花,為我們吃粽子平添了許多樂趣!再在圓桌子上擺個手機,一邊看賽龍舟,一邊吃粽子,其樂無窮!

  我吃著香噴噴的粽子,口感粘粘的,中間的豬肉鹹蛋和綠豆好吃極了,吃著自己做的粽子,心裡高興極了。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4

  這個星期六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我和媽媽一同去了超市,在超市裡我看到有許許多多有著五顏六色的禮盒,我好奇地問媽媽:“這些是賣什麼的?”媽媽說:“你不知道因為端午節快到了嗎,這是在賣粽子。”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紀念一位叫屈原的詩人。在端午節裡主要的活動是包粽子和賽龍舟。我說:“媽媽,我也要包粽子、賽龍舟。”

  媽媽笑著說:“過幾天,在夾河裡就有龍舟賽,到時候媽媽帶你去看。我可以教你包粽子。”

  我和媽媽買了包粽子用的糯米和粽葉,回家後媽媽把買的東西都放到了水裡泡著,媽媽說要泡一天,哎呀,急得我在廚房裡轉來轉去的。

  第二天,我早早的就催著媽媽包粽子。媽媽把粽葉在桌子上放平了,從一頭開始往上折成三角形,再折一下就弄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媽媽把泡好的米、花生和大棗裝進去,然後用粽葉一層一層的包好,再用線把三個角綁住,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做,哎呀,怎麼回事,怎麼裹不住呀,米都跑出來了。看媽媽做起來那麼簡單,怎麼我做就這麼難呢?後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做了三個粽子,一個送給媽媽,一個送給爸爸,還有一個送給我自己做端午節的禮物。

  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呀!不但遲到了美味的粽子,媽媽還誇我愛勞動,是個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只可惜沒能看到賽龍舟,明年的端午節,我要吃粽子看龍舟。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5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家鄉的端午節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有包粽子、賽龍舟、洗龍舟水、吃雞蛋……但在我的記憶裡,我印象最深刻而且最有趣的是——端午的洗龍舟水。

  記得七、八歲的時候,媽媽就帶著表妹。弟弟。還有我一起去洗龍舟水。我們帶上一些乾淨的衣服去換。拿幾條粽子。幾個熟雞蛋。我們來到洗龍舟水的地方,立刻下到水裡不停地嬉戲。打水仗,我用水潑一下你,你用水潑一下我,大家互相潑水。互相玩樂,彼此之間毫不介意地弄溼了身上的衣服,我在一邊非常自傲地說:“你們快來看我學運動員跳水?S,我學得還差不多吧。”媽媽在一邊說:“小心一點”。說時遲,那時快,剎那間,我立刻往水裡跳,誰知卻被灌了幾口水,引得表妹跟弟弟哈哈大笑,而我哭笑不得,隨後,媽媽就說:“別玩了,快天黑了,快上來吃個雞蛋吧,吃了個雞蛋就歲歲平安了。”

  家鄉的風俗真的有很多的花樣,包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每到端午節的那一天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粽子映入眼簾,有鹹的。甜的。辣的……家鄉的粽子別具風味,任何地方的粽子都不如家鄉粽子呀,我到中山吃過粽子,覺得它根本就不是什麼粽子嘛,哪裡有家鄉粽子的好吃啊,“凡是故鄉明”家鄉的粽子令我回味無窮,久久忘懷。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6

  端午節那天,我跟媽媽、奶奶學包粽子,第一次感受到了包粽子的樂趣和端午節的意義。

  當天一大早,媽媽和奶奶就將前一天準備好的糯米、粽葉、灰水一一擺開準備包粽子。我也跟她們一起學學包粽子。媽媽和奶奶最拿手包的粽子,是三角粽和長粽,她們包的這兩種粽子個個大小均勻。媽媽邊做邊教我。先從粽葉裡選出四片大小差不多的粽葉,頭尾相向平鋪在桌面上,再在鋪好的粽葉上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幾顆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再把葉子收攏包住。

  我一邊學,一邊包,當我再把粽葉蓋好包攏起來的時候,糯米紛紛掉了出來。此時,奶奶替我把糯米放好,用粽葉把糯米包好。接著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我拿來粽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然後才交給奶奶檢視是否包實包好。經過幾次的練習,我包的粽子越來越好,越來越像模像樣,通過了媽媽奶奶的“驗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經過近兩個小時,我們終於把幾十個粽子包完。然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煮,大約過了三個小時,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抓起一個粽子咬了一口。媽媽在旁邊笑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也不能吃熱粽子!”端午節,我覺得自己過得很快樂,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

  端午節包粽子作文17

  就快要過端午節了,媽媽也準備了許多包粽子的材料,有上好的五花肉,雪白的糯米,粽葉和絲線。

  媽媽告訴我,我們先要在糯米里加上些醬油、鹽和糖拌勻。我很好奇:“為什麼要加糖?”媽媽說:“加糖是為了提鮮。”接著,切好五花肉,洗好粽葉,剪掉葉子尖,剪好繩子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

  媽媽教我先在葉子上折了一下,做出一個錐形的小筒,再倒進來一勺米,又放進一至兩塊五花肉,然後再蓋上兩三勺米,把粽葉一卷就可以了。這也太簡單了吧!

  “不好!米弄進葉子縫裡面了!”我用手摳出了夾進了葉子縫裡面的米粒。“可惡!又漏出了一點米!”我把粽子開啟,把米塞回去,又添了一勺米,重新包起來。媽媽教我先把粽葉長的部分折下來,蓋住錐形小筒的頂部壓緊,再把粽葉往下一折,把線綁好就完工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真難啊!冷冷的燈光照在身上我都感覺好似炎炎烈日,流出了一身汗。希望那粽子會好吃。

  粽子煮好了,我很擔心:“我包的粽子會不會’露餡’了?我包的粽子好吃嗎?”拿出來一看,哇!我包的粽子竟然沒有漏一顆米!我覺得我比媽媽包的還要好,耶!再一嘗,呸!太淡了,媽媽這所謂的“調餡大師”也太不專業了吧!不過,我還是覺得自己包的粽子一定比語文書上的粽子要好吃不知道幾百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