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端午的粽子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的粽子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的粽子作文1
今天,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哈哈,又到了吃粽子的季節了!我想到了歐陽修的詩《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他在詩中寫道:“五月榴花妖豔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榴花正紅,細雨正綿,角粽正香,這是多麼令人嚮往的日子!
粽子的形狀有各種各樣的,有三角形的,有方型的,有橢圓形的但不管什麼形狀,美味的粽子讓人們看了嚐了以後都讚不絕口。
我見過廣東粽子,它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廣東粽子都非常地大,非常地惹人愛。你看,它的外套翠綠翠綠的,像穿著一件翠綠的絲綢袍子,腰間還繫著白白的絲帶呢。它不但外表美不勝收,心靈也美。撕開粽葉,露出白白的糯米糰,輕輕咬一口,那潔白的心靈中包含了一顆赤熱的心,那是一枚赤棗。又有一個粽子,它的中間有著一粒粒的鴨肉粒雞肉粒,這讓粽子有了很多嚼勁。另一個粽子中間,有一個圓圓的雞蛋黃,在裡面像一個小太陽一樣躺著。有時主人還會端來一盤剝去粽葉的粽子,那一個個純白無瑕的粽子上有一粒粒白糖,像鑲嵌著一顆顆鑽石一樣。這樣的粽子,哪裡僅僅只是食物,分明就是一個個藝術品啊!
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當年屈原受到冤屈,被流放到很遠的地方。當他得知自己的祖國滅亡之後,抱著石頭跳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愛國主義詩人,於是每年屈原跳江的這一天,人們就會用竹葉包一些糯米,扔到江中,還會在江面上舉行龍舟比賽,讓中國人永遠都忘不了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經過千年演變,粽子也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一道佳餚。當然,每當我們吃到粽子,一定會想到那位憂國憂民的詩人。
現在,我也拿起一枚粽子,解開粽葉,將雪白的粽子蘸上白糖,輕輕放入口中,咬上一口,真甜啊!這粽子,甜得就像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一樣!
端午的粽子作文2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裡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裡,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裡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愉快的端午節_快樂的端午節300字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早早的叫我們起床,要帶我們去市場。我問:“幹什麼?”媽媽說:“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里大集,要帶你們去趕集。”趕集可是新鮮事,我們立即出發了。
到了市場上,誘人的粽子讓人垂涎三尺。我和媽媽在一個攤位前停下來,我們買上了粽子,坐下來吃粽子。一盤香噴噴的粽子,外皮包裹著綠綠的粽竹葉,看上去形狀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開啟竹葉一看,青青的竹葉,白白的糯米,紅紅的大棗,好誘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這是人間一大美味啊!
吃完粽子,我看到了幾個夥伴,我們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隱蔽在車底下,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能找到我,我看見其他人都被一網打盡了。我放了空槍,他們跑過來把整個停車場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端午的粽子作文3
我吃過許多的東西,有春節的餃子、臘八節的臘八粥、中秋節的月餅、元宵節的元宵……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的粽子啦!下面我就來給你們講一講粽子吧。
包粽子的步驟是這樣的,先要把那又細又長的粽葉洗乾淨,再用熱水泡一泡,要準備的材料有一些糯米、蛋黃、肉等等來製作肉餡,這樣就可以開工了。首先,把又細又長碧綠的粽葉摺疊並圍攏,再把它做成一個窩,把潔白的糯米放進去,接著,把做好的肉餡放到上面,再在上面蓋上一層厚厚的糯米,然後把粽葉做成一個四角形,最後,用結實的繩子把它老老實實的給捆起來,像一個又大又肥的胖娃娃一樣。這就是最後一道工序了,想要把粽子做得既美觀又好看的話,就要看粽子的四角做的勻稱不勻稱了。做好之後先用猛火煮一個小時,再用文火煮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粽子煮好了,香味從廚房迎面撲來,簡直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啊!你們想不想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就讓我來給告訴你們吧。屈原是我國的一個非常著名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早年時期,屈原深受楚懷王的信任,經過他的努力,使楚國的國力越來越強了,因為她的性格非常的耿直,又加上他人的讒言和排擠,使屈原和楚懷王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沒過多久楚懷王就把他流放到邊疆。在這個流放的期間,他居然親眼看著國家被敵軍給攻破了,他感到心如刀割,於是,懷著絕望而又必死的心,拖著一塊大石頭跳江身亡了。為了不讓魚、蝦、蟹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粽子扔到江裡給魚、蝦、蟹吃,這樣就不會把屈原的屍體給吃掉了。這就是為什麼要吃粽子的原因了,是為了紀念屈原。
這就是粽子的來歷和它的包制步驟啦,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做一下粽子啊?
端午的粽子作文4
又到了端午,這個喜食粽子的節日。
街口紛紛掛出招牌:紅豆粽子、蜜棗粽子、肉粽子……我最喜歡蜜棗的,紅豆次之,肉類最末。前二者都有清甜香氣,和粽葉的清香相得益彰。肉類單吃很好吃,可放在粽葉之中反壞了那片清雅。
可惜,現在我家附近已經很少有好吃的粽子了。某次嘴饞,買了幾個,回家一煮,粽子的翠綠全沒了蹤影,蠟黃的,倒是裡面的糯米成了淡青色,玉石般“漂亮極了”。
雖然我對現在的粽子已無力吐槽,但粽子仍是我極喜愛的食物之一。因為我外婆包的粽子,還是很好吃的。
外婆快70歲了,很會包粽子。以前每年端午,我家都吃她包的,絲毫不比外面的差。她也總笑呵呵的接受了這項任務。於是,一位老太太坐在門口包粽子成了我家一道獨特的風景。一位滿頭華髮的老人,一手將粽葉在手中翻折幾下,另一手倒入雪白的糯米,不時丟幾粒紅豆紅棗什麼的。溫暖陽光灑下,照亮了她眼底的笑。
灶具上紅紅的火苗呼呼地舔著鍋底,伴隨著咕嚕咕嚕的沸騰聲,粽子的香氣漸漸在家裡瀰漫開來,愈來愈濃。幾個小時後,外婆一聲令下“時間到了,關火!”我便歡呼著來到桌旁,等待著自己心愛的美食。她拿起一個粽子,麻利地解開線繩,輕輕將粽子倒入我的碗中,笑眯眯地對我說:“快吃吧,剛出鍋的粽子最香了!吹吹再吃,小心別燙著。”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嘴裡既有粽葉的清香,又有糯米的香甜。我總是火速消滅幾個,剩下的呢?全被外婆拿走了。“小孩子吃太多糯米對消化不好的。”她認真地看著我,我央求她再給我最後一個,“不行,下頓再吃,你去喝些我的淡茶消消食。”她對我總是寵愛而又有原則。
時過境遷,現在我已不常吃到外婆的粽子了。偶爾買幾次,即使遇見味道還行的,也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感覺對粽子的熱情正一點點地流逝了,可每次看見街口擺著的那些粽子,心頭仍不由掠過那些年外婆沐浴在陽光下包粽子的身影,佝僂而美好。
端午的粽子作文5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戰國時代的楚國人,生於楚威王五年夏曆正月初七,或謂生於楚宣王二十七年,卒於楚襄王九年。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昨天,我和姐姐去超市買糯米蜜棗和蘆葦葉子,準備回家包粽子。
端午節當天,媽媽一邊給我聽寫生字一邊包粽子,姐姐也參與了包粽子。姐姐包的粽子造型非常好看,媽媽包的可就差的遠。
剛包了一回兒,我姐姐突發奇想,要往粽子裡包火腿和海苔,然後姐姐專職包火腿餡粽子,媽媽包花生綠豆葡萄乾餡的粽子。姐姐包了十多個,媽媽包了十多個,她倆互不相讓。
閒話就說到這裡,下面我們開始吃粽子,媽媽還做了很多菜和魚湯。我吃的第一個粽子是海苔餡的,這個端午節我們過得非常愉快。
端午的粽子作文6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節日,重陽節孝順老人,中秋節團團圓圓,春節喜慶快樂,兒童節歌舞昇平。每個節日都熱鬧無比,令人十分開心,可令我至今難忘的,卻只有那次歡樂的端午節。
傳說,古代詩人屈原在端午節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四處捕撈,卻找不到他的屍體,崇敬他的人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就用粽葉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許肉泥扔進江裡餵魚蝦,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屍體了。現在,人們已不再投這種東西到江裡了,可這種東西漸漸演化成了粽子,成了每年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所以在端午節這天,我和媽媽選擇了用包粽子來慶祝端午節。
媽媽先從廚房拿來粽葉,小心洗乾淨,再用開水煮熟,冷卻後放到一邊,使葉子不發黃。接著,把肉剁碎,打入雞蛋,用手抓勻,再加入切好的紅棗塊,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葉子,捲成三角,添上米和餡,手向對角處對卷,最後綁上紅繩,一個三角粽便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葉子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就是不聽我使喚,在一片手忙腳亂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這次葉子倒是摺好了,可剛添上米,粽葉就漏了個洞,米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見我這樣,飛快的把兩角對摺,捲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餡,最後再在頂上蓋一層糯米,用繩子捆結實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媽媽的靜心教導下,我中午做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穿著綠色外衣的小粽子。晚上,我剝開粽子,白白的米,紅紅的棗,再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咬一口,唇齒留香。吃著自己做的粽子,我的心裡甜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我過得充實無比,也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道理。讓我永生難忘。
端午的粽子作文7
今天是端午節,在媽媽的催促聲中起了床。媽媽端上了一盤茶葉蛋作早餐。“為什麼呀!”我問道,“今天早上怎麼改吃雞蛋了?”媽媽笑著說:“端午節吃雞蛋可以祝福你逢凶化吉、平安無事啊!”“是嘛!”我趕緊拿起一個雞蛋剝起來。“我小時候外婆還把雞蛋染成紅色,用自己變得網兜裝著,掛在我的胸口呢!”媽媽邊說邊回憶著。
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看見處處洋溢著端午節的氣氛。超市貼出了一張張關於端午節促銷活動的大海報。很快到了外婆家,走上樓梯,看到外婆家大門上懸掛著幾簇綠色的植物。只見這些植物有著細細的莖杆,葉子長長的。“這是什麼呀?”我問來開門的外婆。“這是艾葉和菖蒲。”外婆回答。“為什麼要把它放在門口呢?”“這樣可以防止蚊蟲進到家裡,還可以避邪呢!”
一走進房間,廚房裡飄出的粽香令人饞涎欲滴!
外公外婆正在熟練的包著粽子,我也想來一試。便開始對外婆說:“讓我包一個粽子吧!”外婆擺擺手不肯,我又說:“我要試試看嘛!”
外婆教我包粽子了。先把粽葉捲成圓錐狀;把卷好的粽葉卡在左手虎口,舀一勺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卷中,舀一小匙拌好的肉餡放在米上,再蓋上一層米;將葉尾蓋下來,葉尾捏籠,將多餘葉尾上卷,接著用葉絲繫牢。最後,剪掉多餘葉尾。啊!我終於包出了一隻粽子,雖然沒有外婆的那樣好看,可我還是覺得很好。
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我既學會了包粽子,又嚐到了美味,更關鍵的是,小小的粽子讓我感覺到了祖國博大、深遠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傳統,我更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端午的粽子作文8
我家的端午節端午節快到了,每家每戶都要插艾草、吃粽子,好像就連空氣裡都充滿了粽葉的香味,一陣陣清香,撲鼻而來。我們家端午節特別溫馨,快來跟我看一看吧!清晨,一縷陽光透過窗戶照射到我的床頭,太陽公公露出了笑臉。我慢慢的睜開雙眼,“起床嘍”我邊喊邊伸了個賴腰。
“咦!什麼味道”,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好像是從廚房飄過來的,肯定是奶奶在煮粽子,我高興的跳了起來,興沖沖的衝進廚房。揭開鍋蓋一看,“哇”看著這翠綠的葉子,這嫩嫩的粽子,真誘惑人,讓人著迷。我的口水已經是“飛流直下三千尺”了。“看你急的,還沒熟呢?”奶奶說。
“哦!知道了!”我趕忙蓋上鍋蓋。“唉!”那隻好等著了。乾脆先到我們家的“花園”玩一會吧!這時怎麼回事,我家的這些花花草草一個個都昂著頭,那興高采烈的樣子,難道他們也知道今天是端午節,也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也想吃粽子?時間過的可真慢,終於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爺爺做了一桌子的菜,聞聞,好香啊!“主角上場嘍”爸爸把粽子端了上來。這味道太特別,太清香了。
我伸手抓了一個就要吃,媽媽說:“看把你急的,爺爺奶奶還沒吃呢?”我趕忙把手裡的粽子遞給了爺爺,這時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笑了。我透過窗戶看到了花園裡的小花小草,看著它們的樣子,好像是剛吃過了粽子,懶洋洋的躺在那裡,好像在說:“真香啊!真好吃!”
我又抬頭看了看藍天,白白的雲朵,太陽公公炙熱的笑臉,還有那飛翔的鳥兒,它們好像都在對我說:祝你端午節快樂!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一個充滿溫馨、快樂的端午節。你們家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呢?
端午的粽子作文9
每逢端午,大街小巷都飄溢著甜絲絲的粽子清香。我的饞蟲也被勾出來。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來到姥姥家,讓姥姥教我包粽子。姥姥首先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開始包了,一個個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了,碧綠玲瓏,惹人喜歡,我不禁躍躍欲試。因為我在姥姥身旁耳染目睹,一直認為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剛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首先,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姥姥的樣子對疊在一起,握成漏斗形,再向裡面放入已浸泡好的糯米,在糯米的上面放幾顆又大又甜的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卻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姥姥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下,包出了一個既不漏米又像粽子的“醜八怪”。本以為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鍋中去煮,可是還沒等放入鍋中,只聽得“嘩啦”一聲,粽子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不甘心,各式各樣的粽子在姥姥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不禁有些洩氣,可我怎麼可以做事半途而廢呢?我又重新包了起開,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地包出了幾個粽子,它們別看形狀不好看,但那也是粽子,還是親手做的,相當有成就感。吃著自己做的可愛的粽子,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生活中處處有學問,學會生活的技能,是一件多快樂的一件事。
端午的粽子作文10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端午節,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定的節日。在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都會買粽子或者自己做粽子來紀念屈原。
在端午節那一天,我家也不例外,總是自己做粽子吃。煮粽子時,鍋裡再放幾個雞蛋一起煮著吃,是為了讓今年的黴運都煮走,煮出好運來。
在端午前幾天的時候,我家就開始準備著過端午的食材。媽媽去超市買了一些糯米。紅豆。玉米。花生和紅棗。還有包粽子需要的大竹葉。在端午節的前天晚上,媽媽就把糯米在水裡泡上了。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媽媽就開始包粽子。她把昨天買的所有食材都混到一起,開始包起了美味的粽子。因為媽媽知道我愛吃玉米和花生,所以她包了幾個裡面只有玉米和花生的粽子。因為能更好地分辨出這幾個粽子來,所以她系這幾個粽子的系法和別的粽子的系法不一樣。粽子包完後鍋里加了水把粽子和雞蛋放進去,開始煮了起來。然後她又開始張羅做其他事。等到粽子快煮好的時候我已在床上聞到了粽子的香味。順著這個香味我迷迷糊糊的從床上下來。走進廚房,開啟鍋蓋一看,哇,好多粽子呀。看到我兩眼放光。這時媽媽說“洗臉刷刷牙,準備吃粽子了。”,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洗刷完後,進了廚房準備吃香噴噴的粽子。等媽媽把飯做好後我把熱騰騰的粽子放到了盤子裡準備開吃。
吃粽子時媽媽拿起了包著玉米和花生的粽子遞給了我。我剝開一看高興的不得了,這粽餡全都是我愛吃的。雖然媽媽包的粽子沒有超市的好看,但是卻比超市的好吃多了。因為我吃到嘴裡的不僅是媽媽包的粽子,更是媽媽對我的愛。
端午的粽子作文1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著這首兒歌,我就知道,端午節就要來了。
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叫我和他一起包粽子。這不是很好辦嗎?我很快答應下來。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爸爸的話音剛落,我就馬上從廚房拿來了一疊翠綠欲滴的粽葉,接著,又拿來了一捆棕繩,端出糯米和其他餡料。“開始包粽子啦!”我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歡呼完了後,我擦了擦手掌,瞟了一眼桌上的材料。神氣十足地說:“包粽子的材料你給我聽好了,本小姐陳師傅要把你們變成一個個大粽子。你們可要聽話哦!”於是,我選了兩片差不多大小的粽葉就開始包起來。我先把粽葉疊在一起,捲成了一個“喇叭形”,就開始添米和餡料。我看了看爸爸,爸爸還在卷粽葉呢!我得意洋洋得想:呵呵,老爸真慢,連我也比不過,真是一頭大蝸牛!正當我沉浸在喜悅中時,爸爸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說:“你包的方法不對。”這句話給我當頭潑了一頭冷水。我嚇了一跳,不小心用力捏了一下。“譁”,糯米就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爸爸滑稽地說:“看來,這位小陳師傅的手藝不太高超哦!”我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但是還不情願地說:“那我怎麼辦?”“我來給你做個示範!”爸爸爽快地回答。我瞪大了眼睛。只見爸爸拿起兩片粽葉,麻利的卷出了一個漏斗的形狀添上米和餡料右手大拇指輕輕一蓋一折,再綁上粽繩,一個四角粽就包好了。我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折粽葉,加餡料和米,緊米,包好,再加上棕繩。這樣,一個粽子就在我手中誕生了。
今天,我不僅學會了包粽子,還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要先掌握技巧,才能成功。
端午的粽子作文12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葉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媽媽一大早就上街買來粽葉,並用糯米、蜜棗、葡萄乾和花生米等做餡準備包粽子。
為了用實際行動紀念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我想親手包上幾個粽子,但是我從來沒有包過,怎麼辦?我暗自跟著媽媽學。我和媽媽坐在一起學包粽子,只見媽媽將一張粽葉重疊,依次錯開,彎成一個圓錐體,放上餡,將粽葉一折,封住口,又圍了兩圈,在用線把它記好。一個精美的三角形粽子就成功了。我想:原來包粽子就這麼簡單啊!“媽媽,我也會包,不相信,看我抱一個給您瞧瞧。”於是,我便拿起了總粽葉學著哈哈哈樣子包起來。我先將一張粽葉排好並彎了個圓錐,放上花生、糯米、蜜棗和葡萄乾裝好餡。封口時,手沒握住,一放鬆,裡面的餡全撒到桌子上了,媽媽見了笑了笑,說:“你不會,別包了。”
我不服氣,捲土重來。這一次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將粽葉握得緊緊的,不敢放鬆。好你容易來到最後一關,我將粽葉上的鬚子用線記好,學著哈哈哈樣子,再用力一拉。糟糕,線斷了,粽葉也被我捅破了。我又加上一層,唉!又用力一拉,又斷了。我一連換了好幾張棕葉都拉斷了。我只好請叫媽媽,在哈哈哈指導下,我輕輕地把線在粽子上饒了幾圈記好,包出了一個又大又肥的粽子。之後,我越來越熟練,包的越來越精美!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電飯鍋裡一個小時候,粽子出鍋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就是好吃。
透過這次包粽子我真正體會到“看花容易繡花難”的道理,懂得了做事一定要虛心、細心、認真,而且必須做到這三點,不然,將一事無成。
端午的粽子作文13
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粽葉飄香的季節。今年的端午節,合肥晚報的.小記者們要一起去植物園包粽子。我十分興奮,恨不得一個跟斗就翻到了植物園。
到了植物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荷花塘。一片片飽滿圓潤的荷葉像一把把小傘立在水中,白色、紅色的荷花點綴其中,有的已經全開了,有的還是花骨朵,還有的正含苞欲放,不僅讓我想起了楊萬里寫的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蓮花別樣紅的詩句。岸邊的垂柳拖到了水中,隨風搖曳,像美麗的姑娘在梳理著長髮。
包粽子嘍!隨著老師的喊聲,我們來到了一間會議室裡,大家選好座位坐好,發現桌子上已經擺著許多葉子和細草,還有一個裝滿米的大鍋和幾個裝著蜜棗的碗。老師先給我們介紹粽子的主要原料:大葉子是若竹,若竹和蘆葦的葉子都可以包粽子,植物園今天給大家選的若竹的葉子,因為它有一股竹子的淡淡清香。細草是蓑草,專門用來系粽子的,鍋裡的米要事先浸泡一段時間。
開始包粽子了,老師開始手把手教我們。首先,拿一片若竹葉,把前面的把子剪掉,然後捲成一個錐形,在裡面放上大米和蜜棗,用手把米壓緊,再把竹葉翻過來,弄成一個角的形狀,把剩下的竹葉圍繞著角纏緊,最後用蓑草把粽子五花大綁就OK啦!看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很難啊。我選了一片又肥又大的竹葉,折成錐形,就開始裝米了,我把米塞了進去,可是折角的時候怎麼也折不好,不是米漏出來了,就是竹葉破了。我只好又去請教老師,老師教了我一些技巧:先把角弄平,輕輕一捏,注意不要捏破了,再折下來,下一個角也是這樣。我折騰了半天,終於包了一個四不像,雖然有點醜,但我覺得是自己包的,一定會特別好吃的!
想想晚上可以吃到自己包的又香又甜的蜜棗粽子,心裡美極了,似乎已經聞到了熱氣騰騰的粽子散發出的陣陣清香。趕緊回家,煮粽子去囉!
端午的粽子作文14
粽子是我家鄉的特產,更是我最喜歡的一樣食物。
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對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端午節的晚上,要在月亮底下襬出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幾種美味的食物,供給屈原,這是一種傳統的做法。
每年的端午節,不管天氣怎樣我都會回到老家,陪奶奶包粽子。
包粽子前得先準備好材料。首先要去山上選擇粽葉,這要早些去,不然那些好粽葉都被別人摘完了,粽葉摘回家洗乾淨就可以用了。奶奶說,粽葉要選很綠很青的那種,最好是大一些的。我按照奶奶說的,到處找著,好不容易才找到幾片,回頭看,奶奶早已摘了幾十片了。
於是我和奶奶又到另一座山上去選擇棕葉。棕葉採回來後不能直接使用,你得把它的葉子撕成一根根的細條,然後風乾,這樣用它來捆住粽子,才能保證上火煮時粽子不會散開。
將這兩種葉子準備好後就要開工包粽子了。
先將粽葉圍成一個類似於圓錐的形狀,下面的那個尖角不能有縫隙,不然倒進去的糯米就會從那裡漏出來。再將泡好的糯米倒入粽葉裡,加一個蜜棗和一些臘肉丁兒,最後用邊上多的粽葉包起來,再用棕葉繩兒繫緊就成了。瞧,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十分惹人憐愛。放進鍋內煮,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粽子就可以出鍋了。看那那一個個漂亮的粽子,都讓我有點捨不得吃了。
對了,粽子的口味可以有很多種,可以不停地換,這樣就會更好吃哦。我最喜歡吃蜜棗加臘肉餡的,臘肉煮出來很香,蜜棗又很甜,將這兩樣合在一起,真可謂是一道美味哦!所以,奶奶每次包粽子時都會包許多蜜棗加臘肉餡的給我吃。
粽子就像一根繩兒,緊緊的連著我和家鄉。
端午的粽子作文15
一天,我放學回家,看見媽媽正在包餃子,我覺得很好奇,就請求媽媽教我包餃子,媽媽爽快的答應了。
首先,我拿了一個小麵糰,學著媽媽的樣子,用手把它壓平,然後用擀麵杖趕起來,呵呵,怎麼趕,也不能像媽媽那樣順手,費了好大勁,終於趕薄了。我用勺子盛了一勺餃子餡,放在麵皮上,然後,用手把麵皮對抵,學著媽媽的樣子,左捏捏,右捏捏,可是捏了這邊,那邊露餡,捏了那邊,這邊露餡,弄得我是滿手都是油,天哪!怎麼也捏不好,費了好長時間,也沒有包好。
我不由得著急起來,手都有些酸了。看著我的樣子,爸爸走過來,不禁的大笑起來。我有些洩氣。媽媽說:“來,寶貝我教你!”於是媽媽耐心地教起我來。我仔細的看著媽媽的手,看她怎麼拿麵皮,怎麼放餡子,怎麼捏邊,然後怎麼換手。
我看得很認真,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否則,還會包不好。終於,心裡有底了,於是我重新拿起麵皮,慢慢的包起來。不一會我的第一個“作品”出手成功了,雖然什麼都不像,也沒有媽媽包的那樣飽滿好看,但是,不管怎樣它也是我的成績啊,我依然很高興。
我似乎有了信心,於是又包了第二個。果然,比第一個好多了,當然還是不能與媽媽的相比。但是我會繼續努力,我相信一定會包的和媽媽包的一樣好看。
餃子包好了,爸爸去燒水,準備下鍋了。爸爸說“今天我們都嚐嚐,女兒包的餃子,好不好吃?”
水燒開了,一個個餃子像一隻只大白鵝,撲楞楞地飛入了鍋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不一會,餃子和水一起發出了咕嚕咕嚕的聲音。然後加水再煮,連續加三次水,餃子就可以出鍋了。
爸爸媽媽都在吃我包的餃子,還直誇我包的好吃呢,我知道,我包的並不好,他們只是在鼓勵我。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努力去做,一定會最好。
吃著自己包的餃子,比吃買的餃子開心多了。透過這次包餃子,我終於明白了一句話的真正含義“只要肯用功,鐵杵磨成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