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關於2023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通用8篇)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關於2023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通用8篇)

  為了確保活動有序有力開展,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動方案其實就是針對活動相關的因素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寫活動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結合本校“誠信做人 快樂生活”校園文化節活動的開展,透過“粽子飄香·端午傳情”為主題,將中華民族的氣節教育、節氣文化和學校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

  二、活動安排

  (一)找一找

  物件:1——6年級學生

  要求:從閱覽室或網上找一找關於端午節這一節氣的相關知識;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詩詞;賽龍舟和包粽子的習俗。

  (二)說一說

  透過午會課、班會課、班隊課,組織學生說說相關的知識。

  1、物件:1——2年級學生

  要求:說說端午節的由來;說說包粽子的習俗。

  2、物件:3——4年級學生

  要求:說說端午節的由來;說說包粽子的習俗;說說屈原的故事。

  3、物件:5——6年級學生

  要求:說說端午節的由來;說說包粽子的習俗;說說屈原的故事;說說屈原的詩詞。

  (三)畫一畫

  物件:3——6年級學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為主題製作一份小報,能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3——4年級為手抄報,5——6年級為電腦小報。

  (四)寫一寫

  透過黑板報、班級櫥窗等陣地,進行環境佈置設計。

  物件:1-6年級學生

  要求:以“端午情懷”為主題出好一期黑板報。並進行評比。

  (五)學一學

  物件:3——6年級學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學一技”為主題,學習粽子的名種包法,並品償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六)傳一傳

  物件:1——6年級學生

  要求:在端午節當天,自己創編溫情感恩簡訊,傳送給親人、朋友、同學。並進行“端午傳情”溫情簡訊創編大評比。每班上交4份簡訊參賽評比。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讓學生感受濃濃鄉情和融融親情,增強學生與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親和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在端午節文化的搜尋、思索和實踐中,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感受端午文化的魅力薰陶。並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合作意識,鍛鍊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等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二、活動時間

  6月6日下午第二節課

  三、參加人員:

  一~六年級學生

  四、活動內容

  透過找一找、說一說、畫一畫、寫一寫、學一學、縫一縫等方式,走進端午節,感受端午文化。

  1.“秀秀我的小巧手”:一二年級縫製香囊、做五絲等;

  2.“端午節知識知多少”:三年級學生做手抄報以“走近端午”為主題,重點反映端午的習俗,自己的心聲、生活的體驗。

  3.走進屈原詩詞:四年級學生透過誦背詩詞來理解端午文化。

  4. “我跟老師學一技”:五六年級學生重點學習粽子的名種包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並品嚐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活動結束後,綜合實踐活動老師6月8日之前(一二年級班主任)將活動方案電子稿傳送教務處郵箱,字型四號宋體。活動期間,一、二、四、五年級進行拍照,每班選兩張最佳照片,由大隊輔導員收集後拷到教務處電腦。三年級每班上交五份手抄報。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中,我校以傳統節日教育為切入口,將其納入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透過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弘揚傳統美德,提高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動的目標

  圍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個主題,從"為什麼要過端午節?""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你想怎樣過端午節?"這三個部分入手,為學生提供研究方向,讓學生成為實踐活動的.主角,引導學生人人動手,各個參與,自主探究,培養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協作能力。活動目標可歸納為:

  1、透過活動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在瞭解端午節由來和風俗習慣時,鍛鍊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路、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

  3、透過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動手能力。

  三、活動的內容

  1、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透過調查詢問、網上瀏覽等方法蒐集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一些有趣的風俗習慣,如:瞭解人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人們為什麼要給小孩子掛香包、戴手鍊和五彩線等有關情況。讓學生感受到過節的快樂。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再暢想一下"我想怎樣過端午節?"

  2、引導學生蒐集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一步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端午節的一些風俗習慣,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寫一寫有關端午節的詩歌。進行端午詩歌朗誦比賽。

  3、引導學生嘗試設計"怎樣過一個獨具匠心的端午節"?

  四、活動安排

  活動一:開展端午節賽詩會活動各班在班主任的帶領下,蒐集有關詩篇,先在本班進行詩歌朗誦會,然後選派一名代表參加學校的賽詩會。

  比賽時間:6月16日下午第二、三節課

  比賽地點:多媒體教室獎項設定:

  低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

  中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2名

  高年級: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活動二:開展"與媽媽共同包粽子"活動在臨近端午節期間,各班主任佈置學生在家與媽媽共同包粽子,並寫一篇日記,在班會課上與全班學生進行交流。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篇4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唱響“我們的節日”這一主題,推進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紮實開展,切實做好“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決定在全校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日小報評比活動。

  一、指導思想

  以回顧端午淵源為契機,以突出傳統習俗為特徵,以增強民俗體驗為重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的始終,引導小學生在活動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增進愛國主義情感,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讓廣大學生在親身感受中瞭解端午、認同端午、喜愛端午、過好端午,在感受傳統文化氛圍的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文化內涵,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二、活動物件

  全校學生

  三、作品要求:

  1、“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日小報創作作品以端午節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為主題。

  2、內容精煉、圖文並茂,色彩搭配合理、作品有創意、報頭新穎、貼切。小學低年級以繪畫展現為主;小學高年級以文字採集為主;

  3、手抄報和電子報(列印成紙質)均可。

  四、報送數量、規格要求與收件截止時間

  1、報送數量:每個班級報送優秀作品5—10幅。

  2、報送要求:每件作品尺寸為4開,單面創作,作品背面左下角請用正楷字型註明:學校、作者姓名(不得超過1名)、組別、作品種類、作品名稱、指導教師(不得超過1名)。

  3、收件截止時間:

  五、評選表彰。

  分低年級組和高年級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對獲獎者頒發榮譽證書。

  六、活動要求

  各班級要根據“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方案,結合學生特點佈置創編節日小報,評選出優秀作品進行上報。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篇5

  為深入挖掘民族傳統節日所蘊含的豐富教育資源,將中華民族的氣節教育、節氣文化和學校特色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學生對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瞭解和熱愛,按照上級活動精神,根據學生生活實際,現制定學校"端午粽飄香,六一快樂多"主題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端午節的深厚文化內涵,廣泛開展各種主題活動,引導師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增強愛國情感,提高科學意識,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活動目的:

  1、瞭解端午節的起源、文化以及節日風俗習慣。

  2、感受中國文化節日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3、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涵,增強節日文化理念,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三、活動主題:

  端午粽飄香,六一快樂多

  四、活動設計

  1、主題班會

  物件:1——2年級

  要求: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認識各種各樣的粽子;講屈原的故事;誦屈原的詩詞;動手學包粽子;等等。各班級根據本班實際,確定主題和形式,下週二(5月27日)召開班會。

  2、手抄報

  物件:3年級

  要求:各班級舉行手抄報評比活動。

  3、實踐活動照片評比

  物件:4年級

  要求:

  各班學生進行"情繫端午"為主題進行包粽子活動。

  五、活動要求

  1、認真部署,廣泛宣傳

  充分認識民族傳統節日文化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資源,是凝聚民族感情的舞臺。班主任要提高認識,認真部署,廣泛宣傳,切實保證此次文化活動落實到位,全部活動過程確保安全、有序開展。

  2、講求方法,注重實效

  充分挖掘端午節深厚的文化內涵,把端午節主題活動與"中國夢"學習教育活動結合起來,精心設計貼近學生的活動專案,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創新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形式和載體,體現人文關懷,倡導文明新風。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篇6

  一、活動主題:

  “粽葉飄香話端午”

  二、活動背景:

  目前,洋節日在中國倍受青睞和熱捧,而民族傳統節日因缺乏必要的認知和深入的瞭解,造成了不少人對中華悠久的傳統節日逐步淡漠,或是把節日簡單的與食品畫上等號。端午節就是吃粽子,中秋節就是吃月餅……此次活動從挖掘中華傳統節日深刻的內涵入手,進一步引導師生、家長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提高全體師生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目的:

  1、透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在多種活動形式中多角度多側面地瞭解端午節的由來、習俗和相關的故事傳說,加強對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喜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與民族感情。

  2、指導學生圍繞端午節開展實踐性活動,學習運用各種手段去收集、選擇、組合資訊。培養學生有計劃地做事,能與他人互相協調合作的能力。

  3、在親自參與端午民俗活動中學會包粽子、做香囊等方面的技巧,學會生活生存的本領,體驗勞動的樂趣。

  四、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7日——6月6日。

  五、活動內容:

  1、節日環境的創設:各班級以“端午情懷”為主題出好一期黑板報,6月6日前完成。大隊部利用週一升國旗時間開展以端午節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

  2、端午知識大搜集: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不同民族、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也產生了許多有關端午節的民謠、詩詞。端午假期時間,1―3年級學生回家蒐集有關端午的童謠、詩詞。4—5年級同學做好社會調查活動,調查瞭解端午這一節氣的相關知識、端午節的由來、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詩詞、端午節的習俗等,並製作一份以端午節為主題的手抄報,6月4號前每班擇優上交20份於政教處。

  3、端午民俗體驗活動:

  (1)全體同學以“我向奶奶學一技”為主題,學習包粽子的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嘗試用各種豆物作為佐料包粽子,並品償不同地方、不同的風格、不同特色的粽子。開學後利用班會時間組織同學交流了解的有關粽子的知識,談談包粽子的感受。

  (2)全體同學參與“掛艾蒿”活動。我們當地有“端午節掛艾蒿”的習俗,全體同學在端午節早晨與家長一起採集艾蒿,並瞭解“掛艾蒿”傳說的由來。3—5年級同學將艾葉曬乾後親手縫製一串香囊。

  四、活動要求:

  端午節主題活動是我校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又一次實踐體驗。各班級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班級端午節活動方案,將方案上傳到班級部落格中。同時各班及要積極落實活動方案,組織學生做好各項活動。活動結束後按時上交各種活動資料。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篇7

  一、活動目的:

  1、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透過端午節活動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2、端午節的來源之一是為了紀念屈原,透過端午節來懷念屈原——這位可歌可敬的愛國詩人。

  3、端午節也不失為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

  二、認知:

  技能:發展學生利用網上平臺互相交流的能力。

  情意:透過此次活動讓同學更好的瞭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從中知道以前所不瞭解的文化,能更好的傳承我們民族的古老文化,使之不被遺忘。

  三、活動準備:

  1、組織調查:

  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設一個小組長,由組長組織調查瞭解有關端午節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整理成文,選派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

  2、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和作用。

  3、制定活動計劃。

  四、活動安排:

  1、舉行一次有關端午節的主題班會。可以讓學生準備些龍舟的圖片貼在牆上,以及一些屈原寫的名詩名句作為教室的裝飾,既美觀,又給節日增添了氣氛,。將教室的氣氛與此節日相呼應,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為了慶祝什麼節日而裝飾的。

  (1)同學互相交流所知道的端午知識。

  (2)開展端午的知識競賽活動。

  (3)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古詩文的交流或賞析。

  (4)談談對端午節以及屈原的感想,說說自己眼中的端午節,以及對愛國主題的擴充套件,進一步深化其意義。

  2、要求學生繪製設計有關端午節的小報。

  3、開展為四川災區的孩子寫慰問信活動。

  4、出一期有關端午節的黑板報。

  5、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詩人,所以也稱為“詩人節”,舉辦一個詩歌比賽,不但可以藉此紀念死去的屈原,同時也可以讓同學們互相切磋有所長進。

  6、在家與家人一起包粽子,有條件的話可以開展學生進行包粽子比賽,或到敬老院與老人一起包粽子過端午節。

  7、開展我與端午的徵文活動,讓學生談體會、寫感想。

  五、活動的意義:

  1、端午節吃粽子是一箇中國的傳統習俗。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我們可以趁端午的機會向長輩們學習包粽子的方法,我們作為一個富有想象力的中學生,也可以發明一下粽子的口味,形狀,相信這是十分有趣的。

  2、端午節要佩戴香囊,我們不妨在端午節前夕買好或自己製作香囊送給家人,我們送家人香囊可以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感謝他們平日為我們的辛勞。

  小學端午節活動策劃方案 篇8

  一、指導思想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獨特的風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這些活動都適合小學生來開展,既能鍛鍊和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可以藉端午節,開展緬懷先輩,傳承民族精神的系列活動。

  二、活動日期

  端午節,也就是農曆五月初五。

  三、主題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四、活動地點

  教室、自己家裡。

  五、活動內容

  活動一:端午節的風俗和來歷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二:艾草

  觀察艾草,瞭解它們在端午節期間的特殊用途。

  活動三:各年級出好一期“育傳統美德,揚愛國之心”專題黑板報(x月xx日前,大隊部負責)

  活動四:粽子、香袋。

  1、向自己的奶奶、媽媽學包粽子、品粽子,體驗父母持家的辛勞。(學生與家長的自主活動)

  2、與自己的好朋友、友誼班的小朋友分享自己包的粽子,增進朋友間的感情。(學生間的自主活動)

  六、活動要求

  1、在整個活動期間,每班至少上傳相關活動訊息一條,字數不少於100字。

  2、各班可以在《學校活動方案》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一些小型的班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