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精】

我的端午節作文

我的端午節作文【精】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端午節作文1

  人們把端午節又稱“五月節”,因為這是農曆五月份的節日。

  每年到端午節這天,爸爸和媽媽就會很早地把我叫醒,然後媽媽會把提前準備好的五彩繩系在我的手腕和腳踝上,聽媽媽說,五彩繩代表五個方位,給孩子帶上可以驅五毒,防五蟲,使孩子平平安安,不受驚嚇,也是一種美好的祝福。在我看來它還寄託著媽媽對我的關心和愛。

  早飯過後,媽媽帶我去踏青。這個季節真好——暖洋洋的太陽,淡淡花香的空氣。路旁的樹木鬱鬱蔥蔥的像一頂頂綠色的大傘,路旁的小草也探出了頭,向我微笑,踩上去軟軟的,柔柔的,舒服極了。還有些不知名的花兒正向人們展示她們迷人的身姿!河邊,草地,到處都有踏青的人,有的還在草地上野餐。一群群的小鳥在天上飛過,好像在跟我們問好!

  轉眼快中午了,又到了我最期待的時刻了——包粽子。媽媽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粽葉和餡兒都是媽媽提前準備好的。先拿一片粽葉,打成卷,在裡面放些糯米和蜜棗,然後包成一個三角,再用細繩繞幾圈繫好,這樣,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沒多大的工夫,我們就包了滿滿的一大盆。最後一道程式,也是最誘人的時刻,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加入適量的水,差不多要煮半個小時。快熟的時候會散發出一股股淡淡的誘人的清香,每次我都會不停地問媽媽:“好了沒有,我好想嘗一嘗。”

  誘人的粽香,甜甜的粽子,每次的端午節都使我難忘,好期待下一次端午節的到來。

我的端午節作文2

  一年中有許多節日,除春節外,我最喜歡的節日莫過於端午節。因為端午節蘊含著我國一些民族風俗特色;而且這一天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便有了香甜可口的粽子。 端午節這天不但有粽子,還有有趣的賽龍舟,搶鴨子等熱鬧非凡的節目。 在我的記憶中有過那麼一次難忘的回憶: 吃過午飯,叔叔帶我去看龍舟比賽。那是我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哇,橋上,桃江河邊都擠滿了人,真可稱得上人山人海,選手們早已準備好了,岸邊的龍舟五彩繽紛,活像一條條花鱗龍。選手們的衣著與《安塞腰鼓》中那群茂騰騰的後生的衣著相仿,也都是元氣淋漓的後生;那舟上的大鼓聲音如雷,可與安塞腰鼓比美。

  比賽開始了,哨聲一響,龍舟如離弦之箭向前划行,各隊船員竭盡全力,都想為自己家鄉添一份光彩。忽兒這條龍舟在前,忽兒那條龍舟在後,這樣一進一退,真是令人眼花繚亂,此時我的心中也產生出一種感嘆:“太棒了,實在太精彩了,不知今年的冠軍花落誰家?”哈哈,一陣笑聲把我的注意力引向了南方,原來,綠隊的龍舟在旋渦中打轉,看得令我也不禁笑了起來。這時,鼓聲響了起來,震耳欲聾,好像是在給綠隊加油,鼓勁,綠隊也不甘示弱,終於劃出了旋渦,雖然是最後一名,但綠隊的精神值得人們讚賞。 賽龍舟已完,搶鴨子節目即將開始。只見幾籠鴨子被投入水中,便有幾十個青年跳入水中去搶鴨子,也許是太興奮了吧,有的到手的鴨子也飛了,有的則因搶鴨子用力過猛而摔倒在水裡......總之,這個節目是在歡笑中結束的。 在回家的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還沉浸在剛才看龍舟的興奮之中。

我的端午節作文3

  五五端午,為紀念大詩人屈原而設定的一個傳統節日。

  相傳五月初五這天,屈原跳入河中,人們怕魚蝦會吃掉屈原的肉身,而向河中投入粽子,在河面賽龍舟。千百年來,吃粽子,賽龍舟,成了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至今還記得小時候端午,奶奶手工粽子的味道。

  小時候,每逢端午,奶奶都會自己動手包粽子。爸爸媽媽不准許我吃現成飯,總讓我給奶奶打下手。洗粽葉、調粽餡、包粽子、綁粽子…….媽媽幫著調餡,奶奶負責包粽子,而年幼的我則端著一大盆水洗粽葉。“一片一片慢慢洗,小心別弄溼衣服了。”“知道啦。”身後總傳來奶奶不放心的叮囑。洗完整齊放進小盆子裡,我打起了幫奶奶包粽子的鬼主意。“奶奶,我來幫你。”“好呀,來這邊坐,我來教你。”我擼起衣袖,打算大幹一番。“丫頭喜歡那種餡啊?”“就光包糯米的。”“先拿著這片粽葉。”…….只見奶奶手中左轉一下右轉一下,一個大大胖胖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學著奶奶的模樣,剛塞好餡,葉子一滑全散了,媽媽看見我笨手笨腳的小模樣不禁笑出聲來。

  媽媽也加入了包粽大軍的隊伍。

  “先這樣在這樣,好啦”……我開始認真的學著。雖然包出來的粽子形狀特別,不成模樣,但這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粽子卻包含著來自一個家人的愛。端午未至,粽香卻早已傳遍千里,甚有端午的溫馨氣氛。又是一年端午,卻與爺爺奶奶相隔千里,莫名懷戀故鄉。

  年幼時的美好畫面被粽香勾起,一幕幕浮現在我的腦海,時光有情讓粽香悠揚;歲月無情讓兩鬢斑白。想吃粽子卻又覺得無味,是因為這沒有愛的味道嗎?我想,是的吧,奶奶的手工粽子總有這濃濃的愛的清香。

  粽香飄飄傳千里,思戀遙遙萬里傳。

我的端午節作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端午節、重陽節、春節、中秋節……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每到五月初五人們都有吃粽子,插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的習俗。

  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看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嘉信茂廣場舉辦了一個包粽子比賽的活動,我媽媽幫李奶奶報了名。大家組成了一個助威團,成員有我和爸爸媽媽,還有我奶奶,奇奇和夏勇叔叔。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比賽現場。

  好傢伙,參加比賽的奶奶可真多呀,一個個信心十足,躍躍欲試。主持人宣讀完比賽規則:五個人一組,六分鐘的時間,看誰包得多,又不灑米,還要外型美觀。包粽子比賽正式開始了,不一會兒時間有的奶奶包了十一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六個粽子,有的奶奶包了喇叭型的粽子,有的奶奶包了枕頭型的粽子,比賽非常激烈。終於輪到李奶奶上場了,大家懷著緊張的心情看李奶奶比賽。開始比賽了,只見李奶奶拿了兩片粽葉捲成了一個喇叭形狀後,左手拿著卷好的粽葉,右手放了兩勺米,然後一包小粽子就出來了。李奶奶又趕緊把繩子的一頭用牙咬住,另一頭圍著粽子繞了兩圈,一用力,繩子斷了。李奶奶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了。大家就給李奶奶加油鼓勁,她很快調整了過來。比賽結束了,李奶奶本來包了八個粽子的,可是一個還沒扎繩子,另一個一提起來就把米灑了一地,所以只能算包了六個粽子。最後評獎的時候李奶奶得了一個參與獎。

  這個端午節大家大家都過得很開心,很快樂。我喜歡過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5

  端午節是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即叫端午節,又叫龍舟節,五月節和浴蘭節等等。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因為國家滅亡了,抱憾自沉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江裡的魚吃掉屈原的屍體,便往江裡扔粽子和雞蛋。

  還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在東漢時期,曹娥的父親在舜江中溺亡,數日不見屍首,14歲的曹俄便投入江中尋找父親,五日後,曹娥和父親的遺體同時浮出,人們感念她的孝心,每到端午都會紀念她。

  我們家的端午節是這樣的過,奶奶會買一些艾葉掛在門上,是為了辟邪,還會包一些粽子。

  粽子分兩大類:北派的粽子有餡兒有:大棗、豆沙和葡萄乾兒。而南派的粽子卻與眾不同,他們的粽子餡兒有:肉餡兒和香腸餡兒。我生活在北方,還是喜歡北派的吃法。

  南方地區過端午節還會賽龍舟,一是為了看誰滑的快,二是為了驅散江魚。

  端午節時,大人們也會用雄黃酒在小兒的額頭上畫王字,一是藉著雄黃以驅毒,二是藉著猛虎以鎮邪。

  今年的端午節,我還和奶奶一起包粽子了呢!首先,把粽子葉卷好,再把泡好的糯米放進去,在放一些蜜棗和葡萄乾,最後用繩子把粽子寄上,就成了一個可愛的小粽子了!開始,我包的很難看,但是後來,我包的比奶奶的都好看了。

  過端午節即是紀念屈原,又可以學會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是太開心了。

我的端午節作文6

  我的家鄉在東北,每年我最盼著的就是端午節了,這裡雖然沒有刺激的劃龍船遊戲,不過每逢端午,聞著各家各戶陣陣粽子的香味,再想起我們的快樂砸蛋時光,別有一番風味。

  每年要到端午節的時候,一想到香噴噴的粽子,我就饞得直流口水,磨著媽媽說:“媽媽,快點讓我這隻饞貓大飽一下口服吧!”媽媽聽了哈哈大笑,說:“好啊,今天我們一起來包你的大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鋪好,然後放糯米,可是它好像故意和我作對似的,偏不往一處攏,於是我腦袋一轉,就把糯米拿出去許多,再學著媽媽的樣子,裹啊裹,綁啊綁,終於綁上了,完成了我的第一個作品,也是最後一個作品。形狀“獨一無二”。結果媽媽居然還誇我說:“兒子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居然真能包上來。”弄得我哭笑不得,臉紅著跑進屋。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還真是手藝活。等到晚飯的時候,吃著香噴噴的大粽子,裡面紅紅的大棗,真是沁人心脾,回味無窮。

  除了對粽子情有獨衷外,我最開心的就是和小夥伴們在端午節當天,早早地起床,挑上自己精選的雞蛋、鴨蛋來到學校,進行我們自己舉辦的“砸蛋大比拼”。我們先兩個人進行碰撞遊戲,然後,勝利的人再互拼,比誰的更硬,成功者就會得到失敗者的雞蛋,當大家快樂的把雞蛋都成功撞破的時候,大家笑得特別開心,真是快樂無窮。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給了我無數的歡樂與回憶。

我的端午節作文7

  中華上下五千年,龍的文化代代相傳。

  龍是中國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在民間,龍文化處處可見。哪裡都會看到他的身影。龍獅、賽龍舟、龍的傳說故事,關於龍的音樂、圖畫、工藝品也是數不勝數。

  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賽龍舟。

  賽龍舟,端午節傳統習俗。在龍舟上,你總會看到一張威猛嚴肅的龍臉。賽龍舟也是祭祀屈原、龍神的活動。可是,為什麼要說賽龍舟,而不說“賽虎舟”或“賽獅舟”?這足以說明龍在中國人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無可替代的。

  記得那一次,我去江邊看賽龍舟,就被龍舟的精美以及威武所打動。更被龍舟隊員團結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所震撼。比賽一開始,船上的鼓手便用力地捶打著鼓,船員也划起了漿,保持著一致的動作。這幾支隊伍實力不分上下,可是,這只是前半程。到了後半程,許多隊員明顯體力不支,靠著吶喊聲,與隊員相互配合,堅持了下來。當天中午,太陽十分毒辣,可這些龍的傳人不還是靠著自己最後的力氣在衝刺嗎?我還清楚的記得比賽結束時,他們的衣服已被全部浸溼。

  賽龍舟,拼的就是一種堅持不懈、團結一致的精神。就跟華夏民族一樣,互幫互助、團結一致。在激烈的鼓鑼聲中,人們的吶喊聲中,激發出一種熱情、振奮人心的感覺。龍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在抗日戰爭中,我們的民族在危急關頭,在槍林彈雨中,勇往直前地堅持與侵略者做鬥爭。勢必要把侵略者們趕出這片“龍的土地”,維護中國龍的尊嚴。

  龍舟比賽結束了,我站在江邊,腦海裡浮想聯翩……

  龍文化在身邊,龍的精神世代相傳!

我的端午節作文8

  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裡,我那裡屬於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裡我們那裡的端午節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藥雄黃浸泡在酒瓶裡,到了第二年端午節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因為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粽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於家裡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約上出發,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後我對粽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為她們那裡有一種習慣,結婚時要吃粽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裡買了幾個粽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粽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粽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粽子,做為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

我的端午節作文9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掛香蒲,五彩線,手上纏,快來看,快來看,河裡龍舟爭向前。”念著、念著,石榴花開,端午節就到了眼前。

  每年的端午節,外婆都會為我準備一個香囊。那香囊裡面放了特殊的香料,噴香噴香的,外婆說戴上它能驅毒蟲、避邪氣。香囊是用五顏六色的、光滑的緞子布料做成的。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心形的、三角形的,有的做成威風凜凜的老虎,有的做成嬌嫩可愛的娃娃……再用五彩的絲線結成一串,掛在脖子上,好看極了。即便是戴過了一段時日,香囊不香了,叫你也捨不得丟掉它。

  外婆還是包粽子的高手。端午節前一天外婆必定要包滿滿一大鍋的粽子。有赤豆粽、紅棗粽、大肉粽,還有我最喜歡的鹹蛋肉粽。外婆將幾片粽葉層層疊起來,兩手一折,就將它折成了一個漏斗狀。再將事先拌好的糯米、餡料用勺裝進去,然後用長長的粽葉一層層裹住,最後把細細的粽葉尾巴穿進粽針裡,從粽子的底部穿入,頂部拉出,不用一根線,粽子就做好了。做好的粽子要放在水裡煮一個晚上。期間,外婆會起來好幾次,有時加些水,有時調一調火候。等第二天一早,揭開鍋蓋,屋子裡頓時清香四溢。剝開粽葉,便能看到紅亮的糯米,咬上一兩口,便像尋到寶似的,一忽兒發現了入口即化的肉餡,一忽兒又找到了泛著油光的鹹蛋黃,每一口都讓你感到一陣驚喜。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掛香蒲……”好聽的兒歌,濃濃的香味,伴隨著我童年的記憶,和出了我最喜愛的端午節。

我的端午節作文10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提到端午節,心裡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大家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了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了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係,因為下面有答案了,也讓大家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大家打招呼了,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了,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粽子。”媽媽嗯的一聲,大家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裡滾洗,然後拿出來放在盆子裡洗乾淨,再把糯米洗乾淨,然後放在鍋裡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了。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後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後放肉、花生等,然後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後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了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洩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了賽龍舟,回到家裡,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了,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裡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了,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了,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我的端午節作文11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

  每年端午節,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今年我我的媽媽的手藝又長進了,她包的粽子不是方的,也不是圓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狀不同,品種也不同,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又豆沙餡的,還有蜜棗餡的…….我最愛吃的要屬蜜棗粽了,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圓圓的蜜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說起端五節,那還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呢!端午節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僅詩詞寫得好,還有相當的謀略;既是一位詩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於楚國的貴族,起初頗受楚懷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張改良內政,聯齊抗秦。但是,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進讒言使懷王疏遠了屈原。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在秦國。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迫害,並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對前途感到絕望,就在農曆五月除五投汨羅江自盡。大家得知這個訊息後,紛紛捕撈屈原的屍體,可是一無所獲,大家怕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河裡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屈原寫了很多不朽詩篇,比如有:《離騷》、《天問》等等……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因為這其中寓含著很豐富的意義。

  端午節最快樂的要屬我們小朋友了。來到大街上,我們胸口,有個香噴噴的掛件搖來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我有一個香袋呈“心”字香氣迷人……

我的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是端午節了,已經習慣了在早上看新聞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啟電視,今天新聞節目上的互動話題就是"端午節",主持人也是微笑著回憶了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里過端午節時候的事情.

  說到端午節,其實自己並不怎麼熟悉,而且我總覺得北方對這種節日好象並不象中秋節那樣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較重視一些,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麼說來,這個節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懷舊的色彩,這麼多的傳統節日中,好象端午節是唯一的一個紀念古人的節日?看來,中國人確實是對古人很是尊重,或許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儘管沒有帶任何的雨具,想想難得在這種天氣裡感受到這麼清涼的空氣,不禁抬頭深呼吸了幾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氣就是最純淨的,手機上早上收到了朋友發來的祝願,也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麗,今天一出門就是這種溫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寫過很多關於雨天的文章,很喜歡雨天的感覺,雨水輕輕飄落下來,僅僅打溼了自己的頭髮,反而體會到了一種春風的感覺.

  今天在一個朋友的部落格中看到了一幅漫畫,雨天中的風景,看到這個時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個安靜的心情,因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欣賞到風景的,雨天中的風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僅要去接受這雨水中的朦朧還要接受這雨水中的泥濘,而這些一旦進退到自己的視線中成為了風景時,就會忘記所有的泥濘,就好象是端午節的粽子一樣,想想,都已經好象聞到了撲面的香味了.

  端午節的雨水中,祝願每一個人都溫暖.

我的端午節作文13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往年的粽子總是媽媽在市場或超市買現成的。今年,我纏著媽媽,硬是要學包粽子。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答應了。

  初四下午,我就跟媽媽學包粽子。媽媽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媽媽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裡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媽媽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接著,媽媽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裡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裡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裡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媽媽說:“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媽媽邊說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子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媽媽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著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裡,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裡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品嚐了自己的勞動成果。啊!真好吃。

  透過這次包粽子,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懂得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就必須誠心,細心,還要有恆心,這樣才能把本領學好。

我的端午節作文1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大家都在吃又香又甜的粽子。有八寶的、蜜棗的、豆沙的、還有南方人愛吃的肉粽子,可是大家知道為什麼叫端午又為什麼吃粽子嗎?我聽媽媽說端午也叫端陽、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等好多明間的傳說:在南方不光吃粽子還有賽龍舟的習俗,而這些傳統的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而一直流傳至今的。

  我再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嘻嘻;那就是端午節的這天也是我的生日。我要在這裡感謝我的媽媽讓我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中午,姥姥不光拿來粽子還給我帶了一個大蛋糕可漂亮啦!上面有一條蛇盤在一棵大樹上那看起來就像是真蛇在那裡擺動著,嘴裡還吐著舌頭是那麼的逼真。旁邊,還有八朵鮮奶做的玫瑰花知道為什麼是八朵嗎?因為我今年八歲了。上面還有小草還寫著祝琪琪:生日快樂,我呀喜歡的不得了都捨不得吃了。下午,姑姑和妹妹來了還帶來了我喜歡的拉桿書包我美滋滋的。姑姑呆了會又問我去哪裡玩過生日呀?我和妹妹異口同聲說:去肯德基說完後姑姑和媽媽呆了會說好吧,我們出發媽媽給我穿上漂亮的衣服我沒就坐上姑姑的車去了肯德基。在那裡又是一個意外,在那是裡的叔叔阿姨給我也過生日給我點了歌又一起吹蠟燭又唱生日歌還和我們做智力遊戲拼圖遊戲,還送我們玩具等等一些活動,我呀簡直是美不得了。

  因為大家為了紀念屈原詩人而有的這個“端午節”而我又是端午生的所以我媽媽說我很有“福氣”過生日全國人民都在過啊!哈哈,我最喜歡過端午節了!

我的端午節作文15

  啊,太開心了!太開心了!端午節那天我們要去九臺的石頭口門遊玩!第二天早上我5點就起來了,準備出發。

  我們乘車很快到了石頭口門,我一看水庫,真大呀!我走進了大門,首先看見山上兩座高大的佛像:一個是觀音,一個是彌勒佛,我就爬了上去。我以為多高呢,可我上了一半就嚇得不敢動了。彌勒佛渾身金燦燦,一直在笑,我堅持走到了高處。一座高高的觀音菩薩,手捧玉淨瓶灑著聖水,還伴著音樂,一直唱著“南無阿彌陀佛”。我望向遠處,什麼都能看到,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當我們下去時,我體會到了上山容易下山難的含義。我小心翼翼地下山,來到了“小海”。浪一直在拍,一浪要比一浪強,我在水邊吹泡泡。有的孩子抓到了泥鰍,可我就是抓不到,我又到了“二代長城”,雖然不如一代好,但是也包圍了整個石頭口門。我一直在照相,當來到一個到罈子前時,見那罈子是銅錢形狀,四周有幾個童子,一個在撒尿,一個笑,一個抓魚,反正每個童子是各有不同。而且還有大象棋,上面有“財”“子”等字,看了之後我不懂,就站在財上,用硬幣一投,投中了,這說明我要年年發大財呀!老叔在“子”上投一枚硬幣,表示老嬸要生一個大胖小子。

  我看見水面上有快艇,速度飛快,我可不去坐。就一張一張地拍照。

  這次旅遊太好玩了。以後好好學習,去更遠的城市旅遊,未來夢想就是環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