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400字(通用44篇)

端午節作文

端午節作文400字(通用4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作文400字(通用4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民歌唱的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個,如:端午節、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地臘節、詩人節……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賽龍舟了。相傳這些民俗活動是為了紀念22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

  他們還把粽子投入江中餵魚蝦,以免吃屈原的屍體。一直延續到今,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每到端午節,媽媽還會用五種彩色的線,搓成五彩縷給我戴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意謂可避災、除病、保安康。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吃五黃、戴香包、掛艾草等。怎麼樣,咱們中國傳統文化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端午節作文 篇2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仡佬等民族地區。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天無論北方南方,都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顔六色的香囊。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關於端午節還有許多兒歌,這些兒歌活潑、生動,令人們十分喜愛。這些兒歌也給端午節增添了許多歡樂的情趣。

  端午節能看龍舟,能吃好吃的粽子,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 篇3

  家鄉的端午節家鄉的端午節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中秋節,重陽節和端午節等一些傳統節日,我最喜歡過端午節,因為這天非常有趣,讓我來告訴你吧!端午節的前些天,街道上到處是賣荷包、香包的,五顏六色,五花入門,讓人眼花燎亂。到了端午的前一天晚上,每一家都會炸油餅,包粽子。做好吃的東西給客人和小孩們吃。我最喜歡吃粽子。每次當端來粽子我的口水就直往下流。吃完自己的還想跟別人搶。

  端午節這天早上,人們起得很早,因為人們要去山上找艾葉。你一定想知道找艾葉幹什麼的吧?實話告訴你吧,在門上插艾葉的意思是為了給全家帶來平安、幸福和美滿。端午節這天,我喜歡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以帶上各種各樣的荷包和香包到處炫耀,據說香包的香味可以防止被蛇咬到。但我管不了那麼多隻覺得帶上這些東西很好玩。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希望你也說說你們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4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重陽節、重五節。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起源的嗎?如果還不知道那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傳說,在戰國時期有一位楚國人很有學問,他的名字叫屈原。屈原是在楚王身邊做官的,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可是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急了。就在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而死。後來楚國百姓得知此訊息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

  一位老人從家裡拿出一個米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的往江裡扔說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屍體,好讓漁夫完好無損把他的屍體打撈上來。還有一位老中醫把用雄黃做成的藥酒往江裡倒,說是把魚、蛟、蝦、蟹都藥暈,不讓它們破壞屈原的屍體。久而久之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所以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不僅只是漢族過端午節,滿、蒙、藏、苗、等28個少數民族也過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每家每戶的廚房裡都飄出一陣一陣的清香――粽子。現在粽子的品種是越來越多了,有紅豆餡的,有蜜棗餡的,有肉餡的,有白米的……我和爸爸、媽媽一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一邊談開了。媽媽問:“誰知道今天是什麼節日?”我和爸爸搶著回答:“是端午節!”。“那麼端午節這天,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又問。我搖了搖頭。爸爸就此給我講了關於端午節為什麼吃粽子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人叫屈原,創戰國時期楚國的三閭大夫,他提倡團結其他國家,共同抵抗秦國。可楚王不但不聽勸告,反而將屈原從楚國放逐了。後來,楚國陷入了困境。

  屈原整天都非常憂愁。不久,這個懷才不遇的詩人就抱著砂石,投汨羅江自殺了。大家得知這個訊息後,都去尋找屈原的屍體,可沒有找到。人們害怕江裡的魚兒吃了屈原的屍體,便用米包成粽子扔進江裡餵魚。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把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那天,定為端午節。在那天,人人都要吃粽子、賽龍舟。”聽了屈原的故事後,我格外感動。屈原這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真令人敬佩啊!以後,每年的端午節我要多吃上幾個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個很有特色的節日。聽爸爸說,端午節由來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當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瀰漫著:甜甜的,濃濃的節日味道。今年端午節,媽媽早早開始準備包粽子了。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她身邊轉來轉去看,只見媽媽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成一個角,再在摺好的角筒放進一些已經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蓋上糯米,然後用粽葉把糯米裹得嚴嚴實實的。看著媽媽包好的一個個胖胖的粽子,饞得我直流口水。

  端午的前一天,人們把採來的艾篙,菖蒲一同插在門窗上,用來辟邪保平安。艾草的清香瀰漫開來,這股香氣很持久。晚上,還要用菖蒲煎制的水來洗澡,聽說它有祛除百病的功效。這一天,媽媽還給我弄五彩線,綁在我的手腕上。說這樣能祛病消災,長命百歲。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7

  端午節的早上,我早早地就起來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廚房,此時奶奶已經把廚房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白白嫩嫩的糯米盛滿一盆,像一粒粒晶瑩的珍珠,裡面還盛著各種各樣的料:花生、紅豆、葡萄乾、蜜棗。板子上還擺滿了竹葉和奶奶裁好的繩子。於是,我和奶奶把包粽子的料都端到客廳的桌子上,等著媽媽、姑姑回來一起包。媽媽、姑姑回來了坐在沙發上和奶奶開始包起了粽子,我坐在旁邊看,媽媽不太會包粽子,包的粽子上總是留一個小孔,還算可以。

  大概包了一個小時,粽子就包好了,然後奶奶把粽子放到鍋裡開小火煮,一個小時後,粽子煮好了,奶奶撈了滿滿的一大碗,放到桌子上讓我們吃,我還沒吃,就聞到竹香的味道,於是我就開啟電視,邊看電視邊和家人一起吃粽子,今天的電視節目是賽龍舟:湖面很寬,每條龍舟上13個人,12個人划槳,一個人打鼓喊口號“一、二、嘿呦,一、二、快快”,十二個皮膚黝黑黑的小夥子動作整齊地划著,幾條龍舟你追我趕地向終點線駛去。由於划船的人力度較大,幾乎每個人身上都有水花濺著。從電視上看,其他的地方的端午節比我們這裡還有熱鬧。我真想明年過端午節的時候,讓媽媽帶我到外地看賽龍舟。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家鄉的節日。在每年的許多節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是因為端午節的第二天是我的生日,所以我把生日稱為“端六”。 端午節的這一天,家鄉有很多活動:包粽子、做麻花、做麥花、喝黃酒、吃肉煮蛋(要求蛋是剝了殼整個的)。

  我喜歡做麥花這項活動。雖然沒到端午節,但是今天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做了麥花。媽媽先把麵粉揉成團,再用擀麵杖擀成皮子,用剪刀把皮子剪成小方塊,再在小方塊上剪幾刀,然後再翻折成花,最後下油鍋一炸,就成了酥脆的麥花。 端午節的活動真有意思!

  端午節作文 篇9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現在條件好了,許多人家也不包粽子了。因為菜市場、超市門口擺滿了各具特色的粽子。有香甜可口的紅棗粽、鬆軟的豬肉粽、清香的赤豆粽……包裝精美,應有盡有。

  我最愛吃的是紅棗粽。碧綠的蘆葉裡,裹著雪白的米團和瑪瑙般的紅棗,顏色鮮豔而美麗,使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為它顏色美麗,更重要的是它的味道好極了。剝開粽子,新鮮的蘆葉清香撲鼻而來,輕咬一口,清清的,涼涼的,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時候,每家的門上都掛上了菖蒲做的寶劍和噴灑雄黃酒,聽說這樣可以避邪。

  一年中有許多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清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10

  在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中國有許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有些地方的人們掛菖蒲,艾草,據說可以驅除蚊子等害蟲。端午節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還有火腿粽子等等。記得一年端午,我們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參與了一回。可惜技術水平實在不高只好做旁觀者了。看著媽媽熟練的動作,心裡真是有佩服又羨慕。粽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隨著開水沸騰而冒出來的水蒸氣飄蕩在房間,讓房間充滿了竹葉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饞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鍋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媽媽在一旁直笑我是個小饞貓,但還是幫我把粽子剝開,蘸了白糖給我吃。還告訴我,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原來是古時候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因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的屍體,而把粽子扔進了江中。聽著媽媽的講述,我不知不覺又吃了一個粽子,覺得好甜好甜。

  幾年過去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節奏加快了,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方便並且選擇的品種也多。但是吃著粽子總是懷念那一年滿屋子的清香……

  端午節作文 篇11

  小小的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外面包裹著一層嫩葦葉,就像一個小孩兒穿著一件嫩綠的衣服似的。為了不讓葉子散開,人們包好粽子後,還在外面纏上一根細線。細細的線,像根腰帶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飽滿的、雪白的糯米擠在一起,看上去很誘人。不過,要讓粽子好吃,餡也要好。那餡各種各樣,棗的、肉的、豆沙的……數也數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那麼,你知道為什麼要吃粽子嗎?告訴您吧,這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當時,他看見自己的國家快要滅亡了,可楚成王卻無動於衷。他多次直言上諫,可成王不但不聽勸,而且還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萬分,寫下了《懷沙》這首詩: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五月初五這一天,他悲壯地吟誦這首詩後,投江殉國了。人們怕魚把他的身體吃了,就包了粽子扔進江裡讓魚吃。

  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年端午節,人們都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悼念屈原。

  端午節作文 篇12

  我們都知道,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早上,我剛剛起床,就聞到一股粽子的香味。吃完早餐的大肉粽子後,我就和我的家人一起去寶墨園玩了。

  我們一進門,就看見有許多可愛的小魚兒搖著尾巴在水裡自由的游來游去。爸爸給我和妹妹買了3大包魚食,我不停的餵它們。其他的小魚看這裡那麼熱鬧,都紛紛來我這裡了,這些小魚一個一個把嘴巴張得大大的,好像在說:“給我點吃的吧!”喂完魚之後媽媽帶著我們去小河裡撈魚。撈魚那裡的人可真不少啊!有的在玩水,有的在游泳嬉戲,有的在撈魚……我和妹妹拿起網子,脫掉鞋襪準備撈魚。可是撈魚的人太多了,魚兒都被撈走了,我一條也沒撈到。12點到了,開始放魚了,我拿起網子趕緊去撈魚。哇!我撈到了一條紅色的小魚,我真的好開心。午飯之後,我還去坐了遊船。在船上我和妹妹一起給小魚兒餵食,那些小魚兒像箭一樣飛快地追食,一路追著我們的遊船,妹妹開心得直拍手。然後我們去玫瑰園裡撲蝴蝶,色彩豔麗的玫瑰散發出陣陣香氣。之後我們開心得開心的回家了。

  今天真是一個美好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1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龍舟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之前我們學過端午節的習俗是吃粽子、包粽子、划龍舟、插艾草。

  今天,我就來講講我們端午節的活動:包粽子。首先,要準備粽葉、五花肉、去殼綠豆、花生、糯米、草繩等材料。然後,要煮粽葉、洗粽葉、切肉、泡米、泡豆,準備好這些工序才可以包粽子。我洗乾淨手,學著媽媽的樣子把兩張粽葉平放在手上,折起長邊,用手壓實。接著,將葉子的兩端向中間折,用手壓實。這樣子粽葉就變成了一隻開口的“袋子”。把糯米和其他餡料放入這個“袋子”,再把開口的兩邊向下折,把餡料包裹住。最後用草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就可以了。媽媽說這是長棕的包法。還可以包四角粽、三角粽、寶塔粽。太複雜了,我學不了這麼多。最後,拿著自己包的奇形怪狀的戰鬥成果和媽媽包的漂亮的粽子,放在鍋裡煮了三個小時。出鍋的時候滿屋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雖然花了很多時間才吃到,但是我很滿足。因為我是透過自己的勞動而收穫了美味和快樂!

  小夥伴們,你們的“端午節”是怎麼過的呀?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作文 篇14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比如說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但我最喜歡的節日,那就是——端午節。接下來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

  那麼為什麼有端午節這個節日呢?據說是為了紀念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屈原不僅是一個愛國詩人,還是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大夫。據說屈原因為沒有完成他的愛國計劃,就在自己身上積累一塊巨大的石頭,跳入汨羅江裡自殺了。人們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就把粽子扔入河中。另外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每年到端午節時,我會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準備的材料有一些粽葉、糯米、鴨蛋黃、肉等。開始包了,我先把粽葉捲成漏斗型,然後放入一半的米,接著放入一個用醬油醃好的肉和一個鴨蛋黃,再放入一些米並有勺子把米弄平,最後用粽葉繞一圈,並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粽子就誕生了。之後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鍋裡煮一煮。過了一會兒,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品嚐起來,真的是粽香四溢啊!我喜歡吃粽子,更愛吃自己包的粽子。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包粽子、品嚐粽子,還會插艾葉、系絲線、掛香囊等。端午節真是一個熱鬧非凡的節日啊!

  端午節作文 篇15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吃粽子,也會在家門前插艾草,小朋友們會玩撞蛋等好玩兒的遊戲。

  端午節的前兩天,我們班來了幾位“老客人”,她們是李修其奶奶和林宥宸奶奶等等,奶奶們帶來了甜蜜蜜的棗,黃澄澄的糯米,還有綠油油的粽葉呢!

  林宥宸奶奶製作了精美的PPT,李修其奶奶親手給我們做了示範,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我先拿了一片粽葉,將它捲成一個“圓錐體”,先放入一把糯米,再放入一顆蜜棗,然後又放入一把糯米,這時,糯米“圓錐體”已經滿了,我用剩下的粽葉將“圓錐體”口封好,立刻拿一根細線把粽子捆緊,在末端打一個結,大功告成啦!

  做好眼保健操,我們一睜開眼睛,只見每組的桌子上都放著一大盤串串,有雞翅,有大腸,有豆腐乾,還有海帶結,每一個串串都發出誘人的香氣,我們再也忍不住了,像虎狼一樣大口吃了起來。

  今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明年的端午節我要親手包給爸爸媽媽吃。

  端午節作文 篇16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七夕節、清明節、元宵節,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聽別人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定的。一大早,我就被一陣陣熱鬧的聲音給吵醒了,哎!我不得不離開溫暖的被窩了。換上新衣服,發現媽媽從鍋裡拿出了一堆粽子,熱騰騰,一股糯香直往鼻孔裡鑽,勾起了我的小饞蟲,這才想起來今天是端午節呢!

  吃過早點,我來到屋外,大人們都在忙碌著,我猜測他們一定是在準備賽龍舟。我趕緊來到水邊看比賽。“加油!加油!”一陣陣加油聲傳進了我的耳朵。只見選手們奮力地划著船槳,有節奏的鼓聲令人振奮,他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居然打成了平手呢!

  晚上,我把自己在下午做的小紙船拿出來了,再把它帶到江邊,拿出蠟燭把它點燃,放到小紙船裡。這麼多的船燈,把黑漆漆的夜晚照得像白天似的。然而,這更加體現出了端午節夜晚的美麗。我坐在椅子上,一邊吃著媽媽包的粽子,一邊看成群結隊的精緻船燈。亮光紛紛,把人們的臉照得發紅。我想:“在水裡的屈原一定會覺得外面的世界很明亮吧!”

  看,端午節多熱鬧呀!我迫不及待地想過下一個端午節了。

  端午節作文 篇17

  端午節,這是我喜歡的兩個節日之一,我就給大家講講我家是怎麼過節的吧!

  早上,媽媽在6時30分就把我叫起床說要為端午節做準備,這時我才想起來,今天是端午節,我馬上把衣服穿好,跟著媽媽出發了。媽媽帶我來到了早市,我發現,早市一片紅色,離近一看才發現那些全是五彩線和葫蘆,我看到的東西我全喜歡,而媽媽只給我買一樣,我挑挑這挑挑那,終於選出了一個最喜歡最漂亮的,我是這麼認為的我馬上戴上它去姥姥家,一進門就聞到了一縷縷香味,我立刻跑到廚房,看到盤子裡的雞蛋、粽子把我饞的直流口水,可是媽媽說在中午才能吃,現在你可以吃一個雞蛋,媽媽還沒說完,我就把雞蛋那跑了。

  很快就到了中午,我吃到了粽子,可我奇怪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呢?媽媽說:“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他就是在五月初五的時候投江而死,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天上的神仙被屈原感動了就告訴百姓,過來多少天屈原會變成神仙千萬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真身於是,大家把粽子投入江裡,餵魚蝦吃,而五月初五正是端午節,所以要吃粽子。”我終於明白了。

  今天端午節,不但玩的開心了,而且還知道了知識。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18

  端午節在每一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去年,我一大早就和我媽媽一起去荔灣湖看划龍舟比賽,那裡人好多啊!我們擠著去看。可是今年由於疫情,我們就不能去看划龍舟比賽了。

  今年的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我奶奶一起去買菜。菜市場里人山人海,有的人買蔬菜,有點人買水果,還有的人買肉。我的奶奶買了一些粽葉,又買了一些牛肉。雖然牛肉很貴,但我還是很想吃,所以我奶奶給我買了牛肉。

  我們一回到家就開始包粽子。我們先用兩片粽葉包成一個漏斗形,然後放米進去,再用繩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完啦!再放到水裡煮就可以了。我們等了一小會兒,粽子好了,我們開吃了!

  到了晚上,我吃到了我最喜歡的牛肉燒土豆,太好吃了!吃過晚飯,媽媽又給我一些星巴克的冰粽子,星巴克的冰粽子和我們的粽子截然不同,而且有很多種口味,我覺得冰粽子更好吃。

  端午節就是一家安安康康、團團圓圓的日子。雖然這個端午節我哪裡也沒去,但我還是很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19

  相信大家都過過端午節吧,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分別是題目: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在屋簷上插艾葉等等,今天,我們家可熱鬧了呢。

  今天一大早,我就嚷嚷著要和媽媽去買粽子,媽媽受不住我的百般央求,只好答應了。到了超市,我迫不及待的開啟冰櫃,哇,有眼福了,好多種餡呀。我連忙拿了以下題目:蜜棗餡的、豬肉餡的、桂花香餡的等等,每個都拿了5個。付了錢,到了家裡,我急忙拿出了全部,讓媽媽給我蒸了蒸。

  媽媽有事先出去了一趟,我呢,就在家裡好好享受著美味,我先拿了一個蜜棗餡的,把它給剝開,好黏啊,裡面的珍珠數不盡,我把‘’珍珠‘’吃完後,開始吃裡面的蜜棗,紅紅的,軟軟的,又甜甜的,一直甜到心裡。吃完這個粽子後,真是讓人吃了還想吃,於是,我有偷偷地又拿了一個,就這樣,家裡的粽子被我‘’打掃‘’地乾乾淨淨了。

  媽媽回來了,當然,一看垃圾桶裡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我也少不了一頓臭罵了,不過,經過這件事情,我再也不敢這樣做了,這一天,我也幹過不少事情。

  我覺得這一天我過得很開心,我很喜歡吃粽子,每年等到端午節我都是一掃而空的那個人。

  端午節作文 篇20

  今天是我最盼望的節日——端午節。早上我和媽媽從市上買來一些艾草和菖蒲,還有許多菜,回來就開始準備過節了。

  上午外婆在包粽子,她一邊包一邊說:“小猴子,也過來幫幫忙呀!”“好吧!好吧!以後別再叫我小猴子了,我可是一個人呀!”全家人聽了我倆的對話,都哈哈大笑起來。

  我拿了一個椅子坐下來,毛手毛腳地包了起來。包粽子可真不容易呀!先拿出用開水浸泡好的粽葉,接著又把糯米放入粽葉中,然後把紅棗或豬肉放入米中,包裹嚴緊,咬住繩子的一端開始纏繞,最後打一個結,就大功告成了!婆婆包的粽子小巧玲瓏,像一個個百看不厭的藝術品。可我包的粽子像一個“大肚子將軍”一樣,無法形容。

  到了中午,家裡來了許多客人。外婆和媽媽在廚房裡燒飯,我給客人倒水,終於到了吃飯的時間,今天的飯菜可真豐富呀!有雞有鴨,還有龍蝦、魚……裡面還有我和外婆包的粽子。我二話不說,快速地把飯吃了個精光,那吃飯的樣子讓人哭笑不得。再說說粽子吧!婆婆的粽子都被別人拿走了,只剩下我的“大胖將軍”由我自己處理。

  端午節作文 篇21

  今天是端午節,陽光燦爛,媽媽帶我去西溪溼地去看龍舟。

  我興致勃勃地走進西溪溼地,咱們坐船來到深潭口,那裡摩肩接踵,咱們十分困難才找到一個方位。開端競賽了!只聽裁判拿著話筒聽喊著:5,4,3,2,1,開端!一條條五光十色的龍舟像箭相同衝出,有的龍頭張著嘴巴,顯露一顆顆潔白的牙齒,嘴巴的下面還有一根根潔白的鬍子,嘴巴的後邊還長著一個紅紅的眼圈,眼圈的裡邊有一個圓溜溜的黑色眼珠子,頭的最後邊還有一個個五顏六色的鱗。有的龍舟還戴了一頂帽子。水手們頂著水面先把身子往前,把船槳用雙用拿起,用力地把船槳按到水中,水花就蹦老高,船頭的水花都把龍頭的半個嘴巴給沖掉了。敲鼓的人拿起棒子,用力地一敲,響徹雲霄的鼓聲就呈現了,他每敲一次鼓,水手們就齊截下。瞧!那一條趕上來了,兩條船的人拼命地划著,都想搶先。看!那個黃色的龍舟超上來了!後邊那個船緊追不捨,但仍是趕不上來。再看那兒,那艘船翻了,船上的東西都掉了下來,水手們十分困難才把船翻過來。別的一條船上的一個水手劃得太用力了,一下掉進了水裡。

  一年一度的龍舟競賽就在咱們的歡呼聲、加油聲中完整地畫上了句號。

  端午節作文 篇22

  端午節是個隆重的節日,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那就讓我告訴你吧!

  戰國時期有個人叫屈原,因為自己的國家被其它國家佔領了,所以痛如刀割,最後抱石汨羅江自盡了。人們為了不讓魚吃掉屈原的身體,旁邊的漁民趕緊划著船把糯米飯扔到江中,保護屈原的身體。從那以後,每到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又到了,爸爸去買其它東西了,我和媽媽在家包粽子。

  媽媽先是拿出了材料:糯米、竹葉、糖、比毛線粗一些的麻繩,開始包起了粽子。媽媽先把糯米和糖拌勻了,再用粽葉包起來,用繩子綁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步驟做,先把糯米和糖放在一起,然後包再綁,結果做出來的“出乎意料”,糯米露了出來,變成了“大肚子將軍”,媽媽看著我包的粽子笑了起來。

  開始煮粽子了,煮好後,爸爸、媽媽和我吃起了粽子,爸爸和我只吃媽媽包的粽子,而我的“大肚子將軍”還孤獨地躺在盤子裡,那只有我自己來對付它了。

  吃完了粽子,爸爸看天色還早,就帶我去河邊看起了賽龍舟……

  這個端午節真是有趣。

  端午節作文 篇23

  早上,我迷迷糊糊的被一陣清香叫醒,醒來後卻發現今天和往常不太一樣,家裡熱熱鬧鬧的充滿了喜慶。在充滿喜慶的廚房裡還加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怎麼回事?我就隨著誘人的香味來到了廚房。我看到了糯滑可口的粽子。哦,我明白了今天是端午節,所以家裡的人都在大廳裡!我一想到粽子,就口水直流。我拿了一個慢慢的品味。粽子的味道美極了。箬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的一個傳統節日之-的端午節。每一年的今天,許多人都會包粽子吃,它是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的。不但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自盡殉國。

  好了,現在講那麼多再看看粽子吧粽子的粽葉,這麼長,還發出淡淡的清香令粽子更加美味一看江米,和平常的米大有不同,這可真是色味俱全呀!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作文 篇24

  端午這個節日,主要是紀念屈原的,但在我的印象裡,端午節主要是為了包粽子,吃粽子的。

  奶奶知道我很喜歡吃粽子,所以早早的就把糯米泡上了。做粽子的糯米是需要泡幾天的發酵出淡淡的酸味才可以用,到了端午這一天,奶奶一大早就去買了棕葉,回到家以後清洗了棕葉備用。

  爸爸媽媽回來以後我們就一家人開始包粽子了。大家先拿出兩片棕葉疊放在一起折一下,中間就有了一個小坑,接著往裡面放糯米,然後再給糯米里放2顆紅棗,將剩餘的棕葉折回來包住裝了糯米的身體,最後用繩子把粽子綁一下,就神奇般的變成了三角形的粽子了。我學了很久,可還是沒有媽媽包的好看,這真是一個技術活。我們包了很多想送給親戚們一些。包完以後用一個大鍋把粽子煮2個小時才能吃,煮的時候滿屋的清香味道。

  我為什麼喜歡吃粽子呢?棕葉包著糯米,糯米里放著紅棗,棕葉的清香加上紅棗的香甜。糯米軟軟的口感,吃的時候再沾點兒白糖,就像我們的生活一樣甜蜜,我真是太喜歡吃糯米粽子了!

  端午節作文 篇25

  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在那天,我們可以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節到了,我的爺爺和奶奶就會包又香又甜的粽子。只見他們先取一片寬大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然後在圓錐的筒中裝入一些糯米,放入紅棗,再放入一些糯米,然後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粽葉都摺好,最後,用線繩將粽子綁紮結實即可。放入鍋裡煮熟,就能吃到甜甜的粽子了。南方人還會在粽子裡包上瘦肉。

  以前,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會在門上掛上艾草,在小孩的額頭上塗上雄黃,以此趕走蚊子,還會佩戴香囊。

  端午節與中秋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傳說,屈原是為皇帝幹活的人,皇帝非常喜歡屈原,皇帝身邊的大臣們卻非常嫉妒屈原,就經常在皇帝面前說屈原的壞話,皇帝也就開始疏遠屈原,最後屈原所在的朝代滅了,屈原覺得沒有了國,他活著也沒有意思,就跳江自殺了。江裡有吃肉的魚蝦,人們為了不讓那些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往江裡扔粽子。

  我要向屈原學習,長大以後也要向屈原一樣愛國。

  端午節作文 篇26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在我國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傳說,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得知楚國被秦國打敗後,他心想:我連國都沒有了,活著還有什麼用呢?於是,屈原跳進汨羅江裡而死了。為了找到屈原,漁民們划著舟找他,因為汨羅江太大了,漁民們沒有找到他。為了讓魚蝦不吃屈原的屍體,他們用粽葉包成了肉粽子,扔進了江裡,讓魚蝦去吃。

  端午節前一天晚上,媽媽也和外婆在泡粽葉、泡糯米、泡紅棗。第二天一大早,媽媽把我從床上拉起來,讓我洗了手去和外婆學包粽子,我早就想學包粽子了,所以趕快洗了手就坐在外婆的旁邊。外婆教我:“先用兩片粽葉把它弄成三角桶的,放上一顆紅棗,放一點糯米把那顆紅棗蓋住,然後再放幾個棗,用糯米把三角桶裝滿,再把粽葉蓋住,用繩子繫好。”外婆包了一個完整的粽子,我覺得好簡單,也試了一下,可是我把紅棗放進去,放了一些糯米,糯米就漏了出來。外婆說:“彆著急,慢慢來。”於是,一個、兩個、三個……我試包了好多個粽子,終於成功包了一個。

  我喜歡吃粽子,更喜歡端午節,因為在端午節裡,我學會了一項新本領一一包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27

  大家好,我是沈家熠,是你們的小導遊,今天就讓我帶著你們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快樂吧!

  屈原跳汨羅江後,這裡的老闆姓都很傷心,怕屈原被江中的一些魚給吃了,於是把粽子和熟雞蛋投入江中,還對魚說:“你們不要吃屈原了,吃我們給你的粽子和熟雞蛋吧!”就這樣我們就有了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可熱鬧了,大人們忙著包粽子、釀雄黃酒,小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地戴上了五彩線和香囊,當然還有最好玩的賽龍舟。

  “咚咚咚,咚咚咚”,龍舟比賽就要開始了。遠看一艘艘龍船在江面上,彷彿是一條條龍馬上就要騰飛起來了。走近一看,龍舟的樣子十分精緻。龍頭上有一對綠色的角,一排又大又尖的牙,脖子上鋸齒形的綢帶,給龍舟帶來一股風氣。尾巴上一道道鋸齒,動起來像一個鋸子在動著。划船的人們手裡拿著船槳,像發瘋似得搖船,有的人飛快地划動船槳,像汽車的大輪子一樣飛快地轉動;有的像手上拿著金箍棒,在水裡攪動,水花飛濺開來,就像是禮花在空中飛舞。

  朋友們,中華民族還有許許多多的有趣節日,下次歡迎再來玩哦!

  端午節作文 篇28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了,我們縣城會在這個激動人心的節日中,舉行一個隆重的交流會,這時的我既高興又傷心,高興的是因為又可以趕集了,傷心的是因為期末考試快要來臨,心裡總是惦記著考試,算了,還是以樂觀的心態和激動的心情去感激吧!

  在這個節日中,我們會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在賣粽子的截癱上,有米加肉沫的肉粽子,有黃米加葡萄乾的粽子,還有糯米加紅棗的粽子,我和外婆各買了三個拿回去蒸,蒸了兩個小時還沒有熟。又過了一會兒,我睡著了,睡夢中聽見外婆說:“粽子熟了,快來吃吧!”聽到這句話我馬上飛奔下床,坐到了凳子上,吃著香噴噴的粽子,開心極了!

  第二天,我們開著自家的小汽車去宋家溝趕回,到了那裡,我迫不及待地飛奔到了遊樂場的地方。映入眼簾的是掛在天空上的一隻大龍舟,細看才發現原來是海島船,買好票坐在上面,好到船往起升的時候並不可怕,往下降的時候心就像馬上要蹦出來,人們就像飛在天空中一樣,非常刺激!我們還去玩了很多的專案,就不一一介紹了。

  就這樣,我們度過了一個美美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29

  一說起端午節,小朋友們就會唱起有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是足踝上,稱為“長命線”。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龍船花。

  每年吃粽子的時候,我總會想起一個傳說。傳說在東漢時上虞有個14歲的女孩兒叫曹娥,與父親在瓜園勞作,她的父親因洗瓜不慎跌入江中,多日不見屍首。曹娥便不分晝夜沿江哭尋,一連17天,都沒有找到父親的屍體。最後她跳進江中,經過五日,江上浮起擁抱著父親屍體的曹娥,她終於以生命找到了父親。後人為了紀念曹娥的孝行,就在曹娥投江那天即五月五日向江中投放粽子,曹娥殉父的那條江也被重新命名為曹娥江。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酒灑在兒童的額頭畫上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端午節作文 篇30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天我早早的起床收拾好東西去姥姥家過端午節。

  剛到姥姥家正看見姥姥在包粽子,我一看高興極了,因為我也可以試試,我急急忙忙的去洗了手,來到姥姥跟前,對姥姥說:“姥姥我也想替您包粽子”姥姥看看我笑呵呵的說可以,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不能弄的哪都是米,要是弄的哪都是米,就不讓我包了,就這樣我可以學包粽子了,我看見姥姥先把幾片粽葉重疊著放到一起,然後放上江米在放點水,一轉就是一個,呵呵,我明白了,原來這麼簡單啊,於是我也學著姥姥的樣子拿了幾片粽葉,擺好後也放了點江米也轉了一個三角形,但是不知道怎麼的,那小小的江米粒就順著那幾個角都出來了,本來怕姥姥看見不讓我包呢,這越害怕這小小的粽子就越和我作對,氣壞我了。這時我看看姥姥沒看我,還在那認真的包著她手中那小小的粽子,我又仔細的觀察了幾遍,這回我明白了,不能放太多的米,於是我又試了一個,這個還可以,包出來後米沒怎麼流出來,模樣嘛雖然不好看不過還能讓大家接受,就這樣我又包了兩個,終於會包了。

  包好粽子後姥姥就去煮了,過了一會粽子煮好了,我吃了一個“啊”好香啊!看到這中有自己的功勞,心裡美極了。這又是我的一個收穫。

  端午節作文 篇31

  今天是6月12日,農曆五月初五,也是端午節。

  下午,我大姑,二姑和我弟弟一起來到我們家,你們大概不知道是要幹什麼吧,讓我來告訴你們,是包粽子。

  要開工啦!我和弟弟在一邊玩竹蜻蜓,我媽媽、大姑和二姑包粽子。我大姑先洗米。快洗完了,但是,弟弟太頑皮,他把竹蜻蜓一扔,去用力推我大姑一下,這下子,米全都撒在地上了。我大姑被我弟弟氣火了,打了我弟弟一下,我弟弟跑開了。

  我大姑把米撿了起來,又重新洗了一下。下面就剩包粽子了。她們包的時候,我留心觀看,只見媽媽先拿出粽葉,把粽葉捲起來,先放進粽葉三分之一的米,放半個棗,再放兩顆花生,再把剩下的三分之二用米填滿,最後細線綁上去。這樣,就做好了一個完美的粽子。我想幫媽媽、大姑、二姑包粽子,就照著樣子包了幾個。她們都說我包得很好,都為我豎起了大拇指。到了下午4點,我們終於包完了。開始煮了,分兩鍋煮,第一鍋煮到五點。第二鍋煮到七點,煮好了。

  終於吃到粽子大餐了。吃著美味的粽子,我彷彿吃到了仙桃一樣。

  這個端午節實在是太快樂了!

  端午節作文 篇32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仰天長嘯,毅然地跳進了江中,憑著人們怎麼打撈,就是不見屈原的屍體,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包好的米投入江中,餵魚蝦。兩千多年後,這演變成了“吃粽子”和“賽龍舟”。

  兩千多年後,我正在過傳統佳節——端午節。

  這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四個角的粽子啦我家正忙得不亦樂乎,因為我家正包著可愛的粽子。包粽子,需要一些蜜棗、一些花生、一些江米、加一些粽葉。一切準備好了後,媽媽便“破土動工”了,三下兩下編包成了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了,既結實又好看,我吵著也要包,媽媽起初不同意,但經不過我的軟磨硬泡,終於同意了。我興高采烈的把媽媽的動作一絲不差的學了下來,但包的粽子自始至終不成形,我發了火,終於有點像了,悄悄的放進鍋裡,我的傑作無疑是匹害群之馬,落在其他粽子之上,一進過就爛了……不過我最終學會了包粽子。

  香噴噴的粽子出鍋了,咬一口,又香又甜,好吃極了,而此時,我對屈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端午節作文 篇33

  “五月五,是端陽,民俗節日不能忘不;蕩起漿,推開浪,龍舟下水喜洋洋……”早晨,我和媽媽說著這首小詩,向著美麗的西山走去。

  雖說那時剛剛4點多,但山腳下早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聲音就像瀑布一樣在我們的耳邊迴盪:孩子們的歡叫聲,小販們的叫賣聲。路上,不少人都在小路邊採艾蒿,小販們的推車上的小飾品也是琳琅滿目:有他們精心編織的五彩繩,用玻璃紙做的紙葫蘆、燈籠漂亮極了!還用那機靈可愛的小動物,香噴噴的糯米粽、新鮮的蔬菜、水果、魚,還有那煮熟的茶葉蛋等各種物品。我們也買了條五彩繩系在手腕上,因為這樣才有節日氣氛。

  我不由得問媽媽:“為什麼人們會在今天上山採艾蒿呢?”媽媽說:“那是人們為了紀念我們愛國詩人屈原‘相傳春秋時期,屈原眼見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是他於5月5日寫下《懷沙》抱石投汩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啄食他的屍體,向羅江中投擲米團,後來就演變成了我們現在粽子’”“哦!原來向江中投擲粽子、上山採艾蒿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呀!”“嗯!媽媽點點頭。”

  我愛端午節,因為我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得到樂趣。

  端午節作文 篇34

  今天是端午節,在莆田這算是個大節。從農曆5月初一開始,過節的氣氛就濃郁得讓人期待。“初一糕、初二棕、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呵呵,也不知道我用譯得準不準。在莆田,這樣的節日總是讓人感到非常的溫馨。

  吃過糕吃過棕,今年的螺就沒得想啦。呵呵,都是環境汙染惹的禍,今年的“麥螺”也就是大家在報紙上看到的”織紋螺”因環境汙染而成為含毒的食物之一。可惜啊可惜!

  今天是初五,在莆田的每一個院落裡,每一條巷子裡都飄著濃濃的“五味草”的清香。按照咱們這的風俗,今天是要用“五味草”煮出的水洗頭洗澡換上新衣服的。很慚愧,直到現在我還沒弄清楚是由哪些品種的草組成的。但那味道實在是好,洗過澡留在身上那芳草的清香,遠勝於任何品牌的沐浴露。

  聽說今天涵江還有龍舟賽,真是嚮往極了!可惜,要上班,只能留一個永久的念想啦!

  覺得在莆田這地方生活也不錯啦!若是在大城市裡,或許忙碌會讓我們不再為傳統節日而用心,那麼生活的樂趣也將會隨之淡去許多哦!

  小城自有小城的快樂,不是嗎?

  端午節作文 篇35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關於它的由來,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是現在民間最流行的說法,借節日這天要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說屈原為了保持高潔的品格,不與腐敗的朝廷同流合汙,在五月初五這天毅然跳進了汨羅江中。人們划著龍舟去撈救,還向江中撒米團等給魚蛟蝦蟹吃,好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以後,這一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第二種說法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這是近代學者聞一多在《端午考》中提出來的。他認為,在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在這一天舉行這樣那樣的活動是為了紀念龍神。

  第三種說法是:春秋時楚國人伍子胥投奔吳國,幫助吳王建立了霸業。後來夫差打敗了越國,伍子胥因為勸吳王不要讓越王勾踐歸國,反遭陷害,被迫自刎。死後屍體被扔入江中。傳說,從此伍子胥變成了“波濤之神”。江浙一帶的人們為悼念伍子胥,便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舉行各種祭祀活動。

  我們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單單一個端午節就有這麼多由來,多麼有意思啊!

  端午節作文 篇36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國家,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也叫做端陽節、五月節。大家都知道,這個節日也是用來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

  端午節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是熱鬧、有趣的一天。我們會帶上大人們用紅、藍、黃、白、黑五種顏色的線編成的手繩,它的寓意是長命順遂。奶奶還會買一些新鮮艾草回來掛在門上,據說是用來辟邪和防蚊蟲叮咬的!家裡所有的人都像過年一樣團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包粽子、吃粽子和看龍舟比賽!

  一個個粽子玲瓏可愛,看著簡單做起來卻不那麼簡單。尤其是最後一個步驟用繩子扎粽子的時候,扎不好,裡面的糯米就會像頑皮的孩子接二連三地跳出來……試過後,我才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杭州過端午節我們還要吃五黃:黃瓜、黃魚、鹹鴨蛋、黃鱔和黃酒。奶奶說吃了五黃就會平安順利!

  這一天不僅可以吃粽子,還有這麼多豐富多彩的活動,都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偉大愛國精神,時間久了就變成了端午節的傳統活動了。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夠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也蘊含著我們對屈原的愛國精神的追懷!

  端午節作文 篇37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爸爸今天要去奶奶家包粽子。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故事。原來,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戰國時期的大詩人屈原所設定的。人們之所以包粽子是為了不讓魚兒把屈原的屍體吃掉,賽龍舟是為了趕跑那些小魚小蝦。

  到了奶奶家,我和爸爸還有奶奶一起包粽子。我最喜歡吃得是獨一無二的豆沙餡的。爸爸包得最快,奶奶包得最好吃。我吃了一口自己包的粽子,儘管我包得並不怎麼好,但是感覺卻比爸爸和奶奶包的還要好吃些,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吃完粽子後,奶奶說他們這裡有賽龍舟比賽。說實話我還沒看過龍舟比賽呢!我們便興沖沖地一起去了河邊看比賽了。比賽開始了,這一刻我興奮地跳了起來——只見那些龍舟像魚一樣飛快地向前方衝去。突然,我聽到了一陣陣鼓聲。我仔細一看,發現了有一個人在船上打鼓。我問爸爸為什麼要打鼓。爸爸回答:“打鼓是為了鼓舞大家計程車氣。”龍舟比賽結束了,我都沒發現此時周圍一遍燈火通明,黑夜降臨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賽場。

  我真的期待明年的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作文 篇38

  今天是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北方人都要吃粽子,划龍舟,掛艾草。過端午節,我們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是楚國的大臣,楚懷王不聽從屈原的建議,聯合其他國家抗擊秦國。但是卻聽信了奸細的讒言,把屈原趕出了楚國。在屈原流亡的過程中,他知道了楚國滅亡的訊息,就在汨羅江寫了一首《懷沙》,懷著悲痛的心情抱著石頭跳江自殺了。然而,屈原的跳江被百姓知道了,百姓把吃的都帶上,有雞蛋肉飯糰,讓江裡的魚吃,不讓它們吃屈原的屍體,還讓漁夫打撈他的屍體,後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

  恰好今天也是端午節,我要嘗一嘗姥姥給我包的粽子。首先,粽子的外形是一個金字寶塔的形狀,顏色綠綠的,像晶瑩剔透的寶石,聞一聞更帶勁了,我會聞到獨特的粽葉香味兒,一剝開就會有一陣棗香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下一步是我最激動的時刻,那就是吃。第一口會具有一股米香,再嘗一口有一股棗香,不同的餡料也會有不同的味道,肉餡兒是一股肉鹹香,綠豆餡兒是一股綠豆香,但是粽子也有討人厭的地方。那就是拿在手裡黏黏的,特別不舒服。每次吃完都要舔舔手指,然後好好的洗洗手。真是讓我既愛又恨。

  端午節作文 篇39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沒錯,農曆的每年五月初五——端午節。

  媽媽早早地上街了,還答應給我們帶幾個香噴噴的粽子。到了下午,爸爸下班回來了,媽媽早已為我們煮好了粽子,我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粽子,我覺得太無聊了,便對弟弟、爸爸、媽媽說:“我們來玩一個遊戲,看誰瞭解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多。我還沒有說完,弟弟便舉起了高高的手說:“我知道,端午節是為了記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看來,弟弟你懂的不少嗎,接著,爸爸又說:"屈原當時不忍看到國家破亡的情景,便懷抱石塊,跳進了汩羅江,人們為了記念他,紛紛去打撈屈原的遺體,但沒找到,後來又把江米投入河中,防止屈原的遺體被魚蝦所食,所以,也有了端午節人們的習俗:賽龍舟、吃粽子。”“看來,你們的確懂得不少,那我就背一首胡仲參寫的關於端午古詩《端午》吧:“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曰人來吊汩羅,江上畫船無買處,閉門風雨讀離騷。”爸爸說:“你懂得也不少啊!快點吃粽子吧,快涼了。”

  真是“小屋歡聲,粽情意濃”啊!

  端午節作文 篇40

  昨天,我和媽媽到香樟公園玩,我不小心摔到了泥坑裡,媽媽把我扶起來,對我說:“我幫你洗一洗吧!”於是媽媽領著我來到池塘邊,對我說:“蹲下來。”媽媽幫我洗了前面又洗後面。洗了之後對我說:“小短褲髒了,溼了,就脫掉吧!”於是,我脫了小短褲。媽媽又說:“反正爸爸還沒來,我們先玩個遊戲吧。”我高興地答應了,媽媽說:“我們來玩包粽子的遊戲吧,好嗎?”於是媽媽找來兩片水葫蘆的葉子,然後說:“這樣包。”我學會了,媽媽說:“我們去拔點兒草當糯米和餡吧。”媽媽拔來了草,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咦,線呢?用什麼綁粽子呢?媽媽眼珠子嗗碌一轉,說:“有了,我們用長長的茅草來當包粽子的繩子吧。”我高興地說:“好啊,好啊,媽媽真厲害!”我看見長長的茅草就說:“媽媽拔茅草吧。”媽媽去拔來茅草,就說:“我們一起綁粽子吧。”於是,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媽媽把餡放到粽子裡,然後我就小心地把它綁起來,一個粽子就完成啦!兩個粽子完成啦!

  我覺得包粽子實在是太好玩了。

  端午節作文 篇41

  端午節最大的習俗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往年都是吃二姨親手包的現成粽子。但是今年不同,因為我嚐到了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節的那天,我來到二姨家迫不及待地準備包粽子。只見二姨將泡了一夜的糯米和提前煮熟的五花肉拿了出來。泡了一夜的糯米比原來顯得更大更白。我拿起一片竹葉就準備包,可又犯了難這個粽子的形狀一點兒也不規則怎麼包呀!只見二姨將竹葉一端攏成一個漏斗形,放進一勺米,把一塊肉按在米的中間再放進一些花生米、芝麻等四處捏一捏、拍一拍,熟練地將竹葉包好用繩子一捆,一個個好看又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也學著做,可兩隻手像是不聽使喚怎麼也捏不成。我又仔細地回想了一遍二姨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捏,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做成了一個粽子,雖然形狀不太好看,但也能湊合。隨後我又包了幾個,比第一個進步很多。這時粽子要下鍋了,過了大約30分鐘就煮好了,一陣香氣足以讓人垂涎三尺。先不說了,免得你流口水。

  這就是我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42

  以前我過的端午都是包粽子,而這次本來以為也是包粽子但情況有變,變成了做香包,聽到這個訊息,我們班也開心我也很開心。直接問到:包幾個香包帶走,袁老師半開玩笑說到:你們又沒出錢,一人一個不能太多。”但是我們還是很開心,因為又可以玩了。

  課堂上袁老師一一的給我們講那些材料的大概,然後我們開始選香包,我本來是藍色的香包,程鑫他把他的給我換了。

  接著我們上了德林陸續的排隊裝香包,到我的時候袁老師卻說少的材料拿少些,多的多拿些。

  我看到合歡花我就少來了一些。我一看到黃色的細粉粉,我猜那應該是桂花,但它所剩不多了,我就沒拿。我看到了茉莉花就拿了兩三朵花就去看其他的種類了。咦,這是什麼,範姐回答我說,這一個是艾草,袁老師說這一個艾草可以多裝一點。

  我們裝完材料後開始裝香包,我不會弄,就叫了同學幫我一下。最後我們還美美的拍了一個照。

  今天我們收穫了很多的東西,雖然香包不如包粽子,但是做了香包之後我們還是開心。

  端午節作文 篇43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我們今天提前過,我們在溫柔袁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個香包,袁老師還親手在我們的額頭上寫了一個王字,但有些同學有點頑皮,硬是要讓袁老師在他們額頭上寫上別的字。

  今天晚上我們吃完飯,快速的回到了教室,上課時袁老師滔滔不絕的給我們講了製做香包的材料,我們越聽越有興趣,一直在不停的躁動,而我不一樣,我表情非常冷漠,我只期待過程和結果,最不喜歡起因,終於等到過程這裡階段,我高興不已。

  我們隨著親愛的袁老師來到大自然景區我們靜靜坐在凳子上,靜靜等著,終於到我了,到我了。既高興又興奮,我快速起身,像老虎捕食一樣衝了上去,快速做香包。

  我先放了點艾草墊底,然後中間放茉莉花、合歡花等很多很多的花,最後在放薄荷封頂,就這樣,香包的一半就做好了。

  我走下臺階,坐在凳子上,把香包裝進袋子裡,我拿起來聞了聞,看了看,嗯、不錯、非常好,簡直天衣無縫。

  最後我們一起照了一張美美的照片,便開開心心回到教室。

  謝謝袁老師讓我們過了一個意義非凡的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作文 篇44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每個地方的人都在為這個愉快的節日做準備,到處都洋溢著濃厚的節日氣氛。在我家的端午節,它真是又充實又溫暖!

  我記得今年端午節,我家到處都是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家人商量了今年要做什麼。這時,我腦子裡的一根筋嗖地跳出來,開了包棕櫚大賽,說要做,我趕緊邀請親朋好友都來參加包棕櫚大賽。是時候大家忙著收拾棕了。突然,我抬頭一看,這些棕色的不是破的就是便宜的。唉,怎麼能贏呢?突然有一個想法掠過我的腦海,我為什麼不做成心形的棕色呢?我先把棕色的葉子折成心形,然後把糯米和肉放在裡面,把棕色的葉子包起來用繩子綁起來,這樣心形的棕色就完成了。

  看到大家紛紛裹著的棕,我覺得我心形的棕褐色很奇怪。然後細心地放在鍋裡,不久就冒出了好吃的棕色,大家爭先恐後地搶走了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節又奇怪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