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粽子飄香作文500字(通用8篇)

粽子飄香作文

粽子飄香作文500字(通用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粽子飄香作文500字(通用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粽子飄香作文1

  過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您要問我會不會包,那我可告訴您,我學會了。這天,蔣老師就圍繞端午節包粽子給我們開展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

  在上課前的準備階段,蔣老師讓我們分成六組,讓每組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如:粽葉、紅棗、紅豆、棉線等。幾天後,終於盼來了到五小實踐中心上課。一開始,蔣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下關於端午的知識,還讓我們看了賽龍舟的影片,看著龍舟上奮力划行的人,我真羨慕他們。接著,我們開始學習包粽子。

  影片裡的阿姨將粽葉捲成圓錐形,往裡面勺了一點糯米、紅豆、紅棗,然後翻起粽葉把裸露的部分裹起來,隨即用一根線捆住。頓時,一個又大又好看的粽子出現了。看到這裡我忍不住了,動起手來。

  我學著阿姨的樣子用兩片粽葉捲成圓錐形,往裡填滿糯米、紅豆、紅棗。再捲起粽葉,包住露出的部分,使粽子不漏米。最後用線捆住。但我的粽子太鬆了,米從縫隙裡漏了出來。唉!我第一次包粽子竟然失敗了,但我沒有半途而廢,又重新再來,終於包出了一個小小的、不太好看的粽子。

  蔣老師為了讓我們向好的人學習,便從每組中選出包粽子能手。我憑著小小的粽子,成為我們組的代表和別組“PK”。蔣老師說:“請王教導選一下冠軍,冠軍可以和自己最喜愛的一位老師拍照。”王教導說:“同學們,請擺出一個姿勢,讓你的粽子更突出。”我做了一個“槍”的手勢。老師大致看了一遍後說:“剛才蔣老師的話可有漏洞,她沒說冠軍有幾個,所以你們六個人都是冠軍!”我們聽了都歡呼起來,並異口同聲說要和蔣老師合影。

  下課鈴響了,每位同學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粽子飄香作文2

  端午,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最初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後來逐漸演化成現在的形勢。在這個如詩如畫的節日裡,一個個飄香的粽子,是後人對屈原最好的紀念。

  粽子的原料是糯米,然後就是蘆葉了,觀察蘆葦葉,上面除了深綠的外殼就看不到任何東西了。莖長又挺拔。撫摸葉子面可以感受到粗糙,那時因為稠光水分足。整片葉子有一股香,散發著對世俗的抵抗,令人浮想聯翩。今天,我們就在老師地帶領下,親身體驗包粽子的樂趣。

  因力材料不足,我們只好一人一片蘆葦葉,用想象中的白米操作。包粽子地訣竅很簡單,首先要將葉片圍成圓錐形,這時候還會剩下一半地蘆葦葉,把它用來封住圓錐,但是要注意,剩餘葉片的頂端是細的那一邊。隨後要將多餘的葉子以螺旋式包住口子,就行了。剛開始,我們一群笨手笨腳的傻瓜,不知咋整的。不但沒幾個成功,反而破了葉子,把老師氣得七竅生煙,最後還是親自下手指導,才把我們訓練得服服帖帖。我最開始也稀里嘩啦的亂折,到後來掌握一定技巧,終於折出了非常漂亮的粽子。不過,也讓我心滿意足了。

  粽子,最早由老百姓創造。當時的愛國詩人屈原,深受老百姓的愛戴,可楚懷王不但不聽屈原的勸告,反而將他流放。屈原眼睜睜看著朝廷無能、官府黑暗,卻無能為力,便投江自殺了。為了不讓 魚蝦吃屈原的屍體,百姓用蘆葦葉子包上白米,投入河中,以求餵飽魚蝦,不吃屈原的軀體。這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粽子。

  想想蘆葦葉,它身上的清香,不就像屈原的一身正氣嗎?它就像人,沒了水分,就像人沒了血性,必將落入黑暗。屈原就像鮮活的蘆葦葉,與世無爭,散發清香。粽子,可能是除了詩句之外的另一種表達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眾人皆墨我獨清。

  粽子飄香作文3

  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

  小時候。

  記憶朦朧。太外婆喜歡自己包粽子。說也奇怪,我就獨愛太外婆包的粽子。每逢端午前兩天,太外婆總會在灶臺那邊包粽子。那是我依靠在她的身旁,看著她用筋脈突兀的雙手顫抖著去包粽子。那飄香的粽葉中心包裹著白白的米飯,總會讓我涶誕三尺。我看著太外婆的手在不停地顫動著,然後我便問:“小太外婆,你是不是冷了?手怎麼抖得這麼厲害?”太外婆為了讓我吃得到那香噴噴的她親手包的粽子,竟然瞞著我說:“鳳兒乖,太外婆這是在幫你把粽子弄得更加好吃呢!”對了,那年的粽子充滿了溫情。

  然後。

  餘音嫋嫋。“那年的龍舟劃得特別起勁!”小外舅回憶說。正是那年,我認識了屈原。其實也不能算是認識,是瞭解罷。那年,我們全家都坐在露臺上慶佳節。天空向刷過的藍緞子,雨下過後,大自然的芳香又煥發出來了,雖說沒有明月,但那情景貌似中秋。粽子還是粽子,但是就不是太外婆包的了。我正咀嚼著那白白的米飯,突然,突發奇想打算了解粽子,於是我問媽媽:“這粽子是怎麼來的呢?”“……屈原……”媽媽向我講述了那個愛國志士的感人故事。對了,那年的粽子充滿了敬佩。

  今日。

  往事猶存。我已經學會了包粽子,我可以獨自做出當時那令我口水大流的噴香粽子了。坐在露臺上,我望著每一位親人,又望望那明淨的天空。每一位親人都老了,我得珍惜;可是,屈原那是的神話卻可以透過我們祖祖輩輩傳誦下去,直到永遠。死亡不會帶走恩念,歡笑也淚水總會在心中沉澱。

  又到了粽子飄香的時候。對親人的懷念,對祖國的熱愛,透過那清香的粽葉緩緩飄到我的心間。

  粽子飄香作文4

  包粽子是端午節的特有習俗,它既紀念了屈原大夫,又讓人們嚐到了美味。五月初的一天,蔣老師就帶我們開展了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

  上課前,蔣老師讓我們分成六組,每組準備好包粽子的材料,如:粽葉、紅棗、紅豆等。我們排著隊進入五小實踐活動中心。上課鈴響了,蔣老師為我們補充了一下關於端午節的有關知識,並讓我們看了賽龍舟的影片。我久久地凝視著龍舟上的人,我似乎看到了中華民族奮勇向前的精氣神。接著,我們開始學習如何包粽子。

  影片中的阿姨熟練地把粽葉捲成圓錐形,勺了一點糯米、紅豆、紅棗放裡面,然後捲起粽葉把露出的部分裹起來,用一根線捆住。一個漂亮的粽子出現了。看到這裡我躍躍欲試,馬上動起手來。

  我先用兩片粽葉捲成圓錐形,往裡填滿糯米、紅豆、紅棗。再捲起粽葉,裹住露出的一面,使粽子滴米不漏。最後用線捆住。但我沒有把粽子捆牢,散架了。雖然我第一次包粽子失敗了,但我不是半途而廢的人,於是我又重新再來,終於包出了一個粽子。

  蔣老師為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便讓每組選出了包粽子最好的人。我很榮幸也在其中,興沖沖地上臺。老師請王教導在我們六人中選出冠軍,冠軍可以和自己最喜愛的老師拍照。王教導說:“同學們,請擺出一個姿勢,讓你的粽子更突出。”我做了一個“耶!”的手勢。老師看了以後說:“蔣老師的話有漏洞,她沒說冠軍有幾個,所以你們六個人都是冠軍!”我們聽了都歡呼起來,並要求和蔣老師合影。這時,我一邊叫,一邊在心裡默默懷念屈原大夫。

  這堂課不僅讓我們動手包粽子,而且讓我們體會到端午包粽子背後的濃濃情意!

  粽子飄香作文5

  馬上就要過端午節,每年的端午節“五月五”前我家都要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大姐早早就準備好包粽子了。

  端午節最主要的習俗,要數吃粽子,我就介紹一下我家的包粽子的步驟。一大早大姐就把精心挑選好糯米掏洗好,用盆子把米浸泡著。就開始準備清洗粽葉,去市場訂好上好的五花肉、鹹鴨蛋黃、綠豆等等。每塊肉切的大小均勻,用香料包醃製五花肉,讓五花肉充分入味。就可以正式開始包粽子了。

  我家有人喜歡吃甜粽子,也有人喜歡吃鹹的,因此要是包甜粽子時就要在糯米里加上一種鹼的東西伴在裡面,包鹹粽的米里就要伴上鹽。包粽子也是有講究的,用葉子打個卷,做成圓錐體,地下放糯米,中間放肉、綠豆、鹹鴨蛋黃,上面再鋪上一層糯米,包裹時四個角的米不能漏出來。甜粽就相對簡單多了,只有把米放入粽葉裡頭包好,就行了。在壓力鍋煮上1—2個小時就能出鍋了。

  一開鍋的那一剎那真的是肉香滿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粽子,甜粽灑點白糖粘著吃。真的是滿口留香。

  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很多,如:端陽節、龍舟節、粽子節、詩人節……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畫門符、掛艾草等。在我們這裡還有賽龍舟呢!下次再介紹一下其他的傳統文化,你看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不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粽子飄香作文6

  又到粽子飄香的端午節了。街上賣粽子的多了起來,超市裡各式各樣的粽子也擺滿了櫥櫃,有大禮包,有禮盒,也有一小盒一小盒的粽子。端午節一到,家家戶戶都是出來買粽子,但是我們家卻是自己包粽子的。

  早早的,爸爸媽媽去市場買來了粽葉,買來了蜜棗、花生、蝦仁、火腿,又把一些糯米泡在水裡,說是要包粽子。幾個小時之後,媽媽就開始包了,我看媽媽要包粽子,欣喜若狂,因為粽子是我愛吃的食物之一。我看著媽媽,說:“媽媽,我也來包吧!”媽媽同意了。我看著媽媽想學會怎麼包,只見媽媽拿了兩張粽葉並排放整齊,用手把粽葉彎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以粽葉一層一層的裹起來,最後把粽葉系起來,一個完美的粽子就包好了。我學的很認真,可是我一裹就把米漏了,最後全亂了,媽媽笑了,我急的滿頭大汗,心想我一定要堅持住,媽媽好像知道了我的想法,對我說:“別急慢慢來,你一定會包好的。”聽了媽媽的話,我心想:相信自己,我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了,雖然沒有媽媽包的好看,但是我成功了。看這自己的成果,心裡美滋滋的。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們包好的'粽子放進鍋裡。

  過了好大一會兒,媽媽說:“好了!粽子熟了!”在開啟鍋蓋的一霎間,粽香飄滿了我溫馨的家,我迫不及待的盛了一個,脫下它的“綠衣服”,一口咬下去,香味四溢,又香又甜,香飄十里。

  粽子飄香作文7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當奶奶再唱起這首童謠時,我知道又要吃粽子啦!

  正在包粽子的奶奶是個“魔術師”。只見她拿起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也不知玩了什麼把戲粽葉就捲起成了圓錐狀,有時捲成船型,放一顆棗,有時也放豆子,再填一把白瑩瑩的米,然後用線捆捆,就捆成了一個個好看的粽子。奶奶包的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形狀:有的像鞋子,有的像菱角,有的像小船,還有的像枕頭。看著奶奶這麼容易就包了那麼多好看的粽子,我也想試試,可每次都把米撒得到處都是。看來很多事情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奶奶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所以在等粽子煮熟的時候是我最難熬的時候。奶奶好像知道我的“難受”,這個時候她總會講一些端午節的故事,我聽著屈原的悲壯故事,想著划龍舟時的熱鬧場景,粽子也就熟了。

  熟透的粽子又糯又甜,清香撲鼻,聞著香香的味道我的口水就要流下來,奶奶總是一邊給我剝粽葉一邊看著我叫我慢點吃,我叫奶奶也吃,她總說你先吃。我跟媽媽說:“奶奶不愛吃粽子。”媽媽告訴我:“奶奶很愛吃粽子,只是捨不得吃,留給我們吃。”

  哦,原來粽子裡裹滿了奶奶對家人濃濃的愛,怪不得那麼好吃!我愛端午節,愛好吃的粽子,更愛疼愛我的奶奶!

  粽子飄香作文8

  一年裡有好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的還是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我喜歡端午節時滿街飄散的好聞的藥香。用五色絲線纏繞的精緻的香囊,一排排地掛在街邊小攤販的竹竿上,晃悠在許多年輕人和小孩子們的胸前或是腰帶上,把一縷縷撲鼻的香味帶到四面八方。

  我最喜歡吃媽媽帶著我一起包成的粽子。這不,我們仔細地洗乾淨每片葦葉,然後把淘洗後的糯米放在葦葉上,再加入胖嘟嘟的大紅棗,最後用細絲線把它紮起來。

  粽子終於出鍋了,那碧綠的葦葉,那雪白的糯米,那紅亮的大棗,看著就誘人。輕輕咬一口,那真叫香甜啊!

  爸爸從來是隻吃飯卻不做飯的。這不,他一邊大口地吃著粽子,一邊又開始教育我了:“記住沒有?這粽子的起源是啥?”

  “知道,起源於古代人們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紀念,屈原自投汨羅江了。”我自信地回答。

  “路漫漫其修遠兮——”爸爸接著考我,“下句還記得嗎?”

  “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回答。

  “好,再獎勵一個粽子!這粽子可是傳承了兩千多年的中華文化啊!”爸爸拿了個粽子獎勵我,好像粽子是他做出來似的。我和媽媽看著爸爸都笑了。

  粽子的清香縈繞在我們全家,我拿著爸爸獎勵給我的粽子,心裡又是喜歡又覺得很神聖。

  我喜歡端午節,那粽子的清香裡,可是有我們中華的大文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