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端午節> 粽子的風俗作文(精選10篇)

粽子的風俗作文

粽子的風俗作文(精選10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粽子的風俗作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粽子的風俗作文1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據說這個節日是在古代流傳下來的,當時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屈原因忠國愛民投河自盡了,當地的人們為了不讓河裡的魚毀了屈原的容貌,所以大家就動手包起了棕子,再把粽子丟進河裡讓那些魚來吃粽子,而不損害屈原的身體。因此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都會包美味的粽子,也有的地方賽龍舟,有的舉行粽子比賽……

  端午節這天,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就是殺雞、包粽子、拜神。這天早上,我們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種準備工作做好,我們就洗好手開始包粽子了。奶奶是包粽子的高手,很多人都請奶奶到他們家幫忙包粽子呢,做完後,自然也會送幾個給奶奶。而我呢,可是最喜歡吃粽子的,一見到粽子就忍不住嘴饞起來。於是,我丟下手邊的粽葉,吃起美味的粽子。這個瘦肉拌小蔥餡的粽子是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著,不一會兒就解決了好幾個粽子了。“嘻嘻……”大家都捂著嘴巴笑了起來,我不知所措地難為情起來了,可自己又很疑惑,他們為什麼都要在偷笑我呢?終於有個人肯要告訴我原因了:“看你這個大花貓,吃得滿臉都是。”說著把紙巾給我,我一擦,結果紙巾上全是米飯粒,我也不禁笑了起來。

  終於把粽子做好了,這個時候已是中午了,我們趕緊拿上雞和自己包的粽子去拜神。只見奶奶和媽媽雙手合上,跪著,嘴裡還在嘰哩咕嚕地說一大堆話,說完以後便燒起了紙錢,然後回家吃粽子去了。

  這一天,我過得非常開心,因為既有美味棕子吃,還可以聽到古老的傳說故事——包棕子的來源。

  粽子的風俗作文2

  一陣陣艾的奇異香味飄來,是那麼香,那麼誘人。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著艾,不知不覺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那慈祥的奶奶都會給包粽子吃。

  每年的端午節,奶奶都會提前做準備,做我最愛吃的豆沙粽子。奶奶總是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去做餡兒料,煮熟、過濾、翻炒。時間很漫長,但奶奶做這些的時候依然是那麼開心,而我則是在一旁手忙腳亂的給奶奶打下手。奶奶總是一邊給我講著端午節的來歷和故事,一邊包著粽子。小粽子在奶奶的手中是那麼的聽話,而我包出的粽子卻總是張著大嘴巴,一個接著一個的嘲笑我,沒有任何一個能勉強的算上合格。直到這些粽子一個個的被奶奶請下鍋,我才開始了漫長的

  等待。時間很漫長,不知道過了多少個小時,粽子還是沒有出鍋。此時的我就像等待千層麵出爐的加菲貓一樣,恨不得立馬就能吃到粽子。突然,我聽到一聲,粽子出鍋了,話音未落,我就立刻去看粽子了。粽子被奶奶一個個的夾出來,泡到了涼水當中。隨後,奶奶不緊不慢的將粽子夾到碗裡。我並沒有像奶奶一樣不緊不慢,而是伸手就去抓,結果,我被燙得嗷嗷叫,手紅得不得了,差一點就腫了。看樣子,我還是得拿筷子去夾呀。我從粽子裡挑了一個夾到我碗裡,剝開一嘗,一股甜甜的味道頓時停留在我的舌尖上。這使我立刻明白了,粽子裡不單單有著糯米和豆沙,還有著奶奶滿滿的愛。

  奶奶做的粽子是超市裡買不到的,是獨一無二的。我愛過端午節,也愛吃奶奶做的粽子。希望奶奶每次都能為我做出這麼好吃的粽子。

  粽子的風俗作文3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畫門符。端午節這天,人們將蠍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粽子的風俗作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馬上端午節就要來了,我家也熱鬧起來了。有的採粽葉,有的包粽子,有的煮粽子……

  鄰居家也來一起準備端午節啦!我們小孩任務就是採粽葉,家長們主要是包粽子和煮粽子。我們小孩子出去採粽葉了,我們一邊哼著歌一邊跑到了小區後面的小河邊,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粽葉。真好,在小河邊還真有幾十根蘆葦在近岸的水邊輕輕地搖頭晃腦。我們開心極了,狂跑過去採摘,好像怕別人搶著採摘一樣。我們採完了,一共採了一百多片葦葉。到家後,大人們一邊清洗採來的粽葉一邊說:“採晚了,天已經變得熱了起來,上面都長蟲了!”我們大吃一驚,都光顧著採了,沒人注意葦葉好不好。大人們接著說:“這些粽葉大部分還是可以用的,先洗乾淨後再放在鍋裡煮一煮,增加韌性。”我們長嘆了一口氣!

  大人們先把準備好的糯米和粽餡入到了桌上,然後把它們和到一起,接著用粽葉把它們包住,最後用棉線緊緊捆紮,粽子經過這些過程就算做成了。我們小孩也做了幾隻不成形的粽子,為什麼叫不成形的呀?因為是第一次做的,所以說它不成形。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水煮,屋裡開始瀰漫清香,等到掀開鍋蓋,我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自已做出來的粽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極了!

  我愛吃粽子!

  粽子的風俗作文5

  前幾天,我過了一個開心的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被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它的叫法有二十多個:如端陽節、龍舟節、屈原日、女兒節等等。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包粽子和划龍舟是普遍習俗,不同的地方還有掛菖蒲、喝雄黃酒、放風箏等習俗。端午節有一個來歷,就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他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投江自盡。百姓們怕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就把米團投入江中,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最常見的事情就是吃粽子。粽子的品種有很多,有肉粽、白粽、蜜棗粽、蛋黃粽等等,我最喜歡吃的粽子是肉粽。你們沒想到吧,我媽媽也會包粽子。媽媽先把糯米和鹹肉混在一起,再倒點醬油,放點水,浸泡一段時間。然後媽媽拿起兩片長長的粽葉,弄成一個圓錐形,把糯米填進椎體裡面,再用繩子捆緊。媽媽說,在這時候要注意一點,米不能裝得太滿,不然煮的時候會撐破的。媽媽用這種方法快速包了兩大鍋粽子,直接放在高壓鍋裡煮。沒過多久,粽香和肉香飄蕩開來,我彷彿身處粽子的世界裡,不停地咽口水。粽子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剝開粽葉,咬傷=上一大口。粽子又香又糯,美味無比,鄰居們都被這香味吸引過來了。

  端午節不光是玩耍、品嚐美食,其實更需要的是家人團聚,這樣生活才會更美好。

  粽子的風俗作文6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平易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經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年齡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期,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到今天,每一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卵黃等多種餡料,此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尚,千世紀來,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聽媽媽說:“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這一天要吃粽子的。”說完就去買粽子了。

  過了一會兒,媽媽買歸來一袋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去吃粽子,我看到了粽子是三角學形的,表面是用綠顏色的。竹葉包著,我逐層剝開,越往內裡葉色越黃,內裡就是1個白白的、胖胖的大粽子。這類滋味真噴鼻啊,真是噴鼻氣撲鼻呀!我還沒吃到粽子就被粽子迷倒了。終於可以吃粽子了,咬一口粽子,嘴裡感覺甜甜的、粘粘的、軟綿綿的,就像是吃了草棉糖一樣,舒暢極了!內裡還有兩個大棗,棗比蜜還甜!就如許我把粽子全都消滅了。

  粽子的風俗作文7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國的端午節了。在這天,祖國各地都有各自的習俗,有賽龍舟、舞龍、吃粽子等。

  說起吃粽子,不得不說說它的來歷。戰國時,有位叫屈原的人,在朝廷為官。他熱愛人民,關心人民的疾苦,寫了許多描寫人民辛苦勞作、生活場景的詩歌,因此人們都很愛戴他。可是,由於奸臣的陷害,屈原最後跳江而死。人們異常悲痛。為了紀念他的功德,在五月初五這天,大家紛紛聚集在一起,包了很多粽子往江裡扔,以免魚兒傷了屈原的身體。幾千年過去了,這個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因此,每到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包粽子,並把這天定為端午節。每當到了這一天,我們小朋友是最開心的,因為我們既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又可以看龍舟、舞龍燈了。

  我們家吃粽子的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吃到包有一顆紅豆的粽子就要說個笑話。有一次,我吃到一顆紅豆就說了個笑話,笑得大家久久地合不攏嘴,真開心啊!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這真讓我激動不己,我彷彿又可以想象到了那快樂的場景了。不過每當這天,我也會想到偉大的屈原。我暗下決心,我也要像屈原一樣,不能只顧自己,要多為別人著想,做一個值得大家敬重的人。

  同學們,聽了我的講解,你是不是也很想吃粽子了?我國還有很多有趣的傳統文化,有時間,讓我們一起去多多瞭解瞭解吧!

  粽子的風俗作文8

  今天中午媽媽下班回到家,說:“今天是端午節,待會兒吃粽子。”說著從食品袋裡掏出幾隻粽子。我迫不及待開始觀察起粽子來,它既不像方形,也不像圓形。它共有4個稜角,4條邊,4個三角形面。粽子身披翠綠的外衣,身體上纏著一條潔白的絲線。媽媽把粽子煮熟後葦葉變成了墨綠色,散發出陣陣的清香。剝開墨綠色的外衣,只見潔白如玉的米團上鑲嵌著一顆又大又黃的蜜棗。黃、白、綠三種顏色互相輝映,顯得十分美麗。我忍不住輕輕咬上一口餡,真是甜而不膩,黏而爽口,好吃極了。它既是消暑開胃的美味,又是營養豐富的饋贈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逢過節,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粽子不僅外觀漂亮、色澤誘人、味道鮮美。而且還包含著對一位偉大詩人的懷念。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楚懷王對屈原的愛國主張不予採納,還聽信別人對屈原的栽贓陷害,導致屈原被流放到南方。最後楚國被佔領,滿懷憂憤的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了。人們崇敬他、懷念他,紛紛將米用粽葉包起來投入江中,作為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後來這一天逐漸成了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啦。

  媽媽說,粽子不僅是美食,還要讓我學習屈原偉大的愛國精神。

  粽子的風俗作文9

  粽子非常好吃,我最喜歡吃了,可是,裹粽子卻不是那麼容易。因為我裹過,所以我可以這麼說。

  上個星期天的上午,奶奶準備給我們裹粽子吃。我非常高興。

  奶奶準備了肉,放了調料浸著;糯米,也放在水中浸著,後來濾去了水,也放上調料拌好;粽葉,清洗乾淨。奶奶開始裹粽子了,我在旁邊看著。看著看著,我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也來裹粽子,好嗎?”“好!”我就跟著奶奶學著她的樣子裹起來。我把兩張笠葉折了一下,然後,又折了一下。接著,我往裡面放米,中間放了一塊肉,上面再放了一些米。最後一步是把笠葉折過來,再折向下面,把米全部裹住。可是,這一步把我給難倒了。我把笠葉折向下面的時候,一不小心把笠葉弄了一個大洞,米立刻從破洞裡面往外面流。這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後來,我靈機一動,又拿了一張笠葉裹在外面堵住漏洞。可是沒有用,米還是照漏不誤。我只好請教奶奶。奶奶說:“還是重新裹吧。”我只得拆了重裹。

  第二次我用了好長時間才裹成了一隻不象樣子的粽子。可是,我想這是我裹的,總歸也算它是粽子。這時,我看到奶奶一折一折放米放肉放米,再折再折,用線一捆,一隻粽子又裹好了。而且,奶奶裹的是那樣好看,美觀。我心裡暗暗想:以後要向奶奶多學習,多做一些事。

  粽子的風俗作文10

  小時候,每當家裡人將屋外曬的幹粽葉收進來時,我就知道端午節快到了。我會數著日子等家裡人用這粽葉包出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親會上街買最新鮮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紅蜜棗等。有時候,家裡還會包一些肉餡的粽子,但次數極少,好像打我記事以來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到了,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她們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兒由她們全權負責。

  如果,她們包的是紅豆餡的粽子,她們會先將糯米、紅豆清洗乾淨,然後將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用粽葉包裹成一個個稜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粽子,她們就會先將五花肉切碎然後與糯米混合。在媽媽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葉和糯米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親會在不同餡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後放入大鍋中煮,由於家裡人比較多,所以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粽子。有時,家裡那口鍋需要三鍋才夠。因為每次煮粽子都會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蘆畫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親和奶奶做的那樣美觀。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小孩子一窩蜂的擁上去搶肉餡的粽子。很快,一鍋粽子被我們大大小小的十來個人“清理”的一乾二淨。接著又煮了第二鍋,這一鍋是留著吃飯時吃的,而最後一鍋則是留著後幾天我們當零食吃的。